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团结香港基金]:團結香港基金政策研究系列:香港经济发展 - 发现报告

團結香港基金政策研究系列:香港经济发展

金融2024-05-08-团结香港基金严***
團結香港基金政策研究系列:香港经济发展

目錄 行政摘要 央行數碼貨幣:數碼金融先行者 零售層面:數碼港元開啟零售支付新時代 方向一:制訂零售支付策略方向二:探索數碼港元的實施方案和使用場景方向三:雙幣電子錢包 批發層面:金融行業作為批發型CBDC的首要應用場景 方向四:探索批發型CBDC在金融行業的使用場景方向五:打造香港為批發型CBDC中心 數字金融發展藍圖 方向六:制訂數字金融發展策略方向七:建立CBDC發展聯合督導小組 總結 CBDC將是未來數碼金融時代的重要金融基礎設施。零售型CBDC為市民提供最為創新和先進的支付選擇,推進智慧城市的發展;批發型CBDC則為提升金融基建打下基礎,推動建立數碼金融中心。 行政摘要 央行數碼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下稱“CBDC”)是由中央銀行(央行)以數碼形式發行的法定貨幣。CBDC一般是中央銀行的負債,由中央銀行提供信用保證。簡而言之,CBDC是數碼化的現金,既具有作為傳統貨幣的交易媒介、記賬單位等功能,又兼具電子支付快速且無接觸等優勢。更為重要的是,CBDC還具有離線支付及可編程性1等現有支付方式所不具備的全新功能,大幅拓闊了人類對未來支付方式的想像。 現時,世界上有86%的中央銀行正在進行CBDC相關研究。中國的數字人民幣項目已在其中處於領先地位,而美國、歐洲聯盟(歐盟)、日本等發達經濟體都已加入研究行列。作為傳統國際金融中心,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金管局)亦不算落後,批發型CBDC研究項目始於2017年,零售型CBDC(下稱「數碼港元」)研究項目也在2021年啟動。 CBDC分為零售型和批發型兩種類型─零售型為公眾設計,而批發型則為銀行等金融機構服務。無論是零售型還是批發型, 本報告將從零售型CBDC、批發型CBDC和整體管理架構三個層面,共七大方向入手,探究香港如何把握CBDC帶來的機遇,引領數碼金融新時代(表I)。 在零售型CBDC層面,數碼港元在本地的應用一馬當先。香港要首先制訂全面、富前膽性和系統性的零售支付策略,力求最大程度上方便市民的日常支付(方向一)。在CBDC方面,香港金管局應通過公眾諮詢等方式了解公眾對CBDC的使用需求,並確保CBDC系統與現行的支付系統(如「轉數快」系統)互相兼容,充分發揮其創新的作用,以滿足市民在支付上的需求。 應參考瑞士等國家的成功試點經驗,推動CBDC在交易所的應用,改善和自動化整個金融交易和支付流程。除了香港交易所(港交所),私人領域的數字資產交易所也極具潛力,可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引領香港金融體系的升級。 此外,批發型CBDC在跨境層面的應用則應該圍繞「多種央行數碼貨幣跨境網絡」(下稱“m-CBDC Bridge”)2項目展開。香港應把握先機及自身優勢,主動引領m-CBDC Bridge的管治和標準制訂,將m-CBDC Bridge與更多其他國家的CBDC連接起來,打造香港為批發型CBDC中心(方向五)。未來,數字人民幣的海外兌換和跨境應用將是m-CBDC Bridge的核心使用場景。香港應充分發揮主要中間人的既有優勢,促進數字人民幣和其他國家CBDC的兌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在明確的支付策略下,香港應探索數碼港元在本地的實施方案和使用場景(方向二)。公私營合作是數碼港元實施落實的重要選項。香港金管局可考慮與八達通等覆蓋率高的電子支付公司合作,推廣數碼港元的使用。而在使用場景上,香港可參考內地等在CBDC研究進展上領先地區的經驗,先從簡單場景(如政府補助、賬單支付等)入手,循序漸進地推動數碼港元的應用和普及。 最後,在管理架構層面,香港應制訂數字金融發展策略(方向六),充分考慮法律法規框架、風險防控等不同層面因素及其之間的互動,推動生態系統的整體協同發展。同時,香港金管局應與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成立一個CBDC發展聯合督導小組(方向七),促進CBDC在經濟和金融體系中的運用。 除了本地應用,數碼港元還有助於方便市民作跨境支付。香港應與內地合作,推出內置數字人民幣和數碼港元的雙幣電子錢包,方便內地和香港居民的跨境工作與生活(方向三)。該雙幣電子錢包可先在粵港澳大灣區試行,以長遠推動兩地的金融互聯互通機制和資本流動。 數碼金融體系正在世界舞台上蓄勢待發,而CBDC是其中極其重要的一環。作為傳統金融中心,香港應把握機遇,在CBDC等金融基礎設施層面做好準備,引領新時代的金融發展。 在批發型CBDC層面,其本地使用的重要場景是金融行業。香港應探索批發型CBDC在金融行業的使用(方向四),尤其是 36間中央銀行正在同時探索零售型及批發型CBDC 全球 的央行正在進行有關央行數碼貨幣(CBDC)的研究1 首個發行的零售型CBDC:巴哈馬沙元 現時有10,000+種加密貨幣,市值達全球股值的�.��% 新冠肺炎(COVID-19)顛覆了我們的生活方式,「無接觸」成了關鍵詞,商業模式亦朝「數碼化」方向發展。央行數碼貨幣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愈加頻繁地出現在公眾視野之中。香港金管局今年6月公布將會開始研究數碼港元(e-HKD),以探討其用例、優點及相關風險。幾經醞釀,香港終於全面展開CBDC的研究工作。 負債,由中央銀行提供信用保證,幾乎沒有其他交易對手信用風險,這也是CBDC與私營部門的加密貨幣(如比特幣和Facebook的“Diem”)3之間的重要區別(表1)。 CBDC即是由中央銀行、以數碼形式發行的法定貨幣。傳統上,銀行或數字錢包中的存款是私人公司的債務,因此會為用戶帶來一定程度的信用風險。相反,CBDC一般是中央銀行的 CBDC兩種類型:零售型(retail)CBDC和批發型(wholesale)CBDC(表2)。 •零售型CBDC專為包括家庭和企業在內的公眾而設計,可提供具潛力且創新的支付功能。(下文將統稱零售型港幣CBDC為「數碼港元」)5; •批發型CBDC供金融機構使用,這些金融機構通常是現有即時支付結算(RTGS)系統的成員。批發型CBDC的其中一項重要用途是提供銀行間的結算,特別是跨境結算的新方法。(下文將統稱批發型港幣CBDC為「批發港幣CBDC」) 3Facebook的加密貨幣計劃原名為“Libra”,後改名為“Diem”。4如何同時具有匿名性和可追溯性?以數字人民幣為例:數字人民幣錢包根據客戶身份識別強度進行分類。最低權限的錢包有使用金額上限,但只需用戶名和密碼即可登記,完全匿名。更高權限的錢包支持更高數額的交易,但相應地需提供更多身份證明,如身份證等,可追溯交易痕跡,以符合反洗錢等要求。5此處遵循香港金管局的術語。 根據國際結算銀行的最新調查,全世界86%的中央銀行都在進行CBDC研究(BIS, 2021)(圖1)。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美聯儲)和歐洲中央銀行等主要中央銀行已宣布加入研究CBDC的行列。除了新冠肺炎引起的非接觸式支付需求激增外,CBDC快速發展的推動力還包括貨幣主權和金融包容性。6 2021年,香港金管局、泰國央行、阿聯酋央行及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進一步公布將共同參與Inthanon-LionRock項目的第二階段:「多種央行數碼貨幣跨境網絡」(m-CBDC Bridge)。項目將透過開發概念驗證原型,進一步研究分布式分類帳技術(DLT)的能力,以促進多區域及24/7全時段的情況下實時跨境的同步交收外匯交易,並會探討以本幣及外幣進行的跨境商業用例。今年,香港金管局與國際結算銀行合作零售CBDC項目,名為Project Aurum,以探索發行零售CBDC的不同模型。最新公布的零售港幣CBDC計劃則是「數碼港元(e-HKD)」這個概念第一次被提上議事日程,也意味着香港將在零售、批發層面都有深入的CBDC研發項目(HKMA, 2021)(圖2)。 在全球主要經濟體當中,中國對於CBDC的研究處於領先 地位。中國早於2014年就已啟動其零售型CBDC項目,研究開發數字人民幣(e-CNY),現已進入試點階段。目前,試點方案包括購物、電子商務、交通運輸、賬單支付、政府補貼發放,以及冬季奧運會等多種場景。儘管內地沒有正式發行數字人民幣的時間表,但已經在技術、立法、公眾宣傳等多個層面為未來的發行做好了準備(中國人民銀行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組,2021)。 與此同時,香港也有自己的CBDC項目。2017年,香港金管局進行了一項名為Project LionRock的批發型CBDC研究項目,探索CBDC在B2B層面的運用(HKMA, 2020)。2019年,香港金管局在此基礎上與泰國央行攜手合作,開展了一項名為Project Inthanon-LionRock的項目,以測試跨境CBDC的運行(BOT, HKMA, 2020)。 CBDC在全球已經蓄勢待發,已有基礎的香港更應把握良機。零售型CBDC將帶領市民進入零售支付的新時代,提供本地和跨境支付的新便利;批發型CBDC則將提升香港作為 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以數字人民幣的跨境和海外應用為契機,推動建立香港成為國際CBDC網絡的核心節點,為成為數字金融中心做好準備。 零售層面:數碼港元開啟零售支付新時代 新冠肺炎爆發後,電子支付已成為大勢所趨。根據香港金管局的數據,「轉數快」系統(FPS)在2020年第一季度增加了30%的新用戶,而2020年3月的交易量更是比一個季度前增加了60%(圖3);信用卡公司VISA也表示在2020年第一至第二季度錄得電子商貿10%的增長―可見民眾對電子支付的需求正在不斷增長。實際上,開發零售型CBDC將為市民的支付和日常生活帶來極大便利。 現時,香港的電子零售支付方式多由私營機構提供,當中有傳統的信用卡、八達通,也有新興的電子錢包,其支付終端通常需要按交易額一定比例繳納手續費,一定程度上影響零售商戶的安裝意欲,難以全面推廣電子支付,方便市民。 之下快速增長的個人用戶恰恰證明了公營機構提供公共產品、滿足市民電子支付需求的重要性。 作為公共產品,零售型CBDC兼具實物現金和電子支付的優勢。零售型CBDC與現有電子支付方式的主要區別在於:零售型CBDC由中央銀行提供信用保證,不依賴銀行賬戶(可匿名),可實現離線支付、7免費提現、可編程等,無論在安全性、技術或功能層面都是電子支付的一大突破,將極大提升本地電子支付系統的性能和完整性(表3)。 在2018年,香港金管局推出「轉數快」,此乃由公營機構提供零售電子支付方式,為本港零售支付帶來重要革新。「轉數快」不設手續費用,為商戶或個人登記使用電子支付掃除了關鍵障礙。雖然目前「轉數快」商戶使用率仍有待提高,但其在疫情 實際上,世界各大主要央行都面對着與香港類似的電子支付趨勢。美國、歐洲、日本、瑞典、泰國等地的央行皆陸續著手研究零售型CBDC,力求為民眾提供更安全及高效的零售支付 方式。歐洲和泰國更是制訂了零售支付策略,以提升零售支付系統,建立包括CBDC在內的完整支付體系(ECB, 2021)(BOT, 2019)(圖4)。 首先,作為新型零售支付方式,數碼港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公眾的使用意願。中國人民銀行在今年7月發布《中國數字人民幣的研發進展白皮書》,闡明數字人民幣的背景、目標、設計及政策考慮等,旨在加強與各界的溝通,聽取社會各方的意見和建議。而歐洲央行自數字歐元研發初期就已經在公眾倡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圖5);泰國央行亦於今年8月完成零售型CBDC的公眾諮詢,並決定於2022年啟動試點。香港金管局應借鑒各地央行推廣零售型CBDC的方式,盡可能在數碼港元的各個研發階段諮詢、參考社會大眾和相關專業人士的意見,通過公眾諮詢與即將成立的「金融科技跨界別協調小組」等機制和方式,建立公眾對數碼港元的信任,從而設計出最符合市場需求的數碼港元。 方向一:制訂零售支付策略 要將零售型CBDC的潛力發揮到極致,就必須做到零售型CBDC系統與現有零售支付基礎設施最大程度的交融和配合。香港金管局應參考歐洲和泰國央行的做法,制訂香港零售支付策略,為市民提供具前瞻性的、創新的零售支付方式。這個策略應該涵蓋包括CBDC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