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录 核心观察1 研究方法3 一、技术公益的内涵与演变5 (一)技术公益的概念5 (二)技术公益的概念演化7 (三)中国的技术公益实践12 二、公益数字化发展任重道远16 (一)公益组织数字化的发展瓶颈16 (二)公益组织数字化的需求困境21 (三)公益组织数字化的策略23 三、技术企业的驱动25 (一)技术企业公益化25 (二)技术公益专业化26 (三)技术公益扩散化26 四、技术公益典型案例31 (一)开放创新:数字技术开辟公益新途径31 (二)互通互联:技术链接提升公益新效能34 (三)公正透明:形式健全优化公益新生态38 (四)益企合作:主体协同塑造公益新格局40 (五)共享包容:技术普惠推动公益新局面43 五、展望:技术公益发展蓝图46 2 (一)政策保障:加强法治法规46 (二)主体协同:多方共创共享46 (三)评估规范:力求标准公正47 (四)平台互联:构建便捷通道47 (五)场景创新:增添公益趣味47 总结致谢49 参考文献50 研究团队51 附件52 3 核心观察 伴随数字社会的来临,以数字化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公益在中国大地上崭露头角。技术公益一般是指将各类专业技术应用到公益领域,以此推动公益事业和公益组织在技术、运营、传播、组织等多方面获得能力提升,从而创新高效地解决社会问题。技术公益从技术创新的推动者上来界定,有两个主体,公益行业和技术行业;技术来源分成两种形态:公益组织本身驱动的公益数字化(公益行业为主体),以及技术行业参与公益(技术行业为主体)。 技术公益的核心理念是将技术与公益紧密结合,通过专业的技术能力,更加高效地解决社会问题、公益痛点,以实现更有效且不断创新的公益服务,为公益活动贡献新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也为技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提供创新性的路径。技术行业参与公益无论是对公益组织进行赋能,还是直接运营公益活动,都成为了公益行业的一部分。公益行业的运营、转型与发展,是技术公益的基础。 中国的公益慈善组织的数字化能力呈现阶段性、差异化,不同规模的公益组织有相对不同的数字化发展诉求。整体来看,公益组织亟需借助数字化实现组织可持续成长,推动行业生态良性运转。技术企业基于业务类型个性化定位技术公益服务领域,场景应用愈益清晰,运转轨道愈发专业化,并且持续进行公益服务领域和应用场景的扩散,在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包容和互助共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面和多元化的技术公益发展蓝图标志着社会进步的新篇章,不单是技术应用的展示,更是科技与社会责任协同作用的实践。技术超越了其传统角色,成为驱动社会变革和提高人类福利的关键动力。技术鼓励所有社会成员,包括公益组织、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共同推动公益事业的创新与发展。通过加强技术公益的法治化和规范化,多元主体共创共享,构建便捷的公益通道,提升技术公益趣味性等方式,实现技术与社会的责任共担,让技术公益成为中国公益事业的新潮流。 为深入了解技术公益的发展现状,为公益组织和技术企业解决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供实质信息,本报告从开放创新、互联互通、公正透明、益企合作、共享包容等五个方面总结了当前一些典型技术公益案例。旨在为技术公益伙伴提 1 供参考和启示,助力更多组织选择适合自身的技术公益解决方案,从而促进技术公益的可持续发展。 NGO2.0(深圳市图鸥公益事业发展中心)陪伴了中国技术公益的发展和成长,对中国的技术公益有较为全面的立场和视野,对当下技术公益的主流表达和各方实践均有不错的挖掘和沉淀。在此基础上,本报告创新性地阐释了技术公益的内涵与演变过程,并从技术企业的驱动角度对技术参与公益进行进一步解读;在案例总结上,将技术公益案例分为五大模块,为公益组织、技术企业、行业组织等提供方向和参考。 本报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背景剖析开始,明晰了技术公益的内涵与演变过程:洞悉技术公益的概念与发展历程,深入探讨公益组织数字化的需求动因与发展瓶颈,并归纳了技术企业推动社会公益领域发展的三个关键阶段。研究团队邀请多方参与深度访谈,收集一手资料,文本与数据分析相结合,挖掘技术公益发展的内外驱动力:项目团队基于对多位深耕技术公益领域专家的访谈请教,并结合调研数据及对公益领域诸多典型案例的搜集整理、总结与提炼,将技术公益案例分为五大模块,更加明晰公益领域数字化的探索与生态格局,为公益组织、技术企业、行业组织等多主体在未来携手共同绘制技术公益崭新蓝图提供现实参照。报告着眼于未来技术公益蓝图绘制,基于团队多年的行业观察经验,从多方面为技术公益未来创新与可持续提出建议与分享。 随着数字社会的兴起,中国的技术公益正逐步从平台建设转向以数字引领。传统公益模式不断创新迭代,公益领域新业态不断形成,公益服务边界不断扩展。在数字化的引领下,公益模式正在经历全方位的革新,从理念到实践,从技术到服务,都在不断探索和塑造全新的公益生态。 2 研究方法 本次报告主要采用定性访谈、定量问卷与案头研究的研究方法,结合NGO2.0的长期技术公益实践,对中国的技术公益进行解读,洞察技术公益样态,擘画技术公益发展蓝图,提出技术公益发展倡议。 数据和资料收集方法 文献综述和案例研究:通过广泛收集和综合分析技术公益领域的文献资料,本研究建立了坚实的理论框架,为理解技术公益的历史背景、现状及未来趋势提供了必要的学术支撑。案例研究深入探讨了特定的技术公益项目,从实践角度揭示成功经验和面临的挑战,为本报告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数据和深入洞察。 统计数据收集:收集与技术公益相关的统计数据,如项目数量、资金来源、覆盖领域等,是为了量化分析技术公益的整体发展态势。这些数据帮助本报告在定量基础上对技术公益的发展规模、资金流向和影响范围进行评估,增强了分析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调查问卷收集:通过设计并实施《公益组织数字化现状调研》问卷,大范围触达公益组织样本,收集了来自一线公益组织对技术公益认识、需求和挑战的直接反馈。问卷调查的有效数据为1240份,这些第一手资料为理解公益组织在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提供了珍贵的视角,增加了报告的实践相关性和指导价值。 专家访谈:邀请并访谈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并组织焦点小组讨论,旨在收集行业领袖和前沿实践者的深度见解与专业建议。这些专家来自各个领域头部企业的相关部门,如微软、思特沃克、腾讯、阿里、字节跳动、滴滴、新浪微博、NVIDIA等;也包括数个在公益数字化方面有积极实践的公益组织负责人。他们不仅提供了宏观和微观视角下对技术公益发展的综合分析,也为报告的结论和建议增添了权威性和前瞻性。 对话人工智能: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已有资料进行梳理归纳,以及对文献和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体现了本研究方法的创新性。通过ChatGPT与讯飞星火等工具,本报告能够高效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识别出技术公益发展的趋势和影响因素,展示了技术进步对研究方法论的积极影响。 3 数据分析方法 为了确保研究的全面性和深度,本报告采用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结合方法。定性分析:对文献资料、访谈、案例文本等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定性分析,提 取出关键主题、问题和趋势。使用内容分析、主题分析等方法深入挖掘文本数据背后的意义。通过访谈、案例研究和专家意见的分析,我们能够理解和解释定量数据背后的深层次含义。此外,定性分析通过收集来自一线公益组织和技术企业的直接反馈,使我们能够理解他们在采纳新技术、实施项目过程中的挑战、需求和期望。 定量分析:对问卷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使用统计软件Excel、SPSS工具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等,结合客观数据总结发展趋势、认知状态等因素的相关情况。定量分析为我们提供了技术公益现状的量化描述,包括项目数量、资金来源、覆盖领域等关键指标的统计数据。这些数据帮助我们描绘了技术公益的整体发展趋势和规模,为报告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本次报告选择结合定性访谈、定量问卷与案头研究的方法进行,旨在通过多元化的研究途径全面捕捉中国技术公益领域的复杂性和多维度特征。定性访谈使我们能够深入理解参与者的观点和经验,揭示技术公益实践中的动态过程和深层次因素,从而为研究提供丰富的背景和深度分析的基础。同时,定量问卷调查以其广泛的覆盖面和数据的统计分析能力,为我们提供了量化技术公益影响的途径,从而能够对研究问题进行有效的测量和趋势分析。案头研究则为本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综合分析现有文献、案例和行业报告,不仅帮助我们构建了技术公益的知识框架,还为分析和解释研究发现提供了必要的参照和支持。 结合这三种方法使得本研究能够兼顾深度与广度,既能够洞察个体经验和感知,又能把握技术公益现象的普遍性和规律性。这种方法组合有助于我们综合理解中国技术公益的现状、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为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公益发展倡议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4 一、技术公益的内涵与演变 技术公益不仅是公益组织的行为,也有大量的科技企业作为主体参与,在实践中融合科技和社会责任的理念。 技术公益涉及到教育、医疗、环保等各个领域,目标是解决社会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演进,技术公益呈现出多元化和创新化的趋势,各种组织与倡议层出不穷,都强调通过开放的解决方案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一)技术公益的概念 技术公益一般是指将各类专业技术应用到公益领域,以此推动公益事业和公益组织在技术、运营、传播、组织等多方面获得能力提升,从而创新高效地解决社会问题。以数字化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公益在近年来逐渐兴盛。[1] 公益数字化和技术参与公益都是技术公益的一个部分,互联网公益是技术公益的一个阶段性概念代称。在中国“互联网+”的推广过程中,互联网公益从特指在互联网上开展的公益活动,扩展成了公益行业作为主体的技术公益,互联网公益的风靡让其成了技术公益的代名词。 技术公益从技术创新的推动者上来进行界定,有两个不同的主体,第一个主体是公益行业,第二个主体是技术行业,所以技术公益根据技术来源分成两种形态:公益组织本身驱动的公益数字化(公益行业为主体),以及技术行业参与公益(技术行业为主体)。公益行业为主体的技术公益依赖于公益行业的成熟和发展程度,而以技术行业为主体的技术公益,是发生在社会整体技术水平的变革之上的。 技术公益的核心理念是将技术与公益紧密结合,通过专业的技术能力,更加高效地解决社会问题、公益痛点,以实现更有效且不断创新的公益服务,为公益活动贡献新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也为技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提供创新性的路径。技术行业参与公益无论是对公益组织进行赋能,还是直接运营公益活动,都成为了公益行业的一部分。公益行业的运营、转型与发展,是技术公益的基础。 [1]腾讯技术公益:https://techforgood.qq.com/c0b81b0 5 英文语境中技术公益对应的概念为TechforGood(科技向善,可明确对应为技术公益),也有部分场景使用了InternetPhilanthropy,ICTforGood,AIforGood等概念,后述的这几个概念可以被TechforGood涵盖。TechforGood相关学术研究较多聚焦于两大核心主题:(1)针对企业如何保护和增强社会的公共价值与利益,探究公司行为、企业社会责任(CSR)、规范模式等;(2)侧重于分析民众个体对TechforGood的感知反应,主要涉及健康(health)、态度 (attitude)以及感知(perception)。 2000年,Chapman针对技术发展对社会价值带来的冲击,提出了一个较为系统化的“TechforGood”概念,强调技术进步应与社会价值紧密相连[2]。这个将技术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的“TechforGood”理念在信息化时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进一步促使学术界集中探讨“技术是如何构筑并促进一个良好社会”的议题[3]。在此背景下,现有关于TechforGood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社会应用领域,涉及医疗健康、智慧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转型、教育学习、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生产和信息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