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航证券]:先进制造行业周报:汽车座舱智能化加速,看好AR-HUD需求释放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先进制造行业周报:汽车座舱智能化加速,看好AR-HUD需求释放

交运设备2024-06-02邹润芳、闫智、卢正羽中航证券张***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先进制造行业周报:汽车座舱智能化加速,看好AR-HUD需求释放

汽车座舱智能化加速,看好AR-HUD需求释放 行业评级:增持 分析师:邹润芳 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521040001 研究助理:闫智 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122070030 分析师:卢正羽 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521060001 行业报告:先进制造行业周报 2024年6月2日 中航证券研究所发布证券研究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重点推荐:北特科技、贝斯特、微光股份、鸣志电器、莱斯信息、纳睿雷达、中信海直、纽威股份、软通动力、航锦科技 核心个股组合:北特科技、贝斯特、微光股份、鸣志电器、五洲新春、莱斯信息、纳睿雷达、中信海直、纽威股份、软通动力、神州数码、航锦科 技、华伍股份、华阳集团、长安汽车、绿的谐波、埃斯顿 本周专题研究:汽车座舱迈入智能化时代,装机量及渗透率实现突破,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24Q1智能座舱装机量攀升至322.1万套,同比 +37.8%;3月智能座舱渗透率达到70.2%,环比+4.1pct,稳步提升。智能座舱的核心配置中HUD渗透率处于低位且增长较为显著,24Q1渗透率分别为12.9%/21.5%,同比+4.0pct/8.5pct。AR-HUD将AR和抬头显示融合,在前挡玻璃上实现相关的参数与数据投影,将车内外情况相结合,成为未来发展趋势。考虑到智能汽车的快速迭代,软硬分离或成为趋势,同时主机厂对HMI自研以及快速迭代的需求催化专业AR引擎的产生。HUD国产化替代加速,2023年本土厂商市场份额占比超52%。随着ARHUD所需AR引擎架构、AR实景能力逐渐成熟,具备AR导航等功能的ARHUD将成为更多车型的标配。建议关注:华阳集团、水晶光电、经纬恒润、东软集团。 重点跟踪行业: 光伏设备,设备迭代升级推动产业链降本,HJT渗透率快速提升,同时光伏原材料价格下降有望刺激下游需求,看好电池片、组件设备龙头; 换电,2025年换电站运营空间有望达到1357.55亿元,换电站运营是换电领域市场空间最大的环节,看好换电站运营企业; 储能,储能是构建新型电网的必备基础,政策利好落地,发电、用户侧推动行业景气度提升,看好电池、逆变器、集成等环节龙头公司; 半导体设备,预计2030年行业需求达1400亿美元,中国大陆占比提高但国产化率仍低,看好平台型公司和国产替代有望快速突破的环节; 自动化,下游应用领域广泛的工业耗材,市场规模在400亿左右,预计2026年达557亿元,看好受益于集中度提高和进口替代的行业龙头; 氢能源,绿氢符合碳中和要求,光伏和风电快速发展为光伏制氢和风电制氢奠定基础,看好具备绿氢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龙头公司; 工程机械,强者恒强,建议关注行业龙头,看好具备产品、规模和成本优势的整机和零部件公司。 智能座舱装机量与渗透率实现突破,低端车型存在提升空间。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2024年1-3月,智能座舱的装机量攀升至322.1万套,同比提升37.8%;3月智能座舱的渗透率达到70.2%,环比+4.1pct,渗透率实现稳步提升,汽车座舱智能化加速。10万元售价成为智能座舱渗透率的分界线,10万元以下车型的渗透率仅为44.2%,10万元以上中高端车型超60%,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步降低,座舱智能化有望持续向下渗透。 HUD和座舱域控渗透率增长显著。在智能座舱的核心配置中,中控屏、语音交互、车联网、OTA以及HUD等关键技术的渗透率均呈现上升态势,其中HUD及座舱域控渗透率处于低位且增长较为显著,24Q1渗透率分别为12.9%/21.5%,同比+4.0pct/8.5pct。 图表:智能座舱装机量(万套)及渗透率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1月2月3月 2023202424年渗透率 71% 70% 69% 68% 67% 66% 65% 64% 图表:低端车型智能座舱渗透率较低 23Q124Q1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小于10万10-20万20-30万30-40万40-50万综合 图表:智能座舱核心配置渗透率情况 23Q124Q1 100% 80% 60% 40% 20% 0% 资料来源:盖世汽车,中航证券研究所3 影像源及自由曲面反射镜是HUD核心。HUD抬头显示主要通过将影像源(PGU)的图像经光学镜片反射后投影至挡风玻璃最终反射进人眼中,使驾驶员不用低头就可以看到相关信息,以实现安全驾驶。HUD的核心部件包括影像源、光学零件以及上盖三部分,除此之外还有挡风玻璃等部件,其技术壁垒主要为影像源及自由曲面反射镜。AR-HUD将车内外环境结合,投影信息丰富。挡风玻璃作为投影介质来反射成像,支持更大的成像区域以及更远的成像距离,显示效果更加具体化,W-HUD根据挡风玻璃的尺寸和曲率搭配高精度非球面反射镜,通常在购车时进行选装配置。AR-HUD将AR和抬头显示融合,不仅在前挡玻璃上实现相关的参数与数据投影,还与车外的环境相互结合起来,同时由于投影信息显示丰富,可投射车道级导航内容以及叠加ADAS相关信息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数字液晶仪表的功能。 图表:HUD主要组件和成本结构 图表:HUD产品对比类别 C-HUD W-HUD AR-HUD 成像距离(米) 1.6-1.8 2.3-2.5 4.5-8 成像大小(寸) 6.6-12.3 5-28 29-60 显示区域 单独树脂屏 前挡风玻璃 前挡风玻璃 显示信息 仪表+中控 仪表+中控 仪表+中控+实景融合 对应自动驾驶 L0-L3 L0-L3 L2-L4 ASP(元/套) 150-500 1200-2000 4500-7000 , 资料来源:智能座舱产业联盟,中航证券研究所4 AR引擎是提升AR-HUD使用体验的关键因素。目前AR-HUD行业多采用软硬一体的方案,将光机硬件与软件捆绑,考虑到智能汽车的快速迭代,软硬分离或成为趋势,同时主机厂对HMI自研以及快速迭代的需求催化专业AR引擎的产生。东软集团,推出有ARForCar解决方案,包括ARSDK和ARStudio,ARSDK具备跨平台灵活部署能力,支持部署在光机或座舱域控、智驾域控方面。 HUD国产化替代加速,AR-HUD装机占比显著提升。2023年自主品牌HUD搭载交付贡献占比超过60%,成为W/ARHUD前装标配贡献主力军,华阳集团、水晶光电、智云谷等本土供应商,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2%,国产化替代加速。2024年Q1,头部自主供应商华阳多媒体凭借完善的配套设施、低成本、本土化等优势以28.4%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此外,2024年Q1,AR-HUD在整体HUD市场占比增加至21.1%,同比+10.5pct。随着ARHUD所需AR引擎架构、AR实景能力逐渐成熟,具备AR导航等功能的ARHUD将成为更多车型的标配,占比有望加速提升。建议关注:华阳集团、水晶光电、经纬恒润、东软集团。 水晶光电 4% 经纬恒润 2% 其他 6% 大陆集团 5% 华阳多媒体 28% 日本精机 7% 未来黑科技 8% 弗迪精工 8% 电装 11% 台湾怡利泽景电子 10%11% 图表:2024Q1HUD市占率情况 图表:东软ARSDK具备跨平台部署能力 资料来源:车载显示技术,佐思汽研,高工智能汽车,东软集团,中航证券研究所5 光伏设备:1)N型电池片扩产项目多点开花,光伏设备企业技术持续突破,需求与技术共振,推动光伏产业高景气增长。建议关注:迈为股份、捷佳伟创等。2)光伏产业链价格调整将会使产业链利润重新分配,同时刺激下游需求,有望引导整个产业链向好发展。在产业链调整的过程中,看好以下几个方向:靠近下游的电池组件、电站运营环节;非硅辅材、耗材环节;光伏设备等。建议关注:双良节能、奥特维等。 锂电设备:从新技术带来新需求、扩产结构性加速度和打造第二成长曲线等角度出发筛选公司,2024年重点推荐以下方向:1、新技术:①复合集流体从0到1加速渗透,推荐关注相关设备商东威科技、骄成超声;②若大圆柱渗透率提升,激光焊接等环节有望受益,推荐关注联赢激光;2、主业拓展:锂电设备是少有的能出现千亿级别大市值公司的领域,推荐关注平台型公司先导智能;电力电子、激光加工技术具备延展性,需求增长持续性有望更强,推荐关注星云股份等;3、出口链:海外扩产有望出现结构加速,推荐关注杭可科技。 储能:发电侧和用户侧储能均迎来重磅政策利好,推动储能全面发展。1)发电侧:2021年8月10日,《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出台,首次提出市场化并网,超过保障性并网以外的规模按15%的挂钩比例(4小时以上)配建调峰能力,按照20%以上挂钩比例进行配建的优先并网,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都被认定为调峰资源,为发电侧储能打开。2)用户侧全面推行分时电价,峰谷价差达3到4倍,进一步推动用户侧储能发展。星云股份是国内领先的以锂电池检测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与锂电池、储能行 业头部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并推广储充检一体化储能电站系列产品。科创新源通过液冷板切入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赛道,已进入宁德时代供应商体系, 随着下游需求不断提升,未来有望放量增长。 氢能源:绿氢符合碳中和要求,随着光伏和风电快速发展,看好光伏制氢和风电制氢。建议关注:隆基绿能、亿华通、兰石重装、科威尔等。 6 激光设备:激光自动化设备市场格局分散,且其通用属性较强,下游分散,行业集中度提高难度较大。激光加工相对于传统方式,优势明显,重点关注其在锂电、光伏等高成长性行业的大规模应用。以锂电池激光焊接为例,若按照激光焊接设备占比10%计算,2021-2025年合计新增需求约487亿元。重点关注深耕细分高景气赛道的激光加工设备龙头,帝尔激光、联赢激光、大族激光、海目星等。(详见《2023年投资策略:复苏可期,成长主导,星光渐亮》报告) 工程机械:强者恒强,建议关注龙头公司。推荐关注:三一重工、恒立液压、中联重科等。 半导体设备: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未来十年翻倍增长,国产替代是一个长期、持续、必然的趋势:1)根据AMAT业绩会议,预计2030年半导体产业规模将达到万亿美元,即使按照目前14%的资本密集度,设备需求将达到1400亿美元,而2020年为612亿美元。2)SEMI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大陆市场的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较上年增长39%,至187.2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一。2021Q1,中国大陆出货额为59.6亿美元,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70%,仅次于韩国。3)在瓦森纳体系下,中国半导体设备与材料的安全性亟待提升,而国产化率水平目前仍低。建议关注:中微公司、北方华创、华峰测控、长川科技、精测电子、芯源微、万业企业、至纯科技、华海清科等。 自动化:刀具是“工业牙齿”,其性能直接影响工件质量和生产效率。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我国刀具市场规模在400亿元左右,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57亿元。该市场竞争格局分散,CR5不足10%;且有超1/3市场被国外品牌占据。刀具属于工业耗材,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存量的市场需求比较稳定,伴随行业集中度提高和进口环节替代,头部企业有望迎来高速成长机遇。建议关注华锐精密、欧科亿。 碳中和:1)换电领域千亿市场规模正在形成;2)全国碳交易系统上线在即,碳交易市场有望量价齐升。建议关注移动换电及碳交易受益标的— —协鑫能科,公司拥有低电价成本,切入移动能源领域具备优势;坐拥2000万碳资产,碳交易有望带来新的业绩增长。 7 产品和技术迭代升级不及预期 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海外复苏不及预期、国内需求不及预期 原材料价格波动 零部件供应受阻 客户扩产不及预期 市场竞争加剧。 :未来六个月行业增长水平高于同期沪深300指数。 :未来六个月行业增长水平与同期沪深300指数相若。 :未来六个月行业增长水平低于同期沪深300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