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舆情管理预案 出品:识微科技 01.上市公司舆情管理的意义 02.上市公司常见舆情风险 03.上市公司舆情风险易发节点 目录 04.舆情传播渠道变化及特点 Contents05.上市公司舆情管理策略 06.上市公司舆情案例 07.结语 上市公司舆情管理的意义 1.1上市公司舆情管理的必要性 1.2上市公司舆情管理的价值性 1.1上市公司舆情管理的必要性 01出于保护投资者的目的,根据《公司法》《证券法》规定,上司公司必须及时披露所有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可能产生重大 影响的信息;确保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而没有虚假、严重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这些信息包括重要的财务数据、重大交易、股本变化、赢利和预算等。上市公司必须重视并做好因信息披露而带来的舆情传播,做好声誉风险管理。 02《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要求上市公司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密切关注公共媒体关于公司的重大报道、市场传闻。相关传闻可能对投资决策或者公司股票交易产生较大影响的,公司应当及时核实,并视情况披露或者澄清。 03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成为公众舆论表达和社会信息传播主要渠道。网络舆情传播迅速、破坏性强等特点,给企业、政府甚至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从企业的角度对网络舆情如何进行有效的管控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特别是对 波及面广,信息透明的上市公司而言更是尤为必要。 1.2上市公司舆情管理的价值性 建立常态化舆情监测机制,可实现对自我相关信息的实时把控,第一时间察觉敏感信息,获得处理先机,有效防范负面风险的侵袭。 防范舆情风险 通过舆情监测和分析指定时段下的所有相关企业、品牌、产品、活动等信息的语义作出性质判定后,企业可依据正面、中立、负面等标准对其进行划分,通过大数据分析科学地了解企业当前的客户需求及品牌口碑变化。 洞悉客户需求 通过舆情管理,可帮助企业获悉商业环境。监测相关行业动态、政策法规、技术革新等方面,企业可以了解当前行业发展趋势,以及时调整战略、提高自身竞争力。 掌握行业动态 通过对竞品的舆情监测和分析,可以了解竞争对手的市场布局、产品口碑、营销效果等多方面信息,从中学习竞品经验,研究和规划与竞品的差异化定位。 了解竞争对手 舆情监测的大数据收集分析效用,能为企业在在环境保护、脱贫攻坚等社会工作履行情况及企业竞争优势等信披要求项目提供资料收集、数据分析等方面支撑。同时,通过对舆情中曾有过的信披内容相关负面、质疑做出梳理和分析,在信披工作中同时实现风险排查与降级。 收集信披资料 上市公司常见舆情风险类型 2.1外部风险 2.2内部风险 2.1 外部舆情风险类型 外部风险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对各种可能面临的风险有预防、评估与应对之策。 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加强各类情报信息搜集,及时做好风险预警工作,针对各类社会风险的主要应对措施包括,注意加强对象国民生等社会基本情况调研,关注社会建设进步动态,加强相关情报信息搜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1.1国际宏观环境风险(针对跨国企业、海外上市企业) 随着国内企业的发展和扩张,对外投资的流量和存量不断增大,境外人员和机构不断增多,涉及国家越来越多、国情各异,投资周期长,使得国内企业海外投资利益面临很多的风险,海外风险管控也越发受到重视。这些风险主要包括:安全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和突发事件等内容,风险点比较多、面比较广、不确定性强。 安全风险 包括战争、动乱、武装冲突、海盗、恐怖主义等暴力袭击; 政治风险 包括领导人变更、政党轮替及反对党作用、政变及政权更迭、大国干预和大国竞争、地缘政治格局变化; 社会风险 包括第三部门崛起、环境标准大变化、劳工标准大变化、风俗习惯影响和宗教信仰发酵; 经济风险 包括外贸政策大变化、汇率和利率等金融政策大变化、能源等市场政策大变化、大型或敏感企业和项目关停并转引发连锁反应; 突发事件 包括地震海啸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大规模游行示威罢工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重大舆情与信息安全问题等。 2.1.2国内宏观环境风险(针对本土企业在、国内开展业务的境外企业) 政治风险 政策风险 社会风险 经济风险 突发事件 行业风险 国内环境的变化,不仅对本土企业影响巨大,对在国内开展业务的国际企业亦是。世界经济大循环体系下,大中华地区是许多国际企业的重要市场。 包括割裂领土、辱华、篡改历史等; 包括所属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政策改革、监管升级、涉及消费群体法规修改等; 包括违背风俗习惯、主流价值,不尊重宗教信仰等;不当使用科学技术或违反科学伦理;不履行社会责任等; 包括整体经济趋势变化、市场消费能力变化等; 包括地震海啸台风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互联网安全问题、重大舆情与信息安全问题等; 包括所处行业景气情况,是否存在产能过剩、持续衰退或者技术替代等情形;行业上下游供求关系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等。 2.2 内部舆情风险类型 内部风险相对外部来说是比较可控的,主要靠企业提升运营能力、完善管理制度来减少负面舆情的发生。 针对舆情风险,主要措施包括:加强相关领域的调查研究,加强制度建设和应急方案制定和资源储备,加强情报信息搜集研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不同的风险需要不同的对策。 2.2.1财务风险 财务信息是很直观的表现公司的经营情况,易成为媒体挖掘的要点,从而动摇市场信心。上市公司需定期发布财报,因此这方面是上市企业最容易发生的负面舆情的方面之一。 上市公司财务重点问题:(1)可能发生重大亏损或者遭受重大损失;(2)发生重大债务或者重大债权到期未获清偿; (3)可能依法承担重大违约责任或者大额赔偿责任;(4)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准备;(5)预计出现股东权益为负值;(6)主要债务人出现资不抵债,公司对相应债权未提取足额坏账准备;(7)主要资产被查封、扣押、冻结或者被抵押、质押;(8)主要银行账户被查封、冻结;(9)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或违规对外担保…… 01 02 03 04 05 06 财务数据造假 营收下滑 业绩亏损 资产冻结 债权未清偿 大额赔偿 …… 2.2.2经营风险 上市企业往往组织较为庞大,经营业务广泛、分支机构较多,经营管理上可能出现疏漏,从而导致负面舆情爆发,对企业的形象和核心利益产生一定的影响。 产品/技术 员工管理 营销广告 安全事故 内部腐败 技术更迭、产品更新换代或竞争加剧导致市场占 内讧 虚假宣传 楼房坍塌 财务/采购贪腐 有率和用户规模下降; 招聘歧视 歧视广告 测试车车祸 侵吞公司资产 研发投入超出预期或进程未达预期,关键设备被 暴力裁员 违规宣传 厂房爆炸 相关公司利益输送 淘汰等; 削减福利 …… 食物中毒 …… 核心商标、专利、专有技术、特许经营权或核心 员工言行不当 毒气泄漏 技术许可丧失、到期或出现重大纠纷; 员工违法 …… 主要产品、业务或者所依赖的基础技术研发失败 职场霸凌 或者被禁止使用; …… 主要产品或核心技术丧失竞争优势;产品/服务质量差…… 2.2.3高管风险 企业高管及创始人不同于普通员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决策,因此其个人与企业形象有更强的关联性和代表性,相关负面容易被放大,对企业的形象和业绩造成影响。企业高管一般拥有公司一部分股权,其言行也可能影响到市场信心。 1 2 3 4 5 6 言行不当 私生活负面 经济负面 突然离职 减持套现 其他 马斯克发推特斯拉 私有化被SEC起诉 阿里蒋凡与张大奕 事件 海南瑞泽实控人被 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蓝帆医疗财报披露 次日CFO突然辞职,深交所发函问询 卸任京东CEO之后, 刘强东50天内套现22.4亿 因重大事项未及时 披露等多项违规行为,拉夏贝尔多名高管被上交所处分 重点关注舆情信息:(1)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或违规对外担保;(2)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上市公司因涉嫌违法违规被有权机关调查,或者受到重大行政、刑事处罚;(3)实际控制人、公司法定代表人或者经理无法履行职责,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因涉嫌违法违纪被有权机关调查或者采取强制措施,或者受到重大行政、刑事处罚…… 上市公司舆情风险易发节点 3.1IPO阶段舆情风险易发节点 3.2上市后舆情风险易发节点 3.3退市阶段舆情风险易发节点 3.1 IPO阶段舆情风险易发节点 对大多数公司而言,上市过程都很不容易,上市对公司发展、品牌建设也很必要,但上市过程很容易受到舆论干扰。 准备上市的企业应该实时掌握舆情动态,研判舆论导向,及时制定应对策略,避免给企业IPO进程带来不利影响。 3.1.1筹备期 在正式提交IPO申请之前,伴随着尽职调查、上市辅导、申报材料制作等前期准备的进行,企业的舆情管理工作也要开始了。一旦申报的确切消息传出,相近时间段内的企业新闻、传言、质疑等都可能被媒体一同刊出。因此,此时企业便需开始对相关舆情环境的呈现开始整体把控,避免舆情口碑低迷或不良信息显著等情况的出现。 3.1.2披露期 招股书申报稿披露后一周内是IPO企业 舆情高发期,专业的财经媒体、专家会就披露的招股书进行分析、研读,特别是风险提示内容,容易成为报道重点。企业此时需加大舆情工作力度,警惕风险内容的恶意解读和风向引导,提前准备好合理化回应,即时辟谣。 3.1.3路演期 路演作为在初级市场上发行证券前针对机构投资者进行的推介活动,是促进股票成功发行的重要推介、宣传手段。因此在路演这一黄金宣传期,舆情管理工作更需要为其保驾护航。企业可在前期依据舆情反馈,对投资者质疑、企业优势、关注热点等作出分析预判,先行拟好回答预案,提升路演问答效果。对于路演相关的报道和讨论,舆情工作者也需保持关注,防范负效果的产生。 3.1.4静默期 IPO静默期是公司上市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缄默”时期,企业会被要求在首日上市交易前的一段时期内或上市后的几周内,禁止进行任何关于新股发行的推介活动,如发布任何销量增长数据或营收增长数据等。此时企业的发言口将受到极大限制,但该时期下的舆情管理工作并非停滞了,企业还可通过日常经营活动宣传、获奖荣誉、研发进度、产品推荐等正面信息,合理优化企业舆情环境,以另一种形式为新股发行造势。 3.2 上市后舆情风险易发节点 上市公司有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基本上可能影响到投资者决策、股价波动的事项都需要披露。而这些信息披露前后可能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杂音,导致企业陷入舆情危机。 上市公司应安排专⼈负责对各大媒体、各大论坛(包括股吧、博客)进行日常信息监测,特别是在公司重大事项策划过程中、定期报告披露前、内部重要经营会议期间等敏感时点,更要强化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异常端倪,预防突发事件的发⽣。 3.2.1财报披露 按照规定,上市需要定期发布报告,包括年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和季度报告。 对于上市公司的舆情管理而言,窗口期、业绩说明会以及年报问询函,都是年报季舆情风险高发点,期间任何一个问题处理不当,都会引发公司的负面舆情。 窗口期 财报披露前的“窗口期”是上市公司最紧张的时间,一般财报公告前的30天,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们的言行举止都是引发舆情的关键因素。包括其在公开场合下不经意透露涉及年报业绩的敏感信息、以及违规买卖股票。 业绩说明会 业绩说明会,是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如何用好网上业绩说明会,在信披规则限定的范围内,传递管理层主张,回答投资者的困惑,赢得股东支持,是上市公司们需要考量的要点。此外,业绩说明会也是公司董监高形象在投资者面前的集中展现机会。公司董监高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一旦企业陷入负面舆情时,公司董监高日常积累的舆论美誉度也有利于推动问题有效解决、挽回企业受损形象。 年报问询函 财报是上市公司最重要的信披文件之一,亦是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向上市公司发出年报事后审核问询函也是交易所的重要监管措施。上市公司除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