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294.98亿元,同比增长0.39%;实现归母净利润107.51亿元,同比下降27.41%。2024Q1实现营业收入176.74亿元,同比下降37.59%;实现归母净利润-23.50亿元,同比下降164.61%。 组件、硅片价格下降,大额减值计提导致24Q1业绩亏损。2023年,公司硅片及组件出货量持续高速增长,实现硅片出货125.42GW(其中对外销售53.79GW),同比增长47.45%,连续九年保持单晶硅片全球出货量第一;电池对外销售5.90GW;组件出货67.52GW(其中对外销售66.44GW),同比增长44.40%。组件及电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91.99亿元,同比增长16.91%;毛利率18.38%,同比提升4.73pp。硅片及硅棒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45.19亿元,同比下降35.81%;毛利率15.88%,同比下降1.74pp。受产品价格下降及技术迭代影响,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1.71亿元,固定资产减值15.86亿元。参股四川永祥、云南通威确认投资收益合计32.44亿元。2024年,公司将力争实现硅片出货量目标135GW,电池加组件出货量目标90~100GW。2024Q1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6.49亿元,加上组件、硅片价格下降,参股硅料投资收益下降影响,24Q1业绩出现大额亏损。 推出“泰睿”硅片及HPBC二代产品,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公司新开发的“泰睿”硅片采用全新的TRCz拉晶工艺,大幅提高了硅片电阻率均匀性,同时实现了更好的吸杂效果和更高的机械强度,支撑全平台主流技术路线的电池端效率提升,满足高效电池对高品质硅片的客户需求,该技术将于2024年二季度开始导入量产。目前,公司HPBC月出货规模已超过2GW,并已成功研发HPBC二代产品,凭借突出的高转换效率、低衰减率,以及更好的弱光性能和温度系数,可实现组件功率比同规格TOPCon组件高5%以上,提升电站全生命周期发电量6.5%~8%,新产品计划2024年下半年推出。未来三年,公司预计单晶硅片年产能将达到200GW,其中“泰睿”硅片产能占比超80%;BC电池年产能将达到100GW;单晶组件年产能将达到150GW。 美国组件通关恢复顺畅,合资工厂顺利投产。2023年公司产品在美国市场不能顺利通关,无法向客户承诺交期,导致了客户流失及长期滞港组件计提大额存货跌价准备。公司产品在美国的通关已恢复顺畅,随着2024Q1公司在美国俄亥俄州的5GW组件合资工厂正式投产,公司在美国市场出货能力将得到提升。 盈利预测。受组件、硅片价格下降及大额资产减值影响,23Q4、24Q1公司业绩出现亏损。公司新推出“泰睿”硅片将于2024Q2导入量产,HPBC二代产品计划2024年下半年推出,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77、44.54、63.77亿元,对应PE分别为46、31、22倍。 风险提示:美国政策制裁风险,新技术投产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指标/年度 盈利预测 关键假设: 假设1:公司组件业务随光伏需求稳步增长,市占率持续提升,假设2024~2026年组件出货量分别为95GW、120GW、140GW,随着多晶硅价格下行,组件销售均价分别为0.88、0.87、0.84元/W。随着新产品推出功率提升,成本稳步下降,假设2024~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12.49%、14.45%、15.51%; 假设2:公司单晶硅片2024~2026年销量分别为40GW、50GW、60GW,硅片价格分别为0.20、0.20、0.18元/W,随着新产品“泰睿”硅片放量导入,毛利率逐年提升,分别为15.89%、22.26%、23.98%; 假设3:其他业务保持平稳发展,毛利率相对稳定。 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分业务收入成本如下表: 表1:分业务收入及毛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