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机构调研报告 调研日期:2024-05-06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是新希望集团旗下的最大农牧食品产业板块。公司致力于农牧产业,注重稳健发展,业务涵盖饲料、养殖、肉制品加工及商贸等多个领域,遍布全国及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印度尼西亚、柬埔寨、斯里兰卡、新加坡、埃及等近20个国家。2021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263亿元,控股分子公司700余家,员工超过8万人。新希望六和注重食品安全,先后获得“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实验室CNAS认可,60多项技术成果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其中6项创新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公司旗下公司通过ISO9001、ISO22000、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认证。新希望六和以“农牧食品行业领导者”为愿景,以“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为使命,着重发挥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效应,整合全球资源,打造安全健康的大食品产业链,为帮助广大农民及产业伙伴共同富裕,为满足消费者对安全肉食品的需求,为促进环境绿色发展、社会文明进步,不断做出更大贡献。 2024-05-08 2024-05-06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财务总监陈兴垚,董事会秘书、首席战略投资 官兰佳,证券事务代表白旭波 分析师会议线上会议 CepheiCapital 投资公司 李勇 胡明 - - 工银瑞信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段玮,袁辰昱,郭涵,殷悦 光大证券 证券公司 李晓渊 广发证券 证券公司 李雅琦 国君证券 证券公司 王艳君,沈嘉妍 国联证券 证券公司 王明琦 国盛证券 证券公司 张斌梅,樊嘉敏 国投农业 - 冯永坤 国信证券 证券公司 鲁家瑞,李瑞楠,江海航 海通证券 证券公司 巩健,蔡子慕 Pinpoint 其它 YangLiu 恒生银行 外资银行 赵春梅 华宝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袁银泉 华创证券 证券公司 肖林 华泰证券 证券公司 熊承慧,季珂 华西证券 证券公司 魏心欣 华夏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夏云龙 汇丰前海证券 证券公司 沙弋惠,李嘉悦 汇丰银行 外资法人银行 钟慧敏 嘉实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汪伦蔚 建设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 李趣,赖旻 Point72 - ScottHong 交通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 尹晨光 开源证券 证券公司 陈雪丽,王高展,朱本伦,占丽卉 青岛城投 - 杨璐莹 上海纳静资产 - 卢自成 上海趣时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滕春晓 上海睿郡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谭一苇,薛大威 深圳望正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陈瑜 太平洋证券 证券公司 汪奇立 泰康资管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周颖辉 天风农业 - 黄建霖 北京诚盛投资 其它 胡蓉 天治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窦智 西部证券 证券公司 熊航 信石资本 - 喻骁,邓强 星展银行 外资银行 徐兆基 兴业证券 证券公司 陈勇杰 兴证全球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黄志远 易方达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王蕾 盈峰资本 资产管理公司 蔡丽莺 永安国富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孟元,吴晓峰 长江农业 其它 余昌 北京泓澄投资 投资公司 宋浩博 浙商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刘耘娜 中金公司 证券公司 王思洋,龙友琪 中信农业 其它 彭家乐 中银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丁久云 中邮证券 证券公司 王琦 中再资管 其它 闫兢 其他股东,投资者,分析师等 - - 博时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梅思哲 德邦证券 证券公司 申钰雯,赵雅斐 方正证券 证券公司 邱星皓,郭翀宇 高盛 其它 陈群,史慧瑜 一、副总裁陈兴垚介绍公司2023年及2024Q1业绩情况(一)2023年情况 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5亿,去年基于整个公司的战略考虑,引进了央企和关联方作为股东,把白羽肉禽和食品产业转让了控股权。整个公司2023年扭亏为盈。去年猪板块的上市公司绝大多数都是亏损,而新希望六和实现了盈利。其中:饲料14.6亿、禽产业盈亏平衡、 猪-53亿,食品2亿,白羽肉禽和食品这两笔交易的收益有52亿,整体实现了扭亏为盈。(二)2024年一季度情况 归母净利润-19.3亿,饲料1.3亿的利润(同比降了1.4亿),猪-17.9亿,总部及杂项费用7亿,民生银行4.2亿。1、饲料产业 24Q1同比下滑,主要受几方面因素影响。1)24Q1生猪行业或主动、或被动都在去产能,北方区域更明显,猪料的需求有所下降;2) 23Q4开始,公司对高风险的养殖场户,主动做了风险管控,这部分需求量边际贡献比较低,资金风险又比较大,公司主动淘汰了这类客户,造成量的部分下降,但增加了经营的安全性;3)在去年8、9月份进行饲料原料采购上面,公司出现了主观上的失误(对后来原料价格下行的时长与降幅预判不够,在价格相对高点上买入的原料多了一些),也有客观的原因(供应商发货延迟,本来10月到货,推迟到1月、2月,加大了与现货价格倒挂的程度)。但这些高价饲料在4月份基本消化完成,4月饲料业务经营情况已经恢复。 亮点是海外饲料在良性增长,对国内饲料业务的下滑带来有利的对冲。下一步我们还是坚持围绕着客户结构、客户价值去做调整。1)根据不同区域的客户去做产品的定位以及产品力的打强,满足客户需求;比如禽料做好成本的管理、反刍料做好卖点和口碑;猪料强化功能性 、强化对中型规模客户服务能力的建设。2)继续在营销方面调整客户结构,优化一些空有量,但没有长期合作价值的客户、加强优质的中小规模场和家庭农场的占比,使不同规模客户的比例更加均衡。3)优化供应链,针对24Q1在原料采购上主观、客观的问题,加强供应链管理,进一步提高原料的周转率;4)精简管理层级,制定更细致的考核方案,进一步去调动一线员工的积极性。 从4月的情况看,国内饲料已有一定改善,预计5月份会更加明显。海外饲料,从Q1到4月份都是持续增长的。尤其是4月份,像印尼、埃及、孟加拉,都有两位数以上的增长,为后续的饲料业务整体改善提升做铺垫。 2、猪产业 猪产业在2024年基本的经营思路是提质量、降成本、调结构、稳规模,绝对的规模并不是我们的首要目标,我们首先追求的是公司整体角度的减亏、或者说是降低成本。一季度累计出栏生猪456万头,其中肥猪394万头,仔猪62万头。归母净利亏损17.9亿,其中近4个亿的净利润亏损是源于对北方疫情频发、成本长期较高的场线,主动做出的调整和优化,以及针对一些场线做正压通风和小单元圈舍的改造、以及智能化改造,由此带来的一次性损失与投入。在4月份过后这种影响就越来越小,5月份这种影响就几乎没有了。 而在正常运营的场线中,随着1、2月份以后非瘟影响的消退,运营场线出栏肥猪的成本下降非常明显。1月是15.8、2月在16左右 、3月就降到了15.3、4月降到了14.7(单是苗种成本就降了0.5元左右)。今年12月份预计运营场线肥猪成本可以降至14.2 -14.3左右。 一些主要生产指标都在持续优化。断奶成本,4月份降至304元,同比去年降低了120元;而出栏肥猪中的苗种成本也下降了0.5,达到了3元/kg左右;4月的成活率达到92%,同比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4月的料肉比降到2.65,同比去年下降接近0.2;Q1的PSY也达到25左右,同比去年提高3。主动的生产管理和被动的调整的效果也逐步体现在了我们成本下降的过程中。 所以,1季度压力大一些,主要在于1季度对落后场线的主动调整与对应种猪的淘汰、以及部分厂线的技改投入、以及闲置厂线带来的一些费用。种猪淘汰从Q2开始就会快速减少,另外场线改造在9月份也基本可以完成,届时公司会结合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将有些改造好的场线逐步恢复生产,增加满负荷率与出栏量,到时候包袱和分摊的费用也会快速下降。 3、其他板块 24年禽和食品已经出表,作为联营企业投资收益的方式进入我们的报表。因为这两块业务在23Q1盈利还比较好,今年一方面由于股比降低,另一方面由于行情影响,在这两块业务上的盈利少了6000万元右。 公司在总部层面还做了大量的降本增效的工作,包括总部费用和杂项(财务费用、人工薪酬、股权激励等),进一步提升内部人效。当然一些管理动作产生财务结果还需要一定时间,在去年和今年Q1还不是很明显,24Q1这块费用同比去年还差不多,但预计在Q2开始,每个季度 都有3个亿左右的相关费用的下降,24Q2-Q4相比去年同期会有10个亿以上的费用节约,对公司当前的经营状况也会带来较强的支撑作用。 24Q1公司逐步走出底部,4月份,公司在猪价15.1元/公斤左右的水平上,公司实现了整体单月的盈利。养猪的各类成本也在快速降低,从目前的经营效果和成本下降情况来看,我们此前做的主动调整是很有效的。5、6月份业绩继续上行的概率也比较大。 二、问答交流环节(一)生猪产业问题 Q1:2024年生猪养殖业务的出栏规划? 我们现在以提质量为导向,把成活率、料肉比、转固成本等给做好。以整体降成本、最大程度减亏为目标。今年预计1400-1500万头。 今年一季度做了一些产能上的主动调整,相应地使能繁规模有所下降,大概72万头左右,比之前降了8万头左右。这些产能集中在东北和华北的区域,主要是一些疫情风险大、高成本的场线。我们从2月份开始进行场线的正压通风的改造,做硬件的调整。因为场里养着猪,是没法在里面没办法改造的,所以也需要做一些清理。这些改造会让我们今年实际可用的产能有所下调。 但并不是说公司要放弃那些产能,而是基于目前对盈利能力的追求,公司阶段性地去做生物安全防控的改造,在改造之后,如果能确保在这些场线养好猪,并有长期稳定盈利,公司会恢复重启这些产能。 Q2:今年能繁数量的展望? 最新的能繁存栏是72万头左右,年内3、4季度适度增加一点,但不会增加很多,具体取决于到时候的经营判断。今年总的来讲,经营思路 还是提质量、降成本、调结构,稳规模。规模今年主要求稳。Q3:生猪养殖产能大概有多少?还有多少闲置猪场产能要处理?今年是否有加速的处置? 产能分为育肥和种猪产能。育肥产能的总存栏规模(包括运营中的、建设或改造中的)在430万头,其中运营产能230万头左右。也就是说产能利用率53%。随着公司自育肥管理水平的提升,后面自育肥的产能的利用率可以提高到80%。这里只是涉及把仔猪在自育肥和放养之间做调整,不会新增加育肥产能的投资,最多做一些改造。 种猪按母猪的设计存栏规模算,运营中种猪场是104万头的规模。未来有需要扩产、增加能繁母猪的话,会优先在这个范围内去增加。针对其他的种猪场产能,若有合适的机会、合适的交易对手,我们会考虑合作或者处置。 Q4:最新的成活率、窝均断奶数?4月份育肥成活率92%,窝均断奶10.9。 Q5:个别区域草根调研发现,公司整体的出栏体重有所下降,似乎在出售100kg以下的生猪,公司有什么考虑?是阶段性的还是持续性的操作? 今年一季度出栏平均体重在110kg以上,4月份117公斤左右。可能草根调研的区域,恰好遇到极少数某个批次出栏了低体重的猪、或者是部分尾猪。另外,公司Q1卖了60多万头仔猪,4月份也卖了20多万头仔猪,因为近期仔猪销售也有100-200多元/头的利润 。有些投资者可能没有从我们出栏月报里区分仔猪的销量,以为都是肥猪,所以算体重时显得轻了。Q6:各个场区成本的离散度大概如何? 区域之间的成本水平确实有一些离散度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Q1主动调整一些后进产能,淘汰了一些母猪。以3月份的成本为例,我们在一些优势区域的成本,浙江达到13.7、广东达到14.3,东北好的区域也接近15元。但偏差还是有的,最好的和最差的有1.5-2元 的差距。 我们认为对于公司这么大的体量,全国这么大范围的布局而言,1-2元的离散度算是非常低了。而且近年来这个离散度是在逐步降低的,公司整体的养殖水平都是在提高的。大的区域间还有较明显的成本差异,但在一个大区域内,各个小区域的成本已经比较接近了。 Q7:如果和Q1进行对比,4月养猪成本下降的边际变化是在哪里?Q1苗种成本下降0.5元,饲料成本略有下降2、3毛钱,死淘的改善也有一定的影响。Q8:屠宰一季度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