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晨科技深度报告 华西计算机团队2024年5月8日 分析师:刘泽晶SAC NO:S1120520020002邮箱:liuzj1@hx168.com.cn 核心观点 新晨科技:信息化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 新晨科技是以自主研发的新晨交换平台为基础,以金融行业为核心,覆盖政府机构及大中型国有企事业单位等行业及领域的专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与服务的供应商,提供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专业技术服务等多层次的行业信息化服务。公司营业收入从2013年的4.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7.35亿元,CAGR为15.24%,归母净利润整体保持稳定,基于公司在银行IT业务的持续推进及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带动空管系统更新需求,展望未来,公司营业收入利润有望加速增长。 聚焦军航空管信息化,布局低空空域保障体系 新晨科技于2004年开始致力于国家空管领域信息化建设,侧重空管业务运行体系中数据交换信息服务及基础通讯网络建设,是目前国家军航空管信息化数据信息服务领域的核心供应商,并依托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自主可控的国产自研技术成果赋能军事智慧化发展。公司围绕低空监视、低空飞行管理与服务、低空安全防控等三个方向布局空管领域业务,并且正在积极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低空防务平台,打造成长第二极。 政策加持低空经济,空管领域迎来重大机遇 今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点之一,中央及地方政策陆续出台,今年有望成为低空经济发展元年。空中交通管理是低空经济产业的基础,空管系统是空中交通管理的核心。空管系统是执行空中交通管制重大使命的实时系统,是国家空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万亿新赛道低空经济的腾飞,对低空空域服务保障和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空管领域有望领航低空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深度赋能新晨科技。 投资建议:公司拥有强大的自研核心技术平台,可根据行业客户需求进行针对性开发,同时侧重于军航空管领域多年,是国内少数同时为金融行业和军工行业提供专业化信息服务的供应商之一,随着低空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公司空管信息化业务将更上一层楼。盈利预测如下:预计2024-2026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为21.57/27.11/34.4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82/1.30/1.92亿元,每股收益(EPS)为0.27/0.43/0.64元,对应2024年5月7日收盘价13.30元,PE分别为48.49/30.64/20.65倍,强烈推荐,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下行风险;2)政策落地不及预期;3)行业竞争加剧;4)技术开发与应用进度不及预期;5)需求不及预期。 01专注数据服务,收入持续增长 目录02新晨空管领航创新,深耕军航信息化 03低空经济振翅欲飞,空管系统保驾护航 04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01专注数据服务,收入持续增长 1.1.1公司简介:信息化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 新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以金融行业为核心,覆盖政府机构及大中型国有企事业单位等行业及领域的专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与服务的供应商,提供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专业技术服务等多层次的行业信息化服务。 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电子渠道及渠道整合平台、支付结算、新一代中间业务、交易银行、数据交换、大数据平台、区块链平台等软件开发服务,以及为客户提供数据中心规划设计咨询、软硬件选型与部署实施等覆盖IT基础设施建设全生命周期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和服务。 近年来,新晨科技与华为之间的战略合作不断升级,迈向新的高度。在解决方案上,新晨科技早前已成为华为认证级ISV伙伴,2024年初,新晨科技加盟华为昇腾万里伙伴计划成为其认证级应用软件伙伴。同时,新晨科技也在不断提升核心产品的高兼容性、完整性和成熟度,多项产品已通过了华为全生态的认证测试。4月19日,在华为北京政企合作伙伴大会上,新晨科技凭借其在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的技术实力和服务经验,得到了华为及生态伙伴的高度认可,在此次大会上荣获多项大奖,并签署了首批NC合作伙伴BP计划,展现了其在数字化领域的实力与影响力。 1.1.2公司简介:以新晨交换平台为核心技术平台 公司以自主研发的新晨交换平台为基础面向重点行业进行应用软件开发并提供相应信息化解决方案与服务。 新晨交换平台为公司的核心技术平台,具有信息数据交换处理、报文格式转换、智能路由选择等功能,可作为基础开发平台进一步开发其他各类应用软件(系统)。随着公司主要客户群体的不断扩展,公司的主要产品亦从满足银行业金融机构IT需求扩展至为空管部门、政府机构、大中型国有企事业单位等提供IT解决方案。虽然公司的客户分布相对较广,不同客户对应用软件产品有着不同的功能需求,但公司所提供服务的核心——信息数据交换与服务具有同质性。公司已经形成了以数据交换与处理为核心的公司价值体系;以渠道类、业务类及数据交换应用与服务类等软件产品为核心的产品体系;以银行业、空中交通管理行业、政府机构以及大中型国有企事业单位等为核心的客户体系;以相关行业应用软件的开发与设计为核心、以系统集成业务为基础、以专业技术服务业务为支持的业务体系。 1.2公司业务:基于自研核心技术平台开展三类业务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以自主研发的新晨交换平台为核心技术平台,主要从事面向银行业客户、空中交通管理行业客户、政府机构以及大中型国有企事业单位等进行相关行业应用软件的开发与设计,提供业务处理、数据交换和整合、系统集成以及技术支持和系统运行维护等服务。 按照国际惯例并根据技术特点、具体内容、工作重点等方面的不同,公司主营业务可以划分为行业应用软件开发业务、软硬件系统集成业务和专业技术服务业务。 软件开发业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自主研发应用中间件,即公司的核心技术平台——新晨交换平台,其具有信息数据交换处理、报文格式转换、智能路由选择等功能,可作为基础开发平台进一步开发其他各类应用软件(系统),另一方面根据不同客户的业务需求及功能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发各种个性化软件产品,即各类行业应用软件;系统集成业务是指根据客户的业务需求,将相关的软硬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供信息系统规划、实施、运维等集成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务主要是基于上述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业务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及运营维护等服务。 1.3公司组织架构:新设低空经济发展部 4月24日,公司召开了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新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调整组织架构的议案》。为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促进业务顺利开展,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运营管理效率,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和经营发展需要,公司对组织架构进行优化调整,加设低空经济发展部,以更好推动公司低空空管信息化业务发展。 1.4.1公司收入持续增长,归母净利润较为稳定 在2013年至2023年期间,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从4.2亿元增长至17.35亿元,CAGR为15.24%。自2017年以来,公司营业收入增速逐渐放缓,2021年下跌7.66%,2022年实现37.13%的增长,营业收入为14.55亿元。2023年营业收入实现17.35亿元,同比增长19.24%。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17.37%。基于公司在银行IT业务的持续推进及低空经济产业带动空管系统更新需求,我们认为,未来公司收入有望加速增长。 公司归母净利润整体保持稳定,维持在0.34-0.68亿元之间。2016-2020年,公司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其中2019年实现最大增速44.74%, 增长至0.55亿元;2020年增长至0.68亿元,同比增长23.64%。后续受到公司营业收入下降影响,归母净利润在2021年、2022年分别降低5.88%、18.75%,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0.24%。 1.4.2公司收入主要来自银行客户或系统集成业务 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银行客户或系统集成业务。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构成中,分行业,银行业务贡献72%的营业收入,其次是政府及国有企事业单位业务占比20%、军工业务占比2%;分产品,系统集成业务贡献51%的营业收入,其次是软件开发业务占比30%、专业技术服务占比19%。 公司各项主营业务的毛利率保持稳定。2020年至2023年,软件开发及专业技术服务的毛利率接近,保持在20%-40%之间,系统集成业务毛利率保持在10%左右。 2.1基于新晨交换平台开发空管数据服务信息系统 新晨科技于2004年开始致力于国家空管领域信息化建设与业务应用,持续聚焦国家空管数据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先后承担数据通信网络平台、跨机构传输交换平台、国家级数据中心系统、国家级业务运行系统建设,形成自上而下覆盖空管各级管理单位的体系化数据服务保障能力。空域管理是高科技密集和新技术集成行业,新晨科技围绕“低空经济”所需,在承袭空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基础上,聚焦面向飞行与空域安全保障的低空保障体系,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空管传统技术和设备深度融合,开展高度数字化、智能化和智慧化系统研制工作,打造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机结合的自主可控产品体系,为空管低空行业发展提供多维度信息化手段支撑。空管数据信息服务系统是针对目前空管系统集成能力不高、信息交互不顺畅、数据共享能力不足等特点而为国家空管系统特别是军航空管系统量身定制的产品。产品对空管数据进行科学分类,统一制定信息格式、传输标准和接口规范,优化信息传输和处理流程,使各类信息资源有机融合,建成信息处理、发布与交互的平台,实现各系统、各体系间的信息共享,满足各级各类用户对空管信息完整、及时、准确、可靠的服务需求,为空管部门各系统业务功能的实现及拓展提供信息支撑。该产品的典型应用包括国家飞行流量监控中心信息处理与服务系统等。 2.2技术成果落地应用,打造低空空域保障体系 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低空空域服务保障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晨科技根据国家《“十四五”全国空中交通管理发展规划》,着眼提升低空空域服务保障和管理能力,围绕低空监视、低空飞行管理与服务、低空安全防控等三个方向的能力建设,先行在低空空域监管和低空监视能力建设方面开展了大胆尝试和实践创新,实现了技术成果向落地应用的有效转化,积累了丰富的行业应用经验。 低空空域使用计划申报方面,公司在上海、山东、黑龙江、吉林等地布局一体化低空空域使用计划申报服务平台建设,为各地气象人影部门作业和通航飞行用户提供空域使用计划申报服务,共计保障人影作业1万余次,通航飞行6万余架次,飞行总小时数1万6千余小时。低空空域监视手段建设方面,公司中标了为行业用户构建低空综合监视平台的项目,通过引接低空雷达、高精度光电信息,结合气象、着陆雷达、ADS-B、北斗等多元信息进行融合处理,支持全方位、多角度地监视、分析和评估飞机在起降过程中的姿态参数和环境状态,提供准确和全面的飞行动态信息,并通过建模仿真技术进行可视化展示,从而提升机场对于进近空域的态势感知能力、综合监视能力、智能化管制能力和飞机起降阶段的安全保障水平,解决机场用户进离场飞行监视手段少、管制指挥调配难度大、末端引导精度较低、飞行安全评估手段缺乏等难题。新晨科技在空管领域的业务布局 引接低空雷达、高精度光电信息,结合气象、着陆雷达、ADS-B、北斗等多元信息进行融合处理。支持全方位、多角度地监视、分析和评估飞机在起降过程中的姿态参数和环境状态。通过建模仿真技术进行可视化展示,从而提升机场对于进近空域的态势感知能力、综合监视能力、智能化管制能力和飞机起降阶段的安全保障水平。 低空监视 基于“互联网+”技术,采用“平台+服务”的模式,为各地气象人影部门作业和通航飞行用户提供空域使用计划申报服务。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和通航用户空域使用保障能力,有效提升空域资源利用效率,在粮食生产、森林防火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以通用飞行和无人机飞行管理和服务保障需求为牵引,在空域申报平台产品基础上不断丰富功能组件,形成公司低空飞行管理与服务平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