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新阶段下,出海或将为化工企业提供第二增长曲线 自上而下出发,化工板块的出海机会主要集中在哪些细分板块?前国内经济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内部有效需求不 足、人口老龄化以及外部环境面临逆全球化风险上升等宏观背景下,出海或将为中国企业提供第二增长曲线。出口视角下,化工板块长期占据较高的出口份额;同时,比较化工各细分板块的出口竞争力:采用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出口全球份额RCA指数财务指标筛选,以无机化学品、有机化学品、塑料及其制品、橡胶及其制品(包括橡胶轮胎和汽车轮胎)为代表的化工细分产品具备较强的全球竞争力,或将有望成为化工板块里面率先实现出海的细分领域。 核心观点 从行业发展来看,国内企业培养了自身竞争力,有望通过出海获得低密度竞争区域的成长空间。国内化工原料制品等 领域新增产能较多,集中消化能力有限,出海是优质企业获得成长空间的重要选择之一。从产业发展来看,一方面国内化工企业多年追赶,在多轮周期里培养了自身良好的成本管控能力和生产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可以在海外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延续优势;另一方面,与21世纪初的前20年不同,现在国内需求增速和产能增速的变化节奏已经使得国内部分领域供给密度大幅提升,出海寻求低密度区域的竞争优势和盈利将会是良好选择; 从优质企业发展的角度看,参考海外的龙头企业,跨区域发展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多区域布局,多品类延伸是支撑海外龙头企业延伸发展百年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从国内的企业发展来看,一方面国内企业在制造端、产业链匹配端都逐步构建了硬实力的优势,但在软实力方向比如渠道、品牌、客户等都仍有不足,出海不仅仅是发展过程中提升发展空间的途径,也是国内企业完善自身软实力,取长补短的选择。 投资逻辑 从大的方向看,化工行业出海可以从贸易、市场、资源、渠道等维度进行梳理,不仅涉及到走出去形成产能占据市场、 避免单一基地的贸易风险,还涉及到资源回哺国内、投资并购取长补短、产业链配套出海等维度提升核心竞争力:海外建设基地,规避单一基地供给风险:伴随国内规模、产业链等布局逐步体现成为成本优势,我国面临更多针对不同细分品种产生的关税问题,通过出海构建基地,可以有效降低产品出海成本,延伸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同时可以通过海外构建基地,形成企业发展增量,进一步提升发展空间,建议关注轮胎、聚酯瓶片、白炭黑等细分赛道;海外投资并购,加速进行渠道、市场构建,取长补短:20多年来我国化工已经由“引进来”向“并进来”升级,经过多年技术、工程能力的累积,多数领域的核心问题已经由能否“产出来”向“卖出去”转变,通过海外投资并购,优质企业可以借助标的在细分赛道、区域市场、品牌知名度的优势,加速提升自身的市场、渠道、品牌等,丰富品类,深耕海外市场,拓展销售渠道,建议关注出海拓展的MDI龙头万华化学、农药制剂润丰股份、精细化工国瓷材料等;出海布局破除国内资源瓶颈,获取长期成长空间:全球资源分布布局,在国内具有资源瓶颈的领域出海布局,不仅可以回哺国内市场,同时可以大幅提升成长路径,建议关注钾肥行业的海外布局企业; 跟随产业链出海,延续一体化优势,提升发展空间:虽然在高端精细产品仍有一定的差距,但部分赛道的上游材料,国内已经具备了领先优势,通过下游产品出海布局带动上游材料出海可以延续一体化的优势,可以持续关注新能源赛道上游材料出海布局的长远发展。 风险提示 能源价格剧烈波动;政策变动风险;产能集中释放风险;需求大幅波动风险。 内容目录 一、引言4 二、宏观新阶段下,出海或将为化工企业提供第二增长曲线4 21出口视角下,化工板块长期占据较高的出口份额4 22自上而下出发,化工板块的出海机会主要集中在哪些细分板块?5 三、贸易壁垒提升部分产品出海成本,多赛道规划海外基地7 31国内化工行业竞争力提升,出口规模持续放大7 32关税等问题影响部分产品的进出口路径,国内企业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模式9 33海外建设生产基地,避免单一区域的贸易限制11 四、国内完善核心竞争优势,借助投资出口布局海外市场15 41国内企业实力提升,外延式发展进一步扩充发展空间15 42龙头企业投资出海,实现产能、渠道和品牌的拓展,提升发展空间18 五、跟随产业发展趋势,出海布局获得持续发展空间23 51跟随下游海外发展趋势,上游材料环节进行海外规划23 52国内资源供给不足,海外布局反哺国内市场23 六、风险提示25 图表目录 图表1:SITC分类下,化工板块出口占比长期呈现上升趋势;细分来看,以有机化学品、橡胶制品等为主4 图表2:HS编码下,化工出口占比亦长期呈上升趋势;细分来看,以塑料制品、橡胶制品、有机化学品等为主 5 图表3:海关主要商品口径下,以塑料制品、基本有机化学品为代表化工细分产品出口占比长期趋势性上升5图表4:SITC分类下日本化工细分板块的全球出口份额6 图表5:SITC分类下中国化工细分板块的全球出口份额6 图表6:全球出口份额来看,以无机化学品、有机化学品、塑料及其制品为代表的细分板块占更高市场份额6图表7:RCA指数来看,以无机化学品、有机化学品、塑料及其制品为代表的细分板块具备更强的全球竞争力6图表8:全球出口份额及RCA指数来看,我国轮胎相关产品均具备全球竞争力7 图表9:国内化工行业规模快速扩大(亿元)7 图表10:国内化工行业营收实现了翻十倍的增长7 图表11:国内化工仍处于快速发展态势(十亿欧元)8 图表12: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化工消费市场8 图表13:我国化工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9 图表14:自2021年起我国成为化工产品净出口国9 图表15:我国的研发投入已经多年位居全球第一位9 图表16:化工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出现阶段性的提升10 图表17:化工产品出口在2018年3季度后受到较大的影响(亿元)10 图表18:2017年化工工业及相关工业产品的出口分布11 图表19:2019年化工工业及相关工业产品的出口分布11 图表20:2023年化工工业及相关工业产品的出口分布11 图表21:轮胎行业具有相对较大的潜在需求市场12 图表22:国内轮胎企业竞争力提升,出口占比持续增长12 图表23:美国对轮胎行业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情况12 图表24:全钢胎销售市场以亚洲地区为主(百万条)13 图表25:半钢胎市场中欧美占比相对较高(百万条)13 图表26:国内轮胎企业纷纷进行海外基地布局14 图表27:全球轮胎销售额和市场集中度情况15 图表28:我国头部轮胎企业全球市占率分化15 图表29:中国和欧洲、美国的醋酸产品价格具有差距(美元吨)16 图表30:国内化工产品价格进入明显回落状态16 图表31:国内化工企业的盈利阶段性承压16 图表32:默克的电子材料业务通过多次并购实现业务扩展17 图表33:各地区MDI价格运行存在差异(美元吨)18 图表34:我国从MDI净进口转向净出口国家(万吨)19 图表35:2023年我国MDI出口区域分布19 图表36:我国MDI出口美国的数量变化情况(吨)19 图表37:2023年MDI行业依旧处于高度集中状态20 图表38:2023年全球MDI产能区域分布情况20 图表39:万华MDI产能持续布局,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MDI生产商20 图表40:拜耳经历了多轮的行业整合和并购实现了现阶段的业务布局21 图表41:润丰股份在各地区登记证数量变化22 图表42:我国汽车出口数量持续提升(万辆)23 图表43:中国仅占全球钾资源储量的924 图表44:2022年全球钾肥供给主要集中于三个国家24 图表45:我国钾肥自供比例仅能达到一半(万吨)24 图表46:2023年我国钾肥主要从白俄、俄、加进口24 一、引言 基于我们企业出海系列报告的研究,日本企业作为成功出海的典型案例,为我国企业未来出海的路径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方向。同时,我们对我国出口结构进行拆分并进而筛选出具备全球竞争力、未来或具备较大出海机会的相关行业。其中,化工作为我国出口当中长期占比较高的板块,参考日本出海经验来看,或将有望成为未来我国出海主力之一。其细分赛道不仅在全球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奠定出海的前提基础,同时亦符合我们的财务筛选逻辑,未来仍可继续关注其出海进程。本篇报告作为出海系列研究报告的第三篇,我们将在前面系列报告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对化工板块进行宏中观的数据拆解,并结合微观情况对化工企业出海进行分析,以观察当前化工企业出海的现状及已经取得的进展,进而为投资者提供相应的投资参考。 二、宏观新阶段下,出海或将为化工企业提供第二增长曲线 21出口视角下,化工板块长期占据较高的出口份额 宏观新阶段下,出海或将为中国企业提供第二增长曲线。一方面,内部环境来看,当前国内经济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有效需求不足及人口老龄化等宏观问题使得企业具备出海的动机,以寻求低廉的要素成本和开拓海外市场份额。2022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约1372,达到国际通用标准产下的轻度老龄化(714);同时,我国1564岁人口占比自2010年之后便拐头回落,人口增长率中枢亦持续下移,2014年以后持续为负增长。另一方面,外部环境来看,逆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吸引制造业回流贸易摩擦加剧,产能出海或成为未来发展趋势。2008年金融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逐步意识到“产业空心化”问题,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开始博弈。2009年奥巴马政府上台后,提出了《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强调制造业的重要性;以及2017年特朗普政府启动的《先进制造业美国领导力战略》(2018)、拜登政府出台的《国家先进制造业战略》、《芯片与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等,均旨在推动制造业回流、实现本国“再工业化”。海外发达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限制升级、贸易壁垒提升的背景下,中国企业依靠投资出海或成为规避贸易壁垒的新选择。 长期以来,化工产品在我国出口结构中占据较高的比重。参考日本经验,在企业出海初期,具有出口比较优势的产业率先实现出海,其中,以化工材料为代表的行业为其出海的主要行业。根据我们对本国出口结构的拆解,无论是基于何种出口口径之下,化工板块长期以来在我国出口结构中均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尤其是2020年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以后,受益于国内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化工品出口份额更是迎来明显扩张,一定程度上彰显我国化工企业的比较优势。截至2023年,SITC分类口径下的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出口占比为77,整体呈现上升趋势;HS编码口径下的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塑料及其制品和橡胶及其制品出口占比分别为58和5;海关主要出口商品口径下的塑料制品、基本有机化学品出口占比分别为336和172。结构上来看,有机化学品、无机化学品、塑料制品、橡胶制品、杂项化学品的出口占比较高,2023年HS编码口径下的数据分别为23、1、4、1和1。由于化工板块所涉及的细分领域众多,尽管行业本身属于强周期属性,但同样也具有较强的成长属性,无论是海内外均具备一定的需求空间;同时,化工企业出口优势的积累有望为其日后出海奠定更好的前提基础,助力其出海版图的扩张。 图表1:SITC分类下,化工板块出口占比长期呈现上升趋势;细分来看,以有机化学品、橡胶制品等为主 SITC编码 产品品类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 2023 5类 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 77 51章 有机化学品 20 52章 无机化学品 10 53章 染料、鞣料及着色料 03 54章 医药品 07 55章 精油、香膏及芳香料盥洗及光洁制品 04 56章 肥料 03 57章 初级形状的塑料 09 58章 非初级形状的塑料 08 59章 未列名化学原料及产品 13 6类 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164 62章 橡胶制品 09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2:HS编码下,化工出口占比亦长期呈上升趋势;细分来看,以塑料制品、橡胶制品、有机化学品等为主 20012002 20062007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