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金证券]:A股投资策略周报:何时将见“市场底”?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A股投资策略周报:何时将见“市场底”?

2024-04-22张弛国金证券嗯***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A股投资策略周报:何时将见“市场底”?

前期报告提要与市场聚焦 全面防御策略:三条线索。建议开始“全面切换防御”:1、基本面进一步走弱,甚至逐步逼近风险暴露的阈值;2、市场流动性或再次趋于收紧;3、“新国九条”致力于资本市场供给侧改革,有利于中长期拔估值,但短期影响或有限。故我们维持对市场谨慎观点,建议三个方向:一是经济放缓末期叠加海外流动性充裕,配置黄金等有色品种;二是具备“困境反转”逻辑,供给出清、需求稳定甚至回升的行业;三是对于价格敏感度较低的高股息行业。 当下市场聚焦:1、如何构建政策底、市场底与盈利底,“三底”框架?2、“三底”框架如何与经济周期框架结合?3、“三底”框架下各风格如何演绎,又有哪些行业受益?4、继“政策底”之后,何时可见“市场底”,以及“盈利底”? 5、当前风格与配置该如何应对? “三底”框架及应用:7月中下旬或见“市场底” 自去年市场普遍探讨的“政策底、估值底、盈利底”三底推演并未兑现后,今年以来市场再无人提及。市场质疑主要分为以下几点:1、何为政策底,如何定义?2、政策底到估值底的周期是否稳定,有借鉴意义没有?3、既然盈利底往往滞后,其对于投资的意义何在?本期报告,我们拟把“大势研判”框架之“三底模型”简单梳理一遍: “政策底”定义:能够解决市场调整核心矛盾的政策。往往伴随着降准、降息+“M2%-社融%”扩张,即宽货币。另外,其往往对应经济周期中的“放缓末期”,上涨行情或持续约1~2个月,期间中小盘成长主线,有色支线。 “市场底”(即估值底),滞后于“政策底”约3~6个月,且多数为6个月。市场底的本质是消除估值“陷阱”。 从“政策底”到“市场底”的周期相对稳定,其常出现在经济“放缓末期”的尾声,往往从企业、居民“花钱意愿”回暖开始。上涨行情或持续3个月以上,期间中小盘成长主线,有色支线。 盈利底“双重确定”(Doubleconfirm),强化市场上涨的可持续性。可以通过两个方面确认“盈利底”:一是经济 周期进入“被动去库”的复苏期;二是价格筑底。一旦真实开启(2012年&2023年均被证伪),上涨行情或持续约12个月以上,经济处于“复苏”期间(而非过热)只要估值合理,中小盘成长+有色“双主线”,消费支线。 站在当下,随着今年2月“宽货币”落地,意味着“政策底”已现。考虑到目前:一是基本面进一步走弱,甚至 逐步逼近三类风险暴露的阈值;二是市场流动性或再次趋于收紧,即M1下降+短融上升;三是“新国九条”致力于资本市场供给侧改革,有利于中长期拔估值,但短期影响或有限。显然,内、外需不足的问题仍在持续发酵,导致产能 需求、生产意愿及产出价格均趋于向下,难以满足企业、居民“花钱意愿”回升的“市场底”要求,更不可能触及经济“被动去库”,价格企稳回升的“盈利底”。考虑到“政策底”向“市场底”较为稳定的6个月传导周期,意味着最 快约今年7月中下旬有望见到“市场底”。期间,我们将维持“全面防御”的观点。 风格及行业配置:全面配置“大盘价值”防御 我们建议配置由“成长进攻”逐步转向“价值防御”:对于国内经济敏感度较低、受益于全球流动性剩余大宗品,包括:黄金、白银、铜、铝等,尤其黄金可能比市场预期走得更高更远;同时,静待美国降息,医药(中药、医药商业、创新药)将继续受益。二是具备“困境反转”逻辑,供给出清、需求稳定甚至回升的行业:通信、农林牧渔、环保、中药、旅游及景区、饮料乳品、黑色家电和面板,尤其是猪周期、面板等,具备涨价逻辑,以及通信叠加了高股息逻辑;三是对于价格敏感度较低的高股息行业:国有银行、公用事业(核电)、通信、建筑装饰和交通运输等。 风险提示 房地产放缓超预期、国内通胀数据不及预期、美国经济加快放缓、政策效果不及预期。 内容目录 1、前期报告提要与市场聚焦4 2、策略观点及投资建议4 2.1“三底”框架及应用:7月中下旬或见“市场底”4 2.2风格及行业配置:全面配置“大盘价值”防御5 3、市场表现回顾5 3.1市场回顾:宽基指数涨多跌少,一级行业涨跌互现5 3.2市场估值:宽基指数、风格指数估值涨多跌少7 3.3市场性价比:主要指数配置性价比相对较高8 3.4盈利预期:盈利预期涨跌互现11 4、下周经济数据及重要事件展望14 5、风险提示15 图表目录 图表1:从政策底、市场底到盈利底的传导周期5 图表2:本周(04.15-04.19)国内宽基指数涨多跌少,海外主要指数几乎全线下跌6 图表3:本周(04.15-04.19)一级行业涨跌互现,家电、银行、煤炭领涨7 图表4:本周(04.15-04.19)A股主要指数估值涨多跌少,海外主要指数估值全线下降8 图表5:本周(04.15-04.19)各行业估值涨跌互现8 图表6:万得全AERP超过“1倍标准差上限”9 图表7:上证指数ERP低于“1倍标准差上限”9 图表8:沪深300ERP超过“1倍标准差上限”9 图表9:创业板指ERP超过“2倍标准差上限”9 图表10:万得全A股债收益差低于“2倍标准差下限”10 图表11:上证指数股债收益差低于“2倍标准差下限”10 图表12:沪深300股债收益差低于“1倍标准差下限”10 图表13:创业板指股债收益差低于“2倍标准差下限”10 图表14:金融的ERP低于“1倍标准差上限”10 图表15:周期的ERP低于“1倍标准差上限”10 图表16:消费的ERP高于“2倍标准差上限”11 图表17:成长的ERP高于“2倍标准差上限”11 图表18:金融股债收益差低于“1倍标准差下限”11 图表19:周期股债收益差低于“1倍标准差下限”11 图表20:消费股债收益差低于“2倍标准差下限”11 图表21:成长股债收益差低于“2倍标准差下限”11 图表22:本周(04.15-04.19)主要指数盈利预期涨多跌少12 图表23:本周(04.15-04.19)行业盈利预期涨跌互现13 图表24:下周全球主要国家核心经济数据一览14 图表25:下周全球主要国家重要财经事件一览14 1、前期报告提要与市场聚焦 前期观点回顾:全面防御策略:三条线索。建议开始“全面切换防御”:1、基本面进一步走弱,甚至逐步逼近风险暴露的阈值;2、市场流动性或再次趋于收紧;3、“新国九条”致力于资本市场供给侧改革,有利于中长期拔估值,但短期影响或有限。故我们维持对市场谨慎观点,建议三个方向:一是经济放缓末期叠加海外流动性充裕,配置黄金等有色品种;二是具备“困境反转”逻辑,供给出清、需求稳定甚至回升的行业;三是对于价格敏感度较低的高股息行业。 当下市场聚焦:1、如何构建政策底、市场底与盈利底,“三底”框架?2、“三底”框架如何与经济周期框架结合?3、“三底”框架下各风格如何演绎,又有哪些行业受益?4、继“政策底”之后,何时可见“市场底”,以及“盈利底”?5、当前风格与配置该如何应对? 2、策略观点及投资建议 2.1“三底”框架及应用:7月中下旬或见“市场底” 自去年市场普遍探讨的“政策底、估值底、盈利底”三底推演并未兑现后,今年以来市场再无人提及。市场质疑主要分为以下几点:1、何为政策底,如何定义?2、政策底到估值底的周期是否稳定,有借鉴意义没有?3、既然盈利底往往滞后,其对于投资的意义何在?总之,市场普遍认为“三底模型”较难划分,甚至在应用上感觉“玄乎”,不确定性大。 本期报告,我们拟把“大势研判”框架之“三底模型”简单梳理一遍: “政策底”定义:能够解决市场调整核心矛盾的政策。2020年至今我们共同经历过6次市场底部,而其中5次“政策底”均是针对经济逆周期调整的货币政策,包括:2005Q1、2008Q2、2015Q3、2018Q4和2022Q2,往往伴随着降准、降息+“M2%-社融%”扩张,即宽货币。仅2013年化解“钱荒”,央行增设了SLF、SLO等借贷便利提供流动性,故“M2%-社融%”扩张是“果”而非“因”。另外,在划分“政策底”时,要注意其往往对应经济周期中的“放缓末期”,即“经济主动去库+流动性趋于修复”。 “政策底”一旦开启,上涨行情或持续约1~2个月,期间中小盘成长主线,有色支线;倘若全球经济共振调整期,有色亦受益于海外流动性表现将更佳凸显。 “市场底”(即估值底),滞后于“政策底”约3~6个月,且多数为6个月。市场底的本质是消除估值“陷阱”,即通过持续推行、强化政策力度以基本化解风险。2020年以来,仅2019.1“市场底”滞后于“政策底”约3个月外,其余5次周期较为相近— —这意味着,从“政策底”到“市场底”的周期相对稳定,约6个月。值得留意的是,“市场底”常出现在经济“放缓末期”的尾声,其前后往往对应M1回升,即从企业、居民“花钱意愿”回暖开始,但届时,价格指数可能仍在下跌。 “市场底”一旦开启,上涨行情或持续至少3个月,期间中小盘成长主线,有色支线;倘若全球经济共振调整期,有色亦受益于海外流动性表现将更佳凸显。 盈利底“双重确定”(Doubleconfirm),强化市场上涨的可持续性。“盈利底”滞后于“市场底”约6~18个月,跨度周期较长,难以通过周期测度盈利上升期的开启。然而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方面确认“盈利底”:一是经济周期进入“被动去库”的复苏期。即需求明显回暖,从销售量到消费能力均趋于改善,库销比明显向下;二是价格筑底。即“盈利底”往往对应PPI阶段性底部。“盈利底”确认有助于提升市场上涨行情的持续性和弹性。 “盈利底”一旦真实开启(2012年&2023年均被证伪),上涨行情或持续约12个月以上,经济处于“复苏”期间(而非过热)只要估值合理,中小盘成长+有色“双主线”,消费支线。 站在当下,自今年2月降准降息起,随着“宽货币”落地意味着“政策底”已现。截至2024年4月1日,近2个月的“政策底”上涨周期A股市场涨幅近20%,中小盘成长占优,且有色趋于上涨。考虑到目前:一是基本面进一步走弱,甚至逐步逼近三类风险暴露的阈值,包括:国内通缩压力上升、房地产风险和海外经济放缓风险。事实上,继M1创下1.1%新低、PPI&CPI双双回落、出口复合增速持续负值及房地产7.6亿平米库存创下历史新高后,3月工业用电量增速亦明显放缓,叠加2024Q1工业产能利用率环比明显下降2.3个点至 73.6%,亦为2020Q1以来最低点。二是市场流动性或再次趋于收紧,即M1下降+短融上升。三是“新国九条”致力于资本市场供给侧改革,有利于中长期拔估值,但短期影响或有限。显然,内、外需不足的问题仍在持续发酵,导致产能需求、生产意愿及产出价格均 趋于向下,难以满足企业、居民“花钱意愿”回升的“市场底”要求,更不可能触及经济“被动去库”,价格企稳回升的“盈利底”。考虑到“政策底”向“市场底”较为稳定的6 个月传导周期,意味着最快约今年7月中下旬有望见到“市场底”。期间,我们将维持“全面防御”的观点。 图表1:从政策底、市场底到盈利底的传导周期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2.2风格及行业配置:全面配置“大盘价值”防御 我们建议配置由“成长进攻”逐步转向“价值防御”:对于国内经济敏感度较低、受益于全球流动性剩余大宗品,包括:黄金、白银、铜、铝等,尤其黄金可能比市场预期走得更高更远;同时,静待美国降息,医药(中药、医药商业、创新药)将继续受益。二是具备“困境反转”逻辑,供给出清、需求稳定甚至回升的行业:通信、农林牧渔、环保、中药、旅游及景区、饮料乳品、黑色家电和面板,尤其是猪周期、面板等,具备涨价逻辑,以及通信叠加了高股息逻辑;三是对于价格敏感度较低的高股息行业:国有银行、公用事业(核电)、通信、建筑装饰和交通运输等。 3、市场表现回顾 3.1市场回顾:宽基指数涨多跌少,一级行业涨跌互现 A股方面,本周(04.15-04.19)主要宽基指数、风格指数涨多跌少。主要宽基指数中,上证50(+2.4%)、沪深300(+1.9%)、中证800(+1.6%)涨幅居前,而中证1000(-1.4%)、创业板指(-1.1%)等小幅下跌。主要风格指数中,大盘价值(+4.4%)、小盘价值(+2.9%)领涨,仅宁组合(-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