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机构调研报告 调研日期:2024-03-29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是业内A+H股上市公司,注册资本86.67亿元,总资产1315亿元,位居全球工程机械企业第五位。中联重科是由国家级研究院孵化而来的企业,是行业标准的制订者。公司拥有6大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2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次荣获国家专利金奖,累计申请专利11880件,其中发明专利4591件,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位居机械设备行业第一,专利综合实力位居工程机械行业第一。中联重科的生产制造基地分布于全球各地,在国内形成了中联科技园、中联麓谷工业园、中联望城工业园、中联泉塘工业园、中联灌溪工业园、中联汉寿工业园、中联德山工业园、中联津市工业园、中联溴市工业园、中联渭南工业园、中联华阴(华山)工业园、中联上海(松江)工业园、中联芜湖工业园、中联开封工业园等十四大园区,在海外拥有意大利CIFA工业园、德国M-TEC工业园、德国WILBERT工业园、印度工业园、巴西工业园 、中白工业园,并将新建土耳其工厂、沙特工厂。中联重科已覆盖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均有市场布局。产品远销中东、南美、非洲、东南亚、俄罗斯以及欧美、澳大利亚等高端市场。公司在东亚、东南亚、欧洲等全球近20个国家建有分子公司,在意大利、德国、巴西、印度、白俄罗斯投资建有工业园,在土耳其、沙特拟新建工厂,并在全球设立50多个常驻机构。 2024-04-01 联席总裁王永祥,首席财务官杜毅刚 ,董事会秘书陶兆波等 2024-03-29 业绩说明会,电话会议长沙 易方达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国泰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天弘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平安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中欧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大成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光大保德信 基金管理公司 - 浦银安盛 基金管理公司 - 长城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海富通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中加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广发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民生加银 基金管理公司 - 摩根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东吴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上银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汇丰晋信 基金管理公司 - 鑫元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诺德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国金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财通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国融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华夏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圆信永丰 基金管理公司 - 国寿养老 寿险公司 - 国寿资产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 人保资产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 泰康养老 寿险公司 - 友邦人寿 其它 - 建信保险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 农银人寿 寿险公司 - 众安保险 财险公司 - 中荷人寿 寿险公司 - 嘉实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工银理财 其它金融公司 - 光大理财 其它金融公司 - 广发理财 - - 华夏理财 其它金融公司 - 碧云资本 资产管理公司 - 东方红 其它 - 高毅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 淡水泉 投资公司 - 重阳投资 投资公司 - 泉果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富国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半夏投资 投资公司 - 景林资产 投资公司 - 源峰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正心谷资本 其它 - 星石投资 投资公司 - 保银投资 投资公司 - 合远投资 - - 中信证券资管 其它 - 中信证券自营 证券公司 - 国泰君安资管 资产管理公司 - 南方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国泰君安自营 证券公司 - 海通证券资管 其它 - 广发证券自营 证券公司 - 申万宏源自营 证券公司 - 国信证券资管 - - 中银证券资管 - - 兴业证券自营 证券公司 - 东方证券自营 证券公司 - 国金证券资管 资产管理公司 - 方正证券资管 - - 博时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安信证券自营 证券公司 - 长江证券资管 - - 长江证券自营 证券公司 - 德邦证券自营 证券公司 - 粤财基金 - - 湘财基金基金管理公司- GoldmanSachs其它- JPMorganAssetManagement其它- MorganStanleyInvestmentManagement资产管理公司- UBSAssetManagement其它- 鹏华基金基金管理公司- NomuraAssetManagement资产管理公司- SumitomoMitsuiDSAssetManagement资产管理公司- Daiwa投资公司- BankofAmerica 其它 - Citi 外资银行 - HSBC 外资法人银行 - Point72 - - ValuePartnersBalyasnyAssetManagement 基金管理公司- -- Millennium - - 建信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MarshallWace 其它 - Ivyrock.-- 一、公司财务情况介绍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0.75亿,同比增长13.1%;毛利率27.54%,同比上升5.7pct;归母净利润为35.06亿 ,同比增长52pct,扣非归母净利润27.08亿,同比增长109.5%。 公司始终秉持“用互联网思维做企业、用极致思维做产品”的理念指导,2023年公司加速向新能源、新材料、新数字领域转型升级。在新兴产业上,潜力业务加速突破;以中联智慧产业城为核心,全面推进智能工厂建成与投产;加速海外市场拓展,坚定“地球村”海外业 务战略,通过航空港模式与数字化孪生赋能端对端管理,实现了海外经营业绩跨越式发展,打造公司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以极致的经营管理成效,推动企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1、营业收入情况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0.75亿,同比增长13.1%;海外销售收入179.05亿,同比增长79.2%;境内销售收入29 1.70亿,同比下降7.8%,下滑幅度同比收窄。 2023年新兴业务加速发展实现新突破,土方机械、高空机械、矿山机械等板块竞相突破,市场地位显著提升。2023年公司海外业务持续创新高,从板块看,土方机械、高空机械、起重机械表现亮眼。从区域看,中东、非洲、美洲等区域实现翻倍增长,屡创新高。 2、毛利率情况 2023年,公司毛利率27.54%,同比提升5.7pct,境内与境外毛利率双提升。 公司一直坚持“产品是根,技术是本”,要规模、要质量、要效益、要可持续,公司毛利率提升得益于以下方面: 一是紧抓“四个极致”的思想,做到极致降本,通过强化供应链体系建设、技术降本落地实行、提升核心零部件自制率、国产替代持续加速 、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等多项降本举措,将极致成本转变为市场上稳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二是海外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围绕重点国家和市场,持续强化海外网点建设的广度和深度; 三是全面落实“端对端”建设,围绕数字研发、数字孪生制造、数字供应与物流、数字产销协同、数字营销、海外业财一体化等核心业务 场景,全面拉通研发、工艺、制造、供应链等端对端业务流程,公司实现从客户意向开始,到产品交货与售后等可追溯、零距离的即时反应 。3、期间费用情况 2023年,公司发生期间费用86.4亿,同比增长21.9亿,期间费用率18.4%。其中: 销售费用35.6亿,同比增长9.2亿,销售费用同比上升主要是公司全面加速海外业务发展,海外销售人员增加,差旅费、销售网点建设以及驻外房屋租赁费同比增加。同时,加大市场活动推广,市场推广费同比增加。 管理费用19.0亿,同比增长3.3亿,随着公司数字化建设,传统工程机械管理费用均下降,管理费用增长主要来自海外业务和新兴板块拓 展。随着海外业务的深入拓展,公司开展多项科技成果展示专项活动,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设立了分子公司及常驻机构,与此相关的职工薪酬、办公费、咨询费、差旅费同比增加。 研发费用34.4亿,同比增长9.3亿,研发费用同比上升主要是公司加大了产品研发投入,一方面公司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技术与智能装备,持续推动创新升级,打造了一批行业领先产品。2023年,公司新产品下线130款、上市394款,共开发289项技术, 攻克了122项重大创新技术,牵头承担了“工程装备复杂服役条件模拟试验技术与平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并获得了多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同时,公司研制出了2万吨米塔机等四大全球之最产品;世界第一级别的产品的研发,如2400吨全地面起重机、17000吨履 带吊产品;另外公司加大了对于土方、农机、高机、新材料等新产业板块的研发投入,加速推进新能源产品开发。目前,新能源产品已开发上市49款,在售新能源产品型号已达177款,新能源主机已实现全品类覆盖,应用场景多元化,实现行业绿色引领。公司全年专利申请1 460件、授权76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863件、授权197件,年度发明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16.3%;主导研制国际标准6项 、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62项;构建了覆盖公司全系列产品的欧盟、海关联盟、北美地区认证法规、标准体系,获得国际认证证书198份。 财务费用-2.60亿,同比基本持平。受到央行降息的影响,公司用低利率借款置换高利率到期债券,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为避免汇率价 格大幅波动给公司设备出口带来的汇率风险,公司加强了对海外业务内部结算币种、客户结算币种的管理,并通过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减少汇率大幅度变动导致的预期风险,实现多币种的专项监控。 4、经营性现金流情况 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13亿,同比增加11.9%,公司一直以“要规模、要效益、要可持续”为战略牵引,确保赚到的钱及时收回,经营性现金流增长主要得益于: 一是保证销售合同质量,尤其是对高增长境外业务,实施分级分类精细管理,高风险区域以全款销售为主,严控业务账期,实现资金高效回笼 ; 二是依靠财务子公司金融牌照优势,打造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助力上游供应商创造价值。 5、资本结构、资产质量及周转效率情况2023年末,资产负债率54.8%,较年初增加0.9pct,保持了资本结构的稳健性,债务风险整体可控。 2023年末,公司应收账款246亿,较年初减少33亿,降幅11.8%;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01天,较年初减少36天。公司持续深 化业务“端对端”全过程管理,终端逾期监控到客户、订单与设备,优化客户评估和准入机制,推出差异化政策,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销售灵活性的同时,精准防范业务风险,将风险看到底、控到底,助力业务持续稳健增长。 2023年末,公司存货225亿,较期初增加83亿。主要是公司科技园土地变性、从无形资产调整为存货23.75亿;另外,产品存货 增加59.25亿,是公司出于战略考虑新兴业务土方、高机存货动态增加,以及随着海外市场需求增长,公司纵深重点国家和重点市场,持 续强化网点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加大了在海外市场的铺货力度,深化推进海外生产基地拓展升级。随着公司智慧产业城的全面建成,柔性生产能力会大幅度提升,预计未来存货水平会持续改善。 2023年公司在“要效益、要规模、要质量、要可持续”的总方针下,始终坚定高质量经营战略,加快新兴业务板块发展,海外市场实现 快速增长,降本成效取得显著成效,毛利率大幅提升。随着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公司持续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产品盈利能力和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同时,经营性现金流运营状况良好,资本结构安全稳定。 2024年公司将继续发扬“四精、四要、四个极致、四精”的精神,抓好“技术是根,产品是本”这个根本,坚定创新驱动;全面打通“ 端对端”管理,深化“地球村”海外战略执行;通过智慧产业城建设,完成企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的升级,为企业发展充分赋能,实现产业梯队大拓展、海外业务大跨越,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公司经营情况介绍 1、国内业务传统优势产品市场地位稳中有进一是混凝土机械长臂架泵车、搅拌站市场份额居行业第一,搅拌车保持行业第二,与行业第一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其中新能源搅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