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机构调研报告 调研日期:2023-03-31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是业内A+H股上市公司,注册资本86.67亿元,总资产1315亿元,位居全球工程机械企业第五位。中联重科是由国家级研究院孵化而来的企业,是行业标准的制订者。公司拥有6大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2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次荣获国家专利金奖,累计申请专利11880件,其中发明专利4591件,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位居机械设备行业第一,专利综合实力位居工程机械行业第一。中联重科的生产制造基地分布于全球各地,在国内形成了中联科技园、中联麓谷工业园、中联望城工业园、中联泉塘工业园、中联灌溪工业园、中联汉寿工业园、中联德山工业园、中联津市工业园、中联溴市工业园、中联渭南工业园、中联华阴(华山)工业园、中联上海(松江)工业园、中联芜湖工业园、中联开封工业园等十四大园区,在海外拥有意大利CIFA工业园、德国M-TEC工业园、德国WILBERT工业园、印度工业园、巴西工业园 、中白工业园,并将新建土耳其工厂、沙特工厂。中联重科已覆盖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均有市场布局。产品远销中东、南美、非洲、东南亚、俄罗斯以及欧美、澳大利亚等高端市场。公司在东亚、东南亚、欧洲等全球近20个国家建有分子公司,在意大利、德国、巴西、印度、白俄罗斯投资建有工业园,在土耳其、沙特拟新建工厂,并在全球设立50多个常驻机构。 2023-04-03 公司副总裁杜毅刚,副总裁王永祥,董事会秘书杨笃志 2023-03-31 业绩说明会,网络,电话会议长沙 长江证券 证券公司 - 安信证券 证券公司 - 摩根士丹利 投资公司 - 中金公司 证券公司 - 摩根大通 其它金融公司 - UBS 外资银行 - HSBC 外资法人银行 - 美银证券 证券公司 - 花旗银行 外资银行 - 大和资本 其它 - 嘉实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东吴证券 证券公司 - 南方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中欧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广发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安信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泰康资产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 华泰柏瑞 基金管理公司 - 碧云资本 资产管理公司 - Jefferies 外资银行 - HelVedCapital - - 瑞银证券 证券公司 - 中银国际 证券公司 - 海通证券 证券公司 - 中信建投 证券公司 - 广发证券 证券公司 - 兴业证券 证券公司 - 财通证券证券公司- 一、公司财务部分介绍与问答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6.31亿元,毛利率21.83%,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3.06亿元。今年下半年相较于上半年,营 业收入下降4.5%,但毛利率环比上升2.15个百分点。公司通过底线思维、极致思维,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以“装备制造+互联网” 、“产业+金融”为总体框架,围绕装备制造相关多元布局齐头并进,保持健康持续发展的定力。1、营业收入情况 2022年受基建和房地产等领域项目开工下降等的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但是,2022年公司潜力业务取得实质性突破,多元化业务布局初显成效。 2、毛利率情况 2022年公司结合经营实际,深入开展“极致降本”工作。通过总部有效牵引,事业部积极响应落实,助推多举措相继落地,有效降低公司成本,提升产品竞争能力。随着极致降本持续推进,2022年全年公司毛利率21.83%,下半年毛利率较上半年毛利率增加,4季度毛 利率达到全年高点。3、期间费用情况 2022年,公司发生期间费用64.52亿元,同比减少25.91亿元。其中:销售费用26.35亿元,同比减少约8.4亿元。主要是 国内与销售收入紧密关联的广告与推广费用、修理费及运输费用下降;同时得益于公司端对端销售模式的进一步推广,代理费等中间渠道费用减少;公司持续推进服务数字化,服务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持续提升,服务质量持续改善,三包费用等减少。管理费用15.74亿元 ,同比减少约1亿元。主要是通过数字转型带来管理效率提升。公司始终坚持“技术是根,产品是本”的理念,保持关键核心技术优势、加速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的三化融合创新,打造行业领先技术和高端产品,加速推进新能源技术及产品开发,支撑公司新数字、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业务板块快速发展。2022年市场下行的形势下,公司保持队伍稳定、队形不变,并且增加关键研发人才的引进,保持持续的 创新与发展基础。 2022年,实现标杆产品新突破,研制下线了127款重大新产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究330项,“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研究项目占比77%,推出了全新R代塔式起重机、全球55吨级最长5桥70米泵车、中大吨位挖掘机、全球首台80米大型多级复合式臂 架举高喷射消防车、国内首款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等一批行业领先产品;行业内率先提出智慧施工成套解决方案,首创全流程数字化闭 环施工新模式,攻克智能化施工成套关键技术,打造了行业首个绿色智慧施工工地;在锂电、电驱、氢能、整机等领域多维度原创出新,新上市了包含汽车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混凝土泵车、高空作业平台等产品类别的15款新能源产品,实现新能源主机全品类覆盖,“族群化”发展特征明显,持续引领工程机械新能源化。财务费用-2.65亿元,同比减少2.96亿元,公司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资金收益率进 一步提升。公司加强对于海外业务内部结算币种、客户结算币种的管理,加强汇率波动大的币种的专项监控与管理。4、经营性现金流情况 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25亿元。销售收现比111.3%,公司销售实现了现金高效回笼;利润净现比1 01.7%,公司利润实现了净现金回收。稳健的销售、健康的利润将促进公司经营模式的良性循环。 5、资本结构、资产质量及周转效率情况 2022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53.89%,保持了资本结构的持续稳定。 带息负债约220亿元,较上年增加30.75亿元。在负债和杠杆管理思路方面,公司仍将根据实际经营、市场资金价格等情况,综合把握总债务、净债务以及负债率,实现资金价值最大化。 2022年末,公司应收账款净额279.15亿元,同比增加10.85亿元,增幅4%。公司将通过持续加强信用销售风控体系建设和执行力度、进行科学的客户风险评级、创新并坚持端对端风险管理模式,积极跟进应收账款回款,严控风险。 6、资本支出及智慧产业城情况 2022年,公司资本支出主要用于智慧园区、智能产线建设,重点是长沙智慧产业城建设。智能产线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2021年、2022年公司持续深化管理、成本、创新,持续降低盈亏平衡点,为今后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022年,国 际环境复杂,国内房地产、基建回落,公司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坚持抓管理、降成本、抓创新、抓智慧产业城建设,始终保持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状态。公司也将保持战略定力,以自身的确定性对抗市场的不确定性,在2023年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保障现金流回流、保持资本结构安全、稳定。 二、公司经营部分介绍与问答(一)2022年经营业绩1、主导产品市场地位稳固 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建筑起重机械三大产品行业龙头地位持续巩固,市场份额持续保持“数一数二”。其中:混凝土机械首推的70米“凌云”泵车,成为行业高端泵车单品销量冠军;搅拌车市场份额提升至行业第二,搅拌站市场份额居行业第一。全地面起重机销量位居行业第一,全球最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2400吨实现批量交付。建筑起重机械销售规模稳居全球第一。 2、新业务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 1)土方机械规模实现逆势增长 一是长沙挖掘机械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实现全线投产,G系列中大吨位挖掘机产品可靠性、智能技术实现全面升级。 二是聚焦中大挖战略取得较好市场效果,通过持续调整销售结构,高盈利能力的中大挖产品销量得到大幅增长,经营质量持续向好。2)高空作业迅速成长为细分行业龙头 公司已成为国内型号最全的高空设备厂商,实现4-68米全覆盖,ZT68J作业高度为全球行业之首。新产品布局带来业务增长新动能。在常规机型市场领先的同时,加速全新品类产品开发。 3)加快其他新兴业务发展与布局 一是农业机械贯彻转型提质的经营方针,聚焦中高端新产品开发,大马力高端拖拉机、水田拖拉机、履带式收割机械等多个新品的适应性全面升级,智能化程度更高。小麦机、烘干机、抛秧机国内市场份额保持行业前列。 二是新型建筑材料业务工厂建设快速推进,吉安工业园已投产,湘阴、亳州、马鞍山等工厂已相继开工建设。试销产品获得重点工程客户认可。 三是矿山机械矿用自卸车实现批量交付。3、国际化步伐全面提速 一是公司围绕“地球村”思维,形成海外业务端对端、数字化、本地化的业务管理体系,为海外业务的全球布局与全面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公司海外业务经营业绩创新高,海外业务收入99.92亿元,占比提升到24%以上。从国家区域来看,印尼、印度、阿联酋、沙特、土耳其等重点国家本地化成效显著。 从产品线来看,800吨全地面起重机批量交付,是我国出口海外最大吨位的全地面起重机;高空作业机械产品销至海外80余个国家,成功进入欧美高端市场。 4、经营质量夯实稳健 公司采取“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要规模”的战略指导思想,健全风控端对端管理体系,筑牢三道风控防线,保障公司经营风险可控。公司增量业务经营质量夯实稳健。 (二)2023年经营思路 2023年,公司坚持“积极的经营策略、稳健的财务计划”的经营方针,巩固发展壮大产业梯队,全力推进国际化发展,实现稳健高质量发展。 1、巩固发展壮大产业梯队 1)混凝土、工程起重机、建筑起重机三大事业部把控效益和规模的动态平衡,进一步巩固、提升市场地位。 2)土方机械全力加速突破,实现规模跨越式增长。 3)高空作业机械夯实稳固国内领先品牌,成为行业电动化和智能化产品的引领者。 4)加速培育农机、矿机、中联新材的发展突破,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2、全力加速发展海外市场 1)海外业务发展具有高增长韧性与确定性 国内工程机械经历30多年的市场持续磨练,产品与技术进步显著,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已经凸显。随着我国“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国品牌市场地位提升将进一步加速。 因此,中国工程机械的海外拓展可以保持未来几年稳定增长,我司将持续加大对海外的投入。2)2023年海外业务国际化策略 加速用地球村思维推进海外变革,完成全球化网络布局,深化海外业务运营体系,海外业务将实现从局部突破到全面发力、全面见效。一是全面深化推广“航空港+地面部队”模式,全面铺开核心区域航空港建设,加大本土化投入。 二是继续深化完善端对端、数字化、本土化的全球业务体系,深化端对端业务管理,打造无国界、无时差、无语言障碍的前后台孪生机制,全力支撑海外业务的高速增长。 三是持续推进海外研发制造基地的拓展升级,充分利用意大利CIFA、德国威尔伯特等海外基地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加速全球化产业基地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