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研究 经济数据 大公国际:10月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内生增长动能有待进一步增强——10月经济数据分析 技术研究部(研究院)张晗菡2023年11月16日 摘要 10月我国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消费在双节效应等拉动下增长加快,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保持增长,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探但边际向好迹象显现,工业生产有所加快,供给端表现好于需求端,物价持续低位。下阶段,随着宏观政策效能持续释放,内生增长动能有望进一步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将稳步推进。 正文 一、双节效应、去年同期基数走低等影响下,10月消费增长提速 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社零)总额同比增长7.6%(+2.1pct),假期效应、去年同期基数走低为支撑消费同比环比增长的主要原因,消费的结构性特征显著。一是双节效应下,旅游、餐饮、娱乐、购物等假期出行相关的消费明显增长,10月餐饮(17.1%,+3.3pct)、体育娱乐用品类(25.7%,+15pct)、金银珠宝类(10.4%, +2.7pct)涨幅扩大,其中,双节期间,国内日均旅游收入较上年增长129.5%。二是手机等通讯器材类需求旺盛,10月同比增长14.6%,较上月0.4%呈现大幅上涨。三是汽车保持增长。10月汽车促销活动等拉动下,汽车销售持续增长 (11.4%,+8.6pct)。四是农产品供应充足、国际油价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食品类、油类等商品价格边际走弱,拖累相关产品零售额虽同比保持增长(去年基数走低支撑)但环比出现下降。此外,从近期双“十一”购物节热度较去年明显降温、11月上旬生产资料市场价格跌多涨少等指标可看出,当前消费的内生增长动能或仍不稳固。后续随着各地促消费措施进一步发力,消费需求有望持续释放,受部分消费品价格边际走弱、去年11月社零边际走弱等影响,预计11月社零或将同比提速但环比减少,12月边际回升,全年消费增长有望达到6.8%以上。 二、10月基建投资保持增长但略不及预期,制造业投资增长稳定,房地产投资边际向好迹象显现 1-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9%(-0.2pct),环比看,10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10%。民间投资(扣除房地产投资) 增长9.1%(持平)。从三大主要领域来看: 基建投资保持增长但略不及预期。1-10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5.9%(-0.3pct),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8.3%(-0.3pct)。分行业看,铁路运输业投资(24.8%,+2.7pct)、水利管理业投资(5.7%,+0.8pct)增速有所提升,公共设施管理业(-2.2%,-1pct)、卫生和社会工作(-1.3%,-0.9pct)降幅略有扩大。虽然10月年内新增专项债已基本发行完毕,但从基建投资增速略不及预期来看,资金投入、形成实物工作量等有待加快推动。后续随着万亿国债增发投向水利等防灾救灾领域、明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限额提前下达等积极的财政政策助力下,预计基建投资将迎来快速增长,但从近期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等高频指标回落来看,财政拉动基建投资提速或将于明年显著体现。 制造业投资增长稳定。1-10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2%,与1-9月增速持平,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10.7%,+2.5pct)边际提速,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36.6%,-1.5pct)、汽车制造业(18.7%,-1.7pct)、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3.4%,-0.1pct)仍保持两位数高增但边际放缓,其他主要制造类分项投资大体保持稳定。高新技术投资(11.3%,持平)增长稳定,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19.0%)、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16.7%)、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12.7%)等重点领域仍保持较快增长。随着企业生产持续推进及重点领域政策支持下,预计年内制造业投资增长将保持稳定。 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探但边际向好迹象显现。1-10月,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9.3%(-0.2pct),降幅略有扩大,但部分指标呈现环比向好迹象,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等指标降幅收窄(0.1-1.1pct),说明前期一系列地产政策推动居民刚需及改善性需求持续释放。但或需注意,从10月百城房价涨幅回落、部分城市房价环比下跌等信号来看,房贷利率政策、保交楼等相关政策对地产的托底作用或正持续减弱,后续随着房企持续去库存降风险,或有望在明年完成出清,以保障房为首的“三大工程”(保障房、城中村、平急两用)有望对地产修复形成一定支撑。综合来看,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或在2.7%左右。 三、10月主要受海外地缘冲突升级、外需持续减弱等影响,我国出口明显走弱,汽车、原油等产品对进口形成一定支撑 10月,我国贸易进出口总额为3.54万亿元,同比增长0.9%,主因去年低基数影响;环比下降5.3%,主因10月海外地缘冲突加剧等影响。进口(同比6.4%,环比-1.5%)表现好于出口(同比-3.1%,环比-8.2%),显示内需增长较外需更为强劲。 出口方面,10月海外地缘冲突加剧、外需持续放缓等因素影响下,10月出 口同比环比均转弱。从结构来看,除汽车、船舶、手机等产品出口在逆势中保持环比正增长外,其他主要出口产品均出现环比下滑,且对主要区域国家的出口额亦普遍减少。海外主要经济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制造业生产放缓(如10月全球PMI、欧洲制造业PMI等景气指标持续下降)为部分原因,10月突发的多起地缘冲突或为降幅扩大的重要原因。1-10月,我国出口总值达19.55万亿元,同比增长0.4%,其中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出口区域呈现多元化特征,除东盟、欧盟和美国仍是我国前三大出口国家或地区外,我国对拉美、非洲等地的出口份额明显上升。随着海外加息进入尾声、外需逐步修复以及国内稳外贸相关政策支持下,我国出口有望呈现恢复增长。 进口方面,我国稳外贸、扩内需等政策生效显现下,国内生产需求稳中向好,支撑进口同比保持增长,环比下降同样受制于10月多起海外地缘冲突爆发对贸易及货运等带来的不利影响。从结构来看,10月我国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汽车 (包括底盘)、原油以及铁铜矿砂等产品进口保持环比正增长,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盟国家以及非洲的进口额保持环比正增长。1-10月,我国进口总值达14.77万亿元,同比下降0.5%,其中机电产品、农产品、原油仍是主要进口品类(三类产品合计贡献进口近六成),东盟、欧盟、拉美为我国前三进口地区(其中拉美超过美国成为我国第三大进口地区)。随着国内基建等生产提速、中美贸易壁垒降低等利好因素影响下,预计后续进口有望持续改善。 四、10月工业生产保持增长,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扎实推进,工业经济呈现持续回升向好态势 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4.6%(扣除价格因素),环比增长0.39%,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从大类来看,制造业发挥主要拉动作用,其中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显著,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高达45.1%。装备制造业中,汽车制造业(10.8%,+1.8pct)、铁路船舶航空航天(9.6%,+7pct)增加值增速有所加快,电气机械(9.8%,-1.7%)增速略有放缓。此外,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动能持续增强,芯片、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智能、绿色相关领域生产保持较快增长。但同时需关注:我国医药类生产相对偏弱,10月医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降幅(-10.4%,-2.7pct)持续扩大,进口依赖相对偏高、自主研发创新有待提升。总体来看,10月工业生产保持增长,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扎实推进,工业经济呈现持续回升向好态势。 五、受农产品供应充足等影响,10月CPI同比环比均落入负区间,PPI受去年基数走高影响,同比降幅略有扩大,环比持平 10月CPI同比(-0.2%)、环比(-0.1%)落入负区间正如预期,主要由于农 产品供应充足、节后消费需求回落等影响。同比看,猪肉价格仍是主要拖累项,10月猪肉、鲜菜、蛋类价格下降分别影响CPI同比下降0.55%、下降0.08%和下降0.04%。环比看,鲜菜猪肉等食品类价格下降为主要原因,10月鲜菜、猪肉、蛋类、水产品价格下降分别影响CPI环比下降0.04%、下降0.03%、下降0.03%和下降0.03%。究其原因,10月全国农产品供应充足,鲜菜猪肉等食品类价格大多下降,此外,节后消费需求有所回落,机票等服务业分项价格均不同程度回落,汽车、房租等价格亦有所回落。随着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市场需求持续回升,后续价格低位运行状况有望逐步缓解。 PPI同比(-2.6%)下降且降幅略有扩大,主要受去年同期基数走高等影响,环比持平。分项来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受供给偏紧等影响环比价格上涨且涨幅略有扩大;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石油开采、石油煤炭加工等类价格虽保持环比上涨但涨幅略有回落;有色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水泥等受供应充足等影响价格环比下降,农副产品亦受供应充足影响价格下降。概括来看,10月生产资料价格虽有基数走高、国际油价波动等外在因素影响,下游需求恢复进程放缓或为部分原因,后续随着万亿国债增发带来的基建扩产效应传导,后续PPI有望进一步修复,但降幅受需求端及外部风险等影响或有所放缓。 总体来看,10月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但需要看到,当前我国经济的修复是结构性的、波浪曲折式的,需求不足、预期不稳、重点领域风险等问题仍然突出,海外紧缩周期虽基本结束但地缘冲突等黑天鹅灰犀牛风险犹在。下阶段,随着各项支持政策持续生效显现,将不断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向好,预计四季度我国经济将保持增长,为明年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报告声明 本报告分析及建议所依据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依据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本报告提供的信息进行证券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概不负责。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大公国际,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