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开源证券]:华为产业链专题系列:华为黑科技:科技赋能,打破智能车“天花板”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华为产业链专题系列:华为黑科技:科技赋能,打破智能车“天花板”

2024-03-23任浪、李俊逸开源证券A***
华为产业链专题系列:华为黑科技:科技赋能,打破智能车“天花板”

智能化优势显著,问界M9为黑科技集大成者 智能化是华为汽车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涵盖了汽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汽车智能座舱、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智能车云、AR-HUD与智能车灯等,问界M9是华为汽车智能化技术的集大成者,集中展现了华为在汽车领域的显著技术优势。智能驾驶方面,华为打造的ADS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结合高性能智能驾驶平台以及拟人化智驾算法,以安全和智能为核心,实现了面向高速、城区、泊车全场景覆盖,2024年2月2日,AITO系列车型迎来OTA重磅升级,城区智驾领航辅助(City NCA)升级至全国都能开,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智能座舱已升级至HarmonyOS4,采用华为麒麟9610A芯片,CPU算力为200kDMIPS;HUAWEI SOUND卓越系列音响系统拥有旗舰级硬件配置;配备盘古大模型赋能小艺助手进行交互。智能车载光方面,HUAWEI xPixel智能车灯解决方案可实现高精ADB自适应远光灯、示宽光毯等车外体验;HUAWEIAR-HUD可实现车道级AR导航、倒车影像、巨幕观影等功能; HUAWEI xScene光场屏采用独创光学引擎技术,实现3米远距成像,40英寸超大画幅,90PPD超视网膜级清晰度。而智能途灵底盘配备CDC可变阻尼减振器和空气悬架,搭配iDVP电子电气架构;HUAWEI DATS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HUAWEI xMotion智能车身协同控制系统等技术,提升车辆操控上限。 深耕电动化技术,提升续航缓解里程焦虑 华为基于800V高压快充技术,推出DriveONE新一代超融合黄金动力平台,采用高压SiC动力总成,电机可实现22000rpm转速,最高效率达到98%。而巨鲸800V高压电池平台可实现充电5分钟,增加续航200km,配合华为全液冷超充,提升续航里程缓解充电焦虑。“巨鲸”平台还结合华为ICT技术,避免极端情况下电池热失控。此外,华为全液冷超充以“全液冷、全模块化、融合光储、超快一体”为架构,由华为数字能源打造,计划于2024年率先在全国340多个城市和主要公路部署超过10万个华为全液冷超快充充电桩,实现“有路的地方就有高质量充电”,加速汽车产业全面电动化。2024年2月,华为超充于赛力斯集团园区正式投入使用,华为全液冷超充配备2个超充桩,10个快充桩,单枪最大可输出600KW,未来将实现“一秒一公里”的超充服务体验。 华为系销量快速增长,产业链有望充分受益 凭借在零部件产品、智能驾驶技术解决方案以及华为终端过去十多年消费者业务积累的质量管控、销售服务、品牌营销等优秀经验,华为充分赋能多个合作主机厂,问界新M7发布4个月大定数超13万辆,2024年1月交付31253辆,助力赛力斯首次夺得新势力月销冠军,华为汽车供应链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受益标的:华为系销量弹性+国产零部件厂商长期替代逻辑 保隆科技(空悬)、拓普集团(内饰+空悬)、文灿股份(一体化压铸)、星宇股份(车灯)、华阳集团(HUD)、光峰科技(激光显示)、华依科技(惯导)。 风险提示:新能源渗透率不及预期、汽零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上涨。 1、合作新动态:北汽和江淮智选车即将亮相,岚图、猛士入 局HI模式 华为车BU于深圳成立新公司,致力于打造汽车产业共同参与的开放平台。2024年1月16日,华为100%独资控股的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金10亿元,经营范围包括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车载设备销售、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等。据《中国汽车报》,“引望”为华为车BU成立的新公司,这意味着华为车BU走向独立运营,从供给方转变为“汽车产业共同参与的开放平台”。 根据第一电动网公众号,华为与北汽智选车模式合作品牌确定为“享界”,首款车型定位为中大型轿车,将于2024年4月北京车展前正式发布。此外,华为与江淮合作的智选车品牌定为“傲界”,且有三款大型车在研,分别覆盖轿车、SUV和MPV三大品类,首款车发布时间将提前至2024Q4。2024年1月22日,据华为公众号,岚图汽车和华为签署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东风岚图与华为的合作进入了全新阶段。双方将根据各自领域优势,围绕用户需求共同打造极致的智能出行体验,通过合作车型在多领域创新探索,加速智能化技术大规模商业化落地。 2024年2月22日,东风旗下猛士科技与华为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华为将为猛士科技提供完整的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全栈解决方案,弥补猛士科技在智能化方面的短板。 图1:北汽新能源和江淮汽车与华为合作的智选品牌已确定 华为黑科技持续为华为合作车型赋能,问界M9搭载十大黑科技。目前华为与赛力斯、奇瑞汽车、北汽新能源和长安汽车开展合作,并推出多款车型,同时随着华为黑科技的持续推出,新车型也陆续搭载,而问界M9则全面搭载了华为的十大黑科技,包括HUAWEI XPIXEL智能大灯、HUAWEI SOUND卓越系列音响、华为途灵智能底盘、HUAWEI ADS2.0等。 表1:黑科技在华为合作车型上的搭载情况 2、智能化进程加速,开启汽车竞争下半场 华为智能化主要包括汽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汽车智能座舱、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智能车云、AR-HUD与智能车灯等,是华为汽车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2.1、智能车载光:打造极致视觉体验,赋予全新交互通道 三十年技术积累,深耕光联接、拓展光应用。华为在光技术领域有超过30年的技术积累,在全球建立了13个研发及创新中心,主导了100多个光产业的国际标准,包括激光光源、空间光学、光学算法等关键技术,而且目前还在算法、材料工艺、器件模块等光技术上持续投入和突破创新。 图2:华为在光技术领域长期深耕,不断拓展光应用 华为结合ICT光技术和汽车工业,打造智能车载光解决方案。据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2030》报告,打造极致视觉体验是车载光应用的核心目标,可应用于显示、交互、娱乐三大功能场景。(1)导航显示场景:前风挡可显示导航指引、障碍物提示等信息,提升用户行车安全;(2)娱乐场景:前风挡甚至后座侧窗均可作为全息投影大屏,实现2K/4K影院级沉浸式观影体验;(3)交互功能场景:需要保证用户充分获得立体沉浸感的同时,不会因为长时间的视频通话、观影产生晕车感。 图3:华为打造智能车载光技术,赋能汽车新视界 2.1.1、xPixel智能车灯:全新信息交互通道,保障行车安全 面向车灯智能化、数字化时代,华为推出HUAWEIxPixel智能车灯解决方案,该方案可实现百万像素精细化照明和智慧灯光表达,能够为车端提供安全照明、智能助驾、娱乐交互等功能。 图4:华为百万像素智慧大灯可实现智能光毯等功能 车灯组成方面,前照灯由百万像素智慧投影大灯、智能交互矩阵大灯、自适应近光灯、自适应矩阵大灯、天际线位置灯组成。(1)双灯260万像素智能车灯:凭借260万像素的高清像素及领先的智能光控技术,智能车灯能够根据道路环境灵活调整灯光,早发现障碍物、提高驾驶安全性。智能车灯的近场投影距离( 3m )相比业界其他百万像素大灯( 7m )提升了2.3倍,投影清晰度相比业界提升了30%,可实现车宽 +1.2m 的遮蔽精度。(2)智能交互矩阵大灯:矩阵大灯可实现万象灯语,多种个性皮肤搭配情景灯语,让车具备自主沟通的能力,通过车语传情、告别车贴,向车语进化,如在充电时计时显示、变道时传递感谢、节日里分享祝福。 图5:百万像素智能车灯投影清晰度相比业界提升30% 硬件配置方面,HUAWEI xPixel智能车灯解决方案包括百万像素模组、LDM驱动器(Light Driver Module)和HCM控制器(Headlamp Control Module)。在华为自研的光学系统、智能光控算法等技术的支持下,该方案可实现数字照明、智能交互、个性娱乐等场景功能应用。 图6:HUAWEIxPixel智能车灯拆解 HUAWEIxPixel智能车灯解决方案可实现道路安全和娱乐功能。(1)高精ADB(自适应远光灯):结合自研的精确感知算法能够实现百米外人车精准跟踪遮蔽,从而使车灯发出的远光不影响对面的交通参与者,夜晚的视野范围提升185%;(2)示宽光毯:通过自研算法能够使光毯高度贴合车道线,显示前方可行驶宽度,辅助车辆在窄道保持居中驾驶,安全通过狭窄路况等;(3)智能迎宾、户外投影等车外体验:视觉体验将第三类空间延伸至车外,基于100+场景组件库快速定制上线,支持定制迎宾功能,独创双反空间光学系统,UWB精准感应智能迎宾光毯,3米超近迎宾,100英寸户外巨幕投影,打造生活仪式感。 图7:智能车灯解决方案实现多功能 2.1.2、xScene光场屏:开拓车载视觉体验新航道 HUAWEIxScene光场屏开拓车载视觉体验新航道。华为发布的车载娱乐屏品类HUAWEIxScene光场屏采用独创的光学引擎技术,首创大画幅、景深感、低晕动、眼放松的极致体验,大幅提升车内视觉感知,实现3米远距成像,40英寸超大画幅,90PPD超视网膜级清晰度,将沉浸的私人影院装进车内。经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临床测试,相比传统液晶屏,HUAWEIxScene光场屏可降低动用睫状肌调节能力96%,有效缓解视疲劳;经SGS与中国标准研究所的验证与测试,华为光场屏荣获全球唯一的车载显示低晕动金标,针对车内观影晕动症,较液晶屏降低35%,较VR眼镜低90%。 图8:华为xScene光场屏首创大画幅、景深感 图9:华为xScene光场屏防晕效果佳 光场屏技术可提升观看体验,缓解视觉疲劳。目前传统车载屏幕布局多为中控大屏+副屏幕或三联屏设计,副驾驶屏幕较小,因此导致副驾驶在看屏幕时需要将身体倾斜或者前倾,长期使用会有较多的疲劳感。光场屏则是能做到3米以上的视距图像,屏幕大小更是可以达到40英寸,这让用户可以在较远的距离观看车载屏幕,有效缓解眼部疲劳,降低青少年近视的风险。从技术路线上来说,车载光场屏技术与部分VR/AR眼睛的技术类似,基于独特的空间光学引擎设计,利用光场折叠技术原理,通过光线多次折反射增加视距,可以实现在距人眼3米远的处成像40英寸画幅的效果。 图10:光场屏的技术原理 2.1.3、AR-HUD:与智驾首次深度融合,打破视觉想象空间 HUAWEI HUD是行业内量产的画幅最大AR-HUD(7.5米处70英寸、10米处96英寸),1920x730像素的分辨率同样为业内量产最高。同时,HUAWEI HUD搭载2K级分辨率车规级光学成像模组,画质极佳。功能方面,HUAWEI HUD可实现车道级AR导航、倒车影像、巨幕观影、数字精灵等功能。目前问界M9已搭载上车,实现华为AR-HUD与智能驾驶的首次深度融合,使HUAWEI HUD成为业内首个实景与智能驾驶深度融合的AR-HUD,通过贴合车辆外部环境的直观信息显示,进一步提升人车共驾的安全性。 图11:问界M9将实现华为AR-HUD与智能驾驶的首次深度融合 华为AR-HUD解决了传统HUD存在的各种问题。AR-HUD是在HUD的基础上,增加了AR功能,成像区域更大、投射距离更远,清晰度更高,同时其显示的信息可以与环境融为一体。AR-HUD相较于W-HUD技术难度更大、成本更高,但安全性更高和显示效果更加真实。而华为AR-HUD产品优势更明显:(1)具有小体积、大视角即“超大FOV体积比”的特点,体积仅10L,更易适配多种车型;(2)针对业界普遍存在的HUD重影眩晕问题,华为采用独特的光路设计和算法技术,不仅改善了清晰度,还消除了重影导致的人体眩晕感,大幅提升舒适度;(3)可实现高达100PPD的全高清视觉显示,同时解决了传统HUD亮度低、对比度低、图像畸变等问题,并兼具影音娱乐功能。目前搭载华为AR-HUD且已上市的车型包括飞凡R7、问界M9,而问界M9于2023年12月26日发布,上市七天累计大定已突破30,000辆。 表2:AR-HUD比W-HUD驾驶安全性更高、显示效果更好 图12:华为AR-HUD消重影技术将减少眩晕感,体验佳 2.2、智能座舱: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