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云南省农业农村厅]:2021年度云南省蔬菜产业发展报告 - 发现报告

2021年度云南省蔬菜产业发展报告

2021年度云南省蔬菜产业发展报告

云南省蔬菜产业发展报告 2021年度 云南省蔬菜产业工作组云南省蔬菜产业专家组 编审:周开联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执笔:刘跃明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赵晓晨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赵家进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王祥尊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朱海山云南农业大学 邓明华云南农业大学杨正安云南农业大学起建凌云南农业大学岳艳玲云南农业大学赵凯云南农业大学韩曙云南农业大学 桂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易俊洁昆明理工大学 木万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丁玉梅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统稿:谢洁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编辑:杨红朝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一、云南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云南是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和“西菜东调”优质基地和西南最大的蔬菜出口基地,在全国蔬菜保供中地位凸显。未来将进一步聚焦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大力推进优质种苗基地、绿色生产基地建设和精深加工能力提升,不断优化产业生态,提升“云菜”影响力,努力将我省打造成为享誉全球的特色高端蔬菜生产区、服务全国的周年优质蔬菜核心产区和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最大蔬菜出口贸易中心。 (一)产业规模增加 十三五以来,全省蔬菜产业规模持续增加。2021年总播种面积1913.2万亩,产量2935.4万吨,全产业链产值1776.9亿元,同比分别增1.7%、7.3%、33.7%。 图12016-2021年全省蔬菜产业规模和产量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行业统计) 全省蔬菜种植主要集中在曲靖、文山、红河、昆明、楚雄、玉溪和昭通等7个州(市),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的77.6%和79.3%。 图2各州(市)2021年蔬菜播种面积、产量情况 (数据来源:行业统计) (二)产业布局稳定 2021年,常年、冬春和夏秋三大优势产区蔬菜播种面积分别占总播种面积的 45.8%、25.6%和28.6%,播种面积20万亩以上的品类23个,可实现周年均衡供应。 表130个蔬菜重点县主要生产品类情况 序号 优势区域 重点县 面积(万亩) 产量(万吨) 主要品类 1 冬春蔬菜产区 隆阳区 20.57 46.67 鲜食豌豆、菜豆、鲜食蚕豆 2 施甸县 12.38 14.14 鲜食豌豆、鲜食蚕豆 3 景谷县 10.18 12.10 辣椒、冬瓜、豆类 4 盈江县 9.49 9.22 番茄、辣椒、黄瓜 5 元谋县 19.50 64.08 番茄、黄瓜、菜豆 6 宾川县 16.35 39.71 大蒜、莴笋、葱 7 夏秋蔬菜产区 砚山县 70.93 80.98 辣椒、甜椒、姜 8 丘北县 48.99 40.03 辣椒、大白菜、姜 9 马关县 27.28 31.95 姜、黄瓜、南瓜 10 昭阳区 35.00 46.58 结球甘蓝、大白菜、萝卜 11 弥渡县 15.00 39.41 大蒜、鲜食蚕豆、南瓜 12 祥云县 7.61 11.03 鲜食豌豆、葱、油麦菜 13 常年蔬菜产区 嵩明县 30.11 64.53 普通白菜、油麦菜、生菜 14 晋宁区 21.37 47.48 大白菜、普通白菜、莴苣 15 宜良县 24.62 50.60 鲜食豌豆、葱、花椰菜 16 陆良县 72.61 127.68 油麦菜、生菜、普通白菜 17 麒麟区 25.00 34.87 油麦菜、生菜、蒜头 18 会泽县 52.44 57.50 普通白菜、萝卜、甜椒 19 师宗县 28.44 37.34 甜椒、辣椒、萝卜 20 宣威市 53.60 68.25 蒜头、辣椒、大白菜 21 富源县 23.20 32.11 魔芋、姜、结球甘蓝 22 罗平县 23.02 31.16 姜、青蒜苗、魔芋 23 通海县 32.12 122.10 大白菜、花椰菜、结球甘蓝 24 江川区 23.39 54.72 花椰菜、青花菜、青蒜苗 25 华宁县 19.95 34.43 花椰菜、青花菜、鲜食豌豆 26 弥勒市 26.60 36.80 韭菜、辣椒、西葫芦 27 禄丰市 45.72 68.86 鲜食蚕豆、南瓜、莴笋 28 泸西县 65.16 155.59 葱、黄瓜、番茄、茄子 29 石屏县 33.82 88.18 辣椒、莴笋、萝卜 30 建水县 32.82 48.71 辣椒、茄子、姜、青花菜 (数据来源:行业统计) (三)科技支撑增强 1.品种选育情况 建成涵盖蔬菜在内的省级作物种质资源库圃4个,选育出新品种150余个, 引进蔬菜新品种3000多个;有蔬菜种子经营企业89家,占全省种子经营企业的49.4%,登记品种338个,占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的61.1%。 2.制繁种及育苗 全省形成了以元谋、弥渡为主的制繁种研发和种子种苗供应中心,2021年制繁种面积3.5万亩,产种1408吨;集中育苗设施1.56万亩,育苗450亿株。 3.人才队伍建设 专业从事蔬菜产业技术研究和推广的科技人员300余人,有院士工作站2个, 产业科技特派团3个。获得省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三等奖4项,启动科技重大技专项2项。 (四)经营主体壮大 2021年,全省蔬菜企业771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09家,同比增 13.6%;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3944个,其中,国家级48家,省级126家;蔬菜 家庭农场1117个,其中省级以上5家。 表2全省蔬菜产业国家级龙头企业名单 序号 国家级龙头企业名称 1 元谋县蔬菜有限责任公司 2 宾川县云福农副产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 3 云南龙云大有实业有限公司 4 云南芸岭鲜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5 云南凯普农业投资有限公司 6 丽江中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7 云南宏斌绿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8 通海高原农产品有限公司 (数据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五)绿色发展加速 2021年,全省蔬菜“两品一标”有效产品数1316个,同比增25%。其中, 绿色食品有效产品数665个,同比增25%;有机农产品有效产品数641个,同比增25.7%。 图3各州市蔬菜“两品一标”有效获证情况(单位:个) (数据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六)加工能力提升 2021年,全省蔬菜加工能力达2800余万吨,同比增21.7%,冷库库容超480万立方米,同比增11.6%。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1.22:1。 图4各州(市)蔬菜加工能力及冷库仓储能力情况 (数据来源:行业统计) (七)市场不断拓展 1.主要销售渠道 通过“云菜进京”“云菜入沪”“云菜入粤”“云菜入疆”“云菜供港”“云菜出海”等主要销售渠道将全省70%蔬菜产品销往全国150个多大中城市和40多个国家(地区)。 2.蔬菜出口情况 2021年,蔬菜出口数量和金额分别为115.4万吨和12.3亿美元,受疫情影响同比分别降12.8%和15.2%。越南、中国香港、泰国和马来西亚是“云菜”出口主要市场,累计出口数量占总出口量的96%。 图42021年云南主要蔬菜品类出口情况 (数据来源:昆明海关) (八)三产融合发展 全省积极探索蔬菜产业三产融合发展,将蔬菜生产、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整合,实现产业链延伸、助力农民增收。 1.休闲体验模式 昆明团结乡巨石寨休闲园将游客发展为会员,让游客种植自己的菜园,认养果树,解决都市人群节假日休闲和亲子度假刚需,增加村民股东收入。 2.农耕文旅模式 曲靖罗平云上村将文旅与研学相结合,提供共享食堂、共享宿舍、共享菜园、摄影探险等服务,探索出下地劳作、吃大锅饭、住大通间等“土味”体验路子,建成特色鲜明的研学旅居村。 3.都市农庄模式 一丘田休闲农庄园围绕昆明一小时经济圈,提供健康饮食、帐篷酒店、蔬菜采摘、娱乐观光、商务会议等服务,打造出“富民—金殿—秋木箐”三位一体布局的都市农庄、田园综合体。 (九)重点工作推进 1.重点项目成效 “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和高原蔬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县播种面积、产量 和全产业链产值较创建前的2019年分别增13%、31%和59%;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分别增加15个和11个;新增加工能力92万吨;新建 冷藏设施库容13.5万立方米,新增“两品一标”有效认证数562个。 2.品牌建设情况 全省24家蔬菜企业获得“10大名品”表彰,其中9家企业获得“10大名品”表彰2次以上。同时,培育出“丘北辣椒”“元谋番茄”“建水洋葱”等一批家喻户晓的区域公用品牌,“砚菜”“陆良蔬菜”“元谋蔬菜”等区域品牌正加速发展,涌现出“芸岭鲜生”“宏斌”“春沐源”等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企业品牌。 (十)联农带农增收 全省蔬菜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户数量达160多万户,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 400余万人,从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5万元,同比增9.37%。88个脱贫县 中有24个县将蔬菜产业作为“一主两辅”产业进行发展。高原蔬菜优势特色产 业集群建设共带动14.89万人累计增收2.25亿元。 二、蔬菜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一)云南蔬菜产业发展趋势 1.成为乡村发展重要支柱 云南省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排全国第10和第11位,农业产值占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的12%,全产业链产值排全省特色重点产业第1,出口金额和出口量位居西南第1。截至目前,蔬菜产业面积增幅已从2018年的4.3%下降到1.7%,全产业链产值增幅从12.3%增长到33.6%,产业已从规模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成为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军产业和农业覆盖面最广、受益人群最多、带农增收最快的支柱产业。 下一步,将坚持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推动全产业向全国优质、绿色蔬菜供应基地目标迈进,努力把蔬菜产业培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支柱。 2.产业链条不断完善 近年来,蔬菜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效果显著,从种子、生产、加工到物流、营销等环节的上下游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在通海高原、龙云大有等国家级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国内外市场不断拓展,以云南宏斌、宣威太坤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积极推进精深加工水平不断提升,以泸西明康汇、芸岭鲜生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有力推进蔬菜生产标准化,以蒙自春晓、云南思农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有力推动优质种苗供应能力提升。 下一步,围绕提升经营规模和组织化生产水平,推进区域功能匹配的综合型园区建设,着力优化种子种苗、采后处理、冷链物流等关键环节产能布局;同时, 提升从生产技术、加工包装、金融保险到市场信息等全产业上下游服务能力和水平,构建起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优质产业生态。 3.产业影响力不断提高 “云菜”在“京津冀”“大湾区”及西北地区市场份额逐年增加。2021年,通过北京新发地、上海蔬菜集团、广州江南和河北新发地销售的“云菜”分别占该市场全年蔬菜销量的6.6%、5%、38%和9%。同时,吸引了江楠集团、云天化等航母级企业参与我省蔬菜产业开发,引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办公室到我省开展直供基地建设,带动全产业链的标准化发展。 下一步,要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进和培育更多优质龙头企业,带动标准化生产和加工,以“云菜”品质提升和打造差异化特色产品为着力点,进一步提高“云菜”品牌影响力,将我省打造成全国蔬菜产业发展服务高地及全国乃至亚洲最具影响力蔬菜市场。 (二)国际和国内产业发展趋势 1.国际蔬菜产业发展趋势 从规模看,世界蔬菜收获面积和产量多年来一直保持增长趋势,亚洲是世界蔬菜主要生产区,收获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球的71.18%和78.24%。2019年以来,亚洲、非洲蔬菜产业规模呈增长趋势,美洲、欧洲和大洋洲呈下降趋势。 从贸易看,世界蔬菜贸易量基本维持在5000万吨到7000万吨,进口数量和进口额前三的国家依次为美国、德国和英国,出口量和出口额前三的国家依次为中国、墨西哥和西班牙。贸易量最大的品类为马铃薯,其次是洋葱和番茄。 从种业看,世界种业企业市场呈现中国、德国和美国三足鼎立局面,大型蔬菜种业集团实现种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到20%用于研发。拜耳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蔬菜种业科技公司,隆平高科、坂田和瑞克斯旺的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