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云南省农业农村厅]:2021年度云南省水果产业发展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1年度云南省水果产业发展报告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2021年度云南省水果产业发展报告

云南省水果产业发展报告 2021年度 云南省水果产业工作组云南省水果产业专家组 编审:李永平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舒群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 执笔:王�东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王鹏林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董莉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朱勇云南省气候中心 王鹏云昆明国家农业气象试验站周雪芳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张旭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统稿:董莉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王鹏林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 编辑:杨红朝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中国是世界水果第一生产与消费大国。2021年,云南省水果种植面积1150.5 万亩、产量1200万吨,分别位居全国第七位和第十二位,水果产业呈现迎头猛进的发展态势,已形成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水果三足鼎立格局。小浆果异军突起,蓝莓已成为扭转高档水果靠进口局面的典型代表。“一早一晚”优势更加凸显、中高端果品份额逐步提高,中国水果“两个产区”之“云南产区”正在崛起。 一、云南省水果产业发展现状 (一)生产规模 2021年,云南省水果面积达1150.5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产量达1200.0万吨, 同比增98万吨,增8.9%;农业产值达505.0亿元,同比增40.2亿元,增8.7%。 图12016-2021年云南省水果产业规模变化走势图 (数据来源:省农业农村厅) 红河州水果面积301.1万亩、产量348.5万吨,分别占全省的26.2%和 29.0%,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一位。玉溪市的面积和产量分别是106.0万亩、 132.2万吨,分别占全省的9.2%和11.0%,面积和产量均居第二位。 (二)主要果种区划布局 以苹果、梨等为代表的温果面积占38.5%;以柑橘、葡萄等为代表的亚热带水果面积占28.2%;以芒果、香蕉等为代表的热带水果面积占33.3%,初步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温带水果重点产区亚热带水果重点产区热带水果重点产区 图2云南水果种植重点产区分布图 (数据来源:云南省水果产业专家组) 1.小浆果 蓝莓:云南是全球蓝莓最适宜产区之一。全省北回归线以南地区通过设施栽培,鲜果可在12月中旬上市,比省外提早50天以上,不仅可填补国内12月-4月上市的空档期,还可填补全球4-5月的供应空档期。2021年,全省蓝莓栽培面积11.85万亩、产量4.27万吨,同比分别增20.1%、31.5%。 草莓:2021年,云南草莓栽培面积11.57万亩、同比增2.8%,产量15.35万吨。其中:夏季草莓面积达6.21万亩,占全国夏草莓的70%左右。 图3云南省蓝莓(A)和草莓(B)主产县分布图 (数据来源: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2.柑橘 柑橘是我省栽培面积最大的水果。我省是全国特早、极晚熟柑橘优势生产区域,可实现周年供应。华宁的温州蜜桔当年7月即可上市,比浙江等地早1个月。 宾川、鹤庆等地的沃柑,可留树于次年7月上市,上市供应期长达7个月之久。 2021年,面积首次突破200万亩,达202.9万亩,产量243.8万吨,同比分别增 10.3%,25.7%。 图4云南省柑橘主产县分布图 (数据来源: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3.葡萄 云南鲜食葡萄可实现周年供应。宾川县是国内阳光玫瑰的代表产区,最早1月可上市。建水县是国内早熟夏黑的主产区,上市价格已成为全国夏黑的风向标。2021年,全省葡萄栽培面积58.9万亩,同比减3%,产量110.7万吨,同比减1.7%。 图5云南省葡萄主产县分布图 (数据来源: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4.苹果 昭通是国内低纬高原优质苹果主要产区。蒙自是我国纬度最低的苹果产区。2021年,全省苹果种植面积达140.8万亩,产量达134.7万吨,同比分别增7.5%, 18.8%。 图4云南省苹果主产县分布图 (数据来源: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5.芒果 云南是我国芒果上市时间最长的产区,从5月中旬-12月上旬均有上市。华坪是我国纬度最北的芒果产区,该县果子山万亩芒果基地荣获“最大规模的芒果种植园”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2021年,全省芒果种植面积达172.1万亩、132.9万吨,同比分别增13%,38%。 图4云南省芒果主产县分布图 (数据来源: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三)市场经营主体情况 截至2021年底,全省水果产业省级及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27家,较2020年 新增13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8家,较2020年新增6家。国家级农民专业 合作社示范社47家,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24家。 (四)绿色发展成效 截至2021年底,全省水果获绿色食品认证主体数占全省的46.3%,获证产品占全省的26.9%。有机产品获证主体数占全省的13.3%,居第二位,获证产品占全省的8.9%,居第三位。水果产业的地理标志登记保护面积达232.2万亩。 图8云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水果)分布图 (数据来源: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五)加工增值成效 全省已建成果品分选线50余条,可对柑橘、苹果、猕猴桃等果品,按照果径大小等标准进行分选分级。2021年,全省水果农产品加工业产值840.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1.66∶1。 (六)科技创新支撑 目前,束怀瑞院士、邓秀新院士分别在昭通、保山设立院士工作站。张福锁院士在新平褚氏农业设立褚橙科技小院。中国农科院、中国热科院、上海交大等科研院所分别在云南设立专家工作站超近30个。2021年,省科技厅选派以苹果、芒果等水果为服务对象的科技特派服务团3个。 (七)市场拓展情况 2021年,全省水果出口额大幅下滑,但仍为全省出口农产品第一大类。主要出口到东南亚、南亚各国及港澳地区,部分出口到俄罗斯、中亚,及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柑橘、葡萄、苹果等水果受到国外市场欢迎,柑橘是第一大出口果品。葡萄出口量全国最大,苹果出口量仅次于山东。 图92016—2021年全省果品出口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昆明海关) (八)三产融合情况 依托昆明、玉溪等城市圈区位、资源、产业优势,以赏花、采摘、科普为主的农文旅得到较好、较快的融合发展。以云南蒙自甜石榴栽培系统、云南云龙古梨园、云南巍山红雪梨栽培系统为主的农业文化遗产,以弥勒市葡萄景观为主的中国美丽田园,以昭阳区苹果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园区、蒙自市石榴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园区为主的乡村振兴示范园,以及以水果产业为基础开展的嘎洒花腰小镇、昭阳洒渔苹果小镇等特色小镇的建设,带动了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水果+”的产业发展模式。 (九)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 1.“一县一业”示范创建情况 2021年,水果产业“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县为宾川县、蒙自市、昭阳区、新平县。 表1“一县一业”示范创建情况(2021年) 指标 宾川县 蒙自市 昭阳区 新平县 全域农业总产值(亿元) 103.1 45.2 62.6 63.9 水果产业农业产值(亿元) 70.6 31.7 37.6 15.0 水果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 68.5 70.2 60.1 23.4 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亿元) 95.8 69.6 56.4 34.4 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 1.36:1 2.2:1 1.5:1 2.3:1 从事水果产业的农民(万人) 22.9 5.12 35.0 3.81 从事水果产业的农民占全县人口的比重(%) 62.3 8.7 38.0 17.2 2.品牌建设 连续4年的云南“10大名果”评选,共有21家水果企业获得“10大名果”表彰,入选果种有柑橘、苹果、蓝莓、石榴、葡萄、杨梅、香蕉、桃、猕猴桃等9种。连续4年入选的品牌分别是“褚橙”牌柑橘和“佳沃”牌蓝莓。3年入选的分别是“果先锋”牌葡萄、“七彩云秘”牌葡萄、“丽果”牌芒果。 以蓝莓、草莓、树莓为代表的小浆果类,以“褚橙”为代表的冰糖橙,以“楼铁源”为代表的阳光玫瑰,以“昭阳红”为代表的苹果,已成为全国中高端果品的代表。经过多年的培育,“楼铁源”已取得国内阳光玫瑰的定价权。 3.产业基地 在认定的200个“绿色食品牌”省级产业基地中,水果产业基地数量最多, 达到28个。共涉及苹果、蓝莓、柑橘等12个果种。围绕产业基地“八有”建设,水果产业专家组对基地实现“二对一”服务指导。 (十)产业联农带农富农成效 2021年,全省直接从事水果产业的农民达350万人,全省人均收入达1.44万元, 比上年的1.33万元,增加了1100元,增加了8.3%。宾川县果农人均收入从2018 年的1.73万元提高到3.08万元,提高了78.0%,户均增收从2018年6.23万元提高到10.04万元,提高了61.2%。 二、水果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一)全省趋势分析 1.中高端果品份额逐步提高 国际浆果巨头Driscoll’s等入驻云南,带来最新的蓝莓品种和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带动我省蓝莓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市场售价已明显高于进口蓝莓价格。昭通苹果通过矮化密植、阳光玫瑰葡萄通过设施栽培,以及部分地区水果的GAP认证等,加之全省可按照颜色和果皮瑕疵、果径大小及重量、糖度等无损检测分选线的建设,果品质量、包装有了明显提高。随着新品种、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规范化的生产、严格的质量管控,我省果品的商品性越来越高,中高端果品的比例逐年提升。 2.“一早一晚”优势更加凸显 云南独特的“立体气候”使得绝大多数水果与其他产区水果存在上市时间差,鲜果可实现“四季生产、周年供应”。部分水果在云南有“早熟更早、晚熟更晚”特点。石屏杨梅3月后即可采摘,成熟期比浙江、福建等地提前40—60天。华 宁的温州蜜桔当年7月即可上市,比原产地的浙江早1个月。沃柑最早可在当年 12月上市,最晚可留树于次年7月上市,较广西(集中在3-5月上市)产区供应 期长4-5个月。部分水果通过技术措施、设施配套,可实现早熟更早、晚熟更晚。 建水、宾川、元谋等地1-6月上市的早熟葡萄和11-12月上市的晚熟葡萄可弥补 国内绝大多数产区上市空档期。版纳、红河等地的蓝莓于12月-5月上市,不仅 可填补国内12月-4月上市的空档期,还可填补全球4-5月的供应空档期。 3.出口优势地位逐年稳固 自2015年以来,我省果品出口稳居全省农产品出口第一大品类,出口额均 保持在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40%左右;是全国果品出口第一大省,占全国果品 出口额的25%以上。2021年,出口额达到18.71亿美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43.3%,占全国果品出口总额(75.1亿美元)的25%。柑橘、葡萄等果种出口量常年位居全国第一位,苹果居山东之后,位居第二位。 (二)国际国内发展态势分析 1.国际水果产业发展趋势 适度规模化发展趋势明显。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近10年来, 巴西柑橘种植企业通过合并,由2.9万家下降为1.4万家,加工企业也减少到15家, 实力靠前的6家加工企业就控制了全国80%的柑橘加工量。 随着国际国内对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的日趋重视,水果生产采用绿色、安全模式,实现水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水果产业政策的优先选择。目前,德国实行有机生产制度,有机食品生产量已占到食品生产总量30%-50%。意大利采用IFP(果实综合管理技术)水果生产制度的苹果园已占到81.9%。新西兰引进IFP水果生产制度后,带有“绿色”标志的苹果、猕猴桃已占到总产量的80%。 2.国内水果产业发展趋势 我国在部分水果的规模化生产方面落后于美国、南非等国家。同时,随着国内土地流转、设施化发展等政策的不断落实,业内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的不断兴起,水果生产的适度规模将会不断扩大,竞争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国内提出“疏果疏枝,疏枝疏株”“大改形”等做法,改变了以往果园栽培密度过大,导致后期产量锐减的状况,在节约劳动力的同时,还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此外,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以实时“数据”采集、智能化决策和水肥精准管理,进而优化资源配置,大幅提升水果生产效率。 同时国内市场日趋重视食品安全,在安全生产方面也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标准和操作技术规程,采用绿色、安全生产模式,实现水果产业

你可能感兴趣

hot

2021年度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报告

食品饮料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2022-08-19
hot

2021年度云南省澳洲坚果产业发展报告

食品饮料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2022-08-19
hot

2021年度云南省生猪产业发展报告

农林牧渔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2022-08-19
hot

2021年度云南省肉牛产业发展报告

农林牧渔
云南省肉牛产业工作组2022-09-13
hot

2021年度云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报告

医药生物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2022-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