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吴证券]:新质生产力研究合辑:【东吴研究】新质生产力关注哪些领域?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新质生产力研究合辑:【东吴研究】新质生产力关注哪些领域?

2024-03-09陈李、陈刚、陶川、曾朵红、袁理、黄细里、张良卫、周尔双、马天翼东吴证券落***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新质生产力研究合辑:【东吴研究】新质生产力关注哪些领域?

策略深度报告20240309 证券研究报告·策略报告·策略深度报告 【东吴研究】新质生产力关注哪些领域? ——新质生产力研究合辑 观点 自去年9月首次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便反复出现在国家重要会议与 文件中,今年更是被列为政府2024年工作首要任务。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标志。新发展阶段下,内部看我国经济增速中枢放缓、劳动和资本要素驱动减弱;外部方面全球化进程遇阻、大国科技竞赛日趋激烈;同时世界范围内新技术周期开启、产业变革提速,诸多变化需要我国全面提升要素效率、构筑新时期核心竞争力、掌握发展主动权,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高度与重要性不言而喻。 根据2024政府工作报告,新质生产力发展应该关注三大抓手:“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及“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具体而言,包括“卡脖子”技术突破方向:芯片制造产业链中的光刻机等关键设备、工业领域的高端工业软件,以及其他 仍需依赖进口的高端材料、核心零部件等;传统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绿色船舶等;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氢能、新材料、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北斗产业、生物制造;未来产业:量子技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数字化产业:数据基础设施建 设、数据供给/流通/应用/安全等环节;“数据要素×”等。 报告合集:宏观: 政府工作报告的科技含量新能源: 氢能深度:绿氢,第四次能源革命的载体 全球碳减排加速,能源转型&循环再生为根本之道下一代光伏电池新秀,产业化曙光初现 数字经济: 【大模型+政策+功能】三重共振开启L3智能化大行情多模态技术加速,AI商业宏图正启 高端制造: 机器人行业深度:工业机器人国产化加速,寻找产业链强阿尔法 机床行业深度:从整机出海&零部件国产化视角看国产机床未来发展人形机器人深度报告:人工智能的终极载体,开启十年产业大周期国之重器风口已至,超导磁体多领域开花迈向千亿蓝海市场 风险提示: 国内经济复苏速度不及预期 海外通胀及原油扰动下降息节奏不及预期 地缘政治黑天鹅 2024年03月09日 证券分析师陈李 执业证书:S0600518120001 021-60197988 yjs_chenl@dwzq.com.cn 证券分析师陈刚 执业证书:S0600523040001 cheng@dwzq.com.cn 证券分析师陶川 执业证书:S0600520050002 taoch@dwzq.com.cn 证券分析师曾朵红 执业证书:S0600516080001 021-60199793 zengdh@dwzq.com.cn 证券分析师袁理 执业证书:S0600511080001 021-60199782 yuanl@dwzq.com.cn 证券分析师黄细里 执业证书:S0600520010001 021-60199793 huangxl@dwzq.com.cn 证券分析师张良卫 执业证书:S0600516070001 021-60199793 zhanglw@dwzq.com.cn 证券分析师周尔双 执业证书:S0600515110002 021-60199784 zhouersh@dwzq.com.cn 证券分析师马天翼 执业证书:S0600522090001 maty@dwzq.com.cn 相关研究 《北向的加速流入与成长的加速崛起》 2024-03-03 《3月度金股:成长为主,兼顾红利 2024-02-29 1/12 东吴证券研究所 内容目录 1.新质生产力4 1.1.新质生产力4 1.1.1.“新质生产力”频现重要场合,国家层面战略意义凸显4 1.1.2.为什么提出新质生产力——宏观经济新阶段的增长引擎切换5 1.2.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三大抓手和重点关注环节8 2.报告合集10 2.1.宏观10 2.1.1.政府工作报告的科技含量10 2.2.新能源10 2.2.1.氢能深度:绿氢,第四次能源革命的载体10 2.2.2.全球碳减排加速,能源转型&循环再生为根本之道10 2.2.3.下一代光伏电池新秀,产业化曙光初现10 2.3.数字经济10 2.3.1.AI+汽车智能化系列之一【大模型+政策+功能】三重共振开启L3智能化大行情10 2.3.2.多模态技术加速,AI商业宏图正启10 2.4.高端制造10 2.4.1.机器人行业深度:工业机器人国产化加速,寻找产业链强阿尔法10 2.4.2.机床行业深度:从整机出海&零部件国产化视角看国产机床未来发展10 2.4.3.人形机器人深度报告:人工智能的终极载体,开启十年产业大周期10 2.4.4.国之重器风口已至,超导磁体多领域开花迈向千亿蓝海市场10 3.风险提示11 2/12 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表目录 图1:“新质生产力”多次出现在重要会议或文件中4 图2:我国经济增速中枢调整(单位:%)5 图3:人口总量下滑、人口质量优化(单位:%)6 图4:资本形成率增长放缓(单位:%)6 图5:全球化进程遇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单位:%)6 图6:我国芯片自给率不断提升(单位:十亿美元,%)7 图7:美、日对华实施高端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7 图8:新质成产力的逻辑关系8 图9: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三大抓手9 图10:发展新质生产力涉及的细分行业领域9 表1:我国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情况7 3/12 注:本文所涉及个股或者公司仅代表与产业链或交易热点有关联,本文所引述的资讯、数据、观点均以展示为目的,不构成投资建议,个股层面请参照东吴证券研究所各行业组所推荐标的。 1.新质生产力 1.1.新质生产力 1.1.1.“新质生产力”频现重要场合,国家层面战略意义凸显 “新质生产力”概念为2023年9月总书记考察黑龙江时首次提出,随后多次出现在重要会议或报告当中,成为中国经济热门词汇。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发展新质生产力”纳入次年经济工作计划,而中央政治局今年首次集体学习时亦强调,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于全年政府工作任务之首。总书记3月5日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 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的发展阶段要求我国构筑竞争新优势、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新质生产力”在重要场合密集出现,其战略高度不言而喻。 图1:“新质生产力”多次出现在重要会议或文件中 “新质生产力”多次出现在重要场合 时间会议/文章内容 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扎实推进先进总书记在黑龙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发挥科技 江考察创新的增量器作用,全面提升三次产业,不断优化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中央经济工作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 会议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 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 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 、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 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 2024/3/5 政府工作报告 2024/3/5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 2024/1/31 2023/12/12 2023/9/8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4/12 东吴证券研究所 东吴证券研究所 1.1.2.为什么提出新质生产力——宏观经济新阶段的增长引擎切换 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TFP)提升为标志,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新发展阶段下,我国经济增长驱动要素切换的必然选择。国务院官网将新质生产力定义为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其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从官方定义出发,结合我国当前宏观层面重大变化,“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便不难理解。“新发展阶段”,我国面临经济增长引擎切换、去全球化及新技术周期开启三大宏观层面剧变: 图2:我国经济增速中枢调整(单位:%) 10.13 4.72 7.07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比 中国:政府预期目标:GDP:同比中国:GDP:不变价:同 GDP同比增速中枢(不变价)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第一,内部方面看,我国经济增速中枢放缓、人口数量红利向质量红利转换,过去以劳动力增长、资本推动为主要驱动力的增长模式与新阶段不再匹配,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或为破局关键。“新常态”下,2011-2012年我国经济增速由高增速向中高增速换 挡,并在疫情后再一次下台阶至中等增速水平,1994年以来,我国实际GDP增速中枢由最初的10%左右(1994-2011年)降至约7%(2012-2019年),进一步减小至不足5%(2020年以来),GDP目标增速亦呈现下行趋势,这一方面与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相吻合——即经济发展经历高速增长阶段后普遍出现的增速换挡,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GDP增速也长期在5%之下徘徊;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过去高度依赖的劳动人口数量优势已经日渐式微,全球化浪潮中涌入的国际资本也难以在去全球化趋势下进一步发力。2011年以来,我国生产资本存量增长率和资本形成率均开始减速,2022年以来人口数量已经出现负增长,劳动力、资本两大要素的发力空间均已有限,全要素生产率(即技 5/12 术要素)的提升可能为我国未来较长时间内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要素。 图3:人口总量下滑、人口质量优化(单位:%)图4:资本形成率增长放缓(单位:%) 40 人口自然增长率(%) 大学及以上人口比例(右轴,%) 30 20 10 0 20%50 15%45 10%40 5%35 中国资本形成率(投资率)20 中国生产资本存量:增长率(右轴) 资本形成率趋势线 15 10 5 1949 1953 1957 1961 1965 1969 1973 1977 1981 1985 1989 1993 1997 2001 2005 2009 2013 2017 2021 -10 0%300 1978 1981 1984 1987 1990 1993 1996 1999 2002 2005 2008 2011 2014 2017 2020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第二,外部方面看,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全球化进程遇阻,围绕前沿领域的大国竞赛日趋激烈。我国贸易总额与GDP比值在2006年见顶下行;2018年以来,中美经贸摩擦不断,尽管拜登政府开始“脱钩”风险有所弱化,但美方不 断以“去风险”为由加码“小院高墙”战略,这也意味着我国持续面临高科技封锁威胁,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