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 汽车产业研究报告 (2023年)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 2023年6月 0 指导委员会 丁荣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 李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吴锋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夏长亮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工业大学校长 孙逢春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院长 (兼编制委员会主任) 严新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王云鹏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李克强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编制委员会 孙逢春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院长王文伟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执行院长 李开国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专家 廉玉波比亚迪汽车总工程师、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 张晓春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剑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姚明德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刘苏华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林涛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瑞发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邱纯潮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执行总裁李宝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教授 宋征腾讯智慧交通事业部智能网联与城市交通全国总经理盛凯华为广东深圳政企业务部总经理 编制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中汽院(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行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编写专家 孙超(北理深汽院)、杨晓光(北理深汽院)、王锐(中国汽研)、钟益林 (比亚迪)、刘坚坚(比亚迪)、孙超(深城交)、赵晓宇(联通智网科技)、梁志明(中国联通)、刘武(中国农行)、李金昊(高新投)、蔡福春(金溢科技)、王潇(速腾聚创)、赵延宁(腾讯)、王健翔(华为) 执笔人 宋士佳、江岚青、陆璐、陈晓慧、翟华、宋航、高峰 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综述1 (一)定义1 1.新能源汽车1 2.智能网联汽车2 3.智慧交通3 (二)关系3 1.智能网联汽车与新能源汽车3 2.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4 3.智能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4 4.单车智能与协同智能4 5.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5 (三)产业链结构5 (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8 二、国内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12 (一)全球主要国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12 1.政策环境13 1.1美国13 1.2欧洲14 1.3日韩15 1.4中国16 2.产业现状17 2.1美国17 2.2欧洲19 2.3日韩21 2.4中国23 (二)国内主要城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25 1.政策环境27 1.1北京27 1.2广州28 1.3上海29 2.产业现状30 2.1北京30 2.2广州31 2.3上海33 三、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35 (一)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35 1.政策环境35 2.产业动态38 (二)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梳理41 1.重点领域产业链图谱42 1.1整车42 1.2动力电池44 1.3车载电源48 1.4电驱系统51 1.5感知传感器54 1.6高精地图58 1.7计算平台60 1.8操作系统63 1.9线控底盘66 1.10通信系统69 1.11智能座舱72 1.12自动驾驶75 1.13智慧交通与车路协同78 1.14出行与服务81 1.15测试设备与服务84 1.16研发机构与公共服务平台87 2.产业链分析89 四、深圳市各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92 (一)各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一览表92 (二)各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94 1.坪山区94 2.南山区96 3.深汕特别合作区98 4.福田区99 5.龙岗区100 6.宝安区102 7.龙华区104 8.罗湖区105 9.光明区107 10.盐田区108 11.大鹏新区109 五、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图景111 (一)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综合分析111 (二)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展望113 0 2 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综述 (一)定义 1.新能源汽车 纯电动汽车是指完全由可充电电池提供动力源的汽车,噪音小、结构简单、舒适性高、综合碳排放低,核心技术包括动力电池、电驱系统、电控系统等,其结构如图1-1(a)所示。 混合动力汽车是指由两个或多个能单独或同时工作的动力系统组成的汽车,分为串联式混合动力、并联式混合动力、混联式混合动力,其结构如图1-1(b)所示。 增程式电动汽车本质上是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基于纯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基础,增加一个增程器,拓展续航里程。 燃料电池汽车是以燃料电池系统作为动力源或主动力源,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汽车,具有高效、清洁、零污染等优点,主要有氢燃料电池汽车(其结构如图1-1(c)所示)、甲醇燃料电池汽车等。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1。 (a)纯电动汽车 1 1工信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2020 (b)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c)氢燃料电池汽车 图1-1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结构2 2.智能网联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 (代指车、路、行人及互联网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3。 2https://afdc.energy.gov/vehicles/how-do-hybrid-electric-cars-work 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2 智能汽车是汽车电子信息化、智能化、网联化的现代高科技产物,是集环境感知、决策规划、控制执行于一体的移动信息处理平台和现代运载工具。 自动驾驶是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和定位等系统协同合作,以自动的方式持续、安全、有效地执行部分或全部驾驶任务的前沿技术,分为L0级至L5级。 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云网为基础,依据特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传输标准,通过车与“X”的互联互通,实现车辆和交通管理的智能,并为驾驶者提供动态信息服务的一种网络。 3.智慧交通 智慧交通是指在交通领域中综合运用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云计算、新一代信息与通信等技术,通过交通信息的汇集、传输、处理、应用,对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公众出行等交通领域的各个方面进行科学管控,使交通系统具备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以充分保障交通安全、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为绿色、通畅的公众出行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服务。 (二)关系 1.智能网联汽车与新能源汽车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网联化和智能化的特征逐渐凸显,2016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1.0》首次提出网联化和智能化分级,随后演化出智能网联汽车的概念,形成当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交叉融合、螺旋支撑的协同发展新局面。新能源汽车具 有电力驱动、电子控制、底盘灵活等特点,是智能汽车的最佳载体。智能网联汽车在智能驾驶、电子电气架构等领域技术的进步,促进新能源汽车“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技术突破、续航里程提升、整车架构设计更加合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2.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 汽车网联化是实现智能化功能拓展的联接手段,是单车智能向多体协同智能演进的必要途径。汽车智能化指综合运用现代通信与网络、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汽车动力智能、底盘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生产智能、检测智能等,动力智能又包括动力系统运维与监管智能、能源补给智能等。汽车网联化指综合运用LTE、5G、以太网等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实现汽车与智能路侧设施、其他智能汽车、云端等之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最终实现车辆智能控制与动态信息服务,服务智慧交通体系。 3.智能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区别于其他智能汽车的最大不同在于其网联协作性。以车联网为技术基础,智能网联汽车借助与路侧环境感知设施及交通参与者的互联互通,可以实现交通状况动态感知,助力智慧交通系统全局监管与车辆调控,提升交通运行效率,保障出行安全。 4.单车智能与协同智能 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现阶段分为单车智能与协同智能两 种。虽然两者技术布局有所差异,全球主要地区发展重点各有不同,但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汽车的高等级自动驾驶。其中,单车智能是以车载智能化传感、计算与控制等装置为主实现车辆智能,而协同智能更加侧重在车车协同、车路协同、车云协同的网联化环境中实现智能。协同智能主要以实现车辆及交通环境的协同感知、协同决策、协同规划和控制为目标。 5.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 智慧交通与智能网联汽车在现阶段关系最为紧密之处体现如下:一方面,智能网联汽车是智慧交通的主体要素、服务对象、信息枢纽。智能网联汽车通过车联网或移动通信网络实时上传及下载交通事故信息、交通拥挤路段、便捷畅通路径等信息,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效率。同时,智能网联汽车让智慧交通具备移动感知和信息交互与协作的能力,它既是信息枢纽,还是实现智慧决策的管控核心。 另一方面,智慧交通是智能网联汽车的信息平台、监管系统、基础设施。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是智能网联汽车与环境信息交互的平台,更是管理方式优化、运营效率提升的宏观体现。智慧交通基础设施环境中,智能网联汽车利用自身传感器,连同路侧设备一同采集实时数据辅助汽车驾驶,实现车辆高效和安全行驶;同时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提升服务体验。 (三)产业链结构 随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发展,市场规模快 速增长,产业链形态逐渐清晰。如图1-2所示,上游提供关键原材料生产与零部件加工,中游实现整车集成,下游提供应用与服务,基础设施是产业链完整运作的重要支撑。 其中,动力电池系统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心脏”, 即整车能量来源,直接影响着整车续航里程、车辆安全等核心指标;感知系统及车联网系统是“眼”和“耳”,精准获取车辆及周围环境信息,支撑汽车决策规划;车载通信系统是“神经网”,为各系统实时可靠地传输数据信号;车载计算平台是“大脑”,综合运用环境感知信息做出正确判断、完成路径规划、行为决策和发出控制指令;软件算法是智能汽车的灵魂,是实现汽车智能控制、提升驾驶与乘坐体验的关键;底盘系统是“手”和“脚”,根据控制指令,通过驱动系统、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实现汽车姿态控制,确保车辆按照目标轨迹准确稳定行驶;车身是“骨架”,形成了对驾乘人员的重要防护;智能座舱集成了智能化和网联化软硬件技术,是智能汽车为驾乘人员提供的第三生活空间;基础设施是“环境支撑”,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包括充/换电系统、加氢站、路侧设备、通信系统、云端服务设备等,支撑汽车能量补给、信息交互和智慧运行。 图1-2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结构图 7 (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1.低碳化历史使命与高度市场化接受度造就了新能源汽车不可逆转趋势 汽车产业低碳转型是全球共识,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快速。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新高,达1082万辆,同比增长60.3%,如图1-3所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认可度也大幅增长,引领全球市场,销量连续8年全球第一4。2022年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524.7万台,同比增速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