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隐 专题研究 2023年 债券市场研究 政府债与城投行业022年第9期 监测周报2 性债务监管高压态势不变强调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 稳增长着力支持重点领域融资,促开放债券市场推进高质量发展 作者: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 卢菱歌010-6642-8877-385 lglu@ccxi.com.cn ——2023年债市监管政策一览 本期要点 谭畅010-6642-8877-264 chtan@ccxi.com.cn袁海霞010-6642-8877-261 hxyuan@ccxi.com.cn 【2023年信用债市场运行情况回顾与展望】融资回暖利率中枢适度下移,把握有色、煤炭债券投资机会,2024-01 【2023年债市信用风险回顾与下阶段展望】违约双减、展期持续,债市结构性风险犹存,2024-01 【2023年三季度债市监管政策一览】聚力加大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强化债市基础制度建设促进规范发展,2023-10 【2023年上半年债市监管政策一览】债市强化重点领域支持,加强统一规范管理以提升服务质效,2023-07 【2023年一季度债市监管政策一览】统一监管与风险防控并重,债市持续加大重点领域支持力度,2023-04 如需订阅研究报告,敬请联系中诚信国际品牌与投资人服务部赵耿010-66428731; gzhao@ccxi.com.cn www.ccxi.com.cn www.ccxi.com.cn “稳增长”举措频出,债市持续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2023年,我国宏观经济继续复苏,但修复过程体现出一定的“波浪起伏”特征,宏观政策更加注重逆周期、跨周期调节,货币政策基调维持精准有力,通过全面降准、降息释放长期流动性,并运用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引导金融资源流向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 年内房地产市场、民营企业等获得了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多措并举促进相关主体融资修复。债券市场亦发挥直接融资功能,加大对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同时强化对民营经济支持,从发行、增信、投资等多个角度提出支持举措,深化债券市场体系建设,着力提高融资服务便利程度,助力民企在债券市场融资,同时探索发展高收益债券市场,弥补债券市场融资短板。 从债券市场融资表现来看,2023年信用债发行规模同比小幅增长,但存在净融资缺口。创新产品发行量大幅增加,其中科创类债券占比近八成。民营企业信用债融资占比仅3%,民营企业发债规模同比降低且仍呈融资净流出状态。 统一规范监管持续推进,北交所信用债市场起航 金融监管架构重塑,企业债和公司债规则趋同,债券市场统一监管取得重大进展;北交所信用债市场起航,信用债融资场所更加多元;同时注册制大背景下的基础制度规则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债券市场的制度建设再进一步。 监管部门亦发布多份文件完善市场基础制度规则,国务院国资委完善中央企业债券发行管理办法,以提升央企债券发行效率和规范化水平;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均持续发文对公司类债券业务规则进行整合和修订,完善全链条的监管制度安排,规范债券相关业务开展。 2023年以来北交所信用债市场建设提速。在证监会指导下,北交所陆续明确公司债券发行备案、上市等相关规则,2024年首批信用债在北交所成功发行并上市。北交所启动信用债业务,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交易所功能、拓展企业融资来源,对于满足不同层次企业融资需求和服务实体经济也有着积极意义。 债市双向开放继续推进,未来外资有望持续流入 债市双向开放更进一步。一方面,首笔人民币“玉兰债”发行,人民币债券“走出去”取得较大进展;另一方面,监管部门继续优化境外机构投资的管理细则,吸引更多资金流入。 2023年熊猫债发行数量和规模分别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81%和82%;截至2023年12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67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2.7%,占比与上年末持平。考虑到我国债券市场仍有长期稳定发展的良好基础,且美国加息步伐暂缓、中美利差倒挂幅度收窄,随着债券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境外资金流入规模或将增加,熊猫债市场也有望进一步扩容提质。 一、“稳增长”举措频出,债市持续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2023年,我国宏观经济继续复苏,但经济运行仍面临多重挑战,包括经济供需失衡依然突出、内生性的市场动力不足、复苏基础依然不牢等,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下行与外需走弱的扰动下,经济修复过程体现出一定的“波浪起伏”特征。年内宏观政策更加注重逆周期、跨周期调节,2023年12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强调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作为“稳增长”组合拳的重要抓手,货币政策基调维持精准有力,促进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服务力度。一方面通过全面降准、降息释放长期流动性,2023年共进行两次降准、两轮降息,以降低融资成本,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则运用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引导金融资源流向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2024年1月,人民银行决定降准0.5个百分点,并分别下调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各0.25个百分点,发力维稳市场流动性,激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投入。 年内房地产市场、民营企业等获得了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多措并举促进相关主体融资修复。房地产领域,监管从供需两方发力,出台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延长“金融16条”适用期限、推行“认房不认贷”等措施,释放积极信号,支持房地产市场发展。此外,下半年四大行相继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推动降低居民贷款负担。11月人民银行、住建部等四部委召集数家房企座谈,积极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示精神,推动金融机构利用“三支箭”融资工具平等支持各类所有制房企的合理融资需求。总体来看,房地产政策得到明显的优化调整,一二线城市的限制性政策也出现放松,但政策的实际效果和市场信心修复情况还有待持续观察。民营企业方面,上半年交易商协会对民营企业发行人会员免除全年会费,进一步降低民企融资成本;人民银行、交易商协会、国家发改委相继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探讨民企融资难题,显示监管部门仍较重视民企融资问题。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活力。9月,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在国家发改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从组织层面为民营经济支持政策落实推进提供了基础性保障,对于提振民营企业信心有着重要作用。10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优化法治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指导意见》,从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维护统一 公平诚信的市场竞争环境、持续提升司法审判保障质效等方面对审判执行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着力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主体、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11月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提出金融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措施(下称“民营经济25条”),进一步精准发力加强民营经济融资支持,畅通“股债贷”多元融资渠道,强化民营经济发展保障。综合来看,改善民企融资问题是重要的政策发力方向,但在经济弱修复背景下民营企业预期的改善难以一蹴而就,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长效机制的构建仍是一项长期工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债券市场亦强化直接融资功能,不断加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科技创新领域,4月证监会发布工作方案优化融资服务机制,实行科创企业“即报即审、审过即发”的“绿色通道”政策,缩短科创债审核注册时限,支持优质企业发行科创债。同时上交所举办座谈会推动央企发挥发债示范作用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以及促进央企将融资资金投入中小型科创企业,为民企提供间接融资支持。交易商协会推出混合型科创票据并明确相关机制安排,以创新性条款打造股债结合的债务融资工具,吸引更多债券市场投资人参与科技型企业成长,也有利于债市进一步服务科创领域融资。民营经济及中小企业方面,8月交易商协会发文强调要落实“第二支箭”扩容增量工作、拓宽民营企业“绿色通道”、加强民营企业创新产品支持力度等,着力进一步加大债务融资工具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类及地产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公司以及采用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的科技公司在债券市场融资,发挥债券市场的支持作用。“民营经济25条”从发行、增信、投资等多个角度提出支持举措,深化债券市场体系建设,着力提高融资服务便利程度,助力民企在债券市场融资。同时强调探索发展高收益债券市场,从建设高收益债券专属平台、设计符合高收益特征的交易机制与系统、加强专业投资者培育等多个维度提出支持举措推进高收益债市场建设。不过对于高收益债券市场的部署整体较为笼统,后续或有更多细则落地,增强指导意见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绿色发展领域,监管部门加速完善绿色债券制度建设,包括修订绿色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新增碳收益绿色债券品种等,进一步优化绿色债券融资途径;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还规范绿色债券评估认证业务细则、发布绿色债券存续期信息披露指南,推动形成统一的国内绿债存续期信息披露标准,压实第三方中介机构责任,促进绿色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年末证监会、国务院国资委发文支持中央企业发行绿色债券,通过鼓励央企发行中长 期绿色债券、优化优质中央企业绿色债券审核安排、鼓励央企绿色债券纳入基准做市品种等措施完善绿色债券的融资支持机制,支持央企拓展专项资金来源,发挥绿色投资引领作用、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乡村振兴领域,年中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发文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乡村振兴票据等用于乡村振兴,鼓励金融机构发行“三农”、小微、绿色金融债券,拓展“三农”企业资金来源,进一步发挥公司信用类债券对农业领域融资的支持作用。交易商协会也指导鼓励信用增进机构为乡村振兴企业提供信用增进服务,以提升涉农主体市场认可度,增强金融资源可得性。此外中央还强调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用好各种金融政策,为乡村领域发展提供更多融资支持。 从债券市场融资表现来看,2023年信用债发行规模同比小幅增长,进一步发挥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作用。从融资规模来看,受信用债到期规模增幅更大影响,信用债市场全年呈融资净流出,缺口约1078亿元。从创新品种来看,创新品种发行量大幅增长,全年发行规模在1万亿元以上,同比增长超过一倍。其中,科创类债券1为发行量最大的创新品种,发行规模合计超过7600亿元,在创新产品总发行规模中所占比重接近八成;其次是碳中和债券,发行规模接近1500亿元,占比15%左右;乡村振兴债券发行规模约800亿元,占比8%;可持续挂钩、低碳转型债券、革命老区发展债和蓝色 债券发行规模在20亿元至154亿元之间。在监管引导下,后续创新品种发行规模有望继续扩大,进一步强化对重点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从民企融资情况来看,2023年民营企业信用债融资占比仅3%,绝大多数信用债资金流向央企和地方国企,民营企业发债规模同比降低且仍存在融资缺口。虽有政策引导,但民营企业的债券融资仍难言改善,仍受到市场风险偏好、信心不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进一步发挥债券市场的融资支持作用,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多层次的融资体系建设,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合力改善市场融资环境,提振市场信心,推动更多债市资金流向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弥补债券融资短板。 表1:金融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相关政策一览 发文日期 监管部门 文件名称 文件要点 2023年12月18日 证监会、国务院国资委 《关于支持中央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通知》 围绕完善绿色债券融资支持机制、助力中央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发挥中央企业绿色投资引领作用、加强组织实施保障四个方面提出了13条举措,包括鼓励央企发行中长期绿色债券、优化优质中央企业绿色债券审核安排、简化文件签章和信息披露等方面要求、有条件提高央企绿色债券适用最高档折扣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