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出栏量持续增长,销售均价小幅下滑。 23年12月15家上市猪企合计出栏生猪1488.73万头,环比增加13.37%,同比增加19.86%。从2023年全年出栏量上来看,15家上市猪企合计出栏生猪14704.33万头,同比增长20.30%。从出栏均价来看,12月除*ST正邦和东瑞股份外,大部分上市猪企商品猪销售均价继续小幅下降,处于13-14元/公斤水平。 养殖成本有所回落,上市企业多数持续亏损。 23Q3以来玉米价格持续下降带动饲料成本降低,上市猪企养殖成本除傲农生物外均持续下降,其中*ST正邦养殖成本下降最大。23Q3除牧原股份扭亏为盈达到81元/头外,其他主要上市猪企仍然处于亏损状态,傲农生物、*ST正邦、天邦股份头均亏损处于前列,分别达到-599元/头、-444元/头、-336元/头。 如何看待当下生猪市场价格走势? 23Q4养殖利润持续亏损,冬季北方猪病反复,南方腌腊旺季不旺,母猪淘汰量环比继续增加,当前标肥价差持续收窄,或反映需求减弱。从新生仔猪数量看,2023年7-11月份全国新生仔猪量同比增长1.3%,预示2024年5月之前生猪供应宽松,叠加冻品库存较同期高位,24H1猪价承压,产能去化有望加速。 投资建议:产能去化逻辑有望加强,把握左侧布局机会 猪价旺季反弹有限,低猪价预计持续至24年上半年,深亏损+疫情+现金流紧张,产能去化的逻辑加强,目前行业资金压力已有显现,上市公司头均市值处于相对低位。当前进入养殖股产能去化阶段,把握板块左侧布局时机。推荐新五丰、天康生物、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建议关注巨星农牧、华统股份。 风险提示:非洲猪瘟大范围扩散,生猪价格长期处于低位,饲料原材料大幅涨价,玉米价格波动风险。 1.如何看待12月上市猪企销售数据? 1.112月生猪出栏继续增长,23年规划基本完成 从出栏数据来看,23年12月15家上市猪企合计出栏生猪1488.73万头,环比增加13.37%,同比增加19.86%。其中傲农生物、京基智农和牧原股份环比增速靠前,分别为24.12%、17.13%、16.55%;与22年12月相比,大部分企业继续保持较高增速生猪出栏,主要系今年春节时间较晚,腌腊、备货高峰较去年后移,上市公司前期储备的产能逐渐释放,其中金新农、华统股份和天邦食品同比增速超过70%,分别为153.96%、80.04%、74.64%;另外,仅有正虹科技、东瑞股份、*ST正邦和新希望出栏量同比下降,分别下降37.90%、27.82%、6.06%、5.95%。在出栏结构方面,12月*ST正邦、天邦食品、金新农和京基智农仔猪销售比例较高,分别达到61.93%、23.23%、21.65%、12.20%。 23年15家上市猪企年度出栏生猪14704.33万头,同比增长20.30%。除金新农和*ST正邦出栏量同比小幅减少外(分别下降16.67%和4.35%),主要猪企2023年出栏量同比均保持增长,其中华统股份、京基智农和唐人神增速超过70%,分别为210.54%、114.16%、72.05%。根据上市猪企披露的2023年出栏规划,除天康生物、金新农和东瑞股份外,其余主要猪企均已完成预定出栏目标,其中华统股份超额完成预定目标162.67%。大部分上市猪企均已完成既定目标。 图表1:主要上市猪企23年12月销量(万头) 图表2:主要上市猪企23年销量及出栏目标(万头) 1.212月销售均价继续下滑,企业多数持续亏损 销售收入同比大幅下滑,行业资金压力趋紧。12月主要上市猪企销售收入合计209.7亿元,其中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和新希望销售收入占80%,分别达到103.19、46.07、18.3亿元。环比增速方面,正虹科技、金新农和牧原股份较11月销售收入提升明显,分别达到62.50%、24.75%、17.38%。与2022年相比,12月大部分企业销售收入出现下滑,正虹科技、东瑞股份和*ST正邦下滑将近50%,分别达到48.91%、47.47%、47.83%。其中金新农销售收入保持同环比71.13%、24.75%的逆市高速增长。 销售均价小幅下降,行业出栏体重相对高位。从出栏均价来看,12月除*ST正邦和东瑞股份商品猪销售均价分别为12.69元/公斤和16.18元/公斤外,大部分上市猪企商品猪销售均价处于13-14元/公斤,环比均继续小幅下降,同比下降幅度均在20%-30%左右。截至2024年1月18日,生猪出栏体重122.96公斤,处于历史同期中等偏高水平。 养殖成本有所回落,上市企业多数持续亏损。23Q3上市猪企养殖成本除傲农生物外均持续下降。23Q3以来,玉米价格持续下降带动饲料成本降低,其中*ST正邦养殖成本下降最大。23Q3除牧原股份扭亏为盈达到81元/头外,其他主要上市猪企仍然处于亏损状态,傲农生物、*ST正邦、天邦股份头均亏损处于前列,分别达到-599元/头、-444元/头、-336元/头。与2022年相比,上市猪企目前大多数仍处于深度亏损。 图表3:主要上市猪企23年12月销售收入(亿元) 图表4:主要上市猪企23年销售收入(亿元) 图表5:历史出栏体重情况(公斤/头) 图表6:主要上市猪企成本情况(元/公斤) 图表7:主要上市猪企头均盈利情况(元/头) 2.如何看待生猪市场价格后续走势? 2.1肥标价差持续收窄,需求或超市场预期减弱 养殖利润持续亏损,猪价维持低位震荡。自12月以来,受传统腌腊消费影响,叠加冬季猪病影响和雨雪天气影响生猪调运,猪价在14元/公斤左右小幅震荡,并在冬至前后达到14.67元/公斤的高峰,冬至过后生猪价格持续走低,生猪养殖利润亏损持续增大,截至1月18日,全国生猪出栏均价跌至13.69元/公斤,月环比-6.68%,同比-7.25%。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利润头均亏损182.60元,外购育肥生猪养殖利润头均亏损272.97元。 标肥价差持续收窄,腌腊灌肠行为需求降低。传统消费习惯南方腌腊、灌肠消费更青睐使用肥猪,因此年底腌腊、灌肠旺季肥猪价格往往高于标猪,表现为标肥价差扩大。而自2023年12月以来,全国与四川平均标肥价差持续收窄,或与目前国内老龄化程度增加导致腌腊需求降低有关,由于年轻人消费习惯的改变,腌腊制品需求不如从前,腌腊、灌肠消费行为也逐渐从家庭行为转变为工厂行为,导致短期消费不及预期。根据涌益咨询数据,截至2024年1月18日,全国和四川平均175公斤与标猪价差小幅回落至0.26和0.40元/斤。 图表8:全国生猪出栏均价(元/公斤) 图表9:肥标价差:175kg与标猪价差(元/斤) 图表10: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利润(元/头) 图表11:外购育肥生猪养殖利润(头) 屠宰量震荡下降,冻品库存较同期高位。自2023年12月以来,屠宰量震荡提升,随着冬至气温下降,腌腊、灌肠等消费行为需求增大,屠宰量在冬至前后达到高峰近20000头/天,节后需求放缓,屠宰量和冻品库存持续走低,截至2024年1月18日,样本屠企屠宰量较高点下滑8.08%,冻品库存率下滑至19.05%,较去年同期增加5pct,冻品相对维持高位,供应压力偏大。 图表12:涌益样本屠企生猪日度屠宰量 图表13:涌益样本屠宰企业冻品库容率 2.2仔猪&猪价或持续亏损,能繁存栏去化加速 仔猪价格持续下滑,母猪价格低位徘徊。12月份15公斤仔猪价格持续下滑。 12月以来猪价旺季不旺,养殖户补栏积极性降低,仔猪价格持续下降,据涌益咨询数据,截至2024年1月18日15公斤仔猪价格332元/头。养殖端继续亏损,12月份50公斤二元后备母猪价格维持低位。 23Q4淘汰母猪屠宰量提升,母猪产能去化加速。23Q4养殖利润持续亏损,加上冬季北方猪病反复,南方腌腊旺季不旺,母猪淘汰量环比继续增加,据涌益咨询监测,四季度五省淘汰母猪屠宰厂宰杀量环比增长17.16%。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1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58万头,环比下降1.2%,较上月降幅扩大。 上半年猪价供应压力持续,去化周期有望持续至24H1。2023年11月份全国规模猪场的中大猪存栏量环比增长3.0%、同比增长4.4%,后市生猪和猪肉供应将继续增加,近期猪价仍在低位震荡,缺乏大幅上涨的基础。从新生仔猪数量看,2023年7-11月份全国新生仔猪量同比增长1.3%,这些仔猪将在6个月后陆续出栏,7-11月份顺延6个月,预示着2024年5月之前供应宽松,猪价预计持续亏损,产能去化有望持续。 图表14:仔猪和二元后备母猪价格(元/头) 图表15:农业部能繁母猪存栏(万头) 图表16:涌益样本淘汰母猪宰杀量(头) 3.投资建议:产能去化逻辑有望加强,把握左侧布局机会 23H1仔猪阶段盈利去化偏缓慢,集团产能相对稳定。23H2仔猪快速下跌至今,23Q3上市企业资产负债率新高,经营压力明显。猪价旺季反弹有限,低猪价预计持续至24年上半年,深亏损+疫情+现金流紧张,产能去化的逻辑加强,当前进入养殖股产能去化阶段,也是养殖板块投资的黄金阶段,建议把握板块左侧布局时机。生猪养殖行业近三年产业亏损时间远高于利润周期,猪价大幅波动下行业资金压力已有显现。 结合公司出栏量弹性和生猪养殖成本看未来公司的成长性,以及考虑到现金流安全两点,推荐整合优质种猪资产,出栏能力或显著提升的【新五丰】;推荐现金储备充足,全产业链布局的【天康生物】;推荐养殖成本优异,下游屠宰端拓展增收净利的【牧原股份】;肉猪与黄鸡双龙头,成本稳步下降的【温氏股份】;建议关注种源优势显著,生产管理效率突出的【巨星农牧】;建议关注浙江屠宰龙头,出栏增速前列的【华统股份】。 4.风险提示 (1)非洲猪瘟大范围扩散:若非洲猪瘟发生大范围扩散,有可能影响生猪养殖公司部分养殖厂从而导致出栏量减少。 (2)生猪价格长期处于低位:如生猪价格长期低于生猪养殖公司成本,可造成公司现金流紧张。 (3)饲料原材料大幅涨价:饲料成本占饲料公司营业成本比重较高,饲料原材料小麦、玉米、豆粕价格如短期内快速上涨,可导致公司运营成本承压。 (4)玉米价格波动风险:种子价格和需求量跟玉米价格的波动相关,在玉米价格上行期,种子涨价容易、需求旺盛;在玉米价格下行期,种子涨价难、需求低迷。由此会带来种子景气区间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