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 究医药 小核酸药物关注度提升,创新药出海潮持续 2024年01月07日 行业周报 看好/首次生物医药Ⅱ 走势比较 23/3/22 23/6/2 23/8/13 23/10/24 报告摘要 10% 23/1/9 2% 太 (6%) 平 (14%) 洋 (22%) 证 (30%) 券 股 份 生物医药Ⅱ沪深300 子行业评级 本周观点 24/1/4 本周我们梳理了高血压流行病学和诊断范式,探究低控制率的原因,分析并比较现有三款RNA疗法降压药物。 全球10亿未控制高血压患者市场,超长效AGTsiRNA降压药开疆拓土。全球高血压患者约13亿,其中中国约2.57亿,美国约1.2亿。仅20%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处于控制状态。低控制率或许与用药依从性、用药复杂性、RAAS失调、遗传(AGT基因)等多种因素有关。RAAS为治疗高血压的有效通路,通过RNA疗法沉默肝源性AGT是靶向RAAS通路,安全性更好,减少RAS逃逸实现更好疗效,依从性更佳。现有研究表明,在降低AGT水平、降低SBP幅度、用药依从性方面,siRNA药物效果好于ASO。 有生物医药Ⅲ看好 限推荐公司及评级 公司证券 研相关研究报告 究报 告证券分析师:周豫 E-MAIL:zhouyua@tpyzq.com 执业资格证书编号:S1190523060002 Zilebesiran是Alnylam研发的AGTsiRNA药物,一次皮下给药后显示产 出24小时内持续、持久的血压降低,可持续6个月。Alnylam与罗氏共同开发Zilebesiran,计划3项Ph2临床和1项Ph3临床,预计2030年上市。 投资建议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较差,下跌3.14%,跑输沪深300指数0.17pct。从交易量来看,交投活跃度维持。板块内部来看,子板块中,药店、医药商业和中药表现相对较好,医药外包、创新药和医院及体检则跌幅靠前。我们建议重视医药板块内部主题投资的机会,尤其是阶段性布局中小市值的投资策略: 创新药——近期不断迎来创新药出海落地,建议关注预期差较大、核心品种国谈价格较好、短期催化剂较多的标的。前期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前期获FDA批准上市,成为在美上市的第二款国产抗体药,加之公司销售及临床效率不断提升,我们认为创新药板块的市场情绪有望进一步回暖。推荐重点关注预期差和弹性较大的标的如亚虹医药-U(688176)。 原料药——2023年海运价格及上游原材料成本持续下降,已回落至疫情前水平。在上游原材料成本及海运价格逐步回归合理水平的背景下,随着2023Q4-2024Q1海外去库存逐渐接近尾声,以及重磅产品专利陆续到期,2024年原料药板块需求端有望率先回暖,迎来β行情。建议关注2024年业绩确定性较强或具备主题投资属性的个股,如:同和药业 (300636)、奥锐特(605116)等。 CXO——行业内公司基本面表现有所分化,1)创新药CXO整体处于行业周期底部,从三季报来看业绩增速有所放缓或者下滑,未来从药企需求的恢复到订单的落地以及业绩的改善仍需一定时间;2)仿制药CXO以及SMO企业业绩持续高增长,新签订单保持高增速,未来发展势头良好。未来逐步进入业绩真空期,我们建议近期关注以下几点行业或公司的变化:1)港版FDA设立及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的建设进度;2)美联储加息预 期以及投融资的边际变化;3)减肥药、ADC、AI等领域的进展。 仿制药——随着集采进入后半程风险出清及医药反腐逐步纠偏,仿制药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明显,同时未来需求和业绩的确定性较高,我们看好仿创结合的制药龙头企业,较高的利润给公司的估值提供了安全边际,同时创新属性尚未在估值中充分体现,随着新药的放量,将不断贡献业绩增量,如京新药业(002020)、福元医药(601089)。同时建议关注板块内主题投资机会,例如减肥药、眼科用药等领域。 风险提示 全球供给侧约束缓解不及预期;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一级市场投融资不及预期;医药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医药反腐超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创新药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安全性生产风险。 目录 一、行业观点及投资建议5 (一)全球10亿未控制高血压患者市场,超长效AGTsiRNA降压药开疆拓土5 (二)投资建议13 (三)行业表现14 (四)公司动态14 (五)行业动态15 二、医药生物行业市场表现16 (一)医药生物行业表现比较16 (二)医药生物行业估值跟踪18 (三)沪深港通资金持仓情况汇总20 三、风险提示21 图表目录 图表1:中国高血压流行病学5 图表2:诊室及诊室外高血压诊断标准6 图表3:中国高血压单药或联合用药流程图7 图表4:欧洲高血压单药或联合用药流程图7 图表5:主要抗压药物联合用药的临床数据7 图表6:Zilebesiran(AGTsiRNA),IONIS-AGT-LRX(AGTASO)的MOA9 图表7:Zilebesiran临床发展计划10 图表8:PartA中单剂量齐列贝斯兰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低11 图表9:KARDIA-1研究主要终点:从基线到第3个月24小时平均动态收缩压的变化12 图表10:Zilebesiran、IONIS-AGT-LRX和ION904临床比较13 图表11:一级行业周涨跌幅(%)17 图表12:医药生物二级行业周涨跌幅(%)17 图表13:医药生物行业个股周涨跌幅前十18 图表14:医药行业估值变化趋势(PE,TTM剔除负值)18 图表15:原料药行业估值变化趋势(PE,TTM剔除负值)18 图表16:化学制剂行业估值变化趋势(PE,TTM剔除负值)19 图表17:医药商业行业估值变化趋势(PE,TTM剔除负值)19 图表18:医疗器械行业估值变化趋势(PE,TTM剔除负值)19 图表19:医疗服务行业估值变化趋势(PE,TTM剔除负值)19 图表20:生物制品行业估值变化趋势(PE,TTM剔除负值)20 图表21:中药行业估值变化趋势(PE,TTM剔除负值)20 图表22:医药生物行业沪深港通资金持仓占比更新(2024.1.2-2024.1.5)20 一、行业观点及投资建议 (一)全球10亿未控制高血压患者市场,超长效AGTsiRNA降压药开疆拓土 i.全球高血压患者约13亿,中国约2.57亿 全球高血压患者约13亿,其中中国约2.57亿,美国约1.2亿。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是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终末期肾病(ESRD)以及全因死亡等重要的危险因素。血压一般指主动脉血压,可用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和平均动脉压表示。对于高血压的定义,国内外指南存在一定差异。WHO在2023年发布的《Globalreportonhypertension》定义高血压为SBP≥140mmHg或DBP≥90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中国高血压定义与WHO一致。基于此,2019年30-79岁人群中:(1)全球高血压患病率为33%,约13亿存量患者,其中,知晓率为54%,诊断率为42%,控制率为21%;(2)中国患病率为27%,约2.57亿存量患者,其中,诊断率为52%,治疗率为39%,控制率为16%。美国将高血压定义为SBP≥130mmHg或DBP≥80mmHg,基于此,美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48.1%,约1.2亿存量患者,控制率为22.5%。 图表1:中国高血压流行病学 资料来源:WHO,太平洋证券整理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包括两类:诊室血压测量和诊室外血压测量,优先选择后者中的动态血压监测 (ABPM)。诊室血压测量(OfficeBloodPressureMonitoring,OBPM),以诊室血压测量作为确诊高血压的主要依据。诊室外血压测量包括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自测血压。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BloodPressureMonitoring,ABPM)监测指标包括:24小时、白天(清醒活动)与夜间(睡眠)血压(SBP和DBP)的平均值,其反映不同时段血压的总体水平,是目前ABPM诊断高血压的主要依据。家庭自测血压(HomeBloodPressureMonitoring,HBPM)采用数天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高血压 诊断依据。ABPM可提供24h的平均血压值,评估24h内血压变异性,且稳定性和重复性均较高,可识别白大衣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可更为准确地诊断高血压。因此,高血压的诊断可以依据OBPM、ABPM或HBPM,有条件的情况下优先选择ABPM。 对于亚洲高血压患者,实现24小时血压控制(包括早晚控制)尤为重要。亚洲人和西方人在高血压(HTN)以及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CVD)之间的关系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亚洲人的血压早晨激增幅度更大,斜率更陡峭,说明血压升高与心血管疾病事件风险之间的联系。因此,对于亚洲高血压患者来说,实现24小时血压控制(包括早晚控制)尤为重要。 图表2:诊室及诊室外高血压诊断标准 资料来源: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手册2020版,太平洋证券整理 ii.80%患者血压未得到控制,与用药依从性、RAAS失调等因素有关 现有降压药物主要为CCB、ACEI、ARB、噻嗪类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五类,并推荐联合疗法。根据2023年欧洲高血压学会(ESH)高血压管理指南,CCB、ACEI、ARB、噻嗪类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五大类降压药物是降压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强调绝大多数患者应考虑两联治疗,尤其是使用单药复方制剂(SPC)来达到降压的目标,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来说,SPC是初始的最优选择。推荐RAS阻滞剂+CCB或噻嗪类/噻嗪样利尿剂联合。中国常用降压药物包括CCB、ACEI、ARB、噻嗪类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五类,及由上述药物组成的单片复方制剂(SPC),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年)》补充了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作为新一类常用降压药物。因此,在中国,六类降压药物和SPC均可作为初始和维持治疗的常用药物,也强调根据患者目前的血压水平分级,进行单药或联合用药治疗。根据2022年JAMA一篇论文统计,相对安慰剂,一线单药疗法降低SBP约4-15.9mmHg,二线单药疗法降低SBP约10.1-21.9mmHg。 根据2023ESH,相较为安慰剂/单药,联合疗法降低SBP约4-23mmHg。 图表3:中国高血压单药或联合用药流程图图表4:欧洲高血压单药或联合用药流程图 资料来源: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太平洋证券整理资料来源:2023年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太平洋证券整 理 图表5:主要抗压药物联合用药的临床数据 资料来源:2023年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太平洋证券整理 80%高血压患者处于未得到控制状态,其中10%属于难治性高血压(RHTN)。WHO在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高血压控制率21%,中国高血压控制率16%,根据AHA,美国成人高血压控制率22.5%。未控制高血压主要包括二种类型:假性难治性高血压和难治性高血压(resistanthypertension,RHTN)。假性难治性高血压是指由于外部因素导致血压升高,包括白大衣效应、药物依从性、测量技术不当。RHTN定义为:1)患者服用≥3种降压药,通常包括长效CCB、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阻滞剂(ACE抑制剂或ARB)和最大或最大耐受剂量的利尿剂;2)排除白大褂效应;3)排除高血压药物依从性;4)血压未得到控制。根据AHA统计,美国1.2亿高血压患者,RHTN比例为10%。低控制率或许与用药依从性、用药复杂性、RAAS失调、遗传(AGT基因)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方面,药物依从性是高血压控制的重要决定因素。现有降压药物主要为每日口服一次或两次,而且治疗方案相对复杂,患者通常需要多种药物才能有效控制血压。此外,抗高血压药物可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包括头晕、疲劳等,影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