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吴证券]:稳定盈利穿越牛熊周期,高股息煤炭巨头迎价值重估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稳定盈利穿越牛熊周期,高股息煤炭巨头迎价值重估

2024-01-02李润泽东吴证券话***
稳定盈利穿越牛熊周期,高股息煤炭巨头迎价值重估

煤炭有望新增7670万吨/年产能,公司中长期成长可期。公司煤炭储量135.3亿吨,在产产能3.5亿吨,权益产能2.9亿吨。其中露天矿占比40%,使得自产煤吨成本维持176元的低位。同时煤炭销售近50%为下水煤,使得公司煤炭售价较高,大幅提高吨煤利润,2022年吨毛利303元。产能方面,公司拟收购集团两处煤矿资产(2070万吨/年),叠加未来计划新建新街台格庙矿区(规划产能5600万吨/年),公司中长期成长可期。 受益于长协煤销售高占比,公司业绩具备强稳定性。公司煤炭销售中长协占比高达86%,因此煤炭售价波动远低于市场水平。悲观情景下,我们测算当港口煤价跌至871元/吨时,公司归母净利润将降至623亿元,此时公司仍具备较好盈利能力,业绩稳定性较强。 煤电联营熨平业绩周期性波动,新增装机强化抗风险能力。公司现有装机4035万千瓦,其中60%分布于电量有缺口省份,电力需求较好且电价高。因此,2022年公司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4379小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6%,同时加权平均度电售价达0.416元。 此外,公司主要电厂均分布于煤矿、铁路沿线以及航运直达区域,自供煤比例达78%,耗煤成本较低。公司持续布局火电资产以强化抗风险能力,我们预计23-25年湖南岳阳电厂、广东清远电厂等将陆续投产,合计新增权益装机容量超750万千瓦,增幅超20%。 高分红配置价值凸显,充裕现金流提升特别派息预期。2014-2022年公司年均分红率83%,而2022年分红率72.77%,高于分红承诺的60%,更远超行业平均水平44.34%。 假设23年分红率与22年持平,按照2023年12月18日股价,计算得2023年股息率7.57%,对比2018年市场低迷时公司股息率4.32%,以及同样是稳定运营的长江电力相同日期计算2023年股息率5.15%。预期未来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公司股息率将向长江电力靠拢,股价仍有近40%的上涨空间。此外,2023年公司可自由支配现金预计超1000亿元,且短期内无大幅资本开支和大额偿债需求,现金流充裕稳定,特别派息预期提升。 盈利预测与评级:公司业务模式国内外绝无仅有,属于较为稀缺的偏资源型煤电一体化运营公司。公司经营平稳,且稳定成长,兼具稳定分红特征:从PE估值法角度,我们预计23-25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633/651/662亿元,EPS3.19/3.28/3.33元,对应PE 9.83/9.56/9.41倍。另外,我们采用EV/EBITDA估值方法测算,24-25年目标市值分别为6862、7367亿元。再者,从股息率角度,如前文所述,我们预期公司股息率有望降低至5.5%左右水平,按照当前股息率7.57%计算,尚有近40%股价涨幅空间。因此考虑公司兼具稳定成长和高股息避险属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煤炭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安全生产事故。 F 1.“煤电路港航”全产业链布局,经营护城河深广 公司立足煤炭生产和销售,积极布局下游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煤化工等业务,逐步构筑“煤炭生产——煤炭运输(铁路、港口、航运)——煤炭转化(发电及煤化工)”一体化运营模式,“煤电运化”四位一体业务模式构筑公司强大核心竞争力。坐拥丰富煤炭资源,核心资产打造超长久期。资源方面,截至2023年6月,公司煤炭保有资源量达327.4亿吨、可采储量达135.3亿吨,资源储量居国内煤炭上市公司首位。若按照中国神华煤炭保有可采储量135.3亿吨及2022年产量3.13亿吨测算,其煤炭业务经营年限有望超过40年。 图1:中国神华资源量稳居煤炭上市公司首位(亿吨) 图2:中国神华煤炭销量稳坐国内煤企鳌头(亿吨) 公司控制运营大规模高容量清洁燃煤机组,积极推进新能源发电业务发展。公司电力装机以煤电为主,拥有17家燃煤电厂,其中国内16家、海外1家。同时,公司注重清洁能源的发展,拥有1家燃气电厂、1家水电厂,并已经陆续在山西、江浙、两湖等地投资风电、光伏项目。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控制并运营的发电机组装机容量达4035.3万千瓦。“路港航”协同降低运输成本,构筑自产煤成本护城河。铁路方面,公司铁路网围绕主要煤炭基地打造,目前在运营铁路10条,总营业里程约2408公里。港口方面,公司控制并运营黄骅港、天津煤码头、珠海煤码头等多个综合港口和码头,其中黄骅港为北方最大的煤炭下水港之一,下水量近四年连续位居全国首位。航运方面,公司拥有约218万载重吨自有船舶的航运船队,年航运货运量达1.36亿吨。完善的铁路、港口、航运运输网络有效降低了公司煤炭运输成本,自产煤成本优势凸显。煤化工业务打造煤炭产业链下游应用。公司煤化工板块产品主要包括聚乙烯(产能约30万吨/年)、聚丙烯(产能约30万吨/年)及其他少量副产品。煤制烯烃项目的甲醇制烯烃(MTO)装置是国内首创的大规模甲醇制烯烃装置。公司煤制烯烃项目生产所用燃料煤及原料煤全部由集团内部供应,煤炭运输和产品外运均使用铁路专线,保证原料供应和产品外送。 3/7 F 2.碳中和下煤价中枢抬升,煤电联营强化抗风险能力 “碳中和”政策压制全球煤炭行业投资意愿,造成供给端边际收紧,而需求稳定增长,最终导致煤炭行业供需失衡。2021年以来,极端天气、俄乌冲突等因素进一步加剧了煤炭等基础能源供给不足的问题,供需矛盾激化使得全球范围内煤价中枢大幅抬升。 2023年以来,受进口煤冲击影响,国内煤价回落,但仍维持高位震荡。 煤炭销售高长协占比,构筑高盈利安全边际。2017年以来,公司推动建立煤炭中长期合同与“基准价+浮动价”定价制度,对内外部客户实行统一定价,执行年度长协、月度长协及现货三种定价机制,其中年度长协定价机制为“年度长协价格=675*0.5+(全国煤炭交易中心综合价格指数+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CCTD秦皇岛动力煤综合交易价格指数)*0.5/3”。近五年公司长协煤销售量占比保持在80%左右,2023H1长协煤销量合计1.88亿吨,占煤炭总销量的86%。高比例长协下,公司煤炭综合售价基本持稳,盈利安全边际较高。 煤电一体化战略平抑煤炭价格波动,缓解高煤价带来的发电成本高企,对冲火电周期底部风险。对于发电行业,当煤价进入上升通道后,各大火电厂单位发电燃料成本普遍存在较大涨幅,全国电煤价格指数在2017年的涨幅甚至达到35%。但公司发电分部受益于自身电煤采购全部采取长协定价,单位售电燃料成本涨幅普遍低于市场电煤价格涨幅,有效对冲成本压力。2022年公司单位发电燃料成本0.271元/千瓦时,排名行业位居第二低位。 3.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公司业务模式国内外绝无仅有,属于较为稀缺的偏资源型煤电一体化运营公司。公司经营平稳,且稳定成长,兼具稳定分红特征。我们从三个角度,给予公司价值评估:从PE估值法角度,我们预计23-25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633/651/662亿元,EPS3.19/3.28/3.33元,对应PE9.83/9.56/9.41倍。另外,我们采用EV/EBITDA估值方法测算,24-25年目标市值分别为6862、7367亿元,较2023年12月18日收盘市值6110亿元还有12.30%和20.58%的上升空间。再者,从股息率角度,如前文所述,我们预期公司股息率有望降低至5.5%左右水平,按照当前股息率7.57%计算,尚有近40%股价涨幅空间。因此考虑公司兼具稳定成长和高股息避险属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风险提示 国内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煤炭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安全生产事故导致煤炭产量不及预期。 4/7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