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普华永道]:20232023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32023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报告

2023-12-15-普华永道健***
20232023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报告

扫码下载报告 研究团队普华永道 项目负责人:张立钧中国区域经济及南部市场主管合伙人 王斌普华永道咨询服务(广东)有限公司总经理 研究人员:赵安然、张艳、陈昊扬、邓岚、徐陶冶、姚嘉颖、周贝怡、刘若姒、黄颖炜 学术支持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学术组长:郝新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人员:刘幂轩祝巧玲 中山大学 学术组长:郑跃平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数字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人员:孔楚利邓雅媚赖玺滟 前言 随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23年11月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世界的目光聚焦到旧金山。这是世界级湾区所在地,集聚了苹果、特斯拉、salesforce、OpenAI等全球数字经济巨头,素有“科技创新型湾区”之称。数字经济正成为驱动世界级湾区乃至全球产业创新的核心动力。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也明确提出,推动数字化成为推动大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数字经济在大湾区发展基础深厚,其中广东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6.4万亿元,占全国数字经济增加值比重达12.8%,连续六年位居全国首位。随着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作为大湾区数字经济的新引擎按下了“加速键”,新一轮科技浪潮和新型工业化将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席卷大湾区,创新技术与创新集群不断涌现与扩散,催生多技术、多领域的跨界融合和生态重构。 普华永道在今年初启动“数智湾区2023”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通过案例征集、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剖析粤港澳大湾区智能网联汽车、工业机器人、电子信息制造、生物科技等热点产业赛道,挖掘了一批大湾 区数字经济实践案例和创新经验;联合中山大学数字治理研究中心、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等多家机构,对全球四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产业规划及前沿领域进行剖析,形成本报告。 报告发现,数字经济对大湾区制造业的重塑力量愈发强烈,通过对生产流程、生产模式以及全产业链协作的重塑,形成开放和融合的产业生态格局,而全生态的价值链模式正逐步成为制造业转型的新路径。与此同时,广阔的应用场景和丰富的数据资源,是这一价值链模式的重要要素,也让大湾区数字经济的发展前景较其他区域更甚一等。 对标世界三大国际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优势明显,空间范围更大、产业领域更宽,集中了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资源,但也存在创新竞争力不足、硬连通和软对接仍需完善、应用场景和数据要素价值的释放有限等问题。报告对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建议,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全球数字技术创新高地、世界级“数字湾区”提供参考。 目录 一、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综述 (一)总体规模和增长情况/01 1.数字经济增加值持续领先全国 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城市梯队 (二)产业基础及分布情况/04 1.聚焦数字经济三大产业基础 2.数字经济重点赛道及优质企业分布 3.助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速形成 二、智能网联汽车—以广州为例 (一)广州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画像/08 1.总体规模:广州打造万亿级规模的“智车之城” 2.区域分布:南沙先行先试引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3.产业透视:由链主企业集聚智能网联 汽车生态圈 (二)问题挑战/11 1.上游核心零部件本地供应率不高 2.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场景不足 3.产业协同治理机制有待完善 4.智慧城市建设对产业发展支撑不够 (三)措施建议/12 1.聚焦零配件供应商的培育与招引 2.加大自动驾驶商业应用场景开放 3.建立产业发展的协同治理机制 4.加快智慧城市路侧基础设施建设 三、工业机器人—以佛山为例 (一)佛山工业机器人产业画像/13 1.总体规模:佛山机器人规模呈跨越式增长 2.区域分布:以顺德、南海为主布局工业机器人应用 3.产业透视: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驱动产业发展 (二)问题挑战/15 1.产业链价值分配不均 2.本土企业规模较小 3.缺少高校和资本支撑 (三)措施建议/16 1.依托园区带动全产业链集聚发展 2.以链主企业为牵引培育本土企业 3.打通“资本—技术—产业”全周期链条 四、电子信息制造—以东莞为例 (一)东莞电子智造产业画像/17 1.总体规模:东莞具备最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 2.区域分布:围绕松山湖和长安形成 “两核多点”支撑 3.产业透视: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聚、迭代与升级 (二)问题挑战/19 1.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想转” “不会转” 2.科技研发类企业市场化融资困难 3.电子制造企业出海面临合规挑战 (三)措施建议/20 1.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服务化转型 2.挖掘利用数据要素资源实现资产增值 3.组建产业生态联盟助力企业合规 “出海” 五、生物科技—以香港为例 (一)香港生物科技产业画像/21 1.总体规模:香港生物科技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2.园区平台:园区平台提供生态要素重要支撑 3.产业透视:从研发到资本赋能提升 国际竞争力 (二)问题挑战/23 1.国际机构参与中国生物科技创新研发较少 2.大湾区生命健康集群实力落后于上海张江 3.香港缺乏大型锚定机构和跨学科研究机构 4.香港与内地之间科研数据跨境难题未解决 (三)措施建议/24 1.向内地复制推广香港科创培育经验 2.用好香港国际平台资源和资本优势 3.引导大湾区科创企业加强合作转化 4.争取更多先行制度落地港深创科园 六、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一)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新引擎/25 1.深港创新合作“新极点” 2.数据跨境流动“湾区通” 3.数字技术转化“试验田” (二)“数字智谷”雏形初显/26 1.数字经济产业释放活力 2.数据交易市场全国第一 3.数字技术创新平台集聚 (三)探路数字经济共融发展/26 1.试点“数据特区”,疏通数据要素跨境流动 2.提升数字经济能级,强化数字科技成果转化 3.便利要素通关自由,联合数字技术研发攻关 七、三大国际级湾区经验与启示 (一)旧金山湾区:高校科研催生数字科技创新生态/27 (二)纽约湾区:借助资本融合数字科技和应用场景/27 (三)东京湾区:从全球制造突围工业4.0转型发展/27 八、结论与展望 附录: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创新实践 一、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综述 (一)总体规模和增长情况 1.数字经济增加值持续领先全国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中国数字经济最活 跃的城市群。2022年,广东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 2016-2022年广东数字经济与地区生产总值规模 14 12 10 8 6 4 2 0 20162017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数字经济规模GDP规模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6.4万亿元,占全国数字经济增加值比重达12.8%,总量连续6年居全国首位。广东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9.7%,成为助推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动力。 根据2021年数据,广东数字经济中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比例约为1:2。一方面,新兴信息技术产业推动了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数字产业化持续突破;另一方面,珠三角规模庞大的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释放了巨大需求潜力,为产业数字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产值规模(万亿元) 港澳两地也为大湾区数字产业协同提供有力支撑。2022年香港成立数字化经济发展委员会,并在今年《财政预算案》中首次拨款逾7亿港元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澳门数字产业也蓬勃发展起来,并在移动支付、外卖团购等民生消费领域逐步与内地接轨。 2021年广东数字经济内部结构占比情况 1.9万亿元 4万亿元 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 大湾区城市及地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梯度分层 核心城市深圳 数字 产业链 数字产业规模 10 9 8 广州 数字创新 活跃度 数字产业规模 9.5 9 数字 产业链8.5 数字创新 活跃度 数字新基建 数字新基建 数据来源:《粤港澳大湾区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指南》,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等。 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的城市梯队 课题组从数字产业规模、数字创新活跃度、数字设施基建、数字产业链四大维度,全面对比大湾区“9+2”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可划分出四个城市梯队。根据各城市公布数据,深圳数字经济规模近万亿元,广州超过3000亿元,两市数字技术创新相关发明专利数量超万件,数字新基建投资数千亿元,数字产业链基本完备,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数字化程度水平最高的数字城市。东莞、佛山数字经济规模超千亿,数字技术创新相关发明专利数量仅次于广深,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迅速,新晋成为湾区数字经济次核心城市。珠海、惠州数字经济综合水平次之,处于湾区数字经济建设二线城市。中山、江门、肇庆正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经济综合建设情况位于湾区城市三线水平。此外,香港数字经济规模超千亿港元,汇集众多一流高校及技术研究机构,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打造“数字湾区”。澳门数字经济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产业规模尚小,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创新能力待提升。 次核心城市 数字产业规模 数字产业规模 8.5 8 7.5 8 7 6 东莞佛山 数字产业链 数字创新活跃度 数字产业链 数字创新活跃度 数字新基建数字新基建 数字新基建 数字新基建 数字创新 活跃度 数字产业规模 7 6 5 数字 产业链 数字创新 活跃度 惠州 数字产业规模 7.5 7 6.5 数字 产业链 二线城市 珠海 三线 6 5 4 中山数字产业规模 5.5 5 4.5 江门数字产业规模 10 5 0 肇庆数字产业规模 数字产业链 数字创新活跃度 数字产业链 数字创新活跃度 数字产业链 数字创新活跃度 资料来源: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产业研究中心分析整理,数据截至2023年10月。 数字新基建 数字新基建 数字创新 活跃度 数字产业规模 4 2 0 数字 产业链 数字创新 活跃度 数字产业规模 10 5 0 数字 产业链 澳门 港澳 香港 数字新基建 数字新基建 数字新基建 (二)产业基础及分布情况 1.聚焦数字经济三大产业基础 政策支持、行业趋势、科技创新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三个基础。为此课题组梳理了各产业的目标定位、发展方向以及重点领域,对行业热门赛道的市场空间、应用前景展开综合判断,同时比较了各产业的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1)产业政策方面。结合《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等政策要求,在数字产业化方面,当前广东省重点关注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产业、超高清视频显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智能机器人、区块链与量子信息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等领域。在产业数字化领域,智能家电产业、汽车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均为具有代表性的关键领域。 大湾区政策支持数字经济重点赛道评估分析(“双十”产业集群相关) 行业趋势 指数高 高成长性优势赛道 智能网联汽车 新一代电子信息 智能机器人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 高端装备制造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超高清视频显示 智能家电 数字创意区块链与量子信息产业指数高科技创新 注:图表所列行业为广东战略性产业集群中涉及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大领域产业,行业趋势表征市场认可度、市场规模、 赛道产品等综合指数;科技创新表征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成果、高精尖人才等综合指数。 资料来源: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产业研究中心。 (2))行业趋势方面。近年,人工智能、大数据、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不断实现创新突破,5G、VR/AR、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使用性能和应用边界不断拓宽。 例如,区块链专利申请数量在全球占比超过84%;全国累计上云用云企业超过360万家。数字技术供给持续推动制造、能源、汽车、农业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已经覆盖45个国民经济大类。以汽车领域为例,全国已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超过15000公里,自动驾驶出租车、无人巴士、自主代客泊车、干线物流以及无人配送等多场景示范应用加速开放。 (3)科技创新方面。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