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君迪同济大学]:2023年度中国汽车智能座舱典范研究白皮书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3年度中国汽车智能座舱典范研究白皮书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2023年度中国汽车智能座舱典范研究白皮书

2 当前,汽车产业变革路径正向电动化、网联化和智能化不断推进。智能座舱作为引领汽车行业变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于用户的用车体验有着极为直观的影响。依托“华舆奖”评选,J.D.Power|君迪与同济大学HVRLab从用户体验、技术配置、人机交互、安全性、场景智能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呈现出不同视角下的智能座舱新蓝图。 Part1消费者体验成为智能座舱关键竞争力 Part2 Part3 AIGC为汽车智能座舱的突破提供新机遇 2023智能座舱十大前瞻趋势 Part42023典范智能座舱点评 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J.D.Power2023中国新车购买意向研究SM(NVIS)的研究揭示了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转变,在购车决策中价格对消费者的影响力减弱,而汽车智能化配置、功能体验等重要性不断攀升,智能化在购买决策因素中的权重占比由2022年的 12%上升至14%。图1 此外,消费者也更愿意为智能化体验付费,无论是新能源车消费者,还是燃油车消费 者,都表示愿意为智能化提升而提高预算,且增幅分别为9%和47%。图2 图1:潜客购车决策影响因素权重 2022 2023 1.9% 12% 14% 12% 12% 14% 13% 14% 14% 16% 16% 18% 18% 14% 13% 0.0% -1.4% -0.3% -0.3% 0.6% -0.4% 汽车的智能化体验购买体验 价格 产品设计产品性能汽车质量品牌 *数据来源:2023年中国新车购买意向研究SM(NVIS) 图2:潜客为智能化体验增加额外预算 新能源车潜客1为智能化体验提升增加的额外预算 燃油车潜客2为智能化体验提升增加的额外预算 年份 增加预算比例 增加预算金额 2022 1.38% 3361元 2023 1.41% 3680元 年份 增加预算比例 增加预算金额 2022 1.16% 2551元 2023 1.60% 3757元 +9%YoY+47%YoY 1新能源汽车潜客为“我最想购买的车型”选择新能源车型的人群2燃油车汽车潜客为“我最想购买的车型”选择燃油车车型的人群 2023年度中国汽车智能座舱典范研究白皮书|消费者体验成为智能座舱关键竞争力 2023年,行业品牌最高配情况下,安装先进科技配置的数量为11个,而消费者可感知到的先进科技配置数量仅为3.8个,反映出车企设计并运用在车辆上的先进配置,与消费者实际感知间存在较大差距,各品牌间感知装配率和使用的先进技术配置数量各不 相同。图3 自主新势力 小鹏 理想蔚来 21.944% 21.7 19.6 42% 44% 8.7 9.2 9.5 自主创新 极氪 深蓝汽车 广汽埃安 24.0 17.3 17.8 36% 35% 28% 5.0 6.1 8.6 传统自主 领克 坦克广汽传祺 5.5 5.1 4.8 18.1 14.1 16.1 30% 36% 30% 图3:感知装配并使用的先进技术配置数量(根据感知装配并使用的数量排序)TOP3 际 江铃福特 4.0 12.0 33% 豪 梅赛德斯-奔驰 6.4 15.9 40% 华品牌 林肯路虎 5.6 5.0 11.1 15.5 36%45% 主流国 特斯拉 长安福特 15.0 13.6 46% 30% 4.1 6.9 最大配置数量2 感知装配使用的数量1 1.感知装配使用的配置数量:受访者在TXI调研中选择装配并使用过的先进技术配置平均。 %品牌先进配置渗透比例3 2.最大装配数量:通过抓取调研车型的官网配置和第三方公开材料,以品牌为基础计算出的各品牌的先进技术配置的综合装配数量的理论最大值。这是一个客观数值,不受抽样和被访者偏差影响,但受制于抓取到的官网配置和第三方公开材料的精确性。 3.配置渗透比例为感知装配使用的数量除最大装配数量。 注:只显示有效样本足量(n>=100)的品牌。 在线实时导航和车载智能语音助手被大多数用户接受,渗透率分别达到59%和51%。官方车控APP渗透率(39%)和OTA在线升级渗透率(38%)进一步提升,且增速较快,这四项配置也是今年研究中用户最频繁感知到的配置组合,逐渐确立其在智能化 体验中的基石地位。图4 技术接纳曲线是根据对美国大量的产品和公司进行的研究发现创新技术的扩散是在不同阶段被不同人群接纳的过程。根据《创新的扩散》理论,新的技术(产品)在从“早期采用者”向“早期多数派”的渗透过程中,产品将面临需求差异较大的人群,“早期多数派”更偏“实用主义”,他们可能无法被吸引“早期采用者”的功能和场景触动,导致新技术向主流市场的渗透遭遇“鸿沟”。因此,识别主流市场消费者的需 求将成为下一阶段智能化渗透的关键。图5 图5:技术接纳曲线 早期市场 主流市场 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采用人群后期采用人群 数据来源:TheDiffusionofInnovations,Rogers,E.(2003) 迟缓者 技术采纳曲线阈值 跨接纳人群 的渗透增同长接纳人群 的渗透增长 图4:先进技术配置渗透趋势 仅显示足量样本配置(N>=100) 2023年度中国汽车智能座舱典范研究白皮书|消费者体验成为智能座舱关键竞争力 8 拥堵辅助驾驶、自动泊车辅助、驾驶员监测、车家互联、多账户登录设置和数字钥匙的装配率均达到或超过了16%,已初步“跨越鸿沟”。其中,数字钥匙是六个“跨越鸿沟”配置中粘度最高的配置,接近六成的用户频繁使用数字钥匙,同时有接近四成 用户表示下次买车一定需要这项配置。图6 乘客娱乐显示屏和车外智能灯光的渗透率分别为1%和2%,但拥有这些配置的用户中超过一半会频繁使用它们。反映出早期市场对于车内娱乐功能和车外个性展示有 一定需求,值得关注。图6 图6:再购意愿vs.频繁使用比例 创新者 早期采用者 早期多数派 晚期多数派 2.5% 16% 50% 84% 配置名称框的颜色代表技术采纳曲线阈值象限分割为市场平均; 气泡大小和配置名称后的百分比代表装配率;红色字体的配置为2023年“跨越鸿沟”的配置粗体配置为频繁使用高比例超过50%的配置 在市场深度上升,配置持续渗透的背景下,行业整体先进技术配置的问题数,由2022年的32.4个PP100(每百辆车问题数)下降至30.1个PP100。其中,智能座舱先进技术配置的PP100从27.1个下降到23.9个,而智能驾驶先进技术配置的PP100从16.4个下降到10.8个,先进配置的质量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图7&图8 图7:功能表现指数–PP100 13.7 8.0 10.8 27.632.430.1 202120222023 PP100平均每个先进配置的PP100 1.1 1.0 2.5 0.4 0.9 1.3 1.3 3.0 3.7 3.7 4.8 2.2 1.3 1.8 0.9 2.5 2.6 0.9 3.3 2.7 1.3 4.0 4.4 2.7 0.6 0.6 图8:各问题类别–PP100 故障/无法工作工作不稳定/不准确 不易理解/难以使用吵闹/让人分心 自动泊车辅助数字钥匙车家互联行业平均每个先进技术配置驾驶员监测多账户登录设置拥堵辅助驾驶 研究显示,智能座舱中不易理解/难以使用的问题占比达到34%,反映出随着智能化配置渗透率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购车人群开始接触到先进科技配置,易用性和易理解性成为此项技术能 否被大众广泛接受的关键要素之一。图9 图9:智能座舱先进配置各问题类别PP100占比 19% 20% 15% 32% 33% 34% 47%3% 38% 44% 9% 7% 2021 吵闹/让人分心 2022 不易理解/难以使用 2023 不稳定/不准确故障/无法工作 自主新势力品牌在豪华和主流品牌细分市场的表现突出,占据领先位置。主流品牌的“第一梯队”来自于自主新势力品牌和自主新创品牌,其在市场深度和功能表现均领先于行业;传统自主品牌中一部分品牌在市场深度方面表现优于主流平均,但功能表现指数优于主流平均的品牌数量较少;多数主流国际品牌在功能表现和市场深度两个方面均落后于主流平均。图10&图11 图10:豪华品牌与主流品牌TXI创新定位 注:仅显示足量样本的品牌(N>=100)象限分割为细分市场平均 图11:TXI创新&市场深度&功能表现指数 2023年度中国汽车智能座舱典范研究白皮书|消费者体验成为智能座舱关键竞争力 在当今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正在给汽车智能座舱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汽车内部的交互体验,还大大增强了汽车与乘客之间的互动性。在此,我们将探讨AIGC技术如何影响汽车智能座舱,包括适合的场景、应用中的挑战,以及对座舱形态的影响。 AIGC在汽车智能座舱中的应用,首先要强调的是其对场景的适应性。与聊天、绘画等功能不同,AIGC需要专门针对汽车出行场景进行优化。例如,在驾驶过程中,AIGC系统能够提供实时导航、车况监控等实际价值高的服务,而非仅仅是娱乐性内容。 AIGC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帮助驾驶者和乘客规划行程。与传统导航系统相比,AIGC能够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如出行时间、饮食偏好、停车场位置偏好等)制定更为精确和个性化的路线。举例来说,如果用户喜欢避开拥挤的餐厅,AIGC可以实时监控并推荐人流较少的就餐地点。 在智能座舱中,AIGC的另一大优势是能够预测并理解用户未明确表达的需求。例如,当用户唤醒语音助手时,系统可以根据上下文预判用户可能想要调节空调或是寻找附近的餐厅,并主动提出建议,类似于母亲通过孩子的非言语行为理解其需求。 要实现这些高级功能,AIGC系统必须基于强大而深入的数据训练。这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大数据的样本量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将不同类型的数据(例如,关于用户的停车偏好、行驶习惯等)深度整合和分析,从而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然而,这些数据目前并没有被汽车企业和互联网巨头所充分采集和掌握。 尽管AIGC在智能座舱中的应用充满潜力,但它仍面临着生成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方面的挑战。由于AIGC生成的内容并非直接来源于搜索引擎,而是通过算法生成,因此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例如,推荐的餐厅的名称或地址可能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会给用户带来不便,甚至还有可能带来安全风险。这就需要更加精确和可靠的算法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当前智能座舱的设计以触摸式中控屏作为交互的核心,这种设计方式虽然存在驾驶分心的问题,并可能导致内饰设计的同质化,但它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第一,输入与输出界面二合一。触摸式中控屏将输入和输出界面结合在一起,用户可以直接在屏幕上看到并操作信息。这种“所见即所点”的方式,相比HUD(平视显示器)等其他显示技术,提供了更直接的交互体验。用户不需要在不同的界面之间切换视线,大大降低了操作的复杂度。 第二,操作直观性。通过触摸屏幕,用户可以直接控制车辆的各种动作,例如调整后备箱开启的角度。这种直观的操作方式,使得用户能够更加直接地与车辆互动,相比于物理旋钮或触控板,触摸式中控屏提供了更为灵活和直观的用户体验。 第三,信息展示的灵活性。触摸式中控屏能够展示大量信息,通过层层深入的界面设计,在有限的屏幕空间内显示几乎无限的内容。与传统的功能按键相比,这种设计在信息展示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满足现代驾驶者对信息获取的多样化需求。 第四,系统能力的清晰界定。触摸式中控屏还具有明确的能力边界,系统能提供的功能和服务都直观地展示在屏幕上。这种清晰的界面设计,相比于语音控制等其他交互方式,为用户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操作指引和功能理解。 2023年度中国汽车智能座舱典范研究白皮书|AIGC为汽车智能座舱的突破提供新机遇 随着AIGC技术在汽车智能座舱中的成熟和普及,它将对当前依赖触摸式中控屏的交互方式带来重大变革。 第一,输入与输出的不对等性。AIGC技术的一个核心特点是能够通过非常少量的用户输入提供大量的内容输出。这意味着输入与输出量不再处于同一数量级,也就不再需要触摸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