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农银国际]: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宏观及投资策略分析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宏观及投资策略分析

2023-12-13陈宋恩、姚少华农银国际胡***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宏观及投资策略分析

2023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宏观及投资策略分析 1 农银国际 2023年12月13日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宏观及投资策略分析 经济师姚少华博士 高质量发展是2024年经济工作的主基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 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 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总 结讲话,对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提出要求。 会议首先肯定了2023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但同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包括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我们认为有效需求不足体现为今年年初以来整体投资以及零售销售偏慢。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表现为通胀疲弱,通缩风险上升。风险隐患仍然较多,主要以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三大风险为代表。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表现为今年出口表现负增长。由于2022年较低的基数效应,我们预期2023年全年GDP实际增长5.3%左右。 对于2024年的整体经济工作,会议认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通过上述表述可看出2024年经济工作的关键词是高质量发展。为使整体经济工作做到高质量发展,我们认为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尤为重要。 首先,2024年中国的经济需要保持在一定的增速,稳增长或是2024年的首要目标。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虽然本次会议未明确给出2024年经济发展主 要预期目标,我们预计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上GDP增速目标或设定在5.0%左右,也可能设定为4.5%-5.0%。我们预计中国经济在2024年将增长5.0%(图表1)。消费的持续复苏以及制造业投资的温和回升将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相反,仍偏疲弱的房地产行业和部分地方政府高企的债务水平将是主要挑战。 图表1:经济预测 经济指标 2022年 2023年预测 2024年预测 实质GDP增长,% 3.0 5.3 5.0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5.1 3.0 4.0 零售销售增长,% -0.2 7.0 6.0 以美元计出口增长,% 7.0 -5.5 2.0 以美元计进口增长,% 1.1 -6.0 2.5 工业产出增长,% 3.6 4.1 4.5 消费物价通胀,% 2.0 0.4 1.5 生产物价通胀,% 4.2 -3.0 0.5 M2增长,% 11.8 10.0 9.5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十亿人民币 32,010 35,500 37,000 整体新增人民币贷款,十亿人民币 21,310 23,000 24,000 年底每美元兑人民币在岸现货价 6.8986 7,0000 6.8000 1年期LPR,% 3.65 3.45 3.25 5年期LPR,% 4.30 4.20 4.00 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农银国际证券预测 其次,2024年要有效化解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当前中国经济主要面临三大风险,包括房地产风险、部分地方政府债务高企风险以及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本次会议对房地产风险着墨最多,强调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我们预期2024年房地产投资在稳地产政策特别是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快以及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下或略有反弹。房地产销售在按揭利率下调下料低位回暖。沿着先立后破的思路,预期政策将继续呵护房地产、地方债务化解以及中小金融机构。 第三,高质量发展需要中国的科技创新进一步突破。本次会议在2024年的九大经济工作里,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放在首位,反映中央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可以预计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加大对中国的 技术封锁力度,所以中国须加快形成核心技术突破体系,实现重大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令投资回报率上升。科技创新亦可提高中国出口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以及国际定价能力,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的竞争实力。 此外,会议对2024年的宏观政策进行了定调,确定2024年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适度加力是2024年财政政策的关键词,意味着适当增加财政支出规模。我们预期 2024年中央财政预算赤字率与2023年大致相同,约在3.8%左右。为增加地 方政府的广义财政空间,我们预期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额度或在4万 亿左右,小幅高于今年的3.8万亿规模。我们预期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 付在2024年将进一步扩大,2024年转移支付的规模或达到11万亿左右,小 幅高于2023年的10.06万亿规模。 货币政策方面,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为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我们预期人民银行在2024年将继续下调基准利率。我们预计2024年年底1年期与5年期LPR的利率水平分别下调在3.25%及4.00%。为增加金融市场流动性,我们预期2024年人民银行将继续下调RRR两次。汇率方面,由于美联储开始进入降息周期、中国经济反弹以及贸易顺差仍处于高位,我们预期2024年年底美元兑人民币在岸现货价或为6.8000左右。 会议还明确了2024年9项重点工作(图表2)。一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三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四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五是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六是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七是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八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九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图表2:2024年9项重点工作1.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2.着力扩大国内需求3.深化重点领域改革4.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5.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6.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7.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8.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9.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来源: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银国际证券 投资主题 研究部主管陈宋恩 2024年是“十四五”规划的第四年,我们预期政府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应对 经济发展及挑战,保持经济增长。如果不出现意外的黑天鹅事件,我们对2024年中国经济应该保持谨慎乐观。“十四五”规划的首两年,2021-22年的经济发展受到新冠病毒疫情控制、俄乌冲突爆发引发的全球能源和食品供应危机、大部分发达国家利率飙升抑制需求等不利影响。2023年,即“十四五”规划的第三年,国内经济受到外需和内需(包括消费和投资)疲弱的叠加不利影响。2024-25年是政府经济工作加大力度的时期。 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向资本市场传达了以下投资主题 扩大内需是必然选择。我们判断,除新冠病毒疫情控制因素外,2022-23年的大部分负面因素将在2024年继续存在。鉴于外需疲弱,2024年中央政府稳定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是扩大内需,特别是私人消费、私人投资和公共投资。 虽然我们预计政府将积极主动地扩大财政政策,但我们相信政府将更加遵守财政纪律来使用财政资源。我们认为政府将偏向于限制公共支出、但增加财政资源用于公共投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对于稳定经济增长、吸引民间资本加入政府主导的项目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事实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严格转移支付资金监管,严肃财经纪律;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严控一般性支出;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等要求。如果财政政策的扩张主要是增加公共投资,政府只是将手中的货币转化为具有长期经济回报的实物资产,那么我们就不必过度担心财政赤字的增加。当然,不排除一些资本市场投资者或信用评级机构可能对财政赤字增加感到担忧,因为财政支出和投资的细节尚不清楚。 图表3:2021-23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支出比例在提升中,中央收入支出比例偏高,但地方收入支出比例偏低,中央负责财政资源再分配工作 时期 1-10/2023 1-10/2022 2022年 2021年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支出比例 0.87 0.84 0.78 0.82 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支出比例 2.84 2.82 2.67 2.58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支出比例 0.55 0.52 0.48 0.53 来源:财政部财政收支情况、农银国际证券 图表4: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变化 -存量政府债券、企业债券、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变化(%) 2023年政府增加发债投入实体经济 28.0 26.0 24.0 22.0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0 (2.0) 14.3 10.7 12/17 03/18 06/18 09/18 12/18 03/19 06/19 09/19 12/19 03/20 06/20 09/20 12/20 03/21 06/21 09/21 12/21 03/22 06/22 09/22 12/22 03/23 06/23 09/23 (0.7) 红线:政府债券余额同比变化;黑线:企业债券余额同比变化;绿点线:人民币贷款余额余额同比变化注:截至2023年10月末 来源:人民银行、农银国际证券 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机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我们认为经济增长需要新的增长动力轨迹,新的增长动力意味着发展新的朝阳产业。随着中央明确提出哪些新兴产业赛道将出现,相关扶持政策或措施将会出台。此外,中央还可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政府支持的新兴产业的金融资源配置。 二级市场机会-扩大内需仍是主要投资主题。上述这些新兴行业可能会被二级市场投资者视为高风险行业,因为这些新兴行业的公司可能规模较小且处于公司成长周期的早期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