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生物机构调研报告 调研日期:2023-12-11 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专注于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一家物联网科技生态新物种。海尔生物以用户最佳体验为目标,提供物联网生物科技解决方案,包括血液安全场景、疫苗接种场景、生物样本库场景和药品及试剂场景等。公司自主研发掌握超低温制冷核心技术,是全球唯一覆盖-196℃至8℃全温域的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服务商。海尔生物已拥有263项已获批及在申请专利,其中包括65项发明专利。公司的核心研发人员牵头或参与起草了9项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行业国家标准,并参与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标准起草。海尔生物研发的航天冰箱多次搭载神舟飞船被送往外层空间执行科研任务,并助力国家深渊海沟和南极科考。此外,海尔生物还研发了疫苗网、生物样本网和血液网场景方案,并在国内外市场落地应用。 2023-12-12 董事会秘书黄艳莉 2023-12-112023-12-12 特定对象调研,现场会议,线上会议- 安信证券 证券公司 - 恒生前海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红塔红土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汇丰晋信 基金管理公司 - 交银施罗德 基金管理公司 - 利安人寿 寿险公司 - 量度资本 投资公司 - 上汽颀臻资管 资产管理公司 - 太平资产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 天风证券 证券公司 - 新华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博时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新华资产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 永安国富 资产管理公司 - 长安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长江养老 寿险公司 - 招商证券 证券公司 - 招商资管 资产管理公司 - 真脉投资 - - 财通证券 证券公司 - 崇山资本 - - 创金合信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东方红资管 其它 - 东方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方正富邦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国新证券 证券公司 - 问题一:请问公司核心业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 答:从生命科学板块来看,公司前期持续投入的技术创新逐渐成为新增长引擎,自动化样本管理、生物培养、离心制备等业务进入收获期, 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业务行业需求波动带来的冲击。从医疗创新板块来看,一方面,新拓展的用药自动化业务受益于医疗新基建实现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血/浆站、公卫等用户需求有所复苏,支持医疗创新板块持续增长。问题二:请问公司行业中国产替代是否是未来发展的 趋势? 答:近年来国产替代政策频出,带动行业向国产化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鼓励医疗器械公司自主创新,提高我国医疗设备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促进医疗器械国产化的政策不断推出。《“十四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明确到2025年,开发20-30种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重大新药、关键试剂耗材和高端医疗器械,不断提高国产化自主供给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提出在功能、质量等指标满足采购需求的条件下,政府采购应当购买国产仪器,且对于首次投放市场的国产仪器,政府采购应当率先购买,不得以商业业绩为由予以限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能力建设,推进医疗器械国产化;《关于修订发布<研发机构 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管理办法>的公告》强调符合条件的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全额退还增值税。此外,地方层面也紧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进口替代的相关政策。广东、山东、北京、四川、贵州等多个省市出台了支持国产的集中采购政策,陕西、浙江、安徽等多个省份出台了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增加采购进口产品的限制条件。根据艾瑞咨询数据,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总量将到达17,168亿。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发展规律的双重作用下,医药生物产业自主创新实现国产替代成为行业的大势所趋。 问题三:请问公司对当前行业发展趋势怎么看? 答:虽然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下行业需求出现短期波动,但生命科学发展和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作为与人民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行业长期向好趋势不变。一方面,近年来各国持续加大政策支持,拓宽了下游用户场景,打开了行业的广阔市场;另一方面,下游用户从粗放型向精准化的生产力发展加速了以智慧实验室、数字医院为代表的数智场景需求升级,国产替代的差异化优势逐渐体现,行业空间进一步扩大。 问题四:请问公司非存储类产业在海外市场的进展情况? 答:公司在海外市场的产品日趋丰富、场景方案竞争力不断提升,生物安全柜、生物培养等系列产品方案保持快速增长,2023年血浆采 集耗材在刚果、孟加拉国等地区实现零的突破,实验室耗材销售至美国、荷兰、加拿大、瑞典等国家。同时公司突破商务部对外援助物资 项目,中标非盟非洲疾控中心项目并完成交付,为用户提供实验室设备整体解决方案。截至2023年上半年海外经销商网络突破800家 ,并在欧美亚等地相继实现团队、营销、制造、仓储、售后等当地化发展;未来,公司将继续扩大用户覆盖、持续交互深耕,加快新产品和方案拓展,提升海外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