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永磁业绩增长与市场拓展 金立永磁主营稀土永磁材料,下游直供机厂商,上游采购稀土金属;18年以来产能翻倍增长,预计2025年达到4万吨。公司核心利润增长来自于磁材板块扩张及自助件板块增长,磁材单吨净利润历史低位,未来有增长空间;公司拓展墨西哥项目,针对机器人及新能源汽车组件。研发持续增长,产品性能行业领先;与稀土集团合作保障原料供应,客户粘性强,调价机制优化减少利润波动,未来几年净利润有望维持。 2.机器人市值潜力与磁钢业务发展 公司估值较高,但机器人业务潜在贡献巨大,预计为核心增长点。已实现产能快速增长,2025年赣州工厂预计产能达17,000吨,2026年包头产能将超过赣州。新能源车业绩增长显著,占营收近50%;风电领域占比下降,市场调整影响明显。 3.赣州新项目产能及成本分析 预计产能进度:赣州项目预期明年年底或后年初投产,预计2025年产能能达到4万吨原材料,但成品率因边角料减少需扣除,23年实际产能估计约2万吨,成品约1.5万吨。墨西哥项目布局:墨西哥子组件项目将提升人形机器人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美国IRA法案补贴和墨西哥低成本优势为项目建厂的主要因素,预计三年后投产。市值空间分析:根据产品单价和净利率预估,子组件项目潜在营收可达50亿,利润约7.5亿,市值空间大约220亿,当前市值中未充分体现子组件板块价值。 4.稀土磁材行业技术与成本优势 技术方面:公司磁性能指标均处于行业前列,产品性能明显领先,主要磁性能指标如内禀矫顽力、磁感应强度等均属高性能,体现出公司制造工艺水平领先。经济技术方面:公司具备降低成本的经济渗透技术,能够优化配方,减少高性能稀土材料使用,磁材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接近50%,展示其产品和生产技术优势。原材料和客户绑定:公司与稀土主流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抵抗稀土价格波动能力较强,下游客户包括全球前十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商,公司客户绑定强劲,有利于稳定和增长订单。 5.稀土行业供需趋紧平衡 公司采用固定价格订单策略,在稀土价格波动中抵御风险,尽管弹性小但对利润有正面影响,整体影响限制。稀土供应增加主要来自中国及缅甸,但预计未来供应增速将放缓,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增量较小,供给端趋势向好。需求端体现在工业电机和风电,风电从直驱向半直驱转变导致需求下降。短期内工业电机和机器人需求增长,而稀土持续用于直驱技术。 6.磁材产能投放与盈利预测 磁材行业产能投放与产量分化:产量增长不一定与产能增长同步,个别公司产能释放但产量未增,而其他公司产能和产量同步增长,影响各自业绩增长。磁材行业主要增量来自金、立永磁、正海、宁波一生和中国三环,但中国三环扩产进度慢,产能扩张速度低于预期。公司预期盈利增长明确:传统业务预测至2025年利润约10.5亿,如打满产能至13亿,目标市值可达260亿,未来三年有翻倍潜力。对应的15,000吨成品,若扩产到3万吨,利润翻倍应没问题。 Q&AQ:赣州的项目预计何时能够投产?产能目标是多少? A:赣州这个项目预计要到明年年底,甚至后年才能投产,整体规划到2025年其产能会达到4万吨毛坯。 Q:公司目前的产品结构和成品率是怎样的?今年实际产能如何? A:公司目前的产品结构对应的成本率大约是73%左右,但可以按照75%的成品率进行估算。因此,4万吨的产能大概能得到3万吨的成品。目前明面上产能是23,000吨,但由于今年在爬坡过程中,所以实际产能使用了大约2万吨,预计全年成品量会在15,000吨左右。前三季度成品量约为11,000吨,考虑到四季度产量可能会比三季度的4,000吨还多,因此达到15,000吨应该是可行的。此外,传统业务的年化增幅大概在20%左右。 Q:墨西哥的子组件项目是如何规划的?墨西哥为什么会成为公司布局的关键地点? A:墨西哥子组件项目原本规划作一个磁钢项目,但在三季度末变更为100万台套的磁组件项目,以提升公司在人形机器人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墨西哥北部的蒙特雷有众多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成本较低,且较靠近美国市场,这意味着较低的运输成本。美国的IRA通胀削减法案提供了新能源汽车补贴,要求在北美组装的车辆以及其关键原材料来自可信贸易伙伴。由此,立足墨西哥,公司能够享受补贴并省去从中国运输到美国的成本。墨西哥的制造和运费成本的优势是一个核心优势,投产时间预计在2025年至2026年。 Q:子组件和磁材在业务上有何区别及其财务影响如何? A:子组件与传统的磁材相比,其单机价值和毛利率都相对较高。如果按照每台套5000元至1万元的估值,100万台套的项目可带来约50亿的营收。按照15%的净利率计算,对应的利润约在7.5亿左右。若以30倍的市盈率计算,对应的市值空间大约在220亿左右。当前200多亿的市值中似乎并未充分计入子组件部分的价值。此外,在宁波的3000吨紫彩项目中还包含消费电子用的子组件生产,尽管其单台价值不能与汽车领域相比,但也有大约20至30元的单件价值,预计盈利前景良好。 Q:贵公司在磁材行业的技术优势,以及产品的性能表现如何? A:虽然磁材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比较接近,我们的公司在主要磁性能指标上仍处于行业前列。主要的磁性能指标包括矫顽力、内禀矫顽力、磁感应强度矫顽力和最大磁能积,这些都受到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制备工艺影响,被视为衡量公司制造工艺水平的技术变量。以磁能积来分级,高于60的属于高性能,而我们的产品数据在81,是行业中最高的,这表明我们在高性能磁材方面确实存在明显领先。 Q:公司如何通过技术提高磁性能和降低成本? A:公司实施经济渗透技术,主要采取的策略是通过增加中重稀土的扩散技术来降低稀土含量,从而在保持磁性能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成本。该技术也促进了超高牌号产品的开发,目前这类产品的占比接近50%,是具有较高附加值和偏向高端市场的产品。公司的研发成果在性能上比同行略有优势。 Q:公司在原材料方面有什么战略吗? A:我们的稀土原材料主要来自中国稀土集团和北方稀土,未来预计形成一南一北的双寡头供应格局。我们与这两大集团都有长期合作,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除了原生稀土,公司还布局回收稀土,已收购银行型材51%股权,有5000吨分离能力,并可能进一步建设金属厂。我们也通过库存管理减少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并保持存货周转天数和资产减值损失的稳定性。 Q:贵公司如何与下游客户建立关系,能否概述一下业务分布情况? A: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绑定了全球前十大的生产商,包括比亚迪和特斯拉。我们还通过博世集团供应电机产品,并作为美的、格力等知名品牌的磁钢供应商。风力发电业务中,我们是前五大厂商中的四家的客户,与金风科技关系密切,后者也是我们的股东之一。海外市场的需求增长也是公司未来的重点。此外,不同客户的调价机制不同,调整频率从每月到每年不等,依据原材料价格波动情况进行相应调整,以保证公司盈利能力的稳定。新能源车领域目前是按季度调价,占公司业务比重超过50%,这构成了公司盈利波动较小的一个重要原因。 Q:公司在稀土价格波动中是如何处理固定价格订单的?这会怎么样影响到公司的盈利? A:公司在稀土价格波动中,确实签订了一些固定价格的订单。当稀土价格下跌时,这些固定价格订单对公司盈利有利,但在稀土价格上涨时,这些订单的价格弹性较小。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固定价格订单只占一小部分,公司还是依靠价格可调订单,所以即便稀土价格上涨,这些固定价格订单对整体盈利的影响并不大。总体来看,这些订单作为利润的一个调节项,对公司盈利有一定帮助。 Q:你能否概述一下目前稀土行业的现状及其对磁材行业的影响? A:磁材行业的价格会受到稀土价格波动的影响。去年以来,稀土价格总体呈现下跌趋势,这主要是由于供需两端都出现了下跌的因素。从供给端来看,中国的稀土供给同比增长较快,今年上半年第一批稀土开采指标同比增速达到了20%,但第二批增速放缓至10%,显示供给增速有所调整。同时,缅甸作为全球第四大稀土供应国,其供给量也大幅增长,今年成为全球第二大供应国。不过,明年缅甸的供给增速预计将明显放缓。关于需求端,例如空调等领域的需求相对弱,但新能源汽车、节能电机、工业电机和机器人的需求在增长。以风电消费为例,技术更迭导致单位用量下降,但海外市场仍倾向于使用直驱技术,这可能会增加对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因此,整体供给和需求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预计未来供需平衡将逐渐趋于紧张或出现小幅缺口。 Q:磁材行业的产能投放情况如何? A:磁材行业的产能投放呈现分化的趋势。一些公司虽然增加了产能,但产量并未同步增长;而其他公司则产能和产量都在增加,导致业绩增长各不相同。释放的产量还需持续关注。目前,产能的主要增量来自金、立永磁、正海、宁波一生和中国三环这几家。但是,比如中国三环的扩产进度实际上较慢。依照原来的扩张计划,中国三环应该达到5.25万吨,实际上差不多只做到了2万吨。今年他们仅扩了5000吨,明年计划再扩5000吨,进度比预期缓慢。不仅中国三环,其他一些公司如大地雪花、宁波医生等的扩展进度也放缓。从这个角度来看,磁材产能投放的竞争并没有预想中激烈。 Q:公司的盈利前景以及市场估值能否具体说明下? A:我们仅基于公司的传统业务增长,在2025年预计盈利大约为10.5亿元。如果产能充分释放,利润达到13亿元应该不成问题。目前利润已经接近7亿元,对应的是15,000吨的产量。如果将产量扩大到3万吨,利润翻倍是可期的。以13亿元利润计算,按照20倍市盈率,估值将达到大约260亿元。再加上包括三c组件、机器人组件在内的资产制度等其他业务,公司有很大的增值空间。我认为,未来三年公司市值有翻倍的潜力。干到13个亿应该是没问题的,未来三年翻倍的空间是能够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