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天风证券]:2023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理解央行的用心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2023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理解央行的用心

2023-11-28孙彬彬、隋修平天风证券王***
2023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理解央行的用心

理解央行的用心 证券研究报告 2023年11月28日 作者 ——2023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 孙彬彬分析师 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6090003 摘要: 三季度货政报告落地,首要关注是资金问题。 2022年下半年以来,央行调控资金的思路可能发生一定变化,当资金面临客观压力,央行可能不会进一步提供流动性支持,资金利率大概率出现阶段性波动区间放大、中枢上移的情况。 究其原因,一方面受到汇率贬值压力影响,但关键是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基本面所反映的客观现状和金融防风险。 我国处在新一轮转型时期,结构性改革、“破立并举”可能会带来经济短暂收缩,上一轮相似时期是2014-2016年,当时资金利率连续一年以上时间又低又稳,结果是催生了同业杠杆。 因此在高层关注之下,央行改变调控资金的方式,资金面的阶段性收紧也会客观上限制金融杠杆。 往后看,政府债净融资仍有万亿以上规模待放量,“统筹衔接好年末年初信贷工作”也意味着信贷可能提前扩张,资金压力仍在。 尤其是,央行对汇率并未掉以轻心,也正面回应了央行如何配合财政发力,资金利率在略高于政策利率的区间做波动,也是合理充裕的一种体现。 在此过程中,即使有降准,问题是资金不一定会显著转松。其次,央行大篇幅论述了盘活存量,但是否意味着不要增量? 我们认为,央行只是在向市场传递信贷增量不稳定的原因。高质量发展确实要更注重信贷的结构和效率,但只要对经济增速还有诉求,就不能只盘活存量。“基本匹配”原则的含义,要基于稳增长的诉求、锚定潜在增速,按照跨周期视角下的更长维度做匹配。 宽信用,一是要有广义财政工具做配套,例如PSL等结构性工具、政策性金融工具、地产支持工具、狭义财政扩张等作引导。货币传导不畅、M1与M2剪刀差走阔,关键不在于货币不够宽松,而在于实体的资产负债表 没有得到修复,这需要货币以外的政策支持。 二是要继续疏通利率传导机制。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可能还是要依靠降低LPR,后续重心是引导主要银行根据自身经营需要和市场供求状况,进一步调降存款利率。 对于债市,宽信用前置、年内资金继续维持紧平衡,即使有降准落地,债市利好也相对有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建议偏防御。 风险提示:基本面数据不及预期,海外加息超预期,增量政策超预期 sunbinbin@tfzq.com 隋修平分析师 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3110001 suixiuping@tfzq.com 马戎联系人 marong@tfzq.com 近期报告 1《固定收益:螺纹钢价格上涨、延续去库、商品房销售继续弱于季节性-国内需求周度跟踪20231127》 2023-11-27 2《固定收益:如何给地产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信用债市场周报 (2023-11-26)》2023-11-27 3《固定收益:城投债:各等级利差整体下行-城投债利差动态跟踪 (2023-11-26)》2023-11-2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1 内容目录 1.年关将近,资金能否转松?3 1.1.资金面客观压力能缓解吗?3 1.2.央行会不会进一步配合?4 1.3.央行调控资金的思路可能在变6 1.4.央行会不会降准?7 2.盘活存量,是不是不要增量?8 3.如何疏通利率传导机制?10 4.小结11 图表目录 图1:R001季节性3 图2:DR007季节性3 图3:8月以来政府债净融资放量3 图4:8月下旬到9月信贷扩张导致资金阶段性偏紧3 图5:国股银票6M转贴利率季节性4 图6:人民币中间价和逆周期调控5 图7:外债情况5 图8:中美物价5 图9:前三季度隔夜成交占比和银行间回购成交量继续攀升5 图10:2022年上半年以前微观主体融资意愿弱、资金大概率维持宽松6 图11:2015-2016长达一年的时间资金利率又低有稳6 图12:2015-2016年各类型机构资管业务规模持续扩张6 图13:三季度中资大行发力更加明显(信贷投放)7 图14:CD利率持续向上突破7 图15:降准后资金利率不一定会转松7 图16:新增信贷季节性8 图17: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表现:名义增速、M2同比与社融同比8 图18:银行净息差延续走低10 图19:存贷款利率10 图20: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10 表1: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使用情况9 表2:货币政策报告与央行例会要点梳理11 2023年11月27日晚间1,央行发布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三季度货政报告”),市场关注的首要问题是,资金会转松吗?信贷是否提前放量?未来还有降准降息吗? 1.年关将近,资金能否转松? 跨月时点,叠加跨年临近,流动性和资金面是市场关切。 一方面,进入11月以来,10年美债回落4.5%下沿,人民币汇率升值下破7.15,内外均衡压力边际缓解。 另一方面,跨月资金需求、债券发行等因素推动近期资金面走高。叠加11月22日人大提及M1增幅偏低和M2-M1剪刀差与资金空转有关2,对货币政策立场和资金面也有引导。 后续怎么看? 图1:R001季节性图2:DR007季节性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1.1.资金面客观压力能缓解吗? 8月中旬以来,资金面客观压力的确在增大。一是8月中下旬到9月的信贷扩张;二是年初预算内政府债和特殊再融资债、增发国债等连番放量。 图3:8月以来政府债净融资放量图4:8月下旬到9月信贷扩张导致资金阶段性偏紧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备注:横轴为月份,图例为年份。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即将进入12月,上述困扰能否边际减弱? 首先从政府债角度,12月还有超1万亿政府债净融资。当前国债预算(31600亿元+10000亿元)还剩余11628亿元,地方新增一般债剩余近400亿元,新增专项债基本发完,总计 约1.2万亿净融资。 1http://www.pbc.gov.cn/zhengcehuobisi/125207/125227/125957/4883187/5150339/2023112718271256261.pdf 2http://www.npc.gov.cn/c2/c30834/202311/t20231122_433090.html 其次从信贷角度,“开门红”信贷可能提前放量。三季度货政报告中指出“着力加强贷款均衡投放,统筹衔接好年末年初信贷工作,适度平滑信贷波动”。政策层面可能考虑一季度信贷密集投放导致使用效率低、信贷淤积,因此节奏调节下,2023年底信贷投放可能放 量,导致资金面有一定压力。 图5:国股银票6M转贴利率季节性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1.2.央行会不会进一步配合? 首先,央行在专栏三中回应了货币财政协同的问题,市场眼中的“配合”和央行眼中的“配合”并不完全相似,央行眼中的合理充裕也可能不符合市场的期待。 总体而言,央行眼中的配合是为了保证政府债券顺利发行,不要出现延期或者流标;此外尽可能配合做好财政收支、债券发行过程中的流动性管理。在此期间,流动性合理充裕,并不意味着资金利率四平八稳,资金利率阶段性高于政策利率做波动也是合理充裕的范畴。 “人民银行持续加强日常的流动性管理,做好对财政收支变化的跟踪预判,灵活运用公开市场逆回购等工具进行对冲,在有效配合财政政策实施的同时,保持了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今年以来,货币市场利率围绕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平稳运行,时点波动性总体有所降低。” “由于从发债到支出存在一定时间差,认购政府债券的银行与接收财政支出的银行也往往不同,政府债券的集中大量供给仍需央行做好流动性安排。人民银行一方面前瞻性通过降准、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渠道加大流动性供应,为金融机构认购政府债券提供适宜的流动性环境,平滑可能的短期冲击。” 此外,针对前期的核心关注——汇率贬值和资金空转套利问题。第一,央行对汇率的表述更加坚决。 “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立足长远、发轫当前,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发达经济体利率持续高位,外溢风险仍可能通过汇率、资本流动、外债等渠道冲击新兴市场经济体”。 汇率贬值压力边际缓解,但尚不可掉以轻心。一方面海外可能存在再通胀,另一方面是国内微观主体资产负债表仍待修复、信心有待提振。 “持续加强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和金融市场变化的分析监测,密切关注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变化,灵活有力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和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图6:人民币中间价和逆周期调控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7:外债情况图8:中美物价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从资金空转套利角度,三季度货政报告中央行并未直接作出回应。但从报告中的细节来看,截止到目前政策层面的行动似乎并不足以扭转信贷空转套利的状态,未来央行大概率会持续关注。 “继续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引导主要银行下调1年期及以上存款利率10~ 25个基点,缓解存款定期化长期化倾向,增强企业居民投资消费动力,并为银行让利实体经济创造有利条件。” “适度平滑信贷波动,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从信贷空转套利外溢到金融市场,就体现为银行间市场日均成交量和隔夜成交占比持续升高,非银机构“滚隔夜”加杠杆现象愈演愈烈。 图9:前三季度隔夜成交占比和银行间回购成交量继续攀升 资料来源:央行,天风证券研究所备注:图中数据为当年的累计值。 1.3.央行调控资金的思路可能在变 更进一步,观察2022年下半年以来资金利率的变化,央行调控资金的思路可能在变,未来需要适应资金利率高波动的状态。 过去经济内生扩张动能较弱时,央行至少要观察到一个季度的社融总量和结构改善,才会引导资金收敛,在此期间即使资金面客观压力增大,央行也会进一步维持流动性平稳。 但从2022年下半年以来,当资金面临客观压力,央行可能不会进一步提供流动性支持,资金利率大概率出现阶段性波动区间放大、中枢上移的情况(如图4)。 图10:2022年上半年以前微观主体融资意愿弱、资金大概率维持宽松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背后有汇率贬值压力较大的考虑,但基本面所反映的客观现状和金融防风险可能更重要。我国处在新一轮转型时期,结构性改革、“破立并举”可能会带来经济短暂收缩,上一轮相似时期是2014-2016年,当时资金利率连续一年以上时间又低又稳,结果是催生了同业 杠杆(团队前期报告《当前行情与2016年是否相似?》,20230507)。 因此在高层关注之下,央行改变调控资金的方式,资金面的阶段性收紧也会客观上限制金融杠杆。 图11:2015-2016长达一年的时间资金利率又低有稳图12:2015-2016年各类型机构资管业务规模持续扩张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1.4.央行会不会降准? 降准仍有必要,但问题是降准后资金可能不会松,对债市利好就相对有限。 无论从短期资金压力,抑或是商业银行缺负债的状况来看,央行降准有其必要性。对于后者,在逆周期调节过程中国股行要承担带头作用、投放更多贷款,同时在疏通利率传导机制过程中国股行也要带头降低存款利率,叠加实体投资回报率不足,因此出现了存款定期 化等情况,结果就是商业银行缺成本资金,从CD利率近期变化就有所体现。 图13:三季度中资大行发力更加明显(信贷投放)图14:CD利率持续向上突破 资料来源:央行,天风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但问题在于,降准后资金不一定会松。2019年以来,降准但资金不松的次数越来越多,原因在于,降准的目的是缓释银行中长期资金压力、助力宽信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