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总结
前言 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逐渐释放强劲动能,数字素养已经成为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近年来,我国人才优势不断积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为产业链供应链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雄厚的智力资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必须加快数字人才建设,决胜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 然而,当前数字人才需求缺口持续加大,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大力培养“数字工匠”迫在眉睫。基于此,链上数字产业研究院联合猎聘大数据、广州番禺职业技术院校重点对数字人才的从业现状及培养现状进行梳理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数字经济时代的人才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输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数字人才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目录 数字经济时代开启人才新篇章 1 数字人才从业现状分析 2 数字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3 数字经济时代人才发展建议 4 数字经济时代开启人才新篇章 数字人才内涵与构成 数字人才内涵 数字人才主要是指具备数字化思维及数字化的基本知识、业务能力和发展潜能,在产业链供应链数字经济领域,从事数字产业化以及产业数字化等工作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运营人才等。 数字人才构成02 从构成来看,数字人才包括三个维度,一是数字管理人才,二是数字应用人才,三是数字技术人才。数字管理人才指组织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地与实施的管理人员,如CIO、CDO、CTO、CEO、项目经理、中高层管理(总监)等相关职能;数字应用人才指运用数字化工具进行服务的人员,如网络/在线客服、商业数据分析、数据运营等相关职能;数字技术人才指从事数字技术相关技术研究,助力企业专业技术能力建设的技术人员,如全栈、前端、后端、算法、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建模、数据采集等相关职能。 政策环境|中央及地方积极出台数字人才培养政策 •国家层面,中央不断出台政策强化数字人才培养。2022年1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加强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数字技术技能类人才培养;2022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建立一批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试验区;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要统筹布局一批数字领域学科专业点,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政策环境|中央及地方积极出台数字人才培养政策 •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数字人才培养政策,充分发挥数字人才支撑数字化转型的积极作用。各地强调要汇聚人才要素资源,引进高精尖人才﹐加强数字人才政策补贴,打造“数字工匠”,形成一支数量充足、数字素质良好、精于实操运用、富有活力的数字人才领军队伍。 发展特征|数字经济时代催生新的就业市场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其对就业市场的扩容和收入增长效应日益显著。这一趋势激发了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通过新兴就业模式实现自主创业和自主择业,依托数字经济找到了职业发展新路径,成为创造新增就业机会的重要推动力。 2021年11月,首家数字人才市场成立 2021年11月20日,在重庆开幕的2021重庆英才大会上,中国重庆数字人才市场正式揭牌成立。这是经人社部批复设立的我国首家数字人才市场,旨在助力重庆加快集聚数字人才,优化数字人才流动和配置,打破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瓶颈。到2025年,该市场将力争打造成高端数字人才培育基地、全国数字人才输送交流平台。 022022年9月,职业分类大典中首次标注了数字职业 2022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发布。新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新增职业168个,取消10个,净增158个。本次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首次标注了数字职业,共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占新增职业总数的57.74%。 发展特征|数字经济时代加速就业变革 •数字经济时代,通过数字化学习,推动了传统职业的迭代升级,加速了就业变革,就业环境不再受限于物理时空的限制,就业方式突破了传统的线性关系,就业机会更加满足个性化需求。 突破了单一线性关系 打破了物理时空的限制 重构了工作价值观念 •传统的就业模式按照固定的岗位和职责来划分的,数字经济发展使工作岗位变得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化,就业者可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选择不同的工作内容和形式。多元化的就业方式满足了从业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了更多机会以发展技能和专长。 •数字经济时代,依托互联网平台形成的新就业形态,具有容量大、门槛低、灵活性强等特征。通过互联网平台和在线协作工具,就业者不再受限于物理时空,提高了工作效率,提供了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 •数字化背后是创新驱动,是对创新能力的呼唤。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更新迭代,以数字经济为发展趋势的变革浪潮加速演进,创新成为数字经济中的竞争优势。 问题与挑战|数字人才供给结构不平衡,人才缺口放大 •随着我国数字产业规模正不断提升,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也在加速。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浪潮迭起,企业对于数字化人才的要求和需求都在提升,数字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加快,但仍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新风险。 数字人才供给结构不平衡 现阶段,我国数字人才供给结构与产业间数字化发展不均衡相对应,总体来看第三产业数字化发展较为超前,因而数字人才供给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特别是互联网行业;第一二产业数字化发展则相对滞后,数字人才供给相对较少。 02数字人才供给不足,交叉领域复合型人才存较大缺口 数字人才紧缺度显著高于全行业人才紧缺度,数字人才供不应求,2019-2022年,数字人才紧缺指数整体呈抬升趋势。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 问题与挑战|数字人才需求区域分布不均,人才流动集中于区域内 区域分布不均,华东地区集聚效应明显 岗位需求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总体分布上看﹐岗位数呈现东中西部逐步减少的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岗位需求量较大。 04人才主要在区域内流动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一方面降低就业的信息交易成本,促进了跨地区人员招聘渠道的通畅,促进了人才就业的跨地区流动;另一方面,共享经济、平台经济蓬勃发展催生出大量无需本地化就业的新型灵活就业形式,极大拓展了企业招聘区域范围。华东、华南数字经济发达地区人才流动活跃。 目录 数字人才培养现状分析3 数字经济时代人才发展建议4 数字人才从业现状分析 2.1数字人才按行业分析 供给端|近年数字人才各行业无明显增幅,人才主要集中在互联网行业 从近四年数据看,数字人才主要集中在IT/互联网/游戏行业,人才占比4年均在40%以上,近几年数字人才在各行业无明显增幅,人才比例相对稳定。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 供给端|北京数字人才在科研技术/商务服务行业比例逐年增加 北京数字人才近四年主要集中在IT/互联网/游戏行业,人才占比4年均在50%以上,近几年在各行业人才比例增幅较小,科研技术/商务服务行业数字人才比例逐年增加。 供给端|上海互联网行业、金融行业数字人才比例呈下降趋势 从近四年数据看,上海数字人才主要集中在IT/互联网/游戏行业,其次是金融、电子/通信/半导体。但从近四年的人才比例看,互联网行业、金融行业数字人才比例呈下降趋势。电子/通信/半导体、汽车、消费品、医疗健康等行业人才比例呈上升趋势。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 供给端|深圳数字人才主要集中在高科技领域 深圳以先进的科技产业和独特的政策优势,引领高科技未来城市的发展,深圳的数字人才主要集中在IT/互联网/游戏、电子/通信/半导体行业等行业。传统的金融、交通/物流/贸易/零售、房地产/建筑等行业人才比例近四年有下降趋势、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 供给端|广州数字人才在消费品、科研技术/商务管理行业比例有所增加 广州的数字人才主要集中在IT/互联网/游戏行业,人才占比4年均在40%以上,其次是电子/通信/半导体,人才比例近四年占比6%以上,近几年在这两个行业增幅不明显。广州作为消费之城,传统的消费品数字产业升级需求,吸纳了大量的数字人才,数字人才在各行业无明显增幅,人才比例相对稳定。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 需求端|互联网行业招聘需求最旺盛,新兴行业人才需求明显增加 从企业新发布职位数据看,IT/互联网/游戏行业招聘数字人才最多,需求旺盛,但随着近几年IT/互联网/游戏行业发展低迷,该行业数字人才需求逐年减少,从2019年的人才需求占比55.12%降到43.79%。国家战略新兴行业电子/通信/半导体、机械/制造、医疗健康、能源/化工/环保人才需求在逐年增加。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 需求端|上海新兴行业数字人才招聘需求呈上升趋势 从上海近四年企业新发布职位数据看,IT/互联网/游戏行业招聘需求最旺盛,人才招聘比例占全行业的的40%以上。新兴行业电子/通信/半导体、汽车等行业人才近四年需求增加明显。电子/通讯/半导体同比2019年增加了7.15%、汽车行业增加了4.78%。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 需求端|北京数字人才需求增长较快的有电子/通信/半导体、汽车等新兴行业 从北京企业新发布职位数据看,IT/互联网/游戏行业招聘数字人才最多,占比近四年在六成左右,其次是电子/通信/半导体行业,2022年占比10.81%,在全行业中,数字人才需求增长最多,比2019年增加了5.38%。其次需求增长较多的有科研技术/商务服务、汽车、机械/制造等新兴行业。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 需求端|深圳高科技领域人才需求增长明显,金融行业需求呈下降趋势 深圳近四年新发数字人才职位中,IT/互联网/游戏需求最多,近四年占比在四成以上,但近两年受大环境影响,2022年需求同比2021年减少了8.34%。电子/通信/半导体需求仅次于IT/互联网/游戏行业,2022年新发职位占比21.47%。机械/制造、医疗健康、汽车等国家战略新兴行业近四年企业需求呈增长趋势,金融、房地产等传统行业需求逐年减少。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 需求端|杭州数字人才需求集中在互联网行业 杭州数字人才招聘需求主要集中在IT/互联网/游戏,近四年人才需求占比2019年-2021年占比超过六成,2022年需求占比53.89%,受市场环境影响,近四年IT/互联网/游戏行业近四年呈递减趋势。 电子/通信/半导体、机械/制造、医疗健康、科研技术/商务服务等行业人才需求近四年呈增长态势。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 数字人才从业现状分析 2.2数字人才按区域分析 供给端|华东地区聚集效应显著,人才呈逐年增长态势 数字人才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人才呈逐年增长态势,2022年人才比2019年增加了7.03%。 从城市数据看,数字人才主要集中在上海和北京,2019年的人才占比21.29%,2022年人才仅占15.50%。广州、杭州、南京、苏州、武汉、西安人才近4年逐年增长。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 需求端|华东人才需求最旺盛,2022年上海需求超越北京 华东地区从2019年后人才需求逐渐上涨,到2021年占比超过四成;华北地区人才需求逐年下降,从2019年占比28.07%下降到2022年的17.36%,华南的人才需求每年均占24%左右;华中、西南、西北地区人才占比虽然较低,但近几年人才占比逐年有增加。在2019至2021年,北京人才需求居全国第一,2022年后被上海超越。这与上海产业数字化建设日益健全、国际人才高地加快构筑、产业对外开放走在全国最前列等因素息息相关。成都、苏州、武汉、西安等新一线城市城市加速发展,数字人才逐年增加。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 城市流动|人才主要在区域内流动,北上深人才流动活跃 从人才区域流动数据可见,华东地区人才流动最为活跃,大部分的人才主要在区域内进行流动。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流动活跃,其中上海人流动超过20%。 数字人才从业现状分析 2.3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