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卫星互联网点评:上海政府发文,商业航天再注新动力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卫星互联网点评:上海政府发文,商业航天再注新动力

2023-11-21-未知机构董***
卫星互联网点评:上海政府发文,商业航天再注新动力

【天风通信团队】卫星互联网点评:上海政府发文,商业航天再注新动力 ���事件: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目标为到2025年,以商业航天跨越式发展为牵引,围绕卫星制造、运载发射、地面系统设备、空间信息应用和服务等环节,加强卫星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发展,推动空天地信息网络一体化融合。 行动计划目标和任务包括但不限于:1 【天风通信团队】卫星互联网点评:上海政府发文,商业航天再注新动力 ���事件: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目标为到2025年,以商业航天跨越式发展为牵引,围绕卫星制造、运载发射、地面系统设备、空间信息应用和服务等环节,加强卫星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发展,推动空天地信息网络一体化融合。 行动计划目标和任务包括但不限于:1)形成从火箭、卫星、地面站到终端的全覆盖产业链。形成年产50发商业火箭、600颗商业卫星的批量化制造能力。 2)开展液氧甲烷动力、可重复火箭垂直起降、海上平台发射、卫星弹性网络通信等关键技术攻关。 3)推进长征六号丙、3.8米直径新一代中大型运载火箭研制并实现首飞。 4)建设国内领先的卫星智能化、标准化、批量化制造基地,建成低成本脉动式卫星批量生产线。该计划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为商业航天注入新的发展动力,进一步推动行业标准体系建设。 点评如下: 1、卫星火箭规划清晰,发展步伐加快: 1)卫星产能:(1)该计划表明到2025年将建设国内领先的卫星智能化、标准化、批量化制造基地,建成低成本脉动式卫星批量生产线,形成商业卫星600颗/年制造能力。 (2)根据公开资料,“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具备300颗/年卫星研制能力,“银河航天”南通智能制造工厂实现百颗/年产能,叠加五院及后续长光、哈工大、二院、八院等主体,国内卫星生产规模效应逐步形成。 2)火箭发射:(1)该计划表明到2025年将形成商业火箭50发/年,推进长征六号丙、3.8米直径新一代中大型运载火箭研制并实现首飞。 (2)23年中国航天全年计划实施70余次发射,24年6月文昌商业发射场投入使用后有望【进入密集发射期】。此外,海南火箭装配厂竣工后,主力运载火箭长征8号制造能力达50枚/年,保障卫星大规模发射。 2、国内卫星元年开启,即将进入密集建设期:中国版“星链”技术试验卫星三个月的在轨测试完成(根据历史经验),我们预计年底开启第二次发射,24年将进入正式建设阶段;G60于24年Q2开始进入密集组网期,在原定计划之上向ITU追加频轨13904颗;此外,中国版“星盾”、“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等项目预期启动建设。 多星座规划陆续落地,引领行业发展。 3、星舰项目再次取得重要突破,持续快速迭代:“星舰”运载火箭于11月18日重新发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高达150吨,是世界上推力、载重最大的火箭。 星舰飞船级未能按预定飞行方案入轨而触发自主飞行中止系统(AFTS),但SpaceX公司仍达成多个重要目标,包括:飞行中一级33台发动机全程持续工作,未出现故障关机情况;超重助推级和星舰飞船级的热分离方案取得成功;飞船6台发动机实现长程点火工作。 虽然飞行试验以失败告终,但仍满足马斯克对于本次发射的预期——“引擎成功点火,且在分离时星舰没有把自己炸掉“,发射结束后其在推特发文祝贺团队。 实验失败,但差距可控,利好国内。 【投资建议】 1)大规模放量阶段卫星降本成为趋势,需关注价值下降空间有限的高壁垒环节,包括不限于【激光通信】、【通信载荷】、【路由载荷】; 2)#二代统型后供应商格局或将发生较大变化,建议关注份额或价值量有望提升的上市公司; 3)卫星板块多家公司军工属性较强,军工板块影响导致业绩阶段性承压,建议关注困境反转型标的。 我们看好卫星产业链从0到1的投资机会 1)通信&路由载荷:信科移动、上海瀚讯、创意信息、烽火通信、复旦微电(FPGA)。 2)相控阵及射频:臻镭科技、盛路通信、航天环宇、铖昌科技、国博电子。 3)激光通信:光库科技、仕佳光子、光迅科技。 4)卫星平台:航天智装、航天电子、乾照光电 5)信息编码:佳缘科技。 6)地面站:震有科技、信科移动。 7)卫星终端:海格通信、华力创通、盟升电子。 8)卫星运营:中国卫通、中国电信。 9)卫星测试:西测测试、思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