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顾:2023年11月13日-11月17日,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0.2%,跑赢沪深300指数0.3%,医药板块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第24位;2023年初至今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4.5%,跑赢沪深300指数3.3%,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第18位。本周涨幅前五的个股为国新健康(20.78%)、新诺威(18.1 0%)、通化金马(15.62%)、迪瑞医疗(11.45%)、亿帆医药(10.75%)。 政策迎来新时代,医药迈入新周期:国内医药发展历经15年药审改革,16年医保谈判,18年国家集采,至今企业已适应5-8年,大刀阔斧开展集采和医保谈判等一系列改革,建立了医保支付标准框架和药价形成机制,纠正过去医药购销领域的种种问题。今年医保谈判的《征求意见》体现了“先破后立”后的细化调整措施,释放出的信号让创新药上市后销售的预期变得稳定,有望驱动创新药板块持续向好。伴随着政策端的利好,有助于创新发展及投资环境改善,当下国内医药环境已迈入新周期新格局。 投资策略及配置思路:本周五之前医药相对疲弱,期间药店、低估值、器械等相继有所表现,周五在医保谈判正式启动和国家对中药再次表达支持下涨幅靠前。 今年医保谈判于周五拉开帷幕,我们判断本次医保谈判结果或成为医药行情的重要催化剂,标志医药政策步入新周期。结合近期国内很多创新产品获得FDA批准,以及医保局的表态,我们坚定认为创新(含仿创)为投资主线,详见《技术创新+产业周期,战略布局创新药+大品种》专题报告。考虑到政策新周期和行业增长确定性较强,以及当前全基对医药配置诉求很强,但仓位仍然不高,我们认为医药需战略加仓配置: 中短期策略重点关注: 1)创新药:重点关注:百济神州、荣昌生物、百奥泰、金斯瑞生物科技、君实生物、信达生物、迈威生物、和黄医药、益方生物等; 2)医保谈判:重点关注:恒瑞医药、百济神州、荣昌生物、再鼎医药、艾迪药业、九典制药和西藏药业等; 3)底部资产:药明康德、智飞生物、长春高新、金域医学、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及药店(一心堂、健之佳、国药一致、大参林等); 4)大品种:海外映射+国内产业周期重点关注 -药:带疱(智飞生物、百克生物)、通风/尿酸(一品红、海创药业)、阿托品(兴齐眼药)、金葡菌(欧林生物)、失眠药(京新药业)、白癜风(泰恩康、康哲药业)、心衰(信立泰、西藏药业)、老年痴呆(东诚药业)等; -械:CGM(三诺生物)、美瞳(迈得医疗)、NASH检测(福瑞股份)、脑血管(赛诺医疗)、瓣膜(佰仁医疗)、人工心脏(百洋医药)、测序仪(华大制造)、影像(联影医疗)、RDN(百心安)等; 中长期策略重点关注板块及个股: 1)创新药及仿转创: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康方生物、康诺亚、海思科、科伦药业、信立泰、丽珠集团、健康元、人福医药、恩华药业和一品红等; 2)中药:太极集团、昆药集团、一品红、盘龙药业、方盛制药等; 3)上游及CXO: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凯莱英、康龙化成、毕得医药等 4)生物制品:天坛生物、智飞生物、康泰生物、百克生物、欧林生物、长春高新、安科生物和西藏药业等; 5)医疗器械:联影医疗、迈瑞医疗、澳华内镜、开立医疗、麦澜德,关注华大智造、迪瑞医疗、普门科技、九强生物、微电生理、惠泰医疗、南微医学、拱东医疗、康德莱、鱼跃医疗、三诺生物等; 本周投资组合:恒瑞医药、太极集团、西藏药业、九典制药、百心安、艾迪药业; 十一月投资组合:昆药集团、西藏药业、益方生物、和黄医药、艾迪药业、一品红;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上市公司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1.板块观点及投资策略 1.1.近期行业观点:创新(含仿创)是投资主线,医药步入新周期 2023年11月13日-11月17日,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0.2%,跑赢沪深300指数0.3%,医药板块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第24位;2023年初至今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4.5%,跑赢沪深300指数3.3%,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第18位。本周涨幅前五的个股为国新健康(20.78%)、新诺威(18.10%)、通化金马(15.62%)、迪瑞医疗(11.45%)、亿帆医药(10.75%)。 本周五之前医药相对疲弱,期间药店、低估值、器械等相继有所表现,周五在医保谈判正式启动和国家对中药再次表达支持下涨幅靠前。今年医保谈判于周五拉开帷幕,我们判断本次医保谈判结果或成为医药行情的重要催化剂,标志医药政策步入新周期。结合近期国内很多创新产品获得FDA批准,以及医保局的表态,我们坚定认为创新(含仿创)为投资主线,详见《技术创新+产业周期,战略布局创新药+大品种》专题报告。考虑到政策新周期和行业增长确定性较强,以及当前全基对医药配置诉求很强,但仓位仍然不高,我们认为医药需战略加仓配置: 中短期策略重点关注板块及个股: 1)创新药:重点关注:百济神州、荣昌生物、百奥泰、金斯瑞生物科技、君实生物、信达生物、迈威生物、和黄医药、益方生物等; 2)医保谈判:重点关注:恒瑞医药、百济神州、荣昌生物、再鼎医药、艾迪药业、九典制药和西藏药业等; 3)底部资产:药明康德、智飞生物、长春高新、金域医学、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及药店(一心堂、健之佳、国药一致、大参林等); 4)大品种:海外映射+国内产业周期重点关注 -药:带疱(智飞生物、百克生物)、通风/尿酸(一品红、海创药业)、阿托品(兴齐眼药)、金葡菌(欧林生物)、失眠药(京新药业)、白癜风(泰恩康、康哲药业)、心衰(信立泰、西藏药业)、老年痴呆(东诚药业)等; -械:CGM(三诺生物)、美瞳(迈得医疗)、NASH检测(福瑞股份)、脑血管(赛诺医疗)、瓣膜(佰仁医疗)、人工心脏(百洋医药)、测序仪(华大制造)、影像(联影医疗)、RDN(百心安)等; 中长期策略重点关注板块及个股: 1)创新药及仿转创: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康方生物、康诺亚、海思科、科伦药业、信立泰、丽珠集团、健康元、人福医药、恩华药业和一品红等; 2)中药:太极集团、昆药集团、一品红、盘龙药业、方盛制药等; 3)上游及CXO: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凯莱英、康龙化成、毕得医药等 4)生物制品:天坛生物、智飞生物、康泰生物、百克生物、欧林生物、长春高新、安科生物和西藏药业等; 5)医疗器械:联影医疗、迈瑞医疗、澳华内镜、开立医疗、麦澜德,关注华大智造、迪瑞医疗、普门科技、九强生物、微电生理、惠泰医疗、南微医学、拱东医疗、康德莱、鱼跃医疗、三诺生物等; 本周投资组合:恒瑞医药、太极集团、西藏药业、九典制药、百心安、艾迪药业; 十一月投资组合:昆药集团、西藏药业、益方生物、和黄医药、艾迪药业、一品红; 1.2.上周投资组合收益率 上周周度重点组合:算数平均后跑赢医药指数0.1个点,跑赢大盘指数0.4个点。 上周月度重点组合:算术平均后跑赢医药指数0.8个点,跑赢大盘指数1.18个点。 表1:上周组合收益率 2.专题:政策迎来新时代,医药迈入新周期 国内政策迎来新时代,带动医药行业迈入新阶段新周期。根据医保局最新表态和医保续约规则,今年医保续约预计降幅有限,对创新药构成实质利好。 图1:政策迎来新时代,医药迈入新周期 2.1.带量采购进入扩面提质新阶段 根据第一财经数据,从2018年底在11个城市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试点(“4+7”试点),到今年11月16日第九批国采中选结果公布,这五年间,我国共进行了九批国家药品集采、三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集采,连同地方联盟采购,已累计为患者减负5000亿元。 国家药品集采5年覆盖374种药品。2018年底最初开展的“4+7”试点中选品种25个,中选价平均降幅为52%,与试点城市2017年同种药品最低采购价相比,中选价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9个月之后的“4+7”扩围,中选品种降幅创出了这五年的最高点59%。在随后2020-2023年开展的第二~九批国家集采,整体降幅趋于缓和。今年11月最新公布的第九批国采,共有266个产品中选,涵盖感染、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精神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以及急抢救药、短缺药等重点药品,群众受益面进一步拓宽,41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产品平均降价58%。至此,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已经覆盖374种药品,为患者减轻用药负担。 五年来,国家集采不仅降低了药品耗材价格,更是打破我国长期以来药品耗材招采的固有格局。常态化制度化的集中带量采购,对看病就医和医药行业的发展正在产生深刻影响。目前,集采进入扩面提质的新阶段,新批次的药品耗材集采不间断持续推出,集采逐步取代原有的省级招采成为我国公立医疗机构采购的主导模式。前八批集采后,患者使用原研药和过评仿制药等高质量药品比例由集采前的50%提高到90%以上,临床使用药品的整体质量水平大幅提升。 图2:九批国家药品集采时间轴 器械端带量采购方案趋于科学化、温和化。医用耗材集采规则经历以“竞价模式”低价者优先到“限价模式”为主的温和规则,集采规则及降幅趋于温和化、科学化。据药智网、证券市场周刊相关数据,例如2020年11月5日,国家医保局主导的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中,11家企业26款产品无分组竞价,最终中选均价由1.3万元大幅降至700元左右,平均降幅超过90%。2022年11月接续采购设置最高有效申报价848元/个,相对首轮集采价格明显提升;骨科领域,以普通接骨板为例,2023年9月28省联盟集采最低价、最高价分别为747元、1265元,明显高于21年河南12省联盟的209元、822元。我们认为,高值耗材领域集采政策底已现,有望带动行业触底回升。 表2:骨科集采情况项目 2.2.医保政策趋于缓和,利好创新药行业向上 医保控费和鼓励创新之间是一个长期动态调整的过程。从2018年开始,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大刀阔斧开展集采和医保谈判等一系列改革,建立了医保支付标准框架和药价形成机制,纠正过去医药购销领域的种种问题。随后的一系列举措,在大框架下进行细化的动态调整。这一次的《征求意见》体现了“先破后立”后的细化调整措施,释放出的信号让创新药上市后销售的预期变得稳定,有望驱动创新药板块持续向好。 表3:国家历次医保药品目录谈判谈判批次第一批 2023年发布新规,预期降幅缓和,有望驱动新药板块向好。2023年7月4日,国家医疗保障公布医保谈判规则中更新和新增数项新规定,根据新公布的谈判续约规则,支付上限提高,降幅规则更加趋于温和,有望驱动创新药板块持续向好。 1)按照现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及注册分类标准认定的1类化学药品、1类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和3类中药,续约时如比值A大于110%,企业可申请通过重新谈判确定降幅,重新谈判的降幅可不一定高于按简易续约规则确定的降幅。如谈判失败,调出目录。 2)对申请调整支付范围的药品,若企业不同意按规则(二)调整支付标准,可申请进行谈判并提交相应的资料,根据谈判结果确定是否调整支付范围。2022年通过重新谈判或补充协议方式增加适应症的药品,在今年计算续约降幅时,将把上次已发生的降幅扣减。 3)医保基金支出预算从2025年续约开始不再按照销售金额65%计算,而是以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药品费用计算,考虑到参照标准的变化,医保支付节点金额也相应调增。原“二、规则”下2亿元、10亿元、20亿元、40亿元从2025年开始相应调增为3亿元、15亿元、30亿元、60亿元。 4)考虑到新冠疫情和相关药品需求较难预测,对纳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的药品,如基金实际支出超出基金支出预算的,经专家论证后,本次续约可予不降价。 降幅温和可预期,有助于创新环境及投资。对于持续拓展适应症的创新药,整体降价周期大约8年,对于无新增适应症少且预算影响小的药品,降价预期在4年左右。 常规目录纳入条件更加明确:新增谈判进入目录且连续纳入目录“协议期内谈判药品部分”超过8年的药品。 针对连续续约超4年品种降幅趋于温和:对于连续纳入目录“协议期内谈判药品部分”超过4年品种,支付标准在前述计算值基础上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