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周观点: 电子行业Q3业绩改善明显,消费电子需求逐步回暖。2023三季度A股电子板块公司实现营收9337亿元,同增345, 归母净利润394亿元,同增502;毛利率为165,同比245pct,环比241pct,净利率为45,同比081pct,环比079pct。其中消费电子23Q3营收为4260亿元,同增354,归母净利润为222亿元,同增273;半导体设计23Q3实现营收247亿元,同比增长71,实现归母净利润211亿元,同比284,但环比增长530。截至23Q3,国内半导体设计公司平均库存月数已连续2个季度下降,从一季度高点的9个月降至64个月,我们预计2024年上半年将降至相对合理水平。从数据上来看,智能手机销出货量也在改善,根据TechInsights数据,2023年Q3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96亿部,同比下降03,下滑幅度趋缓,环比增长了10,IDC预测,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有望在2023年第四季度迎来拐点,实现近10个季度来的首次反弹。据SIA数据,2023年9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较2023 年8月增长19,已经连续7个月环比提升。三星存储芯片除了四季度涨价外,计划明年上半年继续涨价。我们认为电子基本面在逐步改善,手机拉货四季度有望持续,中长期来看,Ai给消费电子赋能,有望带来新的换机需求,看好需求转好、Ai新技术需求驱动及自主可控受益产业链。 AIPC手机密集发布,生成式AI浪潮向边缘侧延伸。10月24日,联想举办第九届联想创新科技大会,展示了旗下 首款AIPC(人工智能电脑),这种本地运行的小型化AI模型,可以帮助用户实现修图、智能剪辑、撰写文档等功能,甚至根据用户思维模式发现发任务并自主解决。小米宣布获得高通骁龙8Gen3首发权,搭载骁龙8Gen3处理器的小米14将大幅提升在本地支持大模型的能力。同时,小米也将AI大模型植入澎湃系统,支持AI妙画、AI搜图、AI写真、AI扩图等功能,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而在11月1日举行的2023vivo开发者大会上,vivo发布自研蓝心大模型,包括十亿、百亿、千亿三个参数量级共5款产品,全面覆盖核心场景。而此前,华为、OPPO、荣耀等头部手机厂商也都在积极布局大模型的开发。手机、PC甚至汽车等终端设备之上越来越多地开始嵌入AI模型,已经成为一个发展的大趋势。群智咨询预测,2024年伴随着AICPU与Windows12的发布,将成为AIPC规模性出货的元年。而打造“轻量化”,适用于“端侧”的AI模型也成为手机厂商当前发展的重点 细分赛道:1半导体代工:台积电23Q3财报环比10符合预期。中芯国际Q3预计收入环比增长35。华虹半导 体Q3指引环比下滑511。2半导体设备:半导体产业链逆全球化,半导体设备自主可控逻辑持续加强。4)工业、汽车、安防、消费电子:消费电子Q3拐点已现,安卓供应链积极拉货,AI边端未来可期。5)PCB:全产业链景气度环比持续修复,PCB产业链整体已经出现连续3个月的改善善。6)元件:华为新机拉动持续性强,关注LED强阿尔法公司。7)IC设计:大三季报数据陆续发布,我们认为半导体已整体完成筑底,持续看好存储板块和手机链IC。 投资建议与估值 整体来看,我们认为电子基本面在逐步改善,四季度手机有望持续,展望明年,服务器、电脑、工业及AIOT需求有望逐步回暖,中长期来看,Ai有望给消费电子赋能,带来新的换机需求,看好需求转好、Ai新技术需求驱动及自主可控受益产业链。重点受益公司:立讯精密、沪电股份、电连技术、卓胜微、顺络电子。 风险提示 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AIGC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外部制裁进一步升级的风险。 一、细分板块观点 11汽车、工业、消费电子:消费电子Q3拐点已现,安卓供应链积极拉货,AI边端未来可期 1)消费电子:受益于H公司新机发布、补库需求;消费电子上游芯片公司(艾为电子109、南芯科技102、卓胜微80、汇顶科技70)、消费电子公司(光弘科技86、欧菲光48)Q3收入增速表现亮眼。受益于A客户潜望式业务放量,部分光学公司Q3增速表现亮眼(蓝特光学208、水晶光电29)。10月26日,小米14发布,首发骁龙8Gen3,小米14在首销的4小时内(10月31日20时24时),打破了天猫、京东、抖音和快手四大平台近一年所有 国产手机“首销全天销量及销售额”纪录。开售仅5分钟,小米14系列首销销量就已经达到小米13系列首销总量6倍。预计11月13日VIVOX100系列发布,各家旗舰机发布助力产业链拉货。10月25日,高通推出骁龙XElite、骁龙8Gen3,为下一代PC、手机带来生成式AI,搭载骁龙XElite的PC预计将于2024年中面市。建议关注PC供应链(珠海冠宇、光大同创)。 2)汽车:关注智能化电动化。9月12日至10月7日,问界新M7首销超5万台;智界S7预计将于11月9日开启预售;问界M9预计于12月发布,车型预定订单突破2万台,建议积极关注华为智能汽车供应链(电连技术、欧菲光、舜宇光学科技、丘钛科技)。根据乘联会,10月预计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为75万辆,同增10,环增1,渗透率为37。预计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850万辆,渗透率达36。建议积极关注智能化、电动化标的。 3)光刻机是半导体设备中最昂贵、最关键、国产化率最低的环节。光学系统是光刻机的核心,光刻机制程越小,对光学系统的精度要求越高,目前仅有少数公司(德国蔡司、日本佳能、尼康)具备光刻机超精密光学系统供应能力。伴随美国制裁加剧,建议积极关注光刻机光学公司(晶方科技、茂莱光学、福晶科技、腾晶科技、炬光科技等企业)。 12PCB:全产业链景气度环比持续修复 我们认为要观察行业所处周期阶段需要结合上中下游进行垂直观察,即上游铜箔和玻纤布、中游覆铜板、下游PCB。从我们跟踪的台系PCB产业链我们可以观察到,同比来看中上游已经出现增长迹象,但下游PCB仍然在同比下滑的状态,其中差别主要来自不同产业链环节的时间差,但从环比来看,7月开始PCB产业链整体已经出现连续3个月的改善,可见PCB产业链已经从周期底部向上逐渐改善。 图表1:台系电子铜箔厂商月度营收同比增速图表2:台系电子铜箔厂商月度营收环比增速 20 10 0 10 20 30 40 50 30 25 20 15 10 5 0 5 10 15 20 台系铜箔月度营收YoY台系铜箔月度营收MoM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3:台系电子玻纤布厂商月度营收同比增速图表4:台系电子玻纤布厂商月度营收环比增速 5 0 5 10 15 20 25 30 25 20 15 10 5 0 5 10 15 20 台系玻纤布月度营收YoY台系玻纤布月度营收MoM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5:台系覆铜板厂商月度营收同比增速图表6:台系覆铜板厂商月度营收环比增速 台系CCL月度营收YoY台系CCL月度营收MoM 10 5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15 10 5 0 5 10 15 20 45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7:台系PCB厂商月度营收同比增速图表8:台系PCB厂商月度营收环比增速 台系PCB月度营收YoY 台系PCB月度营收MoM 15 10 5 0 5 10 15 20 25 15 10 5 0 5 10 15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在全产业链改善的情况下,覆铜板行业在本月实现成功涨价,本周CCL板块股价也应声上涨,显著跑赢电子行业平均。 图表9:10月9日10月13日CCL板块股价收益率显著高于电子行业平均 图表10:10月9日10月13日CCL板块主要上市公司股价收益率 122500 10 8 2000 61500 4 1000 2 0500 000 华正新材建滔积层板生益科技中英科技南亚新材金安国纪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我们对整个行业上中下游除了数据跟踪之外,还进行了产业链的调研,我们对本次覆铜板涨价事情的全貌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我们认为本次覆铜板涨价的原因归结为上游价格周期性修复和下游需求改善叠加的结果,具体来看: 1原材料涨价是导火索。我们从产业链观察到,铜箔加工费、树脂价格在本月都有所涨价,其中厚铜类的铜箔由于 供给相对受限,因此加工费上涨幅度相较其他电子铜箔更显著; 2CCL已经站在亏损的边缘,有强烈诉求将利润线拉回。由于需求景气度太差,大部分的覆铜板厂商稼动率显著不足,就连规模已经相对较大的上市公司也有部分在上半年处于亏损的状态,在当前上游再次涨价的情况下,覆铜板厂商向PCB厂商要价的诉求及其强烈; 3稼动率显著回暖,小厂商大部分已被迫接受涨价。从上述月度营收可以看到,环比来看整个产业链已经连续3月营收环比修复,可见产业链需求已经有所回暖,在此背景下,一方面PCB厂商会做相对更长期的备货准备(1周提升到3周),另一方面在面对亏损的覆铜板厂商要价时PCB需要分享稼动率回升的利润才能够保证供应的稳定,特别是议价能力较小的厂商只有接受涨价才能够拿到覆铜板供货。从结合调研情况和PCB分下游领域的情况来看,当前需求改善的领域为消费领域(家电、手机为主)和汽车领域,厚铜类覆铜板涨价的情况更多。 图表11:主要CCL厂商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部分出现亏损 生益科技建滔积层板中英科技金安国纪华正新材南亚新材 60 50 40 30 20 10 00 10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12:移动消费领域台系PCB厂商同比增速图表13:移动消费领域台系PCB厂商环比增速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台系PCB移动消费月度营收YoY台系PCB移动消费月度营收MoM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14:消费电子领域台系PCB厂商同比增速图表15:消费电子领域台系PCB厂商环比增速 30 20 10 0 10 20 30 20 15 10 5 0 5 10 15 20 25 台系PCB消费电子月度营收YoY台系PCB消费电子月度营收MoM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16:电脑领域台系PCB厂商同比增速图表17:电脑领域台系PCB厂商环比增速 台系PCB电脑月度营收YoY 台系PCB电脑月度营收MoM 20 10 0 10 20 30 40 30 25 20 15 10 5 0 5 10 15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18:服务器领域台系PCB厂商同比增速图表19:服务器领域台系PCB厂商环比增速 30 20 10 0 10 20 3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台系PCB服务器月度营收YoY台系PCB服务器月度营收MoM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20:汽车领域台系PCB厂商同比增速图表21:汽车领域台系PCB厂商环比增速 15 10 5 0 5 10 15 20 25 20 15 10 5 0 5 10 15 台系PCB汽车月度营收YoY台系PCB汽车月度营收MoM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当前覆铜板行业涨价显示了行业需求的改善,那么涨价的持续性如何?我们认为从覆铜板行业属性来看,只有形成通胀时才可能形成趋势性涨价溢价,而当前需求强度在中短期内未看到足够的支撑,主要依据来自于: 1当前CCL的稼动率行业存在方差,高一点的厂商处于满产状态,低一点的厂商仍在7580的水平,在当前补库备货拉货叠加的情况下行业都尚未达到全行业高稼动率; 2当前CCL涨价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