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光大证券]:2023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稳健,信贷高增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2023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稳健,信贷高增

2023-10-27光大证券M***
2023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稳健,信贷高增

10月26日,中信银行发布2023年三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562.3亿,同比下降2.6%,实现归母净利润514.3亿,同比增长9.2%;单季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8%、5.4%;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3%,同比提升0.19pct。 营收增长稳健,盈利维持高增。公司1-3Q23营收、PPOP、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6%、-5.2%、9.2%,较1H23分别下降0.6、0.2、1.7pct。其中,净利息收入、非息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9%、-4.2%,较1H23分别变动-1、0.4pct。拆分盈利同比增速结构,规模扩张、拨备为主要贡献分项,分别拉动业绩增速10、19pct; 从边际变化看,提振因素主要包括:所得税贡献提升,非息收入、营业费用拖累小幅收窄;拖累因素主要包括:规模扩张、拨备贡献有所下降。 扩表速度放缓,信贷维持高增。23Q3,公司单季新增生息资产投放976亿,同比少增2242亿,余额同比增速为3.3%,较2Q末下降2.9pct。从生息资产投放结构来看,3Q单季新增贷款、金融投资、同业资产规模分别为851亿、754亿、-629亿,其中贷款同比基本持平,金融投资、同业资产同比分别少增598亿、1625亿;贷款、金融投资、同业资产余额同比增速分别为7.2%、2.5%、-17.4%,较2Q末分别下降0.2、2.7、18.9pct。公司3Q进一步夯实资产结构,资金运用进一步向信贷资产倾斜,并对同业等低效资产实施压降。 重点领域贷款投放呈现较高景气度,非房零售贷款支撑居民信用扩张。从3Q单季信贷投放结构来看,公司贷款(含贴现)、零售贷款分别新增393亿、458亿,3Q中信银行对公信贷资源进一步向制造业、绿色等重点领域集中,同时零售信贷投放延续回暖态势,具体来看: ①对公角度,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等重点领域投放较快。截至23Q3末,绿色信贷、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较年初增幅分别为28.2%、18.7%、22.2%,分别高于一般贷款增幅22.1、12.6、16.1pct;3Q单季分别新增276亿、305亿、137亿,占新增贷款的比重分别为32.4%、35.9%、16.1%;三者合计新增规模为719亿,远高于公司贷款(含贴现)393亿的增量水平。 ②零售角度,主要投向非房零售领域,按揭贷款投放延续回暖态势。23Q3,按揭贷款、非房零售贷款分别新增47亿、411亿。其中,消费贷、经营贷合计新增规模达372亿,占新增零售贷款的比重为81%左右,非房零售贷款仍为零售信用扩张的主导力量。 存款、应付债券余额有所下降,同业负债驱动负债增长。公司3Q单季新增付息负债873亿,同比少增2141亿,余额同比增速为3.4%,较2Q末下降3pct;从负债结构看,3Q单季新增存款、应付债券、同业负债规模分别为-784亿、-365亿、2022亿,同比分别少增55亿、1801亿、284亿;存款、应付债券、同业负债同比增速分别为8.5%、-11.8%、-2.7%,其中存款增速较2Q末持平,应付债券、同业负债增速较2Q末下降17.7、1.6pct。进一步考察存款结构,3Q单季新增零售存款、公司存款规模分别为15亿、-799亿,预计公司于报告期内对部分高息存款实施压降。 公司1-3Q23净息差为1.82%,较1H23收窄3bp。其中,测算生息资产收益率、付息负债成本率分别为3.98%、2.22%,较1H23分别变动-3bp、1bp,生息资产收益率延续下行态势,计息负债成本呈现一定刚性特征,具体来看:①资产端,6、8月份LPR报价连续下调,1Y-LPR、5Y-LPR累计分别下调20bp、10bp,银行资产端滚动重定价压力仍大,生息资产收益率下行为行业共性。公司资金运用进一步向贷款集中,且零售贷款投放力度较前期有所提升,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释资产端定价下行压力,3Q生息资产收益率呈现较好韧性。②负债端,一是存款定期化、长期化趋势预估仍在延续;二是尽管上半年监管对协定、通知等高息存款进行自律管理,但预计利率在短期内仍有粘性,成本节约难以立刻显效。 投资受益驱动非息收入增速整体小幅走高,非息收入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0.5pct至30%。公司1-3Q23非息收入同比增速为-4.2%,较1H23提升0.4pct。其中,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下降1.3%至270亿,增速较1H23下降2.5pct,主要受理财手续费下降影响;净其他非息收入同比下降7.9%至200亿,增速较1H23提升3.6pct。其中,投资收益同比增速为1.7%,较1H23提升17.7pct,带动净其他非息收入回暖,预计主要是部分债券投资变现或票据交易所致。 不良率降提升1bp至1.22%,风险抵补能力维持高位。23Q3末,中信银行不良贷款、关注贷款余额分别为668亿、820亿,单季分别新增19.5亿、-21.2亿,公司不良认定趋于审慎,不良确认有所增加;不良贷款率、关注率分别为1.22%、1.50%,较2Q末分别变动1bp、-6bp,不良+关注贷款率合计2.72%,较2Q末下降5bp。拨备方面,公司3Q信用减值损失/平均总资产(年化)为0.82%,较2Q下降12bp;拨备覆盖率为209.5%,较2Q末提升1.2pct,拨贷比为2.56%,较2Q末提升5bp。 RWA增速维持高位,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降4bp至8.81%。23Q3末,公司核心一级/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81%/10.59%/12.65%,较2Q末分别下降4/9/57bp。公司各级资本充足率有所下降,主要由于:①3Q末风险加权资产增速为7.2%,较2Q末提升1.4pct,仍处在相对高位;②公司于3Q赎回300亿二级资本债,致使总资本充足率承压相对明显。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23Q3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母行)为8.42%,距离8%的监管底线已不足0.5个百分点。从内源性资本补充角度来看,公司有较强的业绩释放诉求;从外源性资本补充角度看,未来公司配股落地使得核心一级资本得到有效补充,有助于公司资产端扩张摆脱约束,为下一阶段业务增长打开空间。鉴于当前资本市场整体表现和政策取向,现阶段配股融资具体时间仍存不确定性。公司近年来业绩增速保持稳健,资产质量持续向好,作为上市央企,受“中特估”政策逻辑、“业绩稳定释放”商业逻辑双重驱动,后续估值仍有修复空间。考虑到LPR报价下调、存量按揭利率下调将在4Q进一步对NIM形成挤压,下调公司2023-2025年EPS预测为1.06(-3.6%)/1.16(-4.9%)/1.24(-8.1%)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年PB估值分别为0.58/0.53/0.49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如果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可能增加大额风险暴露的潜在风险。 表1:中信银行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 图1:中信银行营收及盈利累计增速 图2:中信银行盈利同比增速拆分 图3:中信银行资产负债结构 图4:中信银行净息差走势(公布值) 图5:中信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及计息负债成本率(测算值) 图6:中信银行资产质量主要指标 图7:中信银行各级资本充足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