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邮证券]:拓斯达三季报业绩点评:业务结构持续优化,盈利能力逐步修复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拓斯达三季报业绩点评:业务结构持续优化,盈利能力逐步修复

拓斯达,3006072023-10-26傅昌鑫、刘卓中邮证券张***
拓斯达三季报业绩点评:业务结构持续优化,盈利能力逐步修复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证券研究报告:机械设备 | 公司点评报告 2023年10月26日 股票投资评级 买入|首次覆盖 个股表现 资料来源:聚源,中邮证券研究所 公司基本情况 最新收盘价(元) 14.07 总股本/流通股本(亿股) 4.25 / 2.85 总市值/流通市值(亿元) 60 / 40 52周内最高/最低价 17.12 / 11.68 资产负债率(%) 63.8% 市盈率 38.03 第一大股东 吴丰礼 研究所 分析师:刘卓 SAC登记编号:S1340522110001 Email:liuzhuo@cnpsec.com 研究助理:傅昌鑫 SAC登记编号:S1340123050006 Email:fuchangxin@cnpsec.com 拓斯达(300607)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盈利能力逐步修复 ⚫ 事件描述 2023年10月25日公司发布三季度业绩报告,截至2023Q3公司已实现营收32.37亿,同比-1.56%;实现归母净利润1.29亿,同比-8.0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7亿,同比-6.74%。单2023Q3公司实现营收11.35亿,同比-8.94%;实现归母净利润0.44亿,同比+17.7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0亿,同比+27.39%;前三季度整体毛利率21.15%,单季度毛利率为20.73%,同比+2.6 pct。 ⚫ 事件点评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智能装备产品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报告期内,公司整体营收规模有所下滑,主要系注塑领域行业景气下行影响直角坐标机器人、注塑机配套设备及自动供料系统收入下滑,以及公司主动收缩自动化应用系统业务以改善其盈利能力。在新布局的智能装备业务上,营收规模及盈利水平都实现了快速发展,多关节工业机器人、注塑机、数控机床业务收入同比分别+36.40%、+37.89%、+33.92%,毛利率同比分别+4.85 pct、+1.21 pct、+3.73 pct,三大智能装备业务增速、营收贡献不断提升,为公司打开未来潜在成长空间。 盈利能力逐步修复,传统业务焕发新利润增长点。作为向制造企业提供智能制造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的工业自动化企业,公司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即绿能业务)与自动化应用系统两大业务一直是收入的主要来源,2022年两项业务的收入占比高达81.79%,但相对其他新布局业务而言,两项传统业务的盈利水平不高。一方面传统业务自身不断提升盈利水平。自2021年以来,公司发展重心更加聚焦于智能装备业务,通过对于下游个性化项目的筛选提升传统业务的盈利能力,2023Q3自动化业务主动收窄业务规模,提升订单质量,毛利率较去年同期+5.39 pct,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持续拓展大客户,特别是盈利水平较高的3C、光伏、海外领域,毛利率较去年同期+0.17 pct;另一方面传统业务为公司新业务引入增长点。绿能业务在下游客户扩产建厂进程中是最先进入的环节,自动化应用系统也是在自动化生产线建立之初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总领角色,两项传统业务的发展为公司配套设备产品(如工业机器人、注塑机、数控机床等)的供货提供了导入商机的重要作用。 注塑机业务拓展良好,行业景气拐点在即。注塑业务广泛对接通用型塑料(日常用品、医疗用品等)、汽车、家电等应用领域,其下游是整个通用制造业,行业发展受到宏观经济与总体市场需求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国内需求端较弱,9月制造业PMI刚刚重回50以上的扩张区间,同时关注注塑行业内的领先企业海天国际、伊之密的业绩变化,同比增速均呈现加速上升态势,注塑行业有望在2024年迎来景气拐点。2020年公司通过收购方式布局注塑机业务,之后不断迭代升-22%-18%-14%-10%-6%-2%2%6%10%14%2022-102023-012023-032023-052023-082023-10拓斯达机械设备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2 级产品、倾斜销售资源,2023Q1-Q3注塑机业务实现收入1.48亿,同比+37.89%,产品毛利率也稳步上涨。另外,公司提前布局全电动注塑机,目前已经实现小批量销售,全电动注塑机良率高,精度高,产品质量好,耗能相较传统注塑机也更具优势,后续随着核心底层技术进步与产品降本程度提升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数控机床业务产品竞争力强,“进口+存量”替代空间巨大。2023Q1-Q3数控机床业务收入2.06亿,同比+33.92%,毛利率提升至31.09%,产品签单量188台,同比增长近45%,出货量156台,同比增长超70%。公司主营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产品,特别适用于多工序复合加工、复杂曲面加工等难题,加工效率、加工精度更高。营收保持快速增长的动力一是由于公司数控机床在核心零部件主轴、转台、摆头等部分已实现自研自产,能够良好适配航空航天等领域不断释放的进口替代刚性需求;二是在国内民品领域通过价格优势存量替代原本昂贵的五轴产品,或是替代2-3倍数量的三轴、四轴机床;三是公司产品出海规模不断扩大。公司目前数控机床订单排产仍处于饱满状态。同时将于四季度推出经济型五轴联动机床新品,性价比较高,还将带来一定的增量替代空间。 多关节机器人业务依托大客户优势,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公司财报披露的工业机器人业务中包含了与注塑行业强关联的直角坐标机器人产品,所以同比有所下滑,单看多关节机器人业务发展迅速,2021年出货超1000台,2022年超1700台,2023Q1-Q3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6.40%。公司机器人产品在控制器、伺服驱动、视觉系统等核心底层技术具备优势,通过上中下游全线布局以及对于行业工艺的常年积累,为客户提供精度高、稳定性好、耐用性强、性价比高的“机器人+”工作站。下游主要是苹果产业链的伯恩光学、富士康等大客户,报告期内又新开拓了华勤技术、闻泰科技等非苹果产业链3C行业优质客户,借助前期自动化解决方案切入,不断拓展应用场景。 股权激励深度绑定核心员工,回购股份彰显长期增长信心。今年8月公司发布股权激励方案,拟向不超过37名核心员工以7.85元/股的价格授予464.36万股,业绩考核要求为2023-2025年净利润相较2022年增长不低于15.0%/38.0%/65.60%。在股权激励业绩考核背景下,10月25日董事长吴丰礼先生提议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票,回购金额为2500-5000万元,同时选择不下修拓斯转债转股价格,多项措施向投资者充分彰显长期增长信心。 ⚫ 盈利预测与估值 公司以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自动化应用系统两大传统业务板块为基础,持续拓展和加深大客户关系,同时不断打磨以工业机器人、注塑机、数控机床为核心的智能装备业务,有望充分受益于通用制造业景气回暖,以及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细分行业内的进口及存量替代空间。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0.01、58.13、68.4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6、2.64、3.71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9.44x/23.00x/16.39x,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以32.45%的复合增速成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3 ⚫ 风险提示: 智能装备产品下游行业景气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部分零部件供货受阻风险。 ◼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table_FinchinaSimple] 项目\年度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营业收入(百万元) 4984 5001 5813 6846 增长率(%) 51.36 0.35 16.24 17.77 EBITDA(百万元) 264.54 307.05 383.14 522.4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 159.67 206.49 264.29 371.01 增长率(%) 144.16 29.33 27.99 40.38 EPS(元/股) 0.38 0.49 0.62 0.87 市盈率(P/E) 38.08 29.44 23.00 16.39 市净率(P/B) 2.59 2.40 2.18 1.93 EV/EBITDA 24.83 20.26 14.77 10.40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邮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4 图表1:公司绿能业务&自动化应用系统业务贡献约八成收入 资料来源:Wind,中邮证券研究所 图表2:经历了前期经济复苏低迷,9月我国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 资料来源:Wind,中邮证券研究所 图表3:海天国际业绩端呈现反转态势 图表4:伊之密营业收入增速从底部不断攀升 资料来源:Wind(其中预测数据来自Wind一致预期),中邮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中邮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5 [table_FinchinaDetail]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财务报表(百万元)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主要财务比率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利润表 成长能力 营业收入 4984 5001 5813 6846 营业收入 51.4% 0.3% 16.2% 17.8% 营业成本 4059 3953 4508 5246 营业利润 156.2% 28.0% 28.8% 40.2% 税金及附加 16 26 26 29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 144.2% 29.3% 28.0% 40.4% 销售费用 263 291 336 392 获利能力 管理费用 168 213 247 276 毛利率 18.6% 21.0% 22.5% 23.4% 研发费用 130 206 256 333 净利率 3.2% 4.1% 4.5% 5.4% 财务费用 30 14 29 39 ROE 6.8% 8.2% 9.5% 11.8% 资产减值损失 -87 -38 -85 -70 ROIC 4.9% 5.2% 6.2% 7.7% 营业利润 192 246 317 444 偿债能力 营业外收入 8 0 0 0 资产负债率 63.8% 66.8% 67.0% 66.0% 营业外支出 8 0 0 0 流动比率 1.58 1.53 1.53 1.56 利润总额 192 246 317 444 营运能力 所得税 24 34 42 58 应收账款周转率 3.25 2.39 2.59 2.83 净利润 168 212 275 386 存货周转率 3.31 4.55 5.59 5.72 归母净利润 160 206 264 371 总资产周转率 0.77 0.69 0.70 0.75 每股收益(元) 0.38 0.49 0.62 0.87 每股指标(元) 资产负债表 每股收益 0.38 0.49 0.62 0.87 货币资金 1057 1602 2401 2883 每股净资产 5.52 5.95 6.57 7.43 交易性金融资产 309 315 315 315 估值比率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 2160 2450 2566 2698 PE 38.08 29.44 23.00 16.39 预付款项 96 138 113 131 PB 2.59 2.40 2.18 1.93 存货 1246 950 1129 1264 流动资产合计 5338 6443 7346 8229 现金流量表 固定资产 449 449 444 435 净利润 168 212 275 386 在建工程 310 325 293 264 折旧和摊销 50 47 37 39 无形资产 326 319 319 319 营运资本变动 -245 30 118 -317 非流动资产合计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