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中秋节、国庆节假期8天,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29.5%,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1.5%。 国内游延续修复态势,客单价显著提升。双节期间旅游收入恢复至2019年101.5%(2023年元旦/春节/五一/端午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35.1%/73.1%/100.7%/94.9%),延续修复态势。价:人均消费912.1元,恢复至2019年97.5%(2023年元旦/春节/五一/端午分别恢复至82.0%/82.5%/84.5%/84.1%),或因长线游占比提升带动客单价提高。量:旅游人次恢复至2019年104.1%,相比于五一/端午(分别恢复至2019年119.1%/112.8%)略有回落,或因出境游分流以及跨省游比例增加。出行半径&时长:旅游常态化叠加8天长假期催化,跨省游比例提升,出行半径&时长明显增加。根据携程数据,双节期间跨省游订单占比达51%,同比增长2倍多。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双节期间国内游客出游半径189.5公里,同比增长59.6%;游客在目的地平均游憩半径17.9公里,同比增长86.0%。 旅游需求呈现个性化多元化,citywalk/小众游/文体旅融合趋势明显。Citywalk:强调松弛感与慢节奏的citywalk受到年轻人青睐,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游客假期选择商业综合体、文博场馆和历史文化街区者占比高达20%以上。小众游:小众游满足消费者出行&低消费需求,成为出行新趋势。携程数据显示,淄博、延边、防城港、酒泉、南阳等国内小众旅游目的地预订量同比增长超10倍。文体旅融合:各地政府探索旅游+新增长点,双节期间国内举办40余场音乐节、演唱会。亚运热潮下,“运动+旅游”成为探亲游、本地游新模式。 自然景区延续高增,休闲景区需求释放。名山大川等自然景区延续高增,黄山景区假期前7天接待游客18.5万人,日均接待游客2.6万人,相比2019年增长8.7%;峨眉山景区双节期间接待游客22.8万人次,相比2019年增长59.14%,实现门票收入2117.7万元,相比2019年增长14.43%。伴随旅游常态化,出行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休闲需求逐步释放。双节期间,宋城演艺11大《千古情》合计演出338场,相比2019年增长25.19%;乌镇景区预计接待游客46万人次,或创下历史新高;亚运会催化,双节期间西湖景区共接待客流量368.91万人次,其中收费公园客流量为114.06万人次,相比2019年增长25.07%。国内游爆发式回暖后,逐步趋于常态化,2023.9国务院出台《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丰富优质供给,国内游持续增长可期。 出境游加速修复,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2023.8文旅部发布第三批恢复出境团队游的国家和地区,出境游热度持续攀升,双节期间,出境游需求集中释放。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双节期间出入境人员1181.8万人次,恢复2019年同期的85.1%(五一/端午分别恢复至2019年59.2%/64.6%)。根据航班管家数据,国庆期间,民航国际出港航班4835班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55.5%(五一仅恢复至2019年36.2%),主要分布在要集中在东亚与东南亚区域,其中韩国/日本/泰国居前,分别恢复至2019年70.9%/51.1%/49.6%,英国与意大利恢复超2019年。伴随旅游供给、签证、国际航班恢复,出境团队游国家和地区的扩容,出境游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 海南客流回暖,离岛免税升温。双节期间,海口/三亚机场旅客吞吐量分别为63.6/50.6万人次,同比2022年分别增长192%/388%,同比2019年分别增长24%/17%,日均旅客量分别为近8万/6.3万,均创历年国庆假期新高。旅游市场逐步复苏,叠加“即购即提”利好推动,中免(海口)国际免税城打造“双节+一周年庆”主题展吸引客流,离岛免税持续升温。根据海口海关数据,双节期间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销售金额13.3亿元,免税购物人数17万人次,客单价7824元,分别同比增长117%、143%,-11%。海南旅游迎来旺季,叠加消费逐步修复,看好免税销售持续改善。 投资建议 国内游恢复常态化,需求增长更多依靠产品迭代创新形成优质供给,建议关注更具成长性宋城演艺/天目湖等;政策催化下,旅游供给、签证、国际航班逐步恢复,出境游持续升温,建议关注众信旅游;离岛免税销售逐步改善,出入境游客恢复带动机场免税回暖,建议关注中国中免。 风险提示: 消费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