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工控产业景气度专家交流—20230926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工控产业景气度专家交流—20230926

2023-09-28未知机构邵***
工控产业景气度专家交流—20230926

1.工控产业景气度摸底及后续展望 (1)下游客户需求持续低迷 根据目前的基本面信息,可以判断市场底部已经明显出现。此判断基于两个观察:首先,下游客户对未来的需求预期仍处于较低水平,预计在12 月份之前仍将保持底部状态。其次,用户和代理商库存正在减少,并有望在10月和11月回归到正常水平。 1.工控产业景气度摸底及后续展望 (1)下游客户需求持续低迷 根据目前的基本面信息,可以判断市场底部已经明显出现。此判断基于两个观察:首先,下游客户对未来的需求预期仍处于较低水平,预计在12 月份之前仍将保持底部状态。其次,用户和代理商库存正在减少,并有望在10月和11月回归到正常水平。如果库存能够回归到正常水平,即使需求处于相对底部,市场也有可能会呈现缓慢回暖的修复态势。根据历史趋势判断,在2024年的一二季度,随着库存恢复和需求逐步增长,整个市场可能会进入到一个修复式回暖的过程。然而,不同行业和厂商之间的差异非常大。 (2)不同行业展望差异巨大 在不同行业中,自动化流程行业的情况相对较好,今年比项目自动化和欧元型自动化行业表现良好。但在明年,预计OEM市场有可能会触底复苏,但增长幅度较低,可能保持在23%或34%左右。自动化流程项目市场和OEM市场的增长将进入相近的范围。驱动行业中,锂电行业由于产能过剩,预计今年和明年的增长展望不容乐观。传统行业中,机床、纺织机械和食品饮料包装等行业有可能出现小幅度的弱复苏,增长幅度可能在0~50%之间。而机床体重、食品料包装等其他传统行业的增长预期较低。半导体行业的展望相对较好,预计明年能够保持接近两位数的增长。总的来说,不同行业在明年的发展展望存在差异。 (3)产品线展望 从产品线的角度来看,PLC今年的增长预期约为5%左右。低压变频器可能与去年基本持平,可能会下滑15%~20%左右。PCs可能会保持5%~10%左右的增长。Ctoc市场可能会继续下滑,机器人市场也有可能会下滑。尽管机器人市场的下滑幅度大致在个位数,但到年底可能会出现一些回暖的迹象。从8月份开始,一些外资厂商的CNC订单已经开始回升,但无法确定这些订单在今年能否交付。总的来说,对于PLC销售额来说,明年可能会进一步放缓,低压变频器可能会保持小幅增长,支付和Bcs市场可能保持小幅增长,机器人和CNC市场可能会由负转正。 Q&AQ:最近一段时间,工控产业的市场底部状态是明显可见的吗?有哪些判断依据? A:是的,最近一段时间工控产业的市场底部状态是比较明显的。判断依据有两个:第一,下游客户需求已经得到处理,许多用户对未来预期仍处于底部状态;第二,用户反馈显示库存正在减少,预计库存将在10月和11月回归到正常水平。 Q:库存回归到正常水平后,市场会出现底部缓慢回升的状态吗?这种回升何时可能发生? A:是的,如果库存回归到正常水平,即使需求相对底部,市场可能从环比和同比角度出现底部缓慢回升的修复式回暖状态。预计在明年的一季度或二季度,随着库存回归到正常状态并逐步增长,整个市场将进入修复式回暖的过程。 Q:不同行业和厂商的表现可能存在巨大差异吗? A:是的,不同行业和厂商之间的表现差异是巨大的。今年自动化流程行业表现相对优于OEM行业和一些特定行业。明年预计OEM市场有可能触底复苏,但增长幅度不会太大。流程自 动化行业增速也将降低,趋于稳定。驱动行业的锂电领域担忧情绪较大,具体增长仍存在不确定性。传统行业可能会出现弱复苏的迹象,但增长幅度较小。 Q:产品线的表现如何?PLC、低压变频器、PCS、CtoC、机器人等产品线有何预期? A:从产品线角度来看,PLC预计增长约5%左右。低压变频器可能持平或增长小幅,PCS预计增长接近10%左右。CtoC产品线下滑,机器人也有可能下滑,但年底可能出现回暖趋势。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有增长和下滑指的是销售额而非订单额。 Q:工控产业今年和明年的订单额表现如何? A:从订单额的表现来看,工控产业2023年的订单额预计将下滑约20%左右。虽然三四季度订单下滑速度可能放缓,但这并不完全是由于需求的影响,也因为下游需求正在回归正常水平,减少了新增订单的压力。因此,预计今年新增订单可能会下滑20%。 Q:如何评价明年工控产业的发货压力?订单情况会如何发展? A:明年的一季度和二季度的发货压力较大,订单有可能会折射到明年一季度左右进行发货。明年整个工控自动化市场订单有望恢复正增长,尤其是下半年或者后天,可能会有销售额进一步好转的情况。今年PLC订单下滑较大,但销售额有同比正增长,明年销售额可能会基本持平。本土品牌订单增长保持两位数以上,而欧美品牌订单普遍下滑,甚至有的超过30%。因此,本土品牌正在逐渐取代外资,成为工控市场的主要力量。 Q:如何评价工控产业中不同厂商的情况? A:本土品牌目前表现最好,由于没有库存压力,且没有下游用户端的负面影响,受益于市场趋势。本土品牌的订单增长保持两位数以上,而欧美品牌普遍下滑,并且这种趋势可能会持续到明年。日系品牌的订单也普遍下滑,但底部比较明显,尤其在OEM行业有很多业务覆盖。所以总体来说,最好的情况是本土品牌,其次是日系品牌,欧美二三线品牌和一部分日系品牌的情况比较难过。 Q:关于价格方面,有何趋势? A:欧美品牌的价格有明显下降,但这并不是厂商降价,而是代理商为了更新库存需要尽快盘活流水,所以销售价格普遍低于进货价格20个百分点。明年的价格战压力会比较大,外资品牌可能会选择更多的特价折扣来支持后续的价格。而本土品牌的价格波动并不明显。此外,很多欧美品牌的分销商或合作伙伴正在积极选择与本土品牌合作,以增加自己产品的附加值。 Q:目前外资品牌和本地品牌之间的合作趋势如何? A:外资品牌和本地品牌之间的生态圈合作趋势明显,他们在寻求生态圈合作,比如共同做方案、形成生态联盟等。这种合作与产品的代工、技术授权等有关。外资品牌正在加大本地化速度,更多采用中的本地化零部件,为应对将来可能的中和际环境脱钩做准备。本土品牌 A:如果有其他方面的问题,请提出,我可以和大家进行交流。Q:我想请教西门子的产品在渠道方面的降价情况。对产厂商冲击程度怎么衡量?如何看待后续的演绎? A:降价对代理商会有一些负面影响。降价的幅度大约在8.9毛钱左右,降价幅度与2019年的价格差不多。外资品牌的降价是短期行为,不会持续降低。外资品牌可能会通过其他方式来抹平降价的影响,比如少给一些批开价,或者保持较低价格给一些龙头品牌。此外,本土品牌受降价影响较小,因为它的定制内容添加微start20160903市场份额较小,只有少数客户会回流到外资品牌。同时,本土品牌在客户拓展和覆盖方面存在问题,例如与大型用户合作时可能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总之,降价影响是短期的,未来可能还会出现本土品牌与外资品牌之间的竞争关系,但具体数据暂不评论。 Q:高端日系品牌的份额相对稳固,可是数据显示三菱在PLC和4伏领域有下滑。请问如何衡量份额的稳固性? A:从行业的角度来说,日系品牌在一些三c领域、半导体领域以及一些核心的大客户中是比较稳固的。而在食品、饮料包装等中低端行业,或者在小型机床装备、机械领域中,日系品牌不可能继续扩大份额。高端日系品牌的稳固性主要体现在一些核心行业领域。具体数据暂不评论。 Q:三c行业的需求转好是从下游渠道还是公共厂商口径观察到的?A:工控厂商认为三c行业已经小了三年,明年对自动化的需求可能会比较好。Q:公共厂商出海会面临什么样的劣势? A:公共厂商出海去美、欧洲、日本建厂或销售自动化产品的难度很大。在海外的项目中,无论是业主的项目还是自动化厂商在那边建厂或销售产品,进展都会很缓慢,会遇到很多复杂的问题。 Q:中企业出海是不可逆的趋势吗? A:是的,中企业出海是一个大势,总体趋势向好。但是要区分不同的业务模式、产品和区域,难度大于去建厂或销售到美、欧洲、日本。 Q:产品出口方面,哪些地区是比较好的? A:东南亚地区和俄罗斯总体来说保持一个相对好一点的态势。在海外建厂配套出去或直接出口到欧美家是比较好的选择。像中的造纸机械、包装机械、小型机床以及纺织机械等也是有前景的。 Q:什么模式的出海方式更有前景? A:稳健式的增长比较合理,不宜过快。建议在海外寻求并购或合作,但难度较大。可以考虑与外资品牌合作开发东南亚或非洲市场,但速度并不会很快。另外,与海外企业进行贴牌合作,可以辐射周边地区。 Q:在出海过程中存在哪些风险? A:出海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认证和服务能力的问题,以及当地客户的业务开展情况。此外,出海并购好的海外公司较难,效率比较高或增长较快的方式是将产品或设备配套出口或单独出口。 Q:中的工控品牌在际市场上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A:中的工控品牌在际市场上除了服务认证方面的问题,还面临际政治和当地产业链的制约。一些家对中企业在当地设备设施和研发都有一定的要求。此外,还存在一些专利问题。因此,我认为中的工控品牌不宜过快发展,需要稳健增长,并且要注重产品线的广度和解决方案的横向覆盖度,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Q:传统行业在当前环境下的发展前景如何?内龙头工控企业能否通过传统行业来弥补增速下降的影响? A:我认为传统行业仍然具有发展前景,而且相对较为稳健。在传统行业里,客户体量相对较小,设备迭代周期较长,替代难度较高,因此龙头工控企业可以通过传统行业来弥补增速下降的影响。例如,在半导体、机床、食品饮料、包装机械等行业,相对规模庞大,而且传统行业的客户也更为稳定。此外,传统行业的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有较高的升级需求,因此工控企业可以通过提供解决方案和自动化升级服务来满足市场需 求。 Q:如何进一步提升内制造业的自动化渗透率? A:内制造业的自动化渗透率相对较低,特别是在锂电和光伏行业。但在传统行业中,许多领域的自动化水平也有提升的空间。为了振兴制造业,不仅仅依靠光伏和锂电等产业链的拉动,需要重视传统行业的装备升级和产线升级。此外,工控企业需要注意解决方案的横向覆盖面,提高产品线的宽度,以满足不同行业和客户的需求。另外,传统行业具有较强的粘性,一旦与客户建立关系并获得认可,稳定的需求将有助于提升自动化渗 透率。 Q:外资品牌在中控制系统市场上的表现如何?其对内工控企业是否存在复制效应? A:目前外资品牌在中的控制系统市场上存在较好的表现,这可能会产生行业复制效应。例如,一些工控企业可能会注意到其他企业使用外资品牌的产品后表现良好,交付和服务也较好,从而引起复制效应。总体而言,虽然增长速度可能不会像过去几年那样夸张,但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对于头部品牌来说是可行的。工控企业可以通过提供优质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满足市场需求并与客户建立稳定关系来应对这种复制效应。 Q:未来谁还能凭借优势做得更好?或者说这一二线龙头企业发展企业如果互相互相打架,互相一线打拼的话,哪一些优势险恶胜出的? A: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一线企业相对于二线企业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首先,一线企业在提供解决方案方面比较有经验,这使得他们能够迅速适应市场需求并快速扩张。其次,一线企业要避免过度依赖于新能源行业,因为如果客户构成大量在新能源行业,将来可能会面临困境。而传统行业相对来说更复杂,所以客户构成也是一个重要问题。第三,团队的经验和技术研发能力在这个行业里的积累时间也很重要。最后,产品线构成方面,虽然PLC起家的公司可以扩展到做便民器或私服,但相对来说可能会慢一些。因为最早替代外资的领域是DCS和变频器,PLC是后来才发展起来的,所以在规模相对较小的情况下进行拓展会更具挑战性。所以总的来说,我认为一线企业的领先优势相对明显。 Q:信捷、合川和雷塞这几家二线公司,在传统行业占据比较多的市场份额,但合川新兴产业光伏占比较大,您对这几家公司未来的发展有什么看法? A:对于这几家公司的发展,我认为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问题和特点。首先,信捷在市场策略方面相对激进,如果他们的团队能够更加注重细节控制,并具备类似汇川的团队文化和实力的话,在PLC市场方面会有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