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三季度逐步进入尾声,叠加近期原材料、汇率波动,以及二次年降担忧,部分投资者对股价表现相对较强的汽车零部件有一定担心,而我们认为板块三季度业绩展望相对乐观,更有望顺利切换至明年估值。以下为具体想法。 销量:3Q23行业整体,尤其自主车企、自主/新能源占比较高的零部件公司,有望取得环比增加的正规模效益。 1)总量:预计3Q23乘用车上险542万辆、同比+2%、环比+5%,乘用车批发652万辆、同比-0.4%、环比+8%,商用车90万辆、同比+2%、环比-20%。 2)按燃料:预计3Q23电车批发237万辆、同比+26%、环比+16%,油车416万辆、同比-11%、环比+4%。 3)按车企:预计自主车企3Q环比增幅普遍较好,预计其中吉利、长城、比亚迪、奇瑞环比增幅15%-20%,长安10%左右,新势力中蔚来、小鹏80%+,理想20%;而合资外资车企环比增幅相对较低,在10%以下,上汽大众和宝马有望10%+,特斯拉中国估计环比0%附近。 4)规模效益:固定成本摊薄可以按生产性折摊+费用作为固定成本来测算,零部件公司我们经验上大致按6%+12%,整车按3%+10%,参考我们对行业3Q23预测销量来看营收环比预计增5%-10%,在规模效益层面则可给零部件带来0.9-1.6PP的净利率提振,给整车带来0.6-1.2PP的净利率提振(但整车更多要关注终端定价的波动)。而合资占比高、商用车占比高、特斯拉占比高的零部件公司,预计收入环比会略逊色。 整车折扣:如今的汽车“折扣”不仅包括传统意义的促销折扣,也包括自主新能源与合资燃油竞争所产生的官降和权益优惠,因此需要同时跟踪这两方面。 1)折扣:7-8月是传统淡季,折扣一般回收,9月再备战年底旺季逐步放出,但近年市场价格松动提前到了8月。根据我们的跟踪数据,综合看,3Q23平均折扣较2Q23仅小幅提升,数据测算得约339元,据此我们估计自主油车3Q23平均折扣环比新增0-500元/车,合资油车500-1000元/车,对车企净利影响一般减半,因此对单车盈利影响自主油车小几百元、合资油车大几百元。 2)官降:包括官降、各类限时不限时权益调整,也包括推出的全新车型的价格下探,这些并不反映在门户网站的折扣和折扣率上。今年电车从8月初的零跑、大众ID3,到中途的特斯拉,再到后面的阿维塔、比亚迪等,降幅在千元至万元级不等,对于相关车企车型则需要单独考虑3Q23里一半左右销量的ASP和边际毛利率的变化。 零部件二次年降:这是近期我们路演中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在今年终端价格压力较大情形下,全年超额年降预期较强,部分在1-2Q已经有所反应,少部分车企在下半年依托其较大的产销量增幅,有二次年降,但并不是车企或零部件行业普遍现象,因此我们认为对全行业盈利评估来说,不需要考虑3Q的二次年降问题,对部分的确有二次年降的零部件企业则对应评估。 外部因素:近期随部分汽车核心原材料涨价,投资者也开始担心零部件公司3Q外部盈利因素影响。目前看,原材料涨价影响幅度有限,但应关注汇率变动对净利率的影响: 1)原材料:零部件公司经过2H21原材料大幅上涨冲击盈利之后,与下游有价格联动机制的公司多数已将调价周期缩短(2-3个季度缩短为1-2个季度),因此可通过原材料季度均价(而非时点价)评估其对公司盈利影响。 截至9/15,聚氯乙烯、橡胶、铜、铝3Q均价环比+4.1%、+3.8%、+2.5%、+0.9%。作为对比,21年原材料价格大幅拖累零部件公司利润率期间,相关原材料价格环比均是连续10%+的环比增长,具体影响比例关系研究可参考我们此前报告。由于均价涨幅有限,我们预计3Q聚氯乙烯、橡胶、铜、铝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对对应零部件公司利润率仅略有影响,不需过多考虑,如果材料占较高,可给予0.5PP以内的影响假设。 2)汇兑:2Q23人民币兑美元、欧元分别贬值5.2%、5.1%,主要外销型企业利润均受益于汇兑收益,我们在2Q23财报总结中也分析到,零部件公司 财务费用率按中值法(参考211家零部件公司,取中值)为-0.4%、同比+0.1PP、环比-1.1PP。而截至9/15,人民币兑美元、欧元分别升值0.7%、2.4%,预计汇兑对零部件公司的盈利影响会从2Q正向转为3Q负向,叠加利息、手续费等费用影响,我们预计零部件公司财务费用环比角度至少会有0.5-1.0PP对净利的负向影响,其中欧元影响相对大一点,简单估计欧元3Q环比损失=1.5倍2Q收益,美元3Q环比损失=1倍左右2Q收益。 综上,我们预计3Q23汽车板块盈利整体较好,有望延续2Q23状态。估计A股乘用车板块3Q23业绩同比-24%、环比-6%,零部件板块业绩同比+25%、环比+1%(从销量角度看,具有成长性的零部件公司3Q23表现及格线为营收环比增5-10%或以上)。板块销量收入环比增长,对冲了部分汇兑、促销、二次年降、原材料价格的负面影响,而其中促销、原材料价格影响并不及投资者担忧那么大;二次年降范围和规模则较小,影响也较小;汇兑影响则需着重考虑,尤其部分公司2Q汇兑收益较多。 当然如果公司有新增的电车上市、股权激励费用、计提转债利息、固定资产折旧、重大订单收入变化等,需要单独考虑。 因此,行业三季度整体盈利情况估计还是会相对不错,尤其零部件,今年盈利表现远远超过我们年初预期。而四季度在终端价格压力变大、年末费用增加情况下,盈利波动性可能进一步增强,不过每年都这样。 对2024年基本面展望持乐观展望。 1)景气周期角度,汽车销量增速随M1增速波动,一般3年左右一个周期,从当前情况看,M1增速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中触底,汽车销量增速则有望在剔除基数扰动的基础上,重回上行状态,从而带动库存消化,减缓对价格的压力,减缓投资者的短期担忧。当然还是要多说一句,由于自主对合资、电车对油车的竞争还未完成,整个价格体系的系统性下沉依然会持续发生,景气下行时加速,上行时则减缓。 2)产业发展角度,预计明年平价B级车、豪华B级车、豪华C-D级车供给急速扩容,由于处于较高的售价区间,其放量则有望带动电动、智能、功能性零部件更加地快速实现营收增长,推动拥有行业红利的零部件细分领域加速上行,在景气之外进一步强化EPS成长性。 投资建议:对后续汽车板块行情,在基本面上,我们维持“销量乐观、库存谨慎、价格谨慎”的判断,而在投资上,我们则继续维持乐观展望。 零部件:价格因素逐步消化,基本面展望乐观,积极布局2-3年成长机会。由于汽车零部件过去两年展现了极强成长性,相较于2017-2019年,市场对汽车板块“周期性”的担心在弱化并一定程度上让位于“成长性”,“成长性”的确也不负期望,具体体现为龙头公司EPS的突飞猛进。在未来几年,只要汽车零部件成长空间未到头,这种“成长”属性占强的状态还会持续。也就是说,每一次市场对“价格战”和年降,对原材料波动,对汇率波动等非中长期ROE影响要素有所担忧的时候,其实就是布局汽车零部件的好机会,短周期里则需要同时跟踪景气,并跟踪投资者对景气尤其价格战的消化程度。从最近两周市场情况来看,投资者对价格战已经有了较好的消化。推荐: 1)更易更早切换到明年估值的公司,包括今年业绩稳定性强的新能源自主零部件龙头如拓普、新泉,以及铝链如爱柯迪、银轮、敏实等;2)汽车零部件细分领域龙头,属于行业有红利、公司有能力的优质选择:拓普(综合集团+轻量化底盘)、新泉(内饰龙头)、继峰(自主座椅潜在龙头)、爱柯迪(铝压铸龙头)、美利信(一体化压铸龙头)、星宇(车灯龙头,建议关注)等;3)未来产业主线:机器人相关如贝斯特、精锻、豪能、拓普、三花等,智驾如德赛、科博达(建议关注)等,未来1-2年或仍有反复不断的催化。 整车:当前关注二线车企反转,跟随新品把握右侧机会。整车标的核心选择标准是风险收益比,我们建议重点把握右侧机会,但需要紧密跟踪新品情况,看是否能成功,尤其今年是比亚迪之后自主车企真正意义上第一波混动产品推新年份,有望进一步在10-20万元大销量价格带抢占合资份额。 9-10月为长安(启源A07)、吉利(银河L6)、长城(猛龙、高山、坦克400)等车企上新时间,其中年底至明年初为新势力车企上新时间(预计理想MEGA、小鹏X9、赛力斯M9等)。结合新品上市节奏,推荐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建议关注赛力斯、比亚迪、小鹏、理想。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国内消费低于预期,新能源车销量低于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波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