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安永]:再制造发展下中国车险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再制造发展下中国车险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金融2023-09-13安永M***
再制造发展下中国车险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再制造发展下中国车险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银行保险报组织编写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宏观政策与战略机遇 一、汽车再制造简介3 二、再制造相关政策逐步出台5 第二章国外汽车再制造市场研究及相关车险实践 一、国外汽车零部件市场现状9 二、北美洲汽车再制造市场11 三、欧洲汽车再制造市场15 四、亚洲汽车再制造市场20 五、汽车再制造产业与车险行业合作介绍22 第三章国内汽车再制造市场研究 一、市场发展现状23 二、产业链需求分析26 三、现存问题与挑战27 第四章汽车再制造产业与车险行业可持续发展思路 一、合作前景广阔29 二、挑战与机遇并存30 三、行业发展建议初探31 结语35 联系人37 前言 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 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在促进国民的环保低碳意识形成的同时,带来了助力再制造行业发展的新机遇,推动了行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解读中指出,鼓励对具备条件的废旧产品设备实施再制造,加快完善再制造标准,其中,规范再制造产品设备生产销售是《指导意见》的主要任务之一。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推进,以及《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等再制造相关政策的陆续推出,国内再制造的宏观环境进一步改善,旧件回收体系逐步完善,再制造产品销售渠道全面畅通,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再制造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汽车拆解行业快速发展、保险行业降低理赔成本,而且在绿色减排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国外再制造零配件的应用已呈现可观的成果。 在新的背景下,保险业与逐步发展中的再制造业寻求合作共赢,再制造企业和保险企业既是再制造产业重要的推动者,也将成为最终的受益者。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汽车再制造市场现状的基础上,聚焦中国汽车再制造行业与保险业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助力中国保险业绿色发展。 再制造发展下中国车险行业的机遇与挑战|1 再制造发展下中国车险行业的机遇与挑战|1 2|再制造发展下中国车险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宏观政策与战略机遇 1 一、汽车再制造简介 汽车再制造的定义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2021年印发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规范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汽车再制造是指对功能性损坏或技术性淘汰等原因不再使用的旧汽车零部件,进行专业化修复或升级改造,使其质量特性和安全环保性能与原厂零部件一样的过程。再制造工程被认为是先进制造技术的补充和发展,是21世纪极具潜力的新兴产业。 汽车再制造与传统维修的比较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与传统维修存在几个共同点:首先,二者都在汽车维修市场上普遍存在;其次,二者都是完善的汽车市场售后服务的基本要素,都能满足汽车消费者对零部件的不同需求。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与传统维修也有明显的区别。首先,相较于传统维修,再制造业务具有批量化的特点,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再制造才具有可操作的实际意义。其次,汽车零部件再制造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持、专业人才的技能和大量的投资,才能生产出与新产品规格与品质一样的产品。而传统的汽车零部件维修并不需要专业的生产技能和加工制造技术,通常由汽车车主与汽车修理厂直接参与。在我国,传统维修的发展较为成熟,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仍在初期发展阶段。美国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发展经验表明,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业具有市场发展空间大、产品规格及质量有保证、制造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维修效率高等诸多优势,具体如下: •第一,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业存在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大量增加以及人们环保意识增强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业的发展得到了极大促进。以美国为例,1996年,美国汽车再制造公司总数超过5万家[1]。这些企业 的年销售总额约为365亿美元,员工总数近34万人,分别达到了美国再制造业的68%、69%和71%[1]。在 北美,虽然不同的厂商会采取不同的涉足方式参与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但据行业统计,有大约1万家工厂参与发动机再制造生产,每年生产的再制造发动机数量超过300万台,产值达25亿美元[2]。其中,美国发动机再制造协会PERA深度参与了该过程。目前,美国再制造厂商的产值还在持续增长,汽车再制造领域还在大力发展中。然而在我国汽车市场上,再制造业的发展较为缓慢,具体表现为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的发展远低于汽车保有量的发展,但这也给未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厂商会为其所生产的再制造产品提供完备的售后服务,且产品再制造后能够具有不低于新品的质量。再制造公司通常会采取产品化生产的方式,通过使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专业的技术手段,设置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实现大规模生产质量不低于新产品的再制造产品。发动机作为汽车主要零部件之一,具有较为复杂的结构,但汽车发动机再制造厂商通过使用现代化的设备、先进的技术和高质量的生产工艺,结合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才队伍,能够生产出性能和质量符合标准的再制造发动机,从而使得再制造发动机具有不低于新发动机的质量保证。发动机再制造厂商会采用大规模的流水线作业,对发动机再制造设置严格的生产标准,其中包括汽车拆解、清洗、检测、加工、装配到再制造发动机试验的每一过程。再制造厂商也会针对发动机的不同零部件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一些主要的磨损件(如垫片、活塞等)均使用原厂配件替换,而其他的主要零部件(如连杆、曲轴等)使用高精度的设备进行加工处理。 •第三,与原厂新品相比,再制造零部件产品具有低成本的特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研究[3],与制造商生产新 品相比,再制造可节能60%、节材70%、降低污染物排放80%以上,同时再制造产品的售价通常不超过原型新品的50%。例如,在回收旧发动机的前提下,由于再制造发动机会使用大部分旧机零部件,节省了制造新零部件的成本,从而再制造发动机的价格明显低于新发动机。由于再制造生产使用专有的设备重新制造发动机,保证零件尺寸和位置的精度,并用精密的测量及测试设备对再制造发动机进行检测,因此,再制造发动机与旧机相比,恢复了发动机的燃油消耗指标,使得汽车在使用再制造发动机时可以有效降低油耗,从而降低使用成本。此外,部分维修厂商提出允许车主使用原车旧件抵扣部分维修费用,能够大大降低消费者的维修成本。 •第四,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有降低环境污染、节约能源的特点。与原厂新品相比,再制造产品不但减少了对其进行销毁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降低了80%以上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3],而且能够节约资源、减少固体材料的浪费。据美国阿岗国家实验室统计[4],新制造一台汽车的能耗是再制造的6倍,新制造一台汽车发动机的能耗是再制造的11倍,新制造一台汽车发电机的能耗是再制造的7倍,新制造汽车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能耗是再制造的2倍,这对于降低环境污染、节约能耗的收益相当可观。 •第五,再制造产业大幅提高了汽车维修效率。传统的汽车维修大多使用汽车原厂配件,对主要零部件(如发动机等)进行修理或定制,耗时较长。若能够使用适配的再制造零部件,则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汽车修理工作,缩短了汽车的在修时间,提高了维修企业的效率及经济效益,也给客户带来极大的方便。 总体而言,再制造产业能够惠及到多方群体。对经销商而言,旧件再制造能够带来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价格优势;对维修厂商而言,再制造零部件价格相对于原厂制造件更便宜,维修成本降低的同时还能够提高维修效率;对客户而言,使用再制造件可以在零部件质量得到保证的同时降低维修成本、减少维修时间;对社会而言,再制造产业可以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节约能源。在“双碳”目标推进的大背景下,再制造行业规模化发展前景向好,预期会吸引市场多方的积极参与。 二、再制造相关政策逐步出台 主要政策出台历程 国家发展改革委2008年开展了第一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还先后会同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制定了一批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出台了经济激励政策,支持了一批再制造企业示范项目建设,培育形成了一批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以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为代表的中国再制造产业已经初具规模。 在回顾近年来我国汽车报废回收行业走过的历程时,2019年5月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的 《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可以视为行业发展的“分水岭”。 《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发布前,在《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07号)、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资金、加快黄标车淘汰进程等政策推动下,行业规模、企业数量等处于平稳增长阶段;《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发布后,国家创新行业管理方式,在减少对市场行政干预的同时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行业进入改革升级的新发展阶段。作为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文件,《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起着“基本法”的重要作用,引导汽车回收利用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同时,还有许多配套的政策法规正在修订或制定中,例如,《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商务部 《报废电动汽车回收拆解技术要求》、生态环境部《报废机动车拆解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等政策,正在修订、制定或公开征求意见过程中。 2019年发布的《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和2020年发布的《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实施细则》,鼓励机动车生产企业从事报废机动车回收活动。机动车生产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担生产者责任,应当向回收拆解企业提供报废机动车拆解指导手册等相关技术信 息。2021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联合出台《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规范管理暂行办法》,鼓励汽车整车生产企业通过售后服务体系回收旧机动车零部件用于再制造;鼓励专业化旧件回收公司从维修渠道为再制造企业提供符合要求的旧件。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指出,在自贸试验区探索开展再制造业务,引导形成10个左右再制造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再制造领军企业。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促进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文办设备等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资源再生产品和再制造产品推广应用。2022年5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明确提出,探索在综合保税区内开展汽车发动机、变速器等产品保税再制造试点。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政策促进与努力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再制造产业节能、节材、减排的优势逐渐显现,为汽车后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重点政策解读 1 《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 2019年,国务院发布了《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715号令”),对2001年《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进行了全面修订和升级,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征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715号令的修订,摒弃了旧办法中废车收购价格参照废旧金属市场价格计价方式,将有效促进机动车回收利用行业上下游有序连接,不仅可以推动机动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规模化发展,也将提高机动车回收利用率,改善回收拆解企业经营状况,提升报废机动车回收残值和消费者的交车积极性,实现消费者、拆解企业、再制造企业三方共赢。 715号令发布实施,不再对报废机动车回收实行特种行业管理,保留了企业资质许可制度;同时鼓励更多优秀企业进入这个行业,带来新资本、新技术、新思想,有助于形成行业发展新格局、新模式。在管理模式上,715号令紧跟国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向,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办理方式逐步向“线上申请、线下审批”转变,大幅提升便利化程度和透明度。 此外,715号令加强了各部门之间执法活动的衔接,形成监管合力。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管理涉及商务、公安、交通、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发改等多个部门,715号令与《道路交通安全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多部车辆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有机衔接,将管理重点集中在对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的规范经营和操作、企业安全环保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同时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