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23年8月2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通知,已于近日同意郑州商品交易所烧碱、对二甲苯期货及期权注册。9月15日,对二甲苯期货及期权将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对二甲苯是石化聚酯产业链中重要的中间产品,是打通上游原油-石化与下游纺织服装产业链的核心一环。为此,我们推出了新品种巡礼系列文章,本文主要介绍对二甲苯的基本特性、物化性质以及主要生产工艺情况。 对二甲苯上下游产业链介绍 01 无论从上游原料还是下游消费角度,对二甲苯的产业链都呈现相对单一的格局。 一方面,由于目前通过低碳原料合成芳烃的技术尚不成熟,因此原油一次、二次加工的中重组分几乎是对二甲苯原料的唯一来源,因此对二甲苯的上游产业链高度依附于石油炼化产业。由于对二甲苯合成流程相对较长,根据技术特点与经济效益的差异,对二甲苯的生产厂商选取不同的油品组分作为芳烃抽提的原料,主要包括重石脑油、凝析油、加氢汽油、燃料油等。部分早期的、规模较小的生产厂商,也可直接外采二甲苯,通过相对简单的二甲苯异构化及分离工艺生产对二甲苯。 另一方面,由于对二甲苯自身化学结构的特点,其在芳基高分子聚合物领域具有独特的经济性。截至目前,全球生产的对二甲苯产品中,高达95%以上的份额用于通过催化氧化生产对苯二甲酸,其精制产品即为已上市的期货品种PTA。对苯二甲酸与不同的二元醇进行酯化缩合,形成不同种类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PET,俗称聚酯),是全球产量最高的合成树脂之一。PET纤维即为纺织工业中的涤纶,目前在全球纺织原料中占据了40%以上的份额,已 经超越棉花成为全球第一大纤维类产品。而PET瓶片由于其优秀的透明度、可塑性与化学稳定性,近年来成为全球食品包装领域的最大增长点。 近年来,处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各国政府纷纷出台“限塑令”,以化石能源为生产原料的合成树脂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限制。而以对二甲苯-对苯二甲酸为原料的新型芳基聚合物,凭借其易再生、可降解的特性,逐渐受到了全球的关注。其中再生PET产品已经在PET市场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而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为代表的芳基生物降解塑料,已经开始为芳烃-聚酯下游产业链提供新的增长空间。 对二甲苯上下游产业链概况 图1 对二甲苯全球供需格局 02 作为化学纤维的重要原料中间体,对二甲苯在全球化工产品中拥有相当大的生产规模。截至2023年9月,全球对二甲苯总产能已经达到约8800万吨。同其他主流化工品类似,全球对二甲苯的生产供应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其中东北亚地区(主要包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省、韩国、日本)占据了全球产能的68%。自2019年开始,随着民营大炼化企业的快速扩张,我国对二甲苯产能迅速增加,目前中国大陆地区的对二甲苯产能达到4367万吨,占全球约一半水平。 对二甲苯全球产能分布 图2 数据来源:CCF中粮期货研究院 需求端,对二甲苯主要下游PTA的区域集中度较之对二甲苯更甚。截至2023年9月,全球PTA总产能约1.2亿吨,其中中国大陆产能达到7894万吨,占比高达64%。按照1吨PTA消耗0.656吨对二甲苯计算,满足全球PTA总产能所需的对二甲苯总产能约为7700万吨,因此从全球供需平衡角度来看,对二甲苯的产能处于相对过剩格局。但仅就中国大陆而言,对二甲苯的平衡产能为5178万吨,因此中国大陆仍存在对二甲苯的供应缺口,需要通过一定量的进口进行弥补。 图3PTA全球产能分布 数据来源:CCF中粮期货研究院 近年来全球对二甲苯的供需经历了从短缺到过剩,而后进入结构性错配的格局。2018年之前,由于下游PTA与聚酯新建产能门槛较低,因此产业链整体呈现下游增速快于上游的态势,全球对二甲苯供应持续处于偏紧格局,这也导致对二甲苯一直维持着相对较好的加工利润;2019年开始,中国民营大炼化企业快速扩张,迄今为止5年时间内,中国大陆对二甲苯产能激增2904万吨,产能增速接近200%,迅速扭转了全球对二甲苯的供需格局。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全球需求衰退,2020-2021两年时间内全球对二甲苯供应严重过剩,全球产能利用率跌至70%以下。 然而2022年后,俄乌战争及伴随的能源制裁导致全球成品油供应出现缺口,于是调油需求对对二甲苯的上游原料甲苯及混合二甲苯产生了明显的竞争关系。海外部分以混合二甲苯为原料生产对二甲苯的短流程装置在这个过程中失去经济性,产能利用率逐步下降;而国内多数对二甲苯生产装置为一体化工艺,且国内成品油出口存在配额限制,因此2022-2023年国内的对二甲苯装置仍然维持着相对较高的开工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全球的对二甲苯供应出现了明显的错配,由于进口供应的持续下滑,中国大陆对二甲苯呈现供需紧平衡格局,利润再度回归高位。 近年来对二甲苯上下游产能增速 图4 数据来源:CCF中粮期货研究院 图52020年以来中国及海外对二甲苯开工率 数据来源:CCF中粮期货研究院 中国对二甲苯供应情况 03 中国的对二甲苯工业近年来蓬勃发展,主要经历了2008-2010年与2019-2023年两个扩张周期。2008年后,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宽松政策刺激下,全球纺织服装消费增长旺盛,而作为上游原料配套的对二甲苯产业迅速扩张,这一时期的产能扩张主要由中石油、中石化主导。此后,国内下游纺织产业进入非景气周期,叠加环保等因素影响,对二甲苯在2013-2018年扩张节奏缓慢,产能复合增速下降至4.7%。2019年后,随着国内石油进口配额的下放,国内民营大炼化企业迅速扩张,再度引领对二甲苯产能的爆发式增长,5年间中国大陆对二甲苯产能翻了接近3倍,复合增速达到24.6%。 当前国内对二甲苯生产装置多以2019年开始新建的产能为主,因此也较大程度上吸收了技术进步的红利。目前国内对二甲苯装置中,100万吨/年以上的大型装置占比达到84%。这些规模大、一体化为主的新装置大幅降低了国内对二甲苯的生产成本,也在当前全球芳烃原料相对紧缺的情况下,保障了国内对二甲苯产能利用率能够维持高位。另一方面,在快速的扩张过程中,国内主流对二甲苯供应商逐渐控制了主要的市场份额,CR6达到83%;这些企业大多具有上游炼化与下游PTA的产能配套,产业链整体朝向规模化、集中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图6中国大陆对二甲苯产能分布(按企业) 数据来源:CCF中粮期货研究院 作者简介 陈阵 中粮期货研究院化工高级研究员 投资咨询资格证号:Z0015281 风险揭示 1.中粮期货有限公司拥有本报告的版权和其他相关的知识产权。未经中粮期货限公司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本报告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如引用、转载、刊发需要注明出处为中粮期货有限公司。违反前述要求的,本公司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 2.本策略观点系研究员依据掌握的资料做出,因条件所限实际结果可能有很大不同。请投资者务必独立进行交易决策。公司不对交易结果做任何保证。 3.市场具有不确定性,过往策略观点的吻合并不保证当前策略观点的正确。公司及其他研究员可能发表与本策略观点不同的意见。 4.在法律范围内,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就涉及的品种进行交易,或可能为其他公司交易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