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3年H1公司实现营收33.74亿元,同比增长5.03%;实现归母净利润2.20亿元,同比下降39.77%;实现扣非净利润1.53亿元,同比下降55.34%。2023年Q2公司实现营收19.03亿元,同比增长27.20%,环比增长29.26%;实现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下降37.02%,环比增长10.79%; 实现扣非净利润0.70亿元,同比下降58.74%,环比下降14.58%。 需求低迷H1利润端承压,静待行业景气度回升:近年来,由于全球消费电子需求持续疲软,导致公司所处行业景气度下行,公司盈利能力同比有所下滑。2023年H1,公司毛利率为12.20%,同比-8.97pcts;净利率7.24%,同比-4.38pcts。费用方面,2023年H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及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62%/2.55%/4.04%/-1.28%,同比变动分别为-0.66/-0.38/-0.82/+0.01pcts。其中,H1销售费用率与绝对值同比下降,主要系H1报关费、销售人员薪酬费减少,以及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冲减预计负债所致。公司中报显示,目前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客户已覆盖全球70%以上的车辆品牌;减薄业务方面,公司业务规模雄居国内首位,且公司系内地唯一通过A公司认证的减薄业务供应商;超薄玻璃盖板(UTG)业务方面,子公司东信光电已成为国内首家可量产折叠手机用UTG的企业,并获得了国内主要头部品牌客户的项目定点。2023年H1,公司在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等业务领域的龙头地位得以确立并进一步巩固;未来随着下游需求不断回温,公司有望逐步修复盈利能力。 持续拓宽技术护城河,VR+穿戴注入增长动能: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车载电子业务和消费电子业务,其中,公司车载电子业务包括:车载sensor、车载sensor模组、车载盖板(2D和3D)、车载显示模组、车载屏模组(包含中控屏、后视镜、仪表盘、B柱、抬头显、正副驾驶显示屏、扶手屏等);消费电子业务包括:超薄液晶显示面板减薄业务、超薄玻璃盖板(UTG、UFG)业务、ITO导电玻璃和VR显示模组、智能可穿戴显示模组、手机显示模组、NB和PAD显示模组、导光板、电子纸驱动基板等智能硬件产品。公司2023年中报显示,2023年H1,VR显示模组方面,公司通过自研AOI相机自动视觉检测技术,实现了3D眼镜虚拟亮度对比检测及管控0.07mm自动识别,目前正在为北美VR旗舰客户提供Quest3的VR头显模组产品;可穿戴模组方面,公司已实现向北美消费电子巨头批量提供多种高世代柔性OLED可穿戴显示模组,目前独供小天才Z系列、华为GT系列和小米旗舰手表。为进一步巩固技术优势,拓宽技术护城河,目前公司正积极推进玻璃基Mini-Led背板;Micro-Led模组和部件;户外低功耗显示技术;平面传感器、新一代柔性UTG、大尺寸车载双联屏和三联屏曲面全贴合触控显示模组、HUD部件、电子纸、X-Ray射线驱动基板和液晶天线等项目开发。 业务布局迎合行业发展趋势,看好电子纸+车电空间广阔:根据公司2023年中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披露了年度重点任务,电子纸位列要重点加强的前瞻性显示产业布局中;同时,自碳达峰、碳中和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电子纸产品被公认为是全球范围“双碳”大目标下的优秀解决方案之一,深度符合环境友善和环境永续的设计理念。公司中报指出,根据洛图科技(RUNTO)《全球电子纸市场分析季度报告(Global ePaper Market Analysis Quarterly Report)》,2022年全球电子纸模组出货量为2.6亿片,同比增长23%;同时,中国大陆电子纸标签的应用和推广还处于初级阶段,渗透率不足10%。为迎合低碳技术发展趋势,公司成立了第五事业部专门从事电子纸及X-Ray驱动基板等业务,目前已实现小批量出货和并完成客户验证工作,未来有望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此外,公司2022年年报显示,根据佐思统计数据,2022年1-7月,在中国乘用车市场,中控多屏车型销量27.6万辆,同比增长51.5%,中控联屏车型销量105.9万辆,同比增长17.5%; 据Omdia预测,伴随着汽车智能化、可视化成为新发展趋势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到2026年时,全球车载显示屏出货量将达到2.4亿片。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车载电子业务和消费电子业务,其中,公司车载电子业务包括:车载sensor、车载sensor模组、车载盖板(2D和3D)、车载显示模组、车载屏模组(包含中控屏、后视镜、仪表盘、B柱、抬头显、正副驾驶显示屏、扶手屏等);消费电子业务包括:超薄液晶显示面板减薄业务、超薄玻璃盖板(UTG、UFG)业务、ITO导电玻璃和VR显示模组、智能可穿戴显示模组、手机显示模组、NB和PAD显示模组、导光板、电子纸驱动基板等智能硬件产品。2023年H1,公司在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等业务领域的龙头地位得以确立并进一步巩固。未来受益于消费电子需求复苏、车载显示屏用量增加以及电子纸市场持续发展,公司有望逐步修复业绩,并进一步打开盈利空间。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6亿元、7.79亿元、9.69亿元,EPS分别为0.26元、0.32元、0.39元,PE分别为22X、19X、15X。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汇率风险、技术迭代风险、竞争加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