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航证券]:制造业复苏持续,关注工业母机与工业机器人的自主可控机会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制造业复苏持续,关注工业母机与工业机器人的自主可控机会

电气设备2023-09-03邹润芳、闫智、卢正羽中航证券棋***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制造业复苏持续,关注工业母机与工业机器人的自主可控机会

制造业复苏持续,关注工业母机与工业机器人的自主可控机会 行业评级:增持 分析师:邹润芳 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521040001 研究助理:闫智 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122070030 分析师:卢正羽 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521060001 行业报告:先进制造行业周报 2023年9月3日 中航证券研究所发布证券研究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重点推荐:华中数控、国茂股份、中科创达、航锦科技、双良节能、超图软件、纽威股份、天通股份、西子洁能、捷佳伟创、天准科技 核心个股组合:华中数控、国茂股份、中科创达、贝斯特、五洲新春、禾川科技、航锦科技、双良节能、纽威股份、华伍股份、西子洁能、骄成超声、奥特维、罗博特科、高测股份、宇晶股份、捷佳伟创、科威尔、绿的谐波、埃斯顿、双环传动、瀚川智能 本周专题研究: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7%,较上月提升0.4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回升,制造业景气水平持续改善。分指数来看,8月制造业生产指数为51.9%,环比+1.7pct;新订单指数50.2%,环比+0.7pct;供应商配送指数51.6%,环比+1.1pct,从整体来看制造业供需两端均有所改善。9月1日,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推进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仪器仪表等行业稳定增长,随着制造业复苏,先进制造领域投资扩大,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行业有望迎来恢复性增长,看好产业链自主可控投资机会。建议关注:1)本土零部件厂商的不断突破支撑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柏楚电子、汇川技术、埃斯顿、绿的谐波等;2)高档数控机床进口替代市场空间广阔:华中数控、科德数控、纽威数控、海天精工等。 重点跟踪行业: 锂电设备,全球产能周期共振,预计21-25年年均需求超千亿,国内设备公司优势明显,全面看好具备技术、产品和规模优势的一二线龙头; 光伏设备,设备迭代升级推动产业链降本,HJT渗透率快速提升,同时光伏原材料价格下降有望刺激下游需求,看好电池片、组件设备龙头; 换电,2025年换电站运营空间有望达到1357.55亿元,换电站运营是换电领域市场空间最大的环节,看好换电站运营企业; 储能,储能是构建新型电网的必备基础,政策利好落地,发电、用户侧推动行业景气度提升,看好电池、逆变器、集成等环节龙头公司; 半导体设备,预计2030年行业需求达1400亿美元,中国大陆占比提高但国产化率仍低,看好平台型公司和国产替代有望快速突破的环节; 自动化,下游应用领域广泛的工业耗材,市场规模在400亿左右,预计2026年达557亿元,看好受益于集中度提高和进口替代的行业龙头; 氢能源,绿氢符合碳中和要求,光伏和风电快速发展为光伏制氢和风电制氢奠定基础,看好具备绿氢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龙头公司; 工程机械,强者恒强,建议关注行业龙头,看好具备产品、规模和成本优势的整机和零部件公司。 8月制造业PMI指数持续回升,大型企业PMI指数站上枯荣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7%,比上个月提升0.4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回升,制造业景气水平进一步改善。其中,大型企业PMI为50.8%,环比+0.5pct,实现回到荣枯线之上;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6%、47.7%,较上月分别提升0.6、0.3个百分点。 制造业供需回暖,产需两端同步改善。分指数来看,8月制造业生产指数为51.9%,环比+1.7pct,制造业生产扩张力度增强;新订单指数50.2%,环比+0.7pct,市场需求有所改善;供应商配送指数51.6%,环比+1.1pct,供应商交付加速,从整体来看制造业供需两端均有所改善,有望迎来复苏。 图表:近期中国制造业PMI及构成指数(经季节调整,%) PMI 生产 新订单 原材料库存 从业人员 供应商配送时间 新出口订单 进口 采购量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 出厂价格 产成品库存 在手订单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 2022年8月 49.4 49.8 49.2 48 48.9 49.5 48.1 47.8 49.2 44.3 44.5 45.2 43.1 52.3 2022年9月 50.1 51.5 49.8 47.6 49 48.7 47 48.1 50.2 51.3 47.1 47.3 44.1 53.4 2022年10月 49.2 49.6 48.1 47.7 48.3 47.1 47.6 47.9 49.3 53.3 48.7 48 43.9 52.6 2022年11月 48.0 47.8 46.4 46.7 47.4 46.7 46.7 47.1 47.1 50.7 47.4 48.1 43.4 48.9 2022年12月 47.0 44.6 43.9 47.1 44.8 40.1 44.2 43.7 44.9 51.6 49.0 46.6 43.1 51.9 2023年1月 50.1 49.8 50.9 49.6 47.7 47.6 46.1 46.7 50.4 52.2 48.7 47.2 44.5 55.6 2023年2月 52.6 56.7 54.1 49.8 50.2 52.0 52.4 51.3 53.5 54.4 51.2 50.6 49.3 57.5 2023年3月 51.9 54.6 53.6 48.3 49.7 50.8 50.4 50.9 53.5 50.9 48.6 49.5 48.9 55.5 2023年4月 49.2 50.2 48.8 47.9 48.8 50.3 47.6 48.9 49.1 46.4 44.9 49.4 46.8 54.7 2023年5月 48.8 49.6 48.3 47.6 48.4 50.5 47.2 48.6 49 40.8 41.6 48.9 46.1 54.1 2023年6月 49.0 50.3 48.6 47.4 48.2 50.4 46.4 47 48.9 45.0 43.9 46.1 45.2 53.4 2023年7月 49.3 50.2 49.5 48.2 48.1 50.5 46.3 46.8 49.5 52.4 48.6 46.3 45.4 55.1 2023年8月 49.7 51.9 50.2 48.4 48 51.6 46.7 48.9 50.5 56.5 52 47.2 45.9 55.6 工作方案出台,促进机械行业稳定增长。9月1日,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力争营业收入年均增速3%以上,到2024年达到8.1万亿;重点行业呈现规模稳中有升,新增长点不断涌现,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供给能力显著提升;推进工业母机、仪器仪表、农机装备、基础零部件和基础制造工艺、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医疗装备、机器人等行业稳定增长;产业集群建设不断推进,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特色集群和10个左右千亿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制造业修复预期加强,通用设备需求有望释放。2023年1-7月,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为25.63万台,同比+3.80%,其中7月产量3.43万台,同比-13.30%,环比-14.26%;2023年1-7月,国内金属机床产量为34.60万台,同比-1.70%,其中7月产量4.70万台,同比-2.10%,环比-13.90%。截至7月底,工业机器人及金属机床产量累计值及同比增速均位于行业底部区域。随着制造业复苏,先进制造领域投资扩大,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行业有望迎来恢复性增长。 图表:工业机器人产量累计及同比图表:金属切削机床产量累计及同比 140% 90 120% 80 100% 70 80% 60 60% 50 40% 40 20% 30 0% 20 -20% 10 -40% 0 50 40 30 20 10 2016-03 2016-07 2016-11 2017-03 2017-07 2017-11 2018-03 2018-07 2018-11 2019-03 2019-07 2019-11 2020-03 2020-07 2020-11 2021-03 2021-07 2021-11 2022-03 2022-07 2022-11 0 产量:工业机器人:累计值(万台)产量:工业机器人:累计同比(右轴) 产量:金属切削机床:累计值(万台)产量:金属切削机床:累计同比(右轴) 100% 80% 60% 40% 20% 0% -20% -40% 2016-02 2016-06 2016-10 2017-02 2017-06 2017-10 2018-02 2018-06 2018-10 2019-02 2019-06 2019-10 2020-02 2020-06 2020-10 2021-02 2021-06 2021-10 2022-02 2022-06 2022-10 -60% 工业机器人行业上游三大核心零部件的成本占工业机器人总体成本的60%,关键零部件国产化将为机器人产业提供重要支撑。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机三大核心零部件自主品牌国内市场份额偏低,毛利率较高,国产替代空间广阔,部分企业已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上游三大零部件占工业机器人成本的60%,本土零部件厂商的不断突破将支撑机器人产业发展。(1)减速器:谐波减速器已实现技术突破,绿的谐波、来福谐波等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可实现进口替代。绿的谐波截止2021年底公司产能达到了年产30万台谐波减速器的水平。未来,随着IPO募投的50万台年产能 +拟定增项目100万台年产能逐步达产,未来产能将达到160万台年产能。RV减速器由于传动精度、扭转刚度等性能差距仍然依赖进口;(2)控制器:国外主流机器人厂商的控制器均为在通用的多轴运动控制器平台基础上进行自主研发;(3)伺服:我国伺服电机发展起步较晚,市场份额仍被外资占据半壁江山,但国产替代率逐年走高。2021年国产品牌汇川技术首次占比排名第一,通用伺服系统中国市场份额达到16.3%。 图表: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部件国内市场份额 100% 80% 60% 40% 20% 0% 精密减速机伺服电机控制器国外品牌市场份额自主品牌市场份额 图表:工业机器人平均成本占比图表: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毛利率 上游:控制器,10% 本体,28% 上游:伺服系统,20% 其他,12% 上游:减速器,30% 40% 35% 25% 15%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本体制造 政策持续加码,工业母机产业链国产替代有望加速。我国机床行业大而不强,机床数控化率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且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率较低,产业自主可控迫切。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大脑”,是数控机床重技术含量较高的核心部件,决定数控机床的功能及可靠度,价值约占高端数控机床成本的20%-40%,目前国内高档数控系统主要依赖于国外进口,国内企业市占率不足10%,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华中数控和、科德数控技术较为领先,产品部分性能指标可与国外竞争。7月19日,财务部、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工业母机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通知》,对生产销售先进工业母机主机、关键功能部件、数控系统的企业,允许按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5%抵减企业应纳增值税税额,随着国家精准支持工业母机企业政策的出台,自主可控有望加速。 制造业复苏持续,看好产业链自主可控投资机会。建议关注:1)本土零部件厂商的不断突破支撑机器人产业发展:柏楚电子、汇川技术、埃斯顿、绿的谐波等;2)高档数控机床进口替代市场空间广阔:华中数控、科德数控、纽威数控、海天精工等。 图表:数控机床产业链示意图 上游:零部件及原材料供应 主轴供应商:昊志机电、国机精工 刀具供应商:中钨高新、华锐精密、欧克亿 数控系统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