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新世纪评级]:2023年上半年消费金融行业信用观察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3年上半年消费金融行业信用观察

金融2023-07-15熊荣萍、李萍、吴可奕新世纪评级c***
2023年上半年消费金融行业信用观察

2023年上半年消费金融行业信用观察 金融机构部熊荣萍李萍吴可奕 摘要:2023年上半年,随着经济社会逐渐恢复常态化运行,经济增长动能持续增强,居民消费加快恢复,我国消费信贷增速有所回升。监管政策方面,由于《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 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过渡期于2023年6月30日到期,商业银行稳妥推进互联网贷款业务整改,业务流程逐步优化、风控能力有所增强,有关平台企业参与的合作贷款业务有序规范,金融机构征信积极准备迎接“断直连”时期。 从行业表现来看,2022年,受疫情反复及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信用卡及消费金融公司整体业务增速有所放缓,发债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质量及盈利能力有所下滑,信用卡应偿信贷资产2022年以来逾期占比亦波动上升。中短期内,我国宏观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居民消费信心仍待进一步恢复,未来随着延期还款等优惠政策逐步到期,消费金融行业参与主体的业务增长、资产质量及盈利能力仍将面临较大压力。 2023年上半年,消费金融公司1未发行新的债券,存续发债主体2家,信用评级均为AAA级,具体情况详见附录一。级别迁移方面,2023年上半年,行业内无发债主体信用等级发生调整。 1消费金融行业发债主体统计不包含商业银行,小贷公司目前暂无发债公司,故消费金融行业发债主体只统计消费金融公司 一、行业季度运行数据与点评 2023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逐渐恢复常态化运行,经济增长动能持续增强,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回升态势明显,2023年上半年我国GDP为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其中居民消费加快恢复,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4.2个百分点。2023年1-7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4348亿元,同比增长7.3%。2023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39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5.8%;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793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7.6%。 图表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情况 数据来源:WIND资讯,上海新世纪整理 图表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支出情况 数据来源:WIND资讯,上海新世纪整理 2023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恢复常态化运行,我国消费信贷规模快速 回升。截至2023年6月末,扣除房贷后的住户消费贷款规模18.75万亿元,同比增速12.71%。2022年,我国消费金融渗透率企稳并小幅回升,截至2022年末,我国消费渗透率38.50%,较上年末回升0.70个百分点。 图表3.我国居民消费信贷规模及增速情况 数据来源:WIND资讯,上海新世纪整理 图表4.我国消费金融渗透率情况 数据来源:WIND资讯,上海新世纪整理 从全球范围的居民杠杆率来看,2022年,主要发达国家居民杠杆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巴西和印度等主要发展中国家居民杠杆率则有所上 升,我国居民杠杆率较上年持平,仍低于发达经济体。2022年末,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61.3%,较发达经济体仍低12.0个百分点。从具体居民贷款结构来看,2022年,我国居民住房贷款和消费贷款占比均有所下降。2023年上半年,居民住房贷款占比持续下行,截至2023年6月末,居民住房贷款占居民贷款比重为49.13%,较年初下降2.6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贷款占比企稳回升,经营性贷款占比持续提升,截至2023年6月末,其占居民贷款的比重分别为23.86%和27.01%,占比分别较年初上升0.86个和 1.79个百分点。 图表5.各国居民杠杆率比较 数据来源:WIND资讯,上海新世纪整理 图表6.我国居民信贷结构 数据来源:WIND资讯,上海新世纪整理 从失业率数据来看,2023年上半年,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下降,但是16-24岁人口的调查失业率仍持续走高。从居民调查数据来看,居民消费倾向短期内虽有所回升,但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居民信心恢复仍有待政策进一步发力以及居民对宏观经济预期的转变。 图表7.失业率调查数据 数据来源:WIND资讯,上海新世纪整理 图表8.居民投资及消费倾向调查数据 数据来源:WIND资讯,上海新世纪整理 消费金融行业参与主体主要有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及小贷公司等,其中银行仍占主导地位。2022年,消费金融公司贷款占比小幅上升,其他机 构市场份额均微幅下降。 图表9.消费金融市场格局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业协会 银行主要通过银行卡贷款及个人消费贷款两种途径发放消费贷款。从银行卡数据来看,根据央行《2023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截至2023年3月末,我国银行卡数量及银行卡应偿贷款余额同比仍 保持增长,但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占比同比上升。截至2023年3月 末,全国银行卡数量95.73亿张,人均持卡量(人数使用国家统计局公布 的2022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41175万人)6.78张,人均持卡量较去年 同期上升0.18张;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为8.5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末增长0.82%;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990.04亿元,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16%,较去年同期末上升0.07个百分点。 图表10.银行卡应偿信贷总额情况 数据来源:WIND资讯,上海新世纪整理 图表11.信用卡逾期情况 数据来源:WIND资讯,上海新世纪整理 从消费金融公司来看,截至2023年6月末,我国消费金融公司共有 31家,2023年以来,我国新设立1家消费金融公司,为建信消费金融有 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72亿元,其中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 例为83.33%,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为11.11%,王府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56%。此外,2023年上半年,重庆蚂蚁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由80亿元变更为185亿元,成为消费金融公司中注册资本最高的公司。 受经济增速放缓叠加利率持续压降影响,消费金融公司2022年业务增速较往年有所放缓。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3)》显示,截至2022年末,消费金融公司服务客户人数达到3.38 亿人次,同比增长18.4%;资产规模及贷款余额分别达到8844亿元和8349亿元,同比增长均为17.5%,增速有所放缓,但仍高于经济和消费增速,为恢复和扩大消费需求做出了积极贡献。在监管机构的有力引导下,消费金融公司努力压降消费信贷的利费水平,2022年底,消费金融公司的加权平均综合定价和客户实际承担利率已全部压降到监管规定的范围内。同时,消费金融公司为受疫情影响的客户解决实际困难,2022年,消费金融公司为受疫情影响的34万余名客户减免了51.9亿元的利息,为17.9万名 客户减免了1.7亿元的费用,为9万多客户协商延期还款58.9亿元,为12.5万名因为疫情影响而逾期的客户提供征信维护服务。消费金融公司在减费让利的同时,盈利能力亦将受到一定影响。 图表12.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增速 资料来源:中国银行业协会 分公司来看,头部消费金融公司如招联消金、兴银消金等公司营收、净利润增速多在放缓,而中小型消金公司因为业务方向及服务领域各有不同,业绩有所分化。未来随着资本实力较强且股东背景雄♘的消费金融公司的成立以及蚂蚁消费金融公司的大额增资,消费金融公司竞争格局或将 面临一定变化。 图表13.2022年部分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及营收增长情况 公司名称 营业收入(亿元) 同比增长 (%) 净利润 (亿元) 同比增长 (%) 资产规模(亿元) 同比增长 (%) 招联消费金 175.01 9.84 33.29 8.68 1643.46 9.79 兴业消费金融 101.35 20.51 24.93 11.79 762.97 23.48 马上消费金融 135.30 14.48 17.88 29.34 665.10 8.87 蚂蚁消费金融 - - 8.41 - - - 中银消费金融 67.58 26.40 6.56 -22 641.02 17.99 中邮消费金融 60.48 6.37 4.43 -63.95 495.53 11.55 中原消费金融 - - 3.33 64.85 - - 海尔消费金融 17.1 -17.18 2.74 43.46 211.25 35.59 阳光消费金融 - - 1.35 25.00 124.77 5.08 湖北消费金融 8.44 15.78 1.21 30.00 - - 北银消费金融 - - 0.87 49.48 104.75 6.70 晋商消费金融 4.28 -22.18 0.52 -15.00 - - 宁银消费金融 6.13 -50.49 0.26 -89.12 81.45 15.56 小米消费金融 - - 0.11 195 112.86 78.69 哈银消费金融 10.31 7.40 - - 152.38 11.57 资料来源:根据各家公司年报或股东年报计算 资产质量方面,从有存续债券的招联消费金融和兴业消费金融数据来看,2022年末,两家公司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22%和2.14%,分别较上年末上升0.39个和0.24个百分点;若剔除核销的因素,2022年两家公司不良贷款比例(剔除核销)2分别为8.40%和6.54%,同比分别上升3.04个百分点和1.03个百分点;2022年末两家消费金融公司拨备覆盖率分别为375.09%和260.05%,分别较上年末下降68.18个百分点和4.71个百分点;受净息差下降及信用成本上升影响,2022年两家消费金融公司平均资产回报率分别为2.12%和3.61%,分别较上年下降0.25个和0.58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受2022年国内疫情反复及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两家家消费金融公司贷款质量有所承压,拨备覆盖率及平均资产回报率均有所下降。 从小贷公司来看,2023年上半年,我国小贷公司数量和贷款规模持续下降。截至2023年6月末,我国小贷公司共5688家,贷款余额8270.21 亿元,分别较年初下降270家和815.64亿元。 2不良贷款比例(剔除核销)=(期末不良贷款+当期核销不良贷款)/期末贷款总额*100 图表14.小贷公司机构设立与贷款情况 数据来源:WIND资讯,上海新世纪整理 中短期内,我国宏观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居民消费信心仍待进一步恢复,未来随着延期还款等优惠政策逐步到期,消费金融行业参与主体的业务增长、资产质量及盈利能力仍将面临较大压力。 二、行业重要政策点评 行业政策方面,由于《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过渡期于2023年6月30日到期,商业银行稳妥推进互联网贷款业务整改,业务流程逐步优化、风控能力有所增强,有关平台企业参与的合作贷款业务有序规范。根据《征信业务管理办法》,金融机构需要通过征信机构与第三方数据平台进行个人征信相关数据的对接,金融机构征信迎来“断直连”时期。从链接金融机构与第三方数据平台的征信机构层面来看,截至目前,仅有百行征信有限公司和朴道征信有限公司两家机构获批牌照并进入市场化运营,两家征信机构在数据源接入及服务金融机构数量上都实现了快速增长,但随着金融机构对外部多元化、精准化的数据服务依赖度越来越高,征信机构要满足数千家金融机构个性化的信贷业务发展需求还需要一个发展阶段。 三、行业信用等级分布及级别迁移分析3 2023年上半年,消费金融公司均未发行金融债。截至2023年6月末, 消费金融公司仍在公开发行债券市场有存续债券的发行主体共计2家,主体级别均为AAA。2023年上半年,消费金融公司无发债主体信用等级发生调整。 3本部分主体信用等级均仅考虑发行人付费模式的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即不考虑中债资信的评级 结果。此外,本部分统计主体等级分布时对重复主体进行了剔除,即单一主体发行多支债券时只按该主体最新信用等级统计一次。 图表15.消费金融公司主体信用等级分布4 发行主体信用等级 2023年上半年/2023年6月末 发行主体数量(家) 占比(%) 存续主体数量(家) 占比(%) AAA 0

你可能感兴趣

hot

2022年上半年消费金融行业信用观察

金融
新世纪评级2022-09-15
hot

2024年上半年消费金融行业信用观察

金融
新世纪评级2024-09-15
hot

2023年上半年证券行业信用观察

金融
新世纪评级2023-09-06
hot

2023年上半年汽车金融行业信用观察

交运设备
新世纪评级2023-09-15
hot

2023年上半年人身险行业信用观察

金融
新世纪评级202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