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量补价,业绩相对稳定。2023年上半年,公司深入践行锂电新能源+特钢新材料双主业发展战略,实现碳酸锂销量1.28万吨,同比增长74.01%,不锈钢销量15.54万吨,同比增长6.14%;实现营业收入66.56亿元,同比增长3.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04亿元,同比下降15.89%。二季度单季,公司保持产销两旺,实现营业收入33.19亿元,环比下降0.5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3亿元,环比增长4.49%。此外,公司拟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部分公司已发行的A股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不超过5亿元,回购股份的价格区间不超过人民币80元/股。 采选冶全产业链优势突出。公司锂电新能源业务涵盖采矿、选矿、碳酸锂加工,以自有矿山的锂瓷石为主要原料,经采、选、冶一体化流程生产电池级碳酸锂,原材料成本稳定,各环节生产成本可控,在行业内综合成本优势突出。原料方面,公司300万吨/年锂矿石高效选矿与综合利用项目已取得环评批复,项目建成后公司将具备600万吨/年选矿能力。上半年,公司利用二期项目全面投产达产优势,以产销量提升降低价格下跌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7.03亿元,同比下降19.00%。二季度单季完成销量6832吨,环比增长13.68%;归母净利润8.59亿元,环比增长1.76%; 对应单吨净利润12.58万元/吨,环比下降10.58%。 特钢业务稳扎稳打。公司特钢产品以不锈废钢为原料,采用短流程工艺生产不锈钢及特殊合金棒线材产品。在能源用钢需求复苏的背景下,公司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高压锅炉管、镍基合金、气阀钢等高附加值系列产品占比。 上半年,公司特钢业务毛利率回升至10.52%,实现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24.56%。 高研发费用,低财务费用。公司坚持创新制胜,注重研发,上半年研发投入为2.19亿元,同比增加7.36。财务费用方面,受益于利息收入大幅增加,同比下降222.81%至-1.29亿元。此外,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分别为0.12、0.68亿元,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0.18%、1.02%。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超预期。 投资建议:公司资源优势突出,成长路径清晰。受锂盐价格回落影响,我们下调原业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124.1/116.9/118.1亿元,同比增速-20.3%/-5.8%/1.0%,归母净利润37.4/33.0/34.3亿元,同比增速-40.8%/-11.8%/4.0%;摊薄EPS为6.9/6.1/6.4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7.2/8.2/7.9x,维持“买入”评级。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以量补价,业绩相对稳定。2023年上半年,公司深入践行锂电新能源+特钢新材料双主业发展战略,实现碳酸锂销量1.28万吨,同比增长74.01%,不锈钢销量15.54万吨,同比增长6.14%;实现营业收入66.56亿元,同比增长3.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04亿元,同比下降15.89%。二季度单季,公司保持产销两旺,实现营业收入33.19亿元,环比下降0.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3亿元,环比增长4.49%。此外,公司拟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部分公司已发行的A股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不超过5亿元,回购股份的价格区间不超过人民币80元/股。 图1:公司营业收入情况(亿元,%) 图2:公司归母净利润情况(亿元,%) 图3:公司单季营业收入(亿元,%) 图4:公司单季归母净利润(亿元,%) 采选冶全产业链优势突出。公司锂电新能源业务涵盖采矿、选矿、碳酸锂加工,以自有矿山的锂瓷石为主要原料,经采、选、冶一体化流程生产电池级碳酸锂,原材料成本稳定,各环节生产成本可控,在行业内综合成本优势突出。原料方面,公司已取得化山瓷石矿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采矿证范围内累计查明陶瓷土矿资源储量4.93亿吨,其中累计查明 Li2O ≥0.20%陶瓷土矿矿石量4.10亿吨;300万吨/年锂矿石高效选矿与综合利用项目已取得环评批复,项目建成后公司将具备600万吨/年选矿能力。上半年,公司利用二期项目全面投产达产优势,以产销量提升降低价格下跌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7.03亿元,同比下降19.00%。二季度单季完成销量6832吨,环比增长13.68%;归母净利润8.59亿元,环比增长1.76%;对应单吨净利润12.58万元/吨,环比下降10.58%。 图5:江西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元/吨) 图6:锂云母品位≥2.5%锂云母矿市场均价(元/吨) 特钢业务稳扎稳打。公司特钢产品以不锈废钢为原料,采用短流程工艺生产不锈钢及特殊合金棒线材产品。在能源用钢需求复苏的背景下,公司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高压锅炉管、镍基合金、气阀钢等高附加值系列产品占比。上半年,公司特钢业务毛利率回升至10.52%,实现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24.56%。 高研发费用,低财务费用。公司坚持创新制胜,注重研发,上半年研发投入为2.19亿元,同比增加7.36。财务费用方面,受益于利息收入大幅增加,同比下降222.81%至-1.29亿元。此外,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分别为0.12、0.68亿元,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0.18%、1.02%。 图7:公司分产品毛利率变化(%) 图8:公司期间费用占比情况(%) 投资建议:公司资源优势突出,成长路径清晰。受锂盐价格回落影响,我们下调原业绩预测 。 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124.1/116.9/118.1亿元 ( 原预测129.2/129.8/131.4),同比增速-20.3%/-5.8%/1.0%,归母净利润37.4/33.0/34.3亿元(原预测41.2/43.3/45.3),同比增速-40.8%/-11.8%/4.0%;摊薄EPS为6.9/6.1/6.4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7.2/8.2/7.9x,维持“买入”评级。 表1:可比公司估值表 财务预测与估值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利润表(百万元)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