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天风证券]:固定收益专题:近期银行理财怎么看?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固定收益专题:近期银行理财怎么看?

2023-08-29孙彬彬天风证券赵***
固定收益专题:近期银行理财怎么看?

近期银行理财怎么看? 证券研究报告 2023年08月29日 作者 固定收益专题 孙彬彬分析师 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6090003 摘要 银行理财有哪些新变化? 总存续规模见底回升,其背后是产品净值表现普遍回暖。收益改善,源于上半年债市整体表现较好,固收类理财占比也有相应提升。 但赎回潮带来的客群流失压力并未全面缓释,单只产品平均规模下降,反映了理财资金募集可能仍然存在一定难度。此外,各机构也在监管框架之内,做了一些合规、而又有效提升投资者持有体验的调整,可能影响单只产品平均规模。 面对产品净值波动带来的负债端赎回压力,以及理财客群风险偏好的趋势变化,理财产品结构和配置行为在变。 产品结构方面,银行理财在年初普遍推介了短期限、混合估值等稳健低波动产品。从数据来看,上半年封闭式产品规模上升,但平均期限有一定缩短。其背后是投资者有流动性方面的诉求,对封闭期过长的产品接受度有限。这或许也决定了混合估值产品难成为理财发展的大方向。 此外现金管理类产品表现偏弱,核心原因在于现金管理类理财新规过渡期结束,各方面监管对标货币基金,规模占比有监管要求,超额收益收窄,且与短期限固收类理财相比并没有明显优势。 配置行为方面,上半年银行理财所配资产仍以债券、现金及银行存款、同业存单为主。但观察变化,债券、同业存单、买入返售占比下降,现金及银行存款、公募基金占比上升。这是理财配置策略偏向稳健保守,以及监管导向的结果。 虽然理财持债规模有所下滑,但关键时点的配置行为还是推动了债市收益率的结构性变化。 展望后续,如今保本保收益的时代已经过去,银行理财的优势退去,大资管竞争可能加剧。理财如何利用销售渠道禀赋来吸引更广泛的客群,丰富自身产品体系以应对投资者多元化需求,提升投研水平通过收益来留住客户,决定了其在增量市场和存量博弈格局中的发展前景。 目前来看,理财仍具备的有利条件,一是财富管理仍然是增量市场,理财规模上行仍具备时代beta。二是银行仍有渠道资源禀赋,理财不断拓展代销渠道,积极参与市场布局。 至于是否需要关注后续市场波动再度带来类似去年四季度的波动风险?理财配置行为偏向保守稳健、叠加产品结构调整,意味着理财对后续债市 调整有一定的适应力。再考虑到宏观图景的现实情况,即使债市存在波动,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边际,这与去年四季度还是有很大区别。 风险提示:市场走势不确定性,理财监管政策不确定性,机构和投资者行为不确定性 sunbinbin@tfzq.com 隋修平联系人 suixiuping@tfzq.com 朱宸翰联系人 zhuchenhan@tfzq.com 近期报告 1《固定收益:对于市场关切,地方政府怎么说?-信用债市场周报 (2023-08-27)》2023-08-28 2《固定收益:螺纹钢量、价企稳,库存继续回落-国内需求周度跟踪20230828》2023-08-28 3《固定收益:债券市场要担心吗?-固定收益宏观利率专题》2023-08-2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1 内容目录 1.银行理财半年报,重点关注什么?4 1.1.理财总规模企稳回升,单只产品平均规模下降4 1.2.投资者偏好仍以稳健型为主,封闭式产品规模上升、平均期限下降5 1.3.理财配置行为更加谨慎,增配现金和银行存款、公募基金7 1.4.理财杠杆率回升9 1.5.理财子已是理财市场主流9 2.后续银行理财变化怎么看?10 3.小结11 图表目录 图1:理财样本月度年化回报率4 图2:理财产品破净率估算4 图3:上半年债市整体表现较好5 图4:理财产品规模及占比变化(分产品类型)5 图5:理财产品总存续规模变化5 图6:净值化转型后产品净值波动易带来负债端压力5 图7:理财产品各风险等级占比变化(按存续规模)5 图8:开放/封闭式理财产品规模变化6 图9:全市场新发封闭式产品期限情况6 图10:6家理财公司部分混合估值产品期限类型6 图11:上半年混合估值债基发行规模6 图12:全市场货币基金滚动30天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7 图13:全国精选60款现金管理类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7 图14:理财资产配置变化趋势8 图15:2023上半年理财产品资产配置变化8 图16:理财配置利率债和信用债规模占总资产的比例8 图17:理财净买入与1年AAA中票收益率8 图18:理财净买入与1年国债收益率8 图19:理财产品杠杆率变化9 图20:分机构理财产品平均存续规模9 图21:银行理财新开业数量9 图22:理财投资者数量变化11 图23:理财产品代销情况11 图24:银行间成交量和隔夜回购占比11 图25:债市部分品种收益率11 表1:2023年上半年银行理财情况总结4 表2:大资管行业各类机构管理规模变化(万亿元)10 银行理财半年报1发布,有哪些新变化?理财配置行为、产品结构的改变对债券市场意味着什么?未来理财怎么看? 市场规模理财市场存续余额25.34万亿元,较2023年初下降8.6%,较去年同期下降13.07%。 表1:2023年上半年银行理财情况总结重要指标情况描述 收益水平2023年上半年各月度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3.39%,较2023年初上升1.3%,较去年同期下降0.22%。 产品结构 按产品类型划分,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为主流,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95.15%,较2023年年初上升0.65个百 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32个百分点。 按产品期限划分,开放式产品存续规模20.26万亿元,占比79.95%,较2023年年初减少2.6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减少3.38个百分点;封闭式产品期限较长,2023年上半年新发封闭式产品加权平均期限326-381天,1年以上的产品占比为71.48%,较2023年年初下降1.1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加0.33个百分点。 按风险等级划分,2023年上半年风险等级不高于二级(中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2.86万亿元,占比90.21%, 较2023年年初上升1.4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4.55个百分点。 资产配置 投资资产合计27.70万亿元,主要投向债券(占比58.30%,其中信用债43.86%,利率债3.86%)、现金和银行存 款(23.7%)、同业存单(10.6%)、非标债权(6.7%)等。 投资杠杆平均杠杆率109.06%,较2023年年初增加0.8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加0.24个百分点。 投资者群体 个人投资者10254.38万人,机构投资者117.33万个,投资者数量整体较2023年初增长7.24%,较去年同期增长13.4%。2023年上半年,银行理财投资者风格偏好整体趋于两极化发展,风险偏好为一级(保守型)和五级(进取型)的个人投资者数量占比较年初有所增加,分别增加1.32个百分点和0.32个百分点,风险偏好为二级(稳健型)的个人投资者最多,占比34.31%,较2023年年初下降1.13%,较去年同期下降1.2%。 理财产品代销2023年6月有417家机构代销了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较2023年年初多出89家,较去年同期多出218家。 净值化转型2023年上半年净值型理财存续规模24.31万亿元,占比95.94%,较2023年年初增加0.4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 期增加0.85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3年上)》,天风证券研究所;注:如无特殊说明,时间截至2023年6月 1.银行理财半年报,重点关注什么? 1.1.理财总规模企稳回升,单只产品平均规模下降 银行理财总存续规模见底回升。截至2023年6月底,共有265家银行机构和30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共存续产品3.71万只,较2022年底(3.47万只)增长6.9%;存续余额25.34万亿元,较2022年底(27.65万亿元)下降8.4%。 规模变化的背后,理财产品净值表现普遍回暖。根据中国理财网口径,2023上半年各月度,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39%。从wind样本来看,银行理财短期回报的确回升。此外,理财破净率持续回落。 图1:理财样本月度年化回报率图2:理财产品破净率估算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注:与中国理财网全口径计算结果可能有所不同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天风证券研究所;注:与中国理财网全口径计算结果可能有所不同 理财收益表现改善,源于上半年债市整体表现较好,固收类理财占比也有相应提升。 1https://www.chinawealth.com.cn/zzlc/newNotice/20230804/7278497.shtml 图3:上半年债市整体表现较好图4:理财产品规模及占比变化(分产品类型)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天风证券研究所 但赎回潮带来的客群流失压力并未全面缓释,单只产品平均规模下降,反映了理财资金募集可能仍然存在一定难度。截至2023年6月底,平均单只理财产品规模6.83亿元,较2022年末(7.97亿元)下降14.3%。各类机构的存续理财产品平均规模均有下降。 此外,各机构也在监管框架之内,做了一些合规、而又有效提升投资者持有体验的调整,可能影响单只产品平均规模。比如新监管要求单只现金管理类产品单日的快赎额度为1万 元,因此各家银行普遍设计了一键式组合购买,即客户在申购时买入一篮子货币基金和现金管理类产品的组合,每只产品的申购规模控制在快赎额度上限1万元,这可能会削弱产品规模头部集聚效应,对应单只产品平均规模下降。 图5:理财产品总存续规模变化 资料来源: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天风证券研究所 与之对应的是,银行产品结构和理财配置行为也在发生变化。 1.2.投资者偏好仍以稳健型为主,封闭式产品规模上升、平均期限下降 从投资者风险偏好来看,R2(中低风险)及以下风险偏好仍然是主流,其中R1投资者占比继续提升。不过,上半年也出现风险偏好趋于两极化的特点,R5(进取型)的个人投资者数量占比较2023年初有所增加。 相应地,低风险(一级)和中低风险(二级)理财产品占比继续显著上行、高风险产品占比略有回升。 图6:净值化转型后产品净值波动易带来负债端压力图7:理财产品各风险等级占比变化(按存续规模) 资料来源: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天风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天风证券研究所 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银行理财进入全面净值化时代,产品净值波动随之提升,但投资者风险偏好依旧较低,也就意味着产品净值波动易带来负债端压力。 因此银行理财主动求变,在年初普遍推介了短期限、混合估值等稳健低波动产品。 从数据来看,首先是封闭式产品规模上升,但平均期限有一定缩短。封闭式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从4.78万亿元上升至5.08万亿元,占比从17.28%上升至20.05%,其中1年以上产品 存续规模占比71.48%。但2023年6月全市场新发封闭式产品加权平均期限为346天,较 2023年初的496天显著下降。 规模与期限的背离,背后是投资者有流动性方面的诉求,对封闭期过长的产品接受度有限。 图8:开放/封闭式理财产品规模变化图9:全市场新发封闭式产品期限情况 资料来源: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天风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天风证券研究所 投资者的流动性诉求,或许也决定了混合估值产品难成为理财发展的大方向。一款业绩基准并不确定高于大额存单的理财产品,也有不短的封闭期,未必比存单吸引力更强。长期限产品未必有吸引力,这就是矛盾所在。 上半年部分公募也推出了混合估值法债基,但目前来看总体规模并不大,且4月后并不再有新的混合估值债基成立。 图10:6家理财公司部分混合估值产品期限类型图11:上半年混合估值债基发行规模 资料来源:法询金融固收组公众号,天风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其次,现金管理类理财规模和占比均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