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H1营收同比-52%, 归母净利润同比-88%, 业绩仍有所承压。 公司23H1营收9.28亿元,同比-52%,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88%,扣非归母净利润0.04亿元,同比-99%。 公司23H1毛利率56.32%,同比+13.59pct,净利率8.83%,同比-26.50pct,扣非净利率0.41%,同比-25.18pct。公司23H1净利率下降主要系研发费用率同比+21.95pct,以及存货跌价计提减值损失增加1.45亿元所致。 23Q2互连类芯片环比+21%稳定增长,津逮 ® 服务器平台环比+76%。 公司第一大业务为互连类芯片,23H1实现营收9.10亿元,同比-26%,占总营收约98%,毛利率57.01%。23Q2季度该业务营收4.98亿元,环比+21%,毛利率59.55%(环比23Q1提升5.6pct)。 公司第二大业务为津逮 ® 服务器平台,23H1实现营收0.14亿元,同比-98%,占总营收1.5%,毛利率15.37%。23Q2季度该业务营收0.09亿元,环比+76%,毛利率24.45%(环比23Q1提升18.16pct)。 DDR5内存接口技术全球前2,津逮®CPU搭载服务器获“可信计算认证”。 公司互连类芯片将持续受益于DDR5渗透率提升。在内存接口领域,公司是全球可提供DDR5内存接口模组全套解决方案的两家公司之一,其DDR4及DDR5内存接口芯片已成功进入国际主流内存、服务器和云计算领域。 在CXL及MXC技术领域,今年5月三星电子推出其首款支持CXL 2.0的128GB DRAM,公司CXL MXC芯片用于其核心控制芯片。 此外,2023年2月,搭载公司津逮®CPU的一款服务器产品成功入选“首批可信计算认证产品”,获颁“可信计算产品认证证书”。 国内内存接口芯片龙头,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作为国内内存接口芯片龙头,将充分受益于DDR5渗透率的提升,且津逮CPU国内市场空间较大,国内本土厂商占比仍低,公司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1/9.14/13.03亿元,对应23/24/25年PE为119/60/42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贸易摩擦风险;产品研发风险;客户集中风险;存货跌价风险等。 公司23Q2单季度营收5.08亿元,环比+21%,归母净利润0.62亿元,环比+215%,扣非归母净利润0.04亿元,环比+1088%。 公司23Q2单季度毛利率58.83%,环比+5.54pct,净利率12.25%,环比+7.55pct,扣非净利率0.69%,环比+0.62pct。公司23Q2净利率提升主要系公司23Q2政府补助环比增加0.56亿元,导致23Q2其他收益率环比+10.42pct所致。 图表1:公司季度财务指标(百万元) 在CXL及PCIe技术领域,2023年1月,公司成为全球第二家宣布量产PCIe 5.0/CXL 2.0 Retimer芯片的厂家;公司已完成第一代MXC芯片量产版本的流片及样品制备,是全球首家进入CXL合规供应商清单的MXC芯片厂家。随着公司在互联类芯片上的平台化能力逐渐增强,未来成长空间可期。 图表2:公司近年来主要财务指标(百万元) 风险提示 全球贸易摩擦风险。公司的主要客户、供应商、EDA工具授权厂商大多为境外企业。近年来,全球贸易摩擦频发,美国出台一系列半导体出口管制政策,但鉴于集成电路产业是典型的全球化分工合作行业,如果全球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相关半导体出口管制政策持续加码,可能造成产业链上下游交易成本增加,下游需求受限,上游供给不畅,从而将对公司的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产品研发风险。公司新产品的开发存在周期较长、资金投入较大的特点,在产品规划阶段,存在对市场需求判断失误的风险,可能导致公司产品定位错误;公司产品技术含量较高,公司存在对企业自身实力判断失误的风险;先发性对于公司产品占据市场份额起到较大的作用,若产品迭代期间,竞争对手优先于公司设计生产出新一代产品,公司有可能丢失较大的市场份额,从而影响公司后续的发展。 客户集中风险。互连类芯片产品线是公司目前主要的利润来源,其中内存接口芯片产品的下游为DRAM市场,直接客户为内存模组厂商,公司在该产品线的客户集中度也相对较高。如果公司产品开发策略不符合市场变化或不符合客户需求,则公司将存在不能持续、稳定地开拓新客户和维系老客户新增业务的可能,如果发生客户要求大规模降价、竞争对手恶性竞争等竞争环境变化的情形,公司将面临市场份额波动、收入下滑的风险。 存货跌价风险。2023年上半年,公司综合考虑库龄及市场价格等因素,对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存货(主要为津逮®CPU)进行了资产减值测试,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45亿元,计提后公司的存货账面价值为7.36亿元。若未来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竞争加剧或技术更新导致存货过时,使得产品滞销、存货积压,将导致公司存货跌价风险进一步增加,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