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3H1实现收入7.88亿(+41.81%),归母净利润2.57亿(+62.01%),单23Q2收入4.38亿(+51.05%),归母净利润1.55亿(+68.04%)。23H1实现毛利率71.73%(+1.35pct),净利率32.06%(+5.2pct),单23Q2收入利润均超我们预期。 电生理集采后进口替代加速。23H1公司在超过400家医院完成三维电生理手术3,500余例,电生理产品目前覆盖医院800余家。2022年福建27省电生理带量采购中,公司电生理产品全线中标,根据医疗机构的预报量数据显示,公司产品需求量名列前茅。 公司国际业务整体呈现良好的增长趋势。公司PCI自主品牌同比增长96.29%;EP自主品牌同比增长98.09%;国际OEM同比增长77.95%; PCI自主品牌及EP自主品牌增长强劲。 公司冠脉产品线持续升级,外周介入产品线进一步完善。截至报告期末,导引延伸导管(二代)、双腔微导管、高压球囊扩张导管等获得注册证,穿通导管、血栓抽吸导管(二代)、复杂病变导丝等产品已进入注册发补阶段,血管内回收装置、球囊微导管等产品已进入注册审查阶段。外周领域外周球囊扩张导管等产品已获得国内注册证。在研项目颈动脉球囊扩张导管、溶栓导管、支撑导管、胸主动脉支架等产品已进入注册发补阶段,弹簧圈等已进入注册审查阶段。在研项目脉冲消融导管、脉冲消融仪、高密度标测导管、压力射频仪和压力感应消融导管已进入临床随访阶段。 公司规模优势逐步体现。23H1公司扩容和优化电生理耗材产线,产能同比扩大50%以上。公司自主研发的专用设备占比呈逐步上升趋势,较2022年底,各主要成品产线效率提升10%,半成品生产工序效率提升15%。实现了导管装配、鞘组装配、内包装作业、外包装作业产线自动化生产。同时,公司不同产品工序投入机器人达到32台,生产自动化范围不断扩大,已经从主产品工序扩充到辅助工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规模效应体现,我们上调23-25年归母净利润由4.85/6.52/8.79亿为5.13/6.93/9.21亿,当前股价对应PE 40/29/2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降幅超预期,手术量不及预期,竞争加剧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