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透视法(Video See-Through,VST)技术是指相机捕捉真实世界场景,再透过运算、电脑图像技术结合,呈现于不透明显示器上。 VST是赋能VR应用场景拓展、拉长用户使用时长+实现AR应用体验的关键: 1)原先VR设备和真实环境相对分立,部分设备搭载VST功能(2022年新品中渗透率达42%),但是在畸变/清晰度/延迟/晕眩感等维度存在较大提升空间,VST不能够提供足够的对于真实环境还原,用户和真实环境的物体交互体验感较差,需要通过摘带头戴式设备处理真实世界物体,一定程度上限制VR设备应用场景的拓展; 2)AR应用场景依赖于真实环境的反馈,不同于OST(光学透视)的方式,VST涉及较为真实、丰富的环境信息采集和重建,虚实融合的效果更多元,同时也可以为远程协同等应用提供技术基础。 今年发布的VisionPro和Quest3相比于此前VR设备VST效果有明显提升,VST技术有望成为标配: 1)苹果Vision Pro采用多传感器+R1协处理器+显示内容调整(改变注视区外部的对比度和空间频率、添加与用户物理环境的三维空间相关的内容(如噪音、结构化图案等)、根据生理信号调整显示内容)提升真实环境还原度提供行业标杆级别的虚实融合效果; 2)MetaQuest通过传感器升级(QuestPro:2颗IRcamera+1颗RGBcamera–>Quest3:2颗RGBcamera+1颗深度传感器)和主芯片升级(QuestPro:高通骁龙Gen1XR2+-->Quest3:高通骁龙Gen2XR2)实现更好的MR效果; 3)微软提出低延迟视频透视计算系统,可以在硬件中在子帧级执行摄像头图像像素流的图像信号处理,这种处理可由于头戴式显示设备的AR控制电路执行,以便产生处理过的图像像素流。 建议关注: 消费电子零组件&组装:工业富联、立讯精密、闻泰科技、领益智造、博硕科技、鹏鼎控股、蓝思科技、歌尔股份、长盈精密、京东方、国光电器、长信科技、舜宇光学科技(港股)、高伟电子(港股)、东山精密、德赛电池、欣旺达、信维通信、科森科技、环旭电子、兆威机电(机械军工组覆盖); 消费电子自动化设备:科瑞技术(与机械军工组联合覆盖)、智立方(与机械军工组联合覆盖)、大族激光、赛腾股份、杰普特、华兴源创、博杰股份、荣旗科技、天准科技、凌云光、精测电子(与机械军工组联合覆盖); 品牌消费电子:传音控股、漫步者、安克创新(由商社、通信组联合覆盖)、小米集团(港股); 消费电子材料:中石科技、世华科技。 风险提示:消费电子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创新力度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冲突、消费电子产业链外移影响国内厂商份额 1.每周谈:VST是赋能VR应用场景拓展+实现AR体验的关键 视频透视法(Video See-Through,VST)技术是指相机捕捉真实世界场景,再透过运算、电脑图像技术结合,呈现于不透明显示器上。 图1:VST技术和OST技术对比 VST是赋能VR应用场景拓展、拉长用户使用时长+实现AR应用体验的关键: 1)原先VR设备和真实环境相对分立,部分设备搭载VST功能,根据VR陀螺数据,Video See Through功能在2022年的新品中占比达到了42%。 PICO 4在正面的深色镜面下隐藏了一枚1600万像素RGB摄像头,搭配环绕分布于机身四周的环境追踪摄像头,可实现彩色透视功能。MetaQuestPro采用2颗IRcamera和1颗RGBcamera用于真实环境的重建,画面失真严重、分辨率低、动态范围表现不佳,时延达到50ms,拍摄屏幕容易出现过曝。 2)AR应用场景依赖于真实环境的反馈,不同于OST(光学透视)的方式,VST涉及较为真实、丰富的环境信息采集和重建,虚实融合的效果更多元,同时也可以为远程协同等应用提供技术基础。 图2:Pico4彩色透视效果 图3:QuestPro彩色透视效果 1.1.主要科技巨头积极布局VST技术 1.1.1.苹果VisionPro采用多传感器+R1+内容调整提升真实环境还原度 苹果的R1芯片几乎消除传感器和显示器之间的延迟,在12毫秒内将新图像流式传输到显示器,从而达到减轻用户的晕动病或不适。 图4:苹果VisionPro外围传感器 图5:苹果VisionProVST效果 苹果专利描述了一种通过图像调整的方式减少晕动症,提升用户视觉体验感受:1)通过降低非注视区外部内容的对比度和空间频率可以有效减少晕动症;2)通过添加与用户物理环境的三维空间相关的内容(如噪音、结构化图案等)来调整注视区外部,添加的元素可以相对于用户所处的真实物理空间固定,用户相对于生成的虚拟现实空间移动,从而使得用户感知的运动与来自用户前庭的信息匹配,减少晕动症的产生;3)设备根据和用户体验关联度较高的生理数据(注视特征、运动数据等)来调整内容显示。 图6:苹果调整内容显示减少晕动症 1.1.2.MetaQuest3采用双RGB摄像头+深度传感器+高通XR2Gen2芯片 etaQuest3搭载了2个RGB摄像头和1个深度传感器,允许捕获立体颜色信息,没有明显的彩色条纹,同时也受益于深度传感器的搭载,系统能够提供更加可靠的距离测量,实现更加真实的渲染,减少近场对象的畸变。 图7:MetaQuest3外置传感器配置 2023年6月发布的MetaQuest3采用高通新一代骁龙XR2芯片,相比于上一代Quest2产品在GPU方面有2倍的性能提升。 图8:Meta Quest3视频透视效果 1.1.3.微软提出低延迟视频透视计算系统减少计算开销&降低延迟 微软提出了一种低延迟视频透视计算系统,可以在硬件中在子帧级执行摄像头图像像素流的图像信号处理,这种处理可由于头戴式显示设备的AR控制电路执行,以便产生处理过的图像像素流。虚拟图像像素流由主机呈现并发送到AR控制电路。AR控制电路将处理后的图像像素流与虚拟图像像素流组合,以生成复合显示图像像素流--即包含“真实”传递内容和虚拟内容的组合显示图像像素流,其输出到头装显示设备的显示。相比于现有的视频传输计算系统,摄像头视频流由摄像头捕获。摄像头将摄像头视频流发送到主机计算机。 主机计算机通常一次缓冲整个视频帧,并用于图像信号处理以生成处理后的视频流。主机将处理后的视频流发送到头戴式显示设备进行显示。不同设备之间的视频传输可能会遇到各种系统瓶颈,并且可能增加计算开销,从而增加延迟。在移动时,用户容易感知到这种延迟最容易,从而造成基于视频透视的AR体验不愉快,并导致不适。低延迟视频头显计算效果能够有效降低延迟减少晕动症。 来源:https://news.nweon.com/108273来源:https://news.nweon.com/108273 图9:微软VideoPass-ThroughSystem 2.本周(8/14~8/20)消费电子行情回顾 本周(8/14~8/20)申万电子行业指数为3520.44,本周(8/14~8/20)跌幅为4.8%,沪深300指数为3784.00,本周(8/14~8/20)跌幅为2.6%,电子行业整体跑输大盘。本周(8/14~8/20)申万电子行业市盈率为40.89,沪深300市盈率为12.96。 图10:申万电子行业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对比 本周(8/14~8/20)美股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为34500.66,本周(8/14~8/20)跌幅为2.2%,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13290.78,本周(8/14~8/20)跌幅为2.6%。本周(8/14~8/20)恒生指数为17950.85本周(8/14~8/20)跌幅为5.9%,本周(8/14~8/20)恒生科技指数为4007.39,本周(8/14~8/20)跌幅为6.2%,本周(8/14~8/20)中国台湾加权指数为16381.31,本周(8/14~8/20)跌幅为1.3%,中国台湾电子行业指数为802.99,本周(8/14~8/20)跌幅为0.2%。 图11: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与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对比 图12: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对比 图13:中国台湾加权指数与中国台湾电子行业指数 本周(8/14~8/20)消费电子行情跑输部分主要指数。本周(8/14~8/20)申万消费电子行业指数下降5.12%,同期创业板指数下降3.11%,上证综指下降1.80%,深证综指下降2.60%,中小板指下降4.10%,万得全A下降2.35%。电子行业指数出现下降。在31个子行业中,电子排名第31位。 表1:本周(8/14~8/20)消费电子行情与主要指数对比 图14:本周(8/14~8/20)A股各行业行情对比 电子板块细分行业主要呈下降趋势。跌幅最大的半导体板块,下跌6.87%。元件/光学光电子/电子化学品/其他电子/消费电子/电子板块跌幅分别为4.37%/2.35%/3.95%/1.57%/5.12%/4.77%。 图15:本周(8/14~8/20)电子及其子行业涨跌幅情况 消费电子板块整体下跌。消费电子细分板块本周(8/14~8/20)有较大跌幅,品牌消费电子板块下跌4.80%,消费电子板块下跌5.12%,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板块下跌5.14%。市盈率整体28.65,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板块/品牌消费电子板块市盈率分别为24.27/29.07。 市净率整体下降5.35%,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板块/品牌消费电子板块市净率分别下降5.44%/4.94%。 图16:本周(8/14~8/20)消费电子及其子行业涨跌幅情况 图17:本周(8/14~8/20)消费电子及其子版块市盈率及市净率增速情况 本周(8/14~8/20)消费电子板块涨幅前10的个股为:利通电子/捷邦科技/天键股份/信音电子/光大同创/珠城科技/英力股份/莱尔科技。 本周(8/14~8/20)消费电子板块跌幅前10的个股为:圣邦股份/诚迈科技/士兰微/韦尔股份/澜起科技/立昂微/联创光电/东山精密。 表2:本周(8/14~8/20)消费板块涨跌幅前10的个股 3.本周(8/14~8/20)消费电子重点新闻 8月14日消息,鸿海于8月14日举行线上法说会,董事长刘扬伟表示,下半年进入传统出货旺季,预期本季营收将优于上季,但前两年疫情期间高峰需求已过,回到正常需求,因此会比去年同期衰退。就本季鸿海四大产品线状况来看,刘扬伟表示,消费智能产品部门在主要客户新机备货需求带动下,预估将"强劲季增",但因去年基期较高,相关业务将略微年减。鸿海法说会重点法人解读,鸿海本季消费智能产品部门业绩将较上季强劲成长,主要反映苹果iPhone 15系列新机备货强劲需求。云端网络产品部门方面,刘扬伟指出,云端服务供应商(CSP)业绩可望季增双位数百分比,AI服务器相关产品更是强劲成长,但因为其他产品需求仍较缓,因此预估将持平上季,并较去年同期衰退。电脑终端产品部门方面,他说,虽然鸿海在个人电脑(PC)相关产品争取到更多市占率,但是PC产业需求放缓延续到下半年,因此预估本季电脑终端部门业绩将持平第2季,并较去年同期衰退。至于云端网络产品部门全年发展,他说,虽然AI服务器强劲成长、CSP也持续成长,但品牌服务器厂商,以及网通产品需求未见明显回升,使得整个云端网络部门营收从持平下修为衰退。 谈到库存议题,鸿海财务长黄德才表示,疫情过去后,库存去化已经回到去年同期水准,现阶段PC需求放缓,电脑终端库存偏高,下半年会回到正常,至于云端网络产品变化不大。(爱集微) 8月14日,小米召开2023年度新品发布会,公开发布了小米MIX Fold 3等一系列新产品。 小米MIX Fold 3定义了折叠屏下半场的新标准,后续随折叠屏手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供应链的完善,其需求有望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当前折叠屏手机渗透率保持在2%上下,今年6月国内折叠屏手机渗透率为1.6%,潜在发展空间广阔。自问世以来,折叠屏手机市场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且是目前低迷的手机市场里唯一保持上升趋势的细分市场。IDC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