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平安证券]:支付行业系列研究(二):格局篇:账户侧双鹏并翼,商户侧群雄逐鹿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支付行业系列研究(二):格局篇:账户侧双鹏并翼,商户侧群雄逐鹿

金融2023-08-21袁喆奇、黄韦涵、许淼平安证券�***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支付行业系列研究(二):格局篇:账户侧双鹏并翼,商户侧群雄逐鹿

支付行业系列研究(二) 格局篇:账户侧双鹏并翼,商户侧群雄逐鹿 银行与金融科技 2023年08月21日 强于大市(维持) 行情走势图 相关研究报告 【平安证券】行业深度报告*银行与金融科技*支付行业系列(一)总起篇:律回春渐,变革提速*强于大市20230525 证券分析师 袁喆奇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20080003 YUANZHEQI052@pingan.com.cn 黄韦涵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23070003 HUANGWEIHAN235@pingan.com.cn 研究助理 许淼一般证券从业资格编号 S1060123020012 XUMIAO533@pingan.com.cn 平安观点: 摘要:承接上篇系列报告对于支付行业未来整体发展趋势的研判,本篇报告我 们将聚焦于行业格局,分用户侧和商户侧两个板块来观察各参与主体所处的位置和竞争优势。 用户侧总体格局:移动支付冲击银行卡市场,数字钱包占据主要份额。C 端账户侧总体格局经历了由银行独大到流量平台(数字钱包)崛起的过程,根据Worldpay统计,2022年我国线上支付市场中,数字钱包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80%左右),银行卡交易(借记卡+信用卡)市场份额约10%; 而在线下支付市场,数字钱包市场份额也达到50%以上,银行卡约30%。数字钱包方面,支付宝和腾讯财付通两家占据了超90%的市场份额,第二梯队背景多元,可以分为电商系、金融系、手机系以及收单系钱包。数字 钱包市场流量为王,双巨头凭借自身强势的生态筑牢用户黏性,优先掌握绝大多数的流量,不过我们也看到部分电商系的新兴竞争者如拼多多、抖音等在积极布局支付业务,可能借助流量外拓实现支付业务的较快增长。银行卡方面,近年来银行卡发卡量增速已经放慢至个位数(近5年CAGR+7.2%)。借记卡市场以大行为主,2022年六大行借记卡累计发卡量占全国市场的61%,建行、农行、工行、邮储四足鼎立,各家市占率均超过10%。信用卡市场中股份行相对更为活跃,早期以招行为代表的股份行在信用卡业务投入了大量资源,实现弯道超车,近10年股份行也通过不断深耕消费金融场景、打造信用卡科技能力突围,信用卡发卡量复合增长率达19%,超越六大行增速7个百分点。 商户侧总体格局:乘二维码支付东风,非银收单机构撬动下沉市场。商户侧市场即收单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收单银行、非银收单机构以及收单外包机构。2010年以前,商户收单市场基本为银行所主导,而随着移动支 付时代的到来以及支付机具的不断轻量化,非银收单机构得以通过撬动中小微商户切入收单市场,并成为市场重要参与主体。仅从银行卡收单市场看,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统计,非银收单机构已经占到53%的市场份额,而在线上和移动支付领域非银机构更是占据主导地位。虽然非银支付机构整体市占率快速提升,但就市场格局来看,非银支付机构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更为激烈。截至目前,我国拥有非银收单牌照的机构数量达到128家, 其中:中国银联旗下的银联商务占据龙头地位,22年总交易流水达到18.6万亿,远超同业,而其他独立第三方收单机构市场格局相对分散,其中在AH市场上市的主要有拉卡拉、移卡、国通星驿(新大陆)和嘉联支付(新国都)等,22年的交易流水分别达到4.5/2.2/2.4/2.6万亿,在独立第三方机构中排名相对靠前。展望未来,考虑到收单行业激烈的竞争环境带来费率价格战的持续以及监管趋严带来的合规成本抬升,我们认为头部机构凭借自身渠道端规模优势以及产品创新能力,未来有望持续保持竞争力。 风险提示:1)监管力度超预期。2)费率提升不及预期。3)新进入者导致竞争加剧。4)消费复苏不及预期。 行业报 告 行业深度报 告 证券研究报告 正文目录 一、用户侧:技术革新推动格局重塑,线上巨头引领移动支付5 1.1整体格局:移动支付冲击银行卡市场,数字钱包占据主要份额6 1.2数字钱包:支付宝、财付通双巨头垄断,第二梯队生态多元8 1.3发卡行:大中型银行主导,股份行凭借信用卡突围10 二、商户侧:红海市场格局分散,看好头部机构突围12 2.1整体格局:乘二维码支付东风,非银收单机构撬动下沉市场12 2.2非银收单机构:行业监管趋严,头部机构份额有望提升14 2.3外包机构:整体粗放下沉,头部业务模式升级20 三、风险提示22 图表目录 图表1今年以来数字人民币试点加速落地政务场景5 图表2账户侧机构如何介入居民支付6 图表3银行卡发展历程:支付工具去卡片化7 图表4我国网购用户规模大幅增长7 图表5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比较2015年提升15.8pct7 图表6中国线上支付:数字钱包80%,银行卡10%8 图表7中国线下支付:数字钱包占据半壁江山8 图表8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份额(14Q2)8 图表9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份额(20Q2)8 图表10国内部分互联网公司所持支付牌照情况9 图表11新兴电商平台竞争者GMV保持高速增长9 图表12各电商平台GMV及3年复合增速9 图表13金融牌照布局:蚂蚁vs腾讯9 图表14行业银行卡发卡量15年复合增速13%10 图表15近年借记卡、信用卡发卡增速均趋缓至个位数10 图表16借记卡累计发卡量(2022)11 图表17借记卡市场份额(2022,按累计发卡量)11 图表18信用卡累计发卡量及10年复合增速(2022)11 图表19线下支付及收单机具演变:移动支付时代,非银收单机构涌入市场13 图表20商户侧各类参与者根据自身资源禀赋触达不同层级商户13 图表21收单行与非银收单机构平分市场14 图表22收单市场集中度:CR10约60%14 图表23我国非银支付机构牌照类型14 图表24非银收单机构母公司上市情况15 图表25收单机构交易量:银联商务位居第一(2022)16 图表26收单机构市场份额测算(2022)16 图表27上市收单机构收单综合费率持续下行16 图表28外包模式分润成本占比16 图表29近十年收单业务监管政策梳理17 图表30上市收单机构盈利增速下滑17 图表31我国支付牌照数量收缩17 图表32综合毛利率vs收单业务营收贡献(2022)18 图表33收单业务毛利率vs增值业务毛利率(2022)18 图表34非银收单机构当前战略规划及主营业务18 图表35拉卡拉云超门店数字化经营SaaS平台:云掌柜采购系统与云当家门店经营系统19 图表36移卡到店电商服务模式之一:KOL推广19 图表37移卡到店电商服务GMV增长7倍19 图表38拉卡拉金融科技平台模式20 图表39外包机构备案业务类型(2021)20 图表40外包机构业务开展范围(2021)20 图表41聚合支付的价值在于实现支付方式的互联互通21 图表42部分聚合支付品牌及对应外包机构21 图表43业务范围对比:收钱吧vs拉卡拉21 图表44部分支付牌照股权交易事件梳理22 一、用户侧:技术革新推动格局重塑,线上巨头引领移动支付 账户侧总体格局:移动支付冲击银行卡市场,数字钱包占据主要份额。目前支付业务账户侧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互联网流量平台和通信运营商/手机厂商三类。账户侧总体格局经历了由银行独大到流量平台崛起的过程,我们认为这背后一方面源自技术层面手机移动支付对传统银行卡的挑战,另一方面在于居民消费行为发生了由实体店购物到网络购物的转变。 当前我国账户侧市场由数字钱包主导,根据Worldpay统计,2022年我国线上支付市场中,数字钱包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 (80%左右),银行卡交易(借记卡+信用卡)市场份额约10%;而在线下支付市场,数字钱包市场份额也达到50%以上,银行卡约30%。 数字钱包竞争格局:支付宝、财付通双巨头垄断,第二梯队生态多元。当前数字钱包的竞争格局已经基本稳定,支付宝和腾讯财付通两家占据了超过90%的市场份额,第二梯队背景较为多元,可以分为电商系钱包、金融系钱包、手机系钱包以及收单系钱包。我们认为数字钱包市场掌握流量者为王,双巨头凭借自身强势的生态筑牢用户黏性,优先掌握绝大多数的流量, 也成功改变了我国居民支付的习惯,不过我们也看到部分电商系的新兴竞争者如拼多多、抖音等在积极布局支付业务,可能借助流量外拓实现支付业务的较快增长。 银行卡竞争格局:大中型银行主导,股份行凭借信用卡突围。早期各家银行尤其重视以银行卡为代表的零售业务,但在过度竞争背景下当前银行卡市场已接近饱和,同时在数字经济催化下银行卡产业也迎来了转型,我们看到近年来银行卡发卡量增速已经放慢至个位数(近5年CAGR+7.2%)。从发卡情况来看,考虑到全国展业的资质以及从事银行卡业务的先发优势, 银行卡市场由大中型银行所主导。借记卡方面,2022年六大行借记卡累计发卡量占全国市场的61%,建行、农行、工行、邮储四足鼎立,各家市占率均超过10%。信用卡市场中股份行相对更为活跃,早期以招行为代表的股份行在信用卡业务投入了大量资源,实现弯道超车,近10年股份行也通过不断深耕消费金融场景、打造信用卡科技能力突围,信用卡发卡量复 合增长率达19%,超越六大行增速7个百分点。 展望未来,虽然账户侧支付技术仍在不断迭代,但从支付便捷性来说,目前与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这类数字钱包的体验差别并不大,在改变居民支付习惯之前对账户侧格局的影响较小。不过,我们也注意到数字人民币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在过去以发放数币红包、C2B支付为主要场景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在“数币+代发”、“数币+公积金”、“数币+社保”、“数币 +税收”等政务场景加速落地,推进速度有所加快,但是考虑到在数币推进中,账户侧各类型机构都在积极参与,比如加入受理网络、向自身生态内用户开放数币支付功能,我们认为短期内数币对格局也不会构成显著影响。 图表1今年以来数字人民币试点加速落地政务场景 资料来源:政府官网,平安证券研究所 1.1整体格局:移动支付冲击银行卡市场,数字钱包占据主要份额 我们根据C端用户不同的支付方式,将账户侧的主要参与者分为商业银行、通信运营商/手机厂商、流量平台三类: 1)传统支付工具——现金/银行卡——商业银行:银行通过发放银行卡为个人开立账户,提供现金存取等金融服务,用户可以直接取现消费,也可以使用银行卡进行贷款、转账、刷卡消费。 2)通信支付工具——SIM卡/手机——通信运营商/手机厂商:用户若使用SIM卡支付,通常涉及话费充值、生活缴费场景,若使用手机或其他通信设备支付,用户可以将银行卡绑定到各类厂商手机上,使用场景一般为应用程序的订阅购买、NFC支付等。通信类渠道的支付场景相对单一,并非主要的支付方式,扮演补充角色。 3)App支付工具——数字钱包——流量平台:有支付资质的流量平台经用户允许后可为其开立数字钱包,用户可以使用数字钱包余额或绑定银行卡,进行网上购物、到店消费、红包转账、游戏充值等支付活动。 图表2账户侧机构如何介入居民支付 资料来源:平安证券研究所 账户侧总体格局经历了由银行独大到流量平台崛起的过程,我们认为这背后一方面源自技术层面手机移动支付对传统银行卡的挑战,另一方面在于居民消费行为发生了由实体店购物到网络购物的转变。 1)技术层面:移动支付取代刷卡支付的主导地位。回顾银行卡产业的发展,伴随金卡工程的推进和中国银联的成立,刷卡支付在21世纪初期成为我国居民最主要的支付方式,随后技术也引领了银行卡经历从磁条卡到芯片卡的变革。但我们看到自2013年开始,以二维码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在我国迅速崛起,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使用量大幅增长,同时央行于2018 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移动支付便民工程,携手中国银联推出云闪付App,刷卡支付被逐渐取代。 图表3银行卡发展历程:支付工具去卡片化 资料来源:张震天《中国银行卡发展历程》,央行,平安证券研究所 2)消费行为层面:实体店购物到线上购物。电子支付技术同时也奠定了电商发展的根基,随着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兴起,网络购物成为了大众消费新方式,并逐渐改变了居民的消费习惯。一方面我国网购用户规模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