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 晨会报告2023年08月18日 国都证券 晨会报告 国都证券研究所晨报20230818 【财经新闻】昨日市场 指数名称收盘涨跌% 美国30年期抵押贷款利率升至2002年以来最高水平上证指数3163.740.43 沪深3003831.100.33 用好各项调控储备工具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深证成指10644.520.61 前7个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8.1%中小综指11434.560.77 恒生指数18326.63-0.01 【行业动态与公司要闻】恒生中国企业指数6292.330.31 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147.12-0.20 “真金白银”提信心促消费标普5004370.36-0.77罕见!超40家上市公司宣布将回购股份!什么信号?纳斯达克指数13316.93-1.17创新药打响新战役:PD-1/L1出海进入冲刺阶段,更多源头创新品种在路上资料来源:iFinD,国都证券 【国都策略视点】昨日A股行业 排名行业名称成交量涨跌% 策略观点:内外压力消化殆尽,修复反弹行情可期(百万) 1国防军工1219.403.412机械设备3563.852.443汽车3220.381.934商业贸易1459.781.435食品饮料853.801.17资料来源:iFinD,国都证券 研究员:白姣姣电话010-84183207Email:baijiaojiao@guodu.com执业证书编号:S0940519060001 独立性申明: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资料,国都证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客观、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财经新闻】 美国30年期抵押贷款利率升至2002年以来最高水平 【第一财经】房地美周四在声明中说,美国30年期固定贷款平均利率升至7.09%,高于上周的6.96%,为2002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据BlackKnightInc的数据,近期借贷成本攀升,加上库存严重短缺推高了房价,已将住房负担能力推至1984年以来的最低点。由于房源不足、成本不断上升以及对经济的担忧阻碍了许多潜在买家,二手房的销量有所下降。房地美首席经济学家萨姆·哈特表示:“需求受到负担能力不利因素的影响,但低库存仍然是阻碍房屋销售的根本原因。”按目前30年期平均利率水平计算,60 万美元抵押贷款的月供约为4028美元,远高于去年年初美联储开始加息前的2601美元。 用好各项调控储备工具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中国证券报】中国人民银行17日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稳固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用好各项调控储备工具,调节外汇市场供求,对市场顺周期、单边行为进行纠偏,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必要时创设新工具 “宏观经济有望延续好转态势,未来与金融数据将更加匹配。”报告认为,当前金融数据总体领先经济数据,主要是宏观政策和金融靠前发力、实体经济恢复时滞导致的阶段性现象。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消费和经济恢复都需要时间。 报告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正不断积蓄,应对超预期挑战和变化仍有充足政策空间。对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要有耐心、有信心。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稳固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报告表示,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结构性工具要进一步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根据经济金融形势需要调整优化,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必要时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创设新工具,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我国货币政策调整空间较大,政策工具和政策储备较为丰富,有条件加大实施力度。“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仍有一定下行空间。同时,要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导市场利率继续下行。”董希淼说。 调节外汇市场供求 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备受市场关注。在报告发布后,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短线拉升,一度收复7.3元关口。报告表示,总的看,当前人民币汇率没有偏离基本面,外汇市场运行总体有序。 “人民币汇率反映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比价关系,受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短期不确定性大,也测不准,但长期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基本面。”报告认为,当前,无论从外部因素看,还是内部因素看,人民币汇率都不会单边走贬,而是会保持双向波动。从外部看,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美元汇率大幅走升的动能有限。从内部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随着经济循环畅通,我国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将支撑人民币汇率。 展望后续,报告指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外汇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为目标,发挥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优势,综合施策、稳定预期,用好各项调控储备工具,调节外汇市场供求,对市场顺周期、单边行为进行纠偏,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认为,近期,人民银行的信心注入,以及外汇市场上企业、银行结汇意愿等变化,有望缓和人民币汇率贬值速度。中期来看,政策加码下经济基本面的未来走向,将是后续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关键。 物价有望触底回升 报告认为,物价有望触底回升。 上半年,我国物价涨幅震荡走低,6月CPI同比降至0,7月短暂转为-0.3%。报告分析,这主要是需求恢复时滞和基数效应导致的阶段性现象。当前我国没有出现通缩,宏观经济稳步恢复,广义货币保持较快增长,与历史上的典型通缩存在明显差异。下半年也不会有通缩风险,供需条件改善的有利因素还在增多,居民收入增长持续恢复,消费意愿稳步回暖,大宗消费和服务消费逐步回升,综合来看,物价涨幅大概率已处于年内低位。 报告强调,近期猪肉价格企稳回升,旅游出行价格明显上行,国内成品油价格也经历“四连涨”,预计从8月开始CPI有望逐步回升,全年呈U型走势;PPI同比已于7月触底反弹,未来降幅将趋于收敛。中长期看,我国经济供需总体平衡,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居民通胀预期平稳,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此外,在房地产领域,报告指出,将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预计房地产政策调整步伐将加快。”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可能的举措包括引导新发放居民房贷利率下行;在引导存款利率下行基础上,尽快下调存量居民房贷利率;进一步放松一线城市限购限贷尺度等。 前7个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8.1% 【证券日报】8月17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3年1月份至7月份,我国对外投资持续增长,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00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1%(折合719.3亿美元,同比增长10.6%)。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5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折合136.9亿美元,同比增长15.3%),占同期总额的19%。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前七个月,在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加大的情况下,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能保持两位数增长,实属不易。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增速更是高于平均水平,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送出一份厚礼。 束珏婷表示,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3120亿元人民币,新签合同额3672.3亿元人民币,分别占同期总额的55.3%和49.2%。 今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谈及在对外投资合作方面有何展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副教授陈建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是进一步深化经济合作远景:我国将进一步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推动更多高质量投资项目的落地。二是进一步拓展经济合作领域:预计将继续扩大投资合作领域,涵盖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能源、数字经济等。三是进一步完善多边投资环境:通过加强政策对接、建设风险防范和监管机制,提升沿线国家的投资环境,为企业提供更好 的投资机会。 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7月19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以来,我国与巴西等4国新签相关合作备忘录,累计已经签 署41个相关领域投资合作备忘录。 “我国与多国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这表明与相关国家在投资领域的合作意愿增强,将为双方企业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和便利条件,有助于推动我国对外投资进一步发展、对外承包工程提质增效。随着我国不断提升对外合作水平,我国对外投资将稳步推进。”陈建伟说。 展望未来,肖本华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预计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规模和投资领域还会继续扩大。下半年,我国对外投资总体上将保持稳定,同时在投资的区域结构和产业结构上将会得到进一步优化。 陈建伟表示,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前景良好。首先,随着全球对绿色低碳能源的需求增加,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对外投资与合作仍将保持活跃;其次,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基础设施完善,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创新领域将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新增量方向;最后,包括高速铁路、港口、公路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服务于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基建,将持续吸引我国的对外投资。 【行业动态与公司要闻】 “真金白银”提信心促消费 【经济日报】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部署了稳定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促进农村消费、拓展新型消费、完善消费设施、优化消费环境六方面任务。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财税政策对恢复和扩大消费具有突出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持续释放内需潜力 8月16日,南昌市宣布今年再次安排800万元用于发放文旅领域的消费券补贴供市民“嗨抢”;8月17日,郑州第二批2000 万元汽车消费券开始校验,最高可领6000元……近期,不少地方政府发放的新一轮消费券,让暑期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国内需求不足。对此,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促进恢复和扩大消费无疑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按照预算报告部署,2023年主要收支政策的首项就是“发挥财政稳投资促消费作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当前正处于经济恢复的关键期,激发消费活力至关重要,积极的财税政策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助力释放消费潜力。”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李旭红表示。 今年预算报告明确,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加大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消费潜力充分释放,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加快培育和发展文化、旅游、养老服务等消费增长点。 各地着力通过多方面的财政政策措施促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推动经济回升。比如,今年北京市继续促进恢复和扩大消费,安排资金支持开展汽车促消费政策,加速汽车消费潜力释放;优化观影、住宿、餐饮等各类消费券发放方式,促进“商文旅体”消费融合发展;完善支持电商、平台等发展的财政政策措施,促进全市网络消费市场扩容提质。 近日,山东省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提振扩大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聚焦强化大宗消费支撑、优化服务消费供给、培育新消费增长点和优化城乡消费环境四方面,共提出40条具体举措。其中,一系列“真金白银”的财政政策引人关注,比如,增加 城市停车位供给,年内统筹25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停车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年内统筹2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和310 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