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leocom 客服电话:4000725588 聚烯烃(POE)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王竹馨 20230625未经平台授权,禁止转载版权有问题?点此投诉 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塑料制品业塑料薄膜制造 工业制品工业制造 行业: 行业定义 聚烯烃(POE)英文全称为PolyOlefinElastomer,中 行业分类 根据碳分子数量的不同,聚烯烃(POE)主要分为八碳聚 行业特征 中国聚烯烃(POE)行业具有原材料进口依赖严重、国外 发展历程 聚烯烃(POE)行业目前已达到3个阶段 产业链分析 上游分析中游分析下游分析 行业规模 中国聚烯烃(POE)行业市场规模整体呈现逐年增长态势 数据图表 政策梳理 聚烯烃(POE)行业相关政策5篇 竞争格局 中国聚烯烃(POE)行业的技术壁垒相对较高,且POE产 数据图表 摘要聚烯烃(POE)英文全称为PolyOlefinElastomer,中文释义为聚烯烃弹性体,是一种弹性复合材料,也是新一代胶膜材料。由乙烯和烯烃聚合而成,具有塑料和橡胶的双重优势。聚烯烃(POE)常用于汽车零部件、光伏胶膜、管材、电线电缆等制品的生产。聚烯烃(POE)中的聚乙烯链结晶区起到了物理交联点的作用,烯烃的加入使该区域成为具有橡胶弹性的无定型区,因此聚烯烃(POE)具有弹性体的性质。特殊的分子结构使得聚烯烃(POE)具有高弹性、高强度、高伸长率等优异的机械性能以及良好的低温性能。中国聚烯烃(POE)行业市场规模整体呈现逐年增长态势。根据碳分子数量的不同,聚烯烃(POE)主要分为八碳聚烯烃(POE)、四碳聚烯烃(POE)。八碳聚烯烃(POE)是乙烯与辛烯的高聚物,具有更优的性能以及更高的生产成本;四碳聚烯烃 (POE)是乙烯与丁烯的高聚物,具有更低的生产成本以及更广的应用领域。中国聚烯烃(POE)行业具有原材料进口依赖严重、国外企业垄断产能以及下游应用广泛三大特征。中国目前获取合成聚烯烃(POE)主流材料1辛烯的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同时,全球聚烯烃(POE)市场被国外知名企业垄断,产能几乎集中在海外,国产化程度有待提高。聚烯烃(POE)具有多种优良性能,因此可以被应用于不同场景,用途十分广泛。中国聚烯烃 (POE)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厂商。聚烯烃(POE)原材料厂商包含乙烯生产商以及烯烃生产商。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乙烯产品占石化产品的75以上,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乙烯的工业用途广泛,是聚烯烃(POE)的基本原料之一。烯烃是聚烯烃(POE)产业链的核心原材料,约占整个产业链的60,烯烃获取难度大是制约中国聚烯烃(POE)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正面临低碳烯烃相对充足但高碳烯烃短缺的局面。产业链中游为聚烯烃(POE)的生产厂商。产业链下游包含汽车制造厂商以及光伏胶膜制造商。聚烯烃(POE)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力学性能、抗紫外线性能以及突出的低温韧性,同时与聚烯烃具有较好的亲和性,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汽车改性领域、胶膜制造领域以及一些其他领域。中国聚烯烃(POE)行业规模从2018年的763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032亿元,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08亿元,年化复合增长率预计为37。 聚烯烃(POE)行业定义1 聚烯烃(POE)英文全称为PolyOlefinElastomer,中文释义为聚烯烃弹性体,是一种弹性复合材料,也是新一代胶膜材料。由乙烯和烯烃聚合而成,具有塑料和橡胶的双重优势。聚烯烃(POE)常用于汽车零部件、光伏胶膜、管材、电线电缆等制品的生产。聚烯烃(POE)中的聚乙烯链结晶区起到了物理交联点的作用,烯烃的加入使该区域成为具有橡胶弹性的无定型区,因此聚烯烃(POE)具有弹性体的性质。特殊的分子结构使得 聚烯烃(POE)具有高弹性、高强度、高伸长率等优异的机械性能以及良好的低温性能。 11:httpsbaijiahaob 2:httpsbaijiahaob 3:上海琨杜实业 聚烯烃(POE)行业分类2 根据碳分子数量的不同,聚烯烃(POE)主要分为八碳聚烯烃(POE)、四碳聚烯烃(POE)。八碳聚烯烃 (POE)是乙烯与辛烯的高聚物,具有更优的性能以及更高的生产成本;四碳聚烯烃(POE)是乙烯与丁烯的高聚物,具有更低的生产成本以及更广的应用领域。 聚烯烃(POE)分类 聚烯烃 (POE)分类 八碳聚烯烃 (POE) 四碳聚烯烃 (POE) 八碳聚烯烃(POE)是乙烯与辛烯的高聚物。辛烯中的支链比丁烯支链更长,使得分子间距更大,因此八碳聚烯烃(POE)具有更好的弹性;同时辛烯支链的Tie键之间的力更大,因此八碳聚烯烃(POE)的拉伸强度更大。在应用方面,八碳聚烯烃(POE)具有更好的性能,可以满足特定高端产品的需求。陶氏化学是生产八碳聚烯烃(POE)的代表厂商之一。 四碳聚烯烃(POE)是乙烯与丁烯的高聚物。生产四碳聚烯烃(POE)的成本更低,且四碳聚烯烃(POE)的性能基本可以满足通用级别产品的要求,因此越来越多的生产厂商开始使用四碳聚烯烃(POE)。中国的汽车领域以及光伏胶膜领域均以使用四碳聚烯烃(POE)为主。LG是生产四碳聚烯烃(POE)的代表厂商之一。 21:httpswww9126 2:httpt10jqkaco 3:东莞市胜浩塑胶原料有 聚烯烃(POE)行业特征3 中国聚烯烃(POE)行业具有原材料进口依赖严重、国外企业垄断产能以及下游应用广泛三大特征。中国目前获取合成聚烯烃(POE)主流材料1辛烯的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同时,全球聚烯烃(POE)市场被国外知名企业垄断,产能几乎集中在海外,国产化程度有待提高。聚烯烃(POE)具有多种优良性能,因此可以被应用于不同场景,用途十分广泛。 1原材料进口依赖严重 中国目前获取合成聚烯烃(POE)的主流材料1辛烯的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中国烯烃资源的稀缺是制约中国聚烯烃(POE)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烯烃是聚烯烃(POE)产业链的核心原材料,约占整个产业链的60,其中1辛烯是合成聚烯烃(POE)的主流材料,其资源已几乎被海外掌控,中国目前获取1辛烯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同时,中国正面临低碳烯烃相对充足,但高碳烯烃短缺的局面。中国六碳及以上的烯烃产能为95万吨年,主要是1己烯,产量约50万吨,八碳以上烯烃完全依赖进口,进口依赖度超过70。 2国外企业垄断产能 全球聚烯烃(POE)市场被国外知名企业垄断,产能几乎集中在海外市场,国产化程度有待提高。 聚烯烃(POE)市场被全球知名企业垄断,产能几乎集中在海外市场。包括美国、日本等在内的发达国家对聚烯烃(POE)产业的研究起步较早,因此产能也主要集中在海外厂商,全球范围内仅陶氏化学、Exxon (埃克森美孚公司)、三井化学、SABICSK、LG化学等少数几家企业实现了聚烯烃(POE)E的工业化生产,整个行业的集中度较高。截至2022年,全球聚烯烃(POE)产能约为108万吨,其中陶氏化学共计产能46万吨,占全球产能的42,埃克森美孚和SK的产能均为20万吨,占比均为19,三井化学的产能为17万吨,占比约为16。 3下游应用广泛 聚烯烃(POE)可以应用于不同场景,用途广泛。 聚烯烃(POE)可以应用于不同场景,其中汽车领域与光伏胶膜领域POE的需求量最大,2022年,这两个领域的聚烯烃(POE)的需求占比分别为26和40。特殊的分子结构使得聚烯烃(POE)具有多种优异的性能,因此聚烯烃(POE)也可以被运用于许多其他领域。例如,由于聚烯烃(POE)具有良好的弹 性,它被运用在运动鞋中底制作中;由于聚烯烃(POE)具有良好的低温热封性能,它也被应用在包装和热熔胶的生产中;由于聚烯烃(POE)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它还被应用在线缆护套制作中。 31:httpsmpweixin 2:httpsmpweixin 3:httpksinacomc 4:httpswwwsohu 5:各企业官网,工程塑料 聚烯烃(POE)发展历程4 中国聚烯烃(POE)行业迄今主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在1990年至2004年的萌芽期,国际巨头聚烯烃 (POE)公司开始利用不同工艺及技术研制不同类型的聚烯烃弹性体,聚烯烃(POE)产业初具雏形,但是全球行业内公司较少,中国聚烯烃(POE)行业处于空白阶段。在2005年至2015年的启动期,全球涌现出一批新的聚烯烃(POE)生产商,但均为国外厂商,全球聚烯烃(POE)产能处于被国外厂商垄断的状态,其中陶氏化学、埃克森美孚、三井、LG和SK都具有良好表现,而中国聚烯烃(POE)本土企业尚未实现量产。在2016年至今的高速发展期,中国聚烯烃(POE)厂商开始布局聚烯烃(POE)行业,各大本土企业拟定并逐步实施投产计划,多家中国聚烯烃(POE)龙头企业的POE中试装置一次开车成功,中国聚烯烃(POE)自给能力持续提升, 聚烯烃(POE)产品国产化进程加速,国外垄断聚烯烃(POE)产能的局面逐渐被打破。 萌芽期19902004 1991年,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公司利用Exxpol工艺,在其生产乙丙橡胶(EPDM)的装置上利用乙烯和丁烯共聚得到新型聚烯烃弹性体材料聚烯烃(POE),其牌号为Exact,随后利用该工艺开发了乙烯和丙烯、已烯共聚聚烯烃弹性体,牌号为Vistamaxx、Exceed;1993年,陶氏Dow化学公司采用限定几何构型催化技术CGCT制成新型聚烯烃弹性体材料聚烯烃(POE),牌号为Engage;随后陶氏Dow化学公司开发了乙烯和丙烯、丁烯共聚聚烯烃弹性体聚烯烃(POE),牌号为Versify、Affinity等。 该阶段国际巨头聚烯烃(POE)公司开始利用不同工艺及技术研制不同类型聚烯烃弹性体,聚烯烃 (POE)产业初具雏形,但是全球行业公司较少,仅有少量企业参与聚烯烃(POE)的研发与生产。中国聚烯烃(POE)行业处于空白阶段。 启动期20052015 2005年,三井Mitsui化学公司在新加坡建设一套10万吨年的聚烯烃(POE)生产装置,该公司技 术来自陶氏Dow化学,生产乙烯和1辛烯、丁烯共聚聚烯烃弹性体POE,牌号为Tafmer。LG采用自主研发的茂金属催化剂,以乙烯和1辛烯或1丁烯为原料,生产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其牌号为Lucene;2014年7月,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与韩国石化公司SK综合化学等额合资控股公司SSNC在新加坡成立;2015年,SSNC公司生产的聚烯烃弹性体POE以及聚烯烃(POE)再生颗粒开始投放市场,牌号为Smart、Solumer。 该阶段行业内涌现出一批新的聚烯烃(POE)生产商,均为国外厂商,全球聚烯烃(POE)产能处于被国外厂商垄断的状态,其中陶氏化学、埃克森美孚、三井、LG和SK均具有良好表现,而中国聚烯 烃(POE)本土企业尚未实现量产。 高速发展期20160 2021年,京博石化1000吨聚烯烃(POE)装置公示,初步规划5万吨聚烯烃(POE)于2025年投 产;同年9月,茂名石化审批通过1000吨聚烯烃(POE)中试装置项目;同年,万华化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聚烯烃(POE)产品完成中试,并计划于2025年投产20万吨聚烯烃(POE);同年,惠生新材料1000吨聚烯烃(POE)装置中试,后期或规划10万吨聚烯烃(POE)项目;2022年3月,中石化天津120万吨乙烯项目开工;同年8月,诚志股份发布拟投资40亿元建设10万吨聚烯烃(POE)装置的公告;同年9月,茂名石化1000吨年的聚烯烃(POE)中试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同年九月东方盛虹800吨年聚烯烃(POE)中试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 该阶段中国聚烯烃(POE)厂商开始布局聚烯烃(POE)行业,各大本土企业拟定并逐步实施投产计 划,多家中国聚烯烃(POE)龙头企业的聚烯烃(POE)中试装置一次开车成功,中国聚烯烃 (POE)自给能力持续提升,聚烯烃(POE)产品国产化进程加速,国外垄断聚烯烃(POE)产能的局面逐渐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