煜寒咨询 2023 中国养老金融产品调研白皮书 新闻晨报煜寒咨询 共同发布 2023年8月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根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发布的人口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2.8亿,占总人口的19.8%。老年人口占比逐渐增加,年轻人口占比在减少,社会老年人口抚养比例上升,养老负担成为了一大挑战,我国老龄化社会也出现了“未富已老”和“未备已老”的特点。 在此背景下,养老金融逐渐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和重视。对此,除去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支持外,各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也纷纷对此进行布局,力求养老与金融进行结合,积极探索养老金融服务的发展路径与产品。养老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各金融机构相继推出更多种类的养老金融产品,以求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养老需求。 本次调研由新闻晨报联合上海煜寒信息共同进行,面向养老金融机构及养老金融产品测评调研,通过对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所推出的养老金融产品的收益水平、稳定性、多样性等方面进行评估,最终形成此调研报告。 同时,为了追求测评结果的客观、公正,在通过对1254名消费者进行问卷调研的数据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搜集整理各家金融机构公开披露的信息,交叉对比,综合打分,得出养老金融最终测评结果。 目录 01 养老观念及养老准备 02个人养老金分析 04 03银行机构的测评分析保险机构的测评分析 核心结论 消费者对未来养老收入普遍存在担忧状况。不同 的年龄段担心程度也不同,且年轻消费者的焦虑感相对于年长人群更甚。 消费者预估未来可满足自身的养老资金需求为120 万。 消费者所购买的养老金融产品占个人资产比重整 体约为24%,其所购产品银行理财居多。养老金融产品的整体市场需求度较大,消费者的投入比重也在逐 渐增加,在银行理财类产品和基本养老保险中的投入比重较多,养老产品市场不断发展。 消费者对养老金融产品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 其主要以阶段性承受10%以内的亏损为主。 消费者在选择养老金融产品主要以自我规划为主,同时也会依托专业的机构协助选择。其规划的方式主要以社保养老和购买养老产品为主,单靠子女赡养的 观念已逐渐转变。 养老金融产品的收益率、产品介绍清晰度和产品种类等方面需重点引起关注。 5 年轻消费者养老焦虑感初现,焦虑程度远超上一代 总体 30-40岁 41-50岁 50岁以上 54 37 33 32 25 22 24 25 21 23 19 16 14 15 11 6 7 9 5 2 非常担心 比较担心 一般 不太担心 完全不担心 不同年龄段对未来养老收入的担心情况 消费者对未来养老收入的具体担心情况 调研显示消费者对未来养老收入普遍担忧。对于不同年龄段来说,年龄越大,对未来养老收入的担心程度越低。相反,年轻消费者对于未来的养老收入情况担心程度较高。出现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是年长消费者对养老的规划时间较长,且已有一定的养老储备。而在如今的社会大环境下,年轻消费者面临父母和自身两方面的养老压力,焦虑程度远超上一代。 未来可满足自身养老需求资金预计模糊,总体水平约为120万 消费者预期未来可满足自身养老需求的资金情况 目前,消费者对未来养老资金需求总量没有明确的概念。大部分消费者主要期望的养老资金需求在50万-200万元之间,消费者预期未来可满足自身养老需求的资金总量均值约为120万元左右。其中有38%的人预期未来可满足自身养老需求资金总量在50万-100万元之间,36%的人预期满足自身养老需求资金总量在 100万-200万之间。 预期未来可满足自身养老资金需求的情况(%) 38 36 11 9 3 3 30万元及以下30-50(含)万50-100(含) 万 100-200(含)万 200-300(含)万 300万元以上 养老金融产品市场需求度大,消费者对养老金融产品投入比例高 消费者在购买养老金融产品后,其占个人资产的比重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消费者所购的养老金融产品所占比重整体为24%,其中50%左右的消费者购买的养老金融产品占个人资产比重在20%-30%之间。从年龄段方面看,养老金融产品占个人资产的比重在1-10%的以50岁以上的消费者为主,而30-50岁之间的消费者养老金融产品的占比远超50岁以上的消费者。这也反映出青壮年消费者养老意识在增强,对养老金融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不同年龄段所购养老金融产品占个人资产的比重情况(%) 505152 44 总体 30-40岁 41-50岁 50岁以上 29 26 26 21 21 14 16 14 9 3 5 55 7 11 0-10%(含)10%-20%(含)20%-30%(含)30%-40%(含)40%以上 消费者对养老产品有一定的承受风险能力 消费者对养老产品的风险承受能力 根据调研结果,消费者可以阶段性承受一定的亏损。占比为54%的消费者对养老产品的风险承受能力为阶段性承受10%以内的亏损,可以承受10%-30%以内的亏损的消费者,占比为36%。 养老产品的风险承受能力情况(%) 54 36 6 4 任何时候都不 能出现亏损 可以阶段性承受 10%以内的亏损 可以阶段性承受 10%-30%的亏损 可以阶段性承受 30%及以上的亏损 银行理财类养老金融产品市场更受消费者青睐,保险类产品有待提高 18 16 13 11 9 5 所购养老金融产品投入占比情况(%) 银行理财28 基本养老保险 储蓄 个人养老金 保险 基金 企业年金 28% 银行理财 根据调研结果,消费者所购的养老金融产品占比最高的为银行理财,所占比重为28%,其次是基本养老保险,占比为18%,之后是储蓄和个人养老金,分别占比16%和13%。大部分消费者更偏向选择银行理财和基本养老保险,保险类金融产品有待进一步深耕。 消费者对于养老金融产品的选择有更多的自我规划意识,但仍离不开专业机构协助 消费者选择养老金融产品的主要途径 68%的消费者通过自主规划来选择养老金融产品,其次是依托专业机构协助和亲朋好友的推荐,分别占比57%和51%。随着消费者养老观念的提升,更多消费者倾向于自主选择养老产品的,同时也会参考专业机构和亲朋好友的推荐。 选择养老金融产品的主要途径(%) 68 57 51 25 8 自主规划和选择依托专业 机构协助 亲朋好友推荐子女协助完全委托专 业机构完成 购买养老金融产品的养老方式逐渐凸显,多数人不再寄希望于子女养老 消费者对于未来的养老规划情况 除社保养老外,消费者在做养老规划时,大部分选择购买养老金融产品的方式,占比达到66%,只有24%的人选择以子女赡养的方式来进行。由此可以得出,养老金融市场发展仍有较大的前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消费者对养老需求的增加,养老金融产品也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养老规划情况(%) 90 66 39 24 社保养老购买养老金融产品房产养老子女赡养 收益率仍是影响消费者决策的核心,产品介绍清晰度仍待加强 收益率偏低39 产品介绍不够清晰明确39 产品种类较少38 期限较长37 客户交易不够便利36 起投金额较高35 风险较高32 养老金融产品所存在的问题情况(%) 产品种类少 收益率偏低 产品介绍不够清晰明确 消费者认为目前养老金融产品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收益率偏低、产品介绍不够清晰明确和产品种类较少等提及率较高。建议金融机构更多地关注此类问题,增加对产品的详情介绍,扩充养老金融产品种类,提高养老金融产品满意度。 目录 01 养老观念及养老准备 02个人养老金分析 04 03银行机构的测评分析保险机构的测评分析 核心结论 个人养老金政策已被大多数消费者熟知并开设。 有接近一半的消费者了解并开设养老金融账户,其中大部分消费者主要用其进行退休养老,其次用于投资理财。 消费者个人养老金的每年支付金额主要在4000元 左右。 银行理财和储蓄存款为消费者使用个人养老金的主要选择。 消费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主要以稳健型为主。 15 个人养老金账户政策已被多数消费者熟知且接受 个人养老金开设情况及目的 开设情况:有接近一半的消费者了解并且开设了养老金账户,反映出目前消费者对个人养老逐步重视的现象,但仍有43%了解此政策的消费者在观望。 开设目的:大部分消费者开设养老金融账户主要用于退休养老,占比71%,其次是为了进行投资理财,占比69%。享受税收优惠也是消费者考虑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的主要原因。从年龄段方面看,相较于40岁以上的消费者,30-40岁之间的消费者选择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时更看重税收优惠。 个人养老金账户的了解和开设情况(%) 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目的(%) 49 696971 71717068 43 54 总体 30-40岁 41-50岁 50岁以上 48 52 3232 8 不了解了解,但是还没开设 了解,且已经开设 投资理财退休养老享受税收优惠 个人养老金的每年支付金额主要分布于1000-6000元之间 个人养老金的每年支付金额 对于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支付金额,其总体均值约为4000元,支付金额主要集中在1000-3000元和3000-6000元之间,占比分别为38%和30%,大部分消费者的个人养老账户支付金额集中在1000-6000元之间。 个人养老金支付金额情况(%) 38 30 13 12 7 ≤10001000-3000(含)3000-6000(含)6000-9000(含)9000-12000(含) 银行理财和储蓄存款成为消费者个人养老金的主要使用途径 63 49 26 银行理财69 储蓄存款 商业养老保险 公募基金 个人养老金的主要使用途径(%) 银行理财 根据调研结果,消费者的个人养老金主要用于银行理财和储蓄存款,分别占比69%和63%,其次是用于商业养老保险,占比为49%。银行理财和储蓄存款逐渐成为了广大消费者的主要选择。 69% 多数消费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普遍趋于稳健性 8 31 13 1 谨慎性 稳健性47 平衡性 进取型 激进型 投资养老产品的风险类型情况(%) 稳健型 47% 消费者在进行养老金融产品投资时,主要趋向于稳健型产品,占比为47%,其次是平衡型产品,占比为31%。广大消费者在选择养老产品时普遍趋向于稳健保守,以求未来有更稳定、可观的养老收入。 目录 01 养老观念及养老准备 02个人养老金分析 04 03银行机构的测评分析保险机构的测评分析 核心结论 消费者在选择养老金融产品时,将收益水平、收 益稳定性和存取灵活性视为关键考虑因素。 消费者光大理财、交银理财和工银理财的养老金 融产品总体体验感较好。其总体满意度分别排名前三,且光大理财满意度最高,位列第一。 银行养老金融机构的品牌形象中,“值得信 赖”“高效”和“专业”这三方面更得消费者认可。消费者对建信理财和工银理财的信赖度较高,兴银理 财在高效化方面表现较好,同时,建信理财在产品的专业程化度方面表现较好。 消费者在对未来养老金融产品的选择中,工银理 财和中银理财的选择率较高,更受消费者青睐。对于银行养老金融产品,消费者的购买偏好大多集中于工 银理财、中银理财、交银理财和招银理财中,而贝莱德建信理财在养老金融产品的推广、服务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21 选择养老金融产品时,消费者将收益水平、收益稳定性和存取灵活性视为关键 养老金融产品满意度重要性排名: 从重要性来看,产品的收益水平、产品收益的稳定性和产品存取灵活性是消费者购买养老金融理财产品的前三个关键考虑因素。 银行养老金融产品满意度重要性排名 满意维度 重要性排名 产品的收益水平 1 产品收益的稳定性 2 产品存取灵活性 3 产品种类的多样性 4 产品信息透明度 5 产品费用满意度 6 产品交易的便利性 7 产品投